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源民俗文化之巴渝鼓舞

2014-08-20 00:25宋瑾瑜
艺术评鉴 2014年6期
关键词:发展历史

宋瑾瑜

摘要:近年来,巴渝鼓舞作为一种独特的巴人古文化被越来越多的人重视,经过很多专家的挖掘、研究与整理,巴渝鼓舞走出阆中,向世人展示着它独特的威武之风。本文将从历史线这一纵向研究线索讲述巴渝舞的起源、发展历史,再扩展到巴渝舞遗风。现代艺术的发展离不开古老民俗艺术的根基,这些宝贵的文化遗产需要我们去了解、学习,让更多的人了解巴渝文化,让巴渝舞这一朵瑰丽之花绽放最美之光。

关键词:巴渝舞 发展历史 巴渝遗风

巴渝舞作为一种独特的古巴人文化,是阆中民俗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阆中巴渝鼓舞被越来越多的人重视,经过很多专家的挖掘、研究与整理,巴渝鼓舞走出阆中,向世人展示着它独特的威武之风。

一、巴渝舞的起源

谈到巴渝舞的源头,从古至今,历朝历代的民俗专家及学者都对其进行了大量的研究,虽然仍有很多未解之谜,也有很多见仁见智的学术争鸣,但从纵观历史这一客观角度来探源巴渝舞,阆中乃是巴渝舞的发祥地,这一点是公认的,无可争议。

关于巴渝舞这一民俗艺术的历史渊源,最早可以追溯到远古的巫祝文化。阆中是人文初始的巫祝文化的发祥地,据《山海经.大荒西经》等记载,华胥后人有灵山,巫咸、巫即、巫盼、巫彭、巫姑、巫真、巫礼、巫抵、巫谢、巫罗“十巫”在荆巴大地广泛传播巫祝文化,(荆为现今湖北,巴为阆中市保宁镇巴人聚居区),阆中的灵山、灵台山(云台山)曾是巫祝文化交流中心。古老的巴渝舞则源于巴人由巫舞衍化而成的狩猎舞和战舞。

二、巴渝舞的发展历史

有关巴渝舞的文字记载,最早见于《尚书大转》:“武王伐纣,至于商郊,停止宿夜,士卒皆欢乐歌舞以待旦。惟丙午,王逮师,前师乃鼓口噪,师乃慆,前歌后舞”。所谓欢乐歌舞,前歌后舞指的就是巴渝舞。在《华阳国志.巴至》里讲的更为形象生动:“周武王伐纣,实得巴蜀之师,著乎《尚书》。巴师勇锐,歌舞以凌,殷人前徒倒戈,故世称之曰‘武王伐纣,前歌后舞。”据《史记》载,武王伐纣,“虎贲三千人,甲士四万五千人。”所谓“虎贲”即巴人组成的“虎贲军”,挺杖执盾,“歌舞以凌殷人”,使纣王军队倒戈,取得了“牧野之战”的最后胜利。后世称之“武王伐纣,前歌后舞也”。

到了秦末,阆中巴人领袖范目率七姓巴人组成汉军前锋,助汉王“还定三秦”。据《后汉书.西南蛮夷传》记载:“阆中有渝水,其人多居水左右,天性劲勇。初为汉前锋,数陷阵,俗喜歌舞。高祖观之曰:‘此武王伐纣之舞也。乃令乐人习之,所谓‘巴渝舞也”。由此说明,巴渝舞一直流传于阆中巴人之间,阆中巴人领袖带队冲锋,为刘邦夺取胜利,也可说明巴渝舞的气势恢宏,战场的巴渝舞是所有参战人员的强悍勇猛之舞,可见,巴渝舞在这一时期常用于战场鼓舞士气。汉高祖刘邦也因此把巴渝舞引入宫廷,接待“四夷宾客”,以“耀武观兵”。宫廷乐师还为宫廷中的巴渝舞配了四套舞曲,风别为“矛渝”、“安弩”、“安台”、“行辞”。这四篇古曲的大致意思是:以矛弩的战斗开始,歌颂勇武,欢庆胜利,祷告神灵,永保平安。

汉以后,巴渝舞发展为一种击鼓集体舞。伴奏乐器主要是皮鼓,辅之以铜锣。班固的《汉书》记载:“巴渝鼓员,三十六人”。唐段安节《乐府杂录》、北宋高承《事物记源》等多部著述记载了其表演形式:“舞者执长柄兽皮鼓,以鞭击之”。由此说明了巴渝舞的伴奏乐器为鼓,也说明了巴渝舞敲击时的潇洒有力。巴渝舞被后世传之为巴渝鼓舞便由此而来。

至东晋,尚书殿中郎袁子明启增“蒲巴渝”,使巴渝原名得到了恢复。隋文帝时,牛弘认之为非正曲,“悉罢不用”。李世民以武功建立大唐帝国,为显示自己的丰功伟绩,仿巴渝舞之神韵作“秦王破阵乐”,并将巴渝舞拿入“清商乐”。可见,虽然巴渝舞在此时不受重视,但却以其他形式被保存下来。直至宋代,乐舞衰落,逐渐为杂剧所代替,巴渝舞在宫廷中逐渐消亡。但在民间,它却以旺盛的生命力流传下来。现在流行于阆中民间白塔乡一带农村、保宁镇、江南七里、彭城等乡镇,每逢庙会和春节期间民俗活动所表演的民间舞蹈阆中的巴象鼓(群众习惯称之“八仙鼓”)就是古老的巴渝舞之遗风。

三、巴渝舞遗风

巴象鼓之所以由巴渝鼓演变而来,据《后汉书》记载,早期巴人中有一位先君名叫务相,他解决五姓争端,向外发展开拓,受巴人臣服、尊敬,因而祭他的巴渝舞又叫“巴相鼓”;另有一种说法,巴人部落有的以象为图腾,鼓舞因名“巴象鼓”;而现今阆中人习惯称之为“八仙鼓”,缘由东汉张道陵在阆中云台山修道,道教盛行,道教有“八仙”,所以“巴象鼓”也习惯叫做“八仙鼓”;还有学者从语言角度分析,认为“巴象鼓”又称“八仙鼓”则为语言上的混淆。阆中当地方言“八仙”与“巴象”其声调极为相近,而“八仙”在阆中家喻户晓,阆中锦屏山上也有“八仙洞”,故称之为“八仙鼓”流传至今。也许作为当地人,更能理解这一说法,但有一点是值得肯定的,不管是“巴象鼓”还是“八仙鼓”,他们的本质是不变的,即为巴渝舞之遗风。清代江南文人吴宓在《游巴西杂咏》中赞叹:“阆苑景色秀,江山十二楼。歌舞巴渝盛,古风尚存留。巴象鼓声骤,列队环街游。今朝闻遗响,遥念范三侯。”足以说明这一现象。

“巴象鼓”即古代巴人进行巴渝舞表演的鼓。阆中民间流传的巴象鼓,为长柄(把)兽皮鼓。鼓身厚度约25厘米,由坚硬杂木制作而成,鼓面直径约30-40厘米,一般用生水牛皮采蒙;鼓柄长约120厘米,贯通鼓身,上端为矛头状;鼓鞭用竹板所制,长约60厘米,鞭头击鼓处微翘,呈弓把形状。

解放前,巴象鼓的表演场地多在庙会、祭祀活动的出神、迎神和重大的庆典广场进行表演,以及逢年过节游街表演。表演队伍主要是嘉陵江南岸的江南、白塔、七里、彭城等当地农民和城内的一些喜爱巴象鼓成立的各帮会组成。表演者一律为壮年男子,服饰较为复杂,多为黑白二色的对襟打衣,腰系宽布带,袒露右臂,纹面,粗眉暴眼,朱砂抹印堂。头扎各色包巾,穿宽脚裤,打黑白相间的绑腿,足蹬麻绳草鞋,草鞋上扎一球状红绒花。表演者拥有强健的体魄,武士般的衣着服饰,再配以雄健有力的表演气势,那阳刚之气就展现得淋漓尽致了。表演的队伍,少则十人,多则几十人,由1-2面沙锣开道。锣手击锣控制鼓队节奏和鼓点变化,还在节拍中向空中抛击锣,鼓队随其后行。鼓手们扬鞭击鼓,不断地变换队形和动作,随鼓点节奏重视起承转合,举鼓划鞭,并伴以“嘿—嗨”的呼叫声,浩浩荡荡,威武雄壮,锣鼓声震天达数里之外。

解放后,一部分单位仍保留了传统的巴象鼓表演队伍。保宁镇各中小学也组建了少者几十人,多者上百人的巴象鼓队,每逢节日或庆典活动,各巴象鼓队一齐出阵,阆中城内巴象鼓鼓声喧天,群情激荡。随着社会进步和物质文化生活的丰富,人们对民间巴象鼓表演的审美情趣也在改变,巴象鼓的表演场所、服饰、鼓点等都有了不少变化。巴象鼓的表演场所由最初的战场演变成多种场合的表演,主要有迎神、驱魔、欢庆、搏击等场合的表演。但是,无论它的外在和形式如何,巴象鼓本身的存在和它所具有的历史文化内涵,以及它演奏时所产生的独特神韵都是不能改变的,也是其它任何一种鼓乐形式所无法取代的。

巴渝舞在各个历史的重要关头起了推动的作用,无疑不是舞蹈文化的活化石,是阆中民俗文化的一支独秀。近年来,随着阆中古城旅游事业的日渐发展,巴渝舞作为一种古老的民俗文化而保留下来,必定有她独特的艺术魅力,也因此受到各界人士的重视。当地专家学者对其进行不断地挖掘创新,巴渝舞又以“巴象鼓”(八仙鼓)这种新的姿态展现在世人面前,每逢节气当地都能见到巴渝舞遗风。现代艺术的发展离不开古老民俗艺术的根基,这些宝贵的文化遗产需要我们去了解、学习,让更多的人了解巴渝文化,让巴渝舞这一朵瑰丽之花永远长青。

参考文献:

[1]侯国刚.试谈巴渝舞为舞蹈之活化石.名城研究[Z].阆中历史文化名城研究会编,2004,(05).

[2]杨敏.从舞蹈道具辨《巴渝舞》与《武舞》的区别[Z].中国艺术研究院舞蹈研究所编辑,1988-3-24.

[3]董其祥.巴渝舞源流考[J].重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4,(04).

[4]雷喻义.从巴渝舞到竹枝词[Z].四川省文史研究馆编,2000.endprint

猜你喜欢
发展历史
我国外资法律体系之完善研究
俄罗斯保险市场的发展历史及现状
教育心理学发展概述
叩问灵魂的乐章
浅析手工艺瑰宝郜台柳编的发展传承
公允价值会计在我国的发展及其现状
现实主义动画创作论析
“伊斯兰国”极端组织起源、历史及现今发展特点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