迎接中国智慧城市发展的春天

2014-08-17 07:36朱文晶
中国公共安全 2014年9期
关键词:城镇化智慧信息化

■朱文晶

21世纪是城市的世纪。当前,中国正处于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发展期,快速推进的城市化将波及中国所有城市。短短数十年内中国将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正如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美国经济学家斯蒂格利茨所说:“中国的城市化和以美国为首的新技术革命是影响21世纪人类进程的两大关键性因素。”

信息化革命是新技术革命中的核心内容,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世界发展的最重要特征,极大地推动了人类经济、社会、政治、军事等各方面的发展进程。进入21世纪以来,信息化革命方兴未艾,计算机技术日新月异,互联网经济风起云涌,智能终端日益普及,人们的工作方式和生活方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2007年,欧盟率先提出建设智慧城市的设想。2008年,IBM公司提出“智慧地球”的新理念,引起了美国和全球的关注。2009年2月,在北京召开的IBM论坛上,IBM以“点亮智慧的地球,建设智慧的中国”为主题,推广智慧地球的理念并建议优先建设智慧的电力、智慧的医疗、智慧的城市、智慧的交通、智慧的供应链、智慧的银行等六大行业,并抓住机遇,在中国陆续召开了20多场智慧城市研讨会。自此,智慧城市的热潮逐步兴起。笔者梳理了近几年国家层面出台的关于信息化和智慧城市的文件,以及党和国家主要领导人关于信息化和智慧城市的论述,以期为从事智慧城市规划、建设、管理、运营、研究的人员提供参考。

2011年3月,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指出:“加快建设宽带、融合、安全、泛在的下一代国家信息基础设施,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推进经济社会各领域信息化。”

2012年6月,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大力推进信息化发展和切实保障信息安全的若干意见》(国发〔2012〕23号),提出“要提高社会管理和城市运行信息化水平,建立全面覆盖的社会管理综合信息系统,推广网络化管理模式,加快实施智能电网、智能交通等试点示范,引导智慧城市建设健康发展。”

2012年11月,党的十八大报告首次提出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工业化和城镇化良性互动、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

2013年2月,国务院出台《推进物联网有序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国发〔2013〕7号),提出要“应用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建设智慧城市,要加强统筹、注重效果、突出特色”。

2013年7月,在中国信息化进程报告会上,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科技部、公安部、财政部、国土资源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交通运输部在广泛征求有关部门和地方意见的基础上,研究起草了《关于促进智慧城市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简称《意见》),并已报请国务院发布。《意见》提出的指导思想是:坚持因地制宜,科学推进智慧城市建设;坚持试点先行,有序推进智慧城市建设;坚持机制创新,协同推进智慧城市建设。发展目标是基础设施更加智能,公共服务更加便捷,社会管理更加精细,生态环境更加宜居,产业体系更加优化。《意见》提出要建设一批各具特色、成效显著、具有示范效应的智慧城市,在保障和改善民生、创新社会管理、保护生态环境、调整产业结构、健全政策机制等方面取得积极成效,为我国城市转型发展提供新模式。

2013年8月,国务院下发《关于促进信息消费扩大内需的若干意见》(国发〔2013〕32号),提出“要加快智慧城市建设。在有条件的城市开展智慧城市试点示范建设。各试点城市要出台鼓励市场化投融资、信息系统服务外包、信息资源社会化开发利用等政策。支持公用设备设施的智能化改造升级,加快实施智能电网、智能交通、智能水务、智慧国土、智慧物流等工程。鼓励各类市场主体共同参与智慧城市建设。在国务院批准发行的地方政府债券额度内,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统筹考虑安排部分资金用于智慧城市建设。鼓励符合条件的企业发行募集资金用于智慧城市建设的企业债。”

2013年9月,国家发改委会同多部委印发了《物联网发展专项行动计划2013-2015》(简称《计划》)。《计划》包含了顶层设计、标准制定、技术研发、应用推广、产业支撑、商业模式、安全保障、政府扶持、法律法规、人才培养10个专项行动计划。各个专项计划从各自角度,对2015年物联网行业将要达到的总体目标作出了规定。

2014年3月,《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简称《规划》)正式下发,明确提出要“推进智慧城市建设”,要“统筹城市发展的物质资源、信息资源和智力资源利用,推动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创新应用,实现与城市经济社会发展深度融合。”

除了以上国家出台的重大文件中关于信息化和智慧城市的表述,党和国家主要领导人在公开场合也多次提到信息化和智慧城市建设。

2009年8月7日,时任国务院总理温家宝视察无锡时指出:“当计算机和互联网产业大规模发展时,我们因为没有掌握核心技术而走过一些弯路。在传感网发展中,要早一点谋划未来,早一点攻破核心技术。”要“尽快建立‘感知中国’中心。”

2009年11月3日,时任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向北京科技界发表了题为《让科技引领中国可持续发展》的讲话,提出“要着力突破传感网、物联网关键技术,及早部署后IP时代相关技术研发,使信息网络产业成为推动产业升级、迈向信息社会的‘发动机’。”

2012年3月5日,时任国家副主席习近平参加十一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上海代表团的审议时指出:“上海要坚定不移走科学发展之路,扎实抓好转型发展,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加快建设‘四个中心’,加快智慧城市和郊区新城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

2012年12月1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提出:“要促进城市网络化、智能化、个性化发展”。他同时指出,2013年经济工作主要任务是“要把生态文明理念和原则全面融入城镇化全过程,走集约、智能、绿色、低碳的新型城镇化道路。”

2013年7月12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国务院常务会议上指出:“要加快实施‘信息惠民’工程。建立公共信息服务平台,推进教育、医疗优质资源共享,普及应用居民健康卡,加快就业信息全国联网。推进金融IC卡在公共服务领域应用。在有条件的城市开展智慧城市试点示范建设。”

2013年11月21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人民大会堂与欧洲理事会主席范龙佩、欧盟委员会主席巴罗佐共同出席中欧城镇化伙伴关系论坛时,力挺智慧城市建设,并指出中国的新型城镇化会带来巨大商机,中欧双方不仅要加强政府间的合作,更要深化企业界、智库、设计人员等多层次的交流互鉴,在规划设计、公共服务、绿色建筑、智能城市等领域加强合作。

关于中国智慧城市真正开始的年份似乎众说纷纭,有人认为是2011年,在这一年,我国有36个城市打出了“智慧城市”的旗号,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宁波、南京、佛山、扬州成为创建智慧城市的领跑者;有人认为是2013年,这一年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分两批公布了193个国家智慧城市试点名单,将智慧城市建设热浪推向了新高潮;更多人认为,《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的出台,正式标志2014年中国进入了智慧城市发展元年。笔者认为,不管以什么作为智慧城市元年的标准,中国历史甚至于人类历史上从未出现过的最大规模的城市“智慧化”运动正在轰轰烈烈地发生,中国智慧城市发展的春天已然到来。

猜你喜欢
城镇化智慧信息化
关于“十四五”新型城镇化实施方案的批复
月“睹”教育信息化
月“睹”教育信息化
幼儿教育信息化策略初探
2016年推进新型城镇化在发力
城镇化面临的突出问题和应对之道
信息化是医改的重要支撑
有智慧的羊
城镇化与报纸双赢——二论赢在守护这张纸
智慧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