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增祥:隐蔽战线的忠诚战士

2014-08-26 00:37云杉
党史文汇 2014年8期
关键词:太谷联络站情报

云杉

在中国人民争取民族独立、自由、解放的波澜壮阔的公开斗争中,涌现出过许多英雄人物,他们的业绩被人们广为传颂。然而在战争年代,那些战斗在隐蔽战线上的先辈们,长期潜伏在敌占区,在险恶的环境里完成着特殊的任务,做出了特殊的贡献。但是由于种种特殊原因,他们中的大多数人长期隐姓埋名,默默无闻。魏增祥就是这默默无闻的战斗行列中的一名忠诚的杰出战士。

魏增祥,1914年出生在陕西省绥德县群山深处魏家鄢村的一户农民家中。青少年时期在家务农,为人机敏,一身正气、性情豪爽。九一八事变后参加了刘志丹、习仲勋等领导的红军队伍,并很快加入了中国共产党。1932年转地方政府任职,主要负责边区政府与红军及分散在各处的相关单位的联络工作。由于他个子高、腿长,行动敏捷,常常能在崎岖的山路间日行百余里,顺利完成任务,被誉为“飞毛腿”。

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后,日军对我晋绥革命根据地进行疯狂“扫荡”。晋绥边区是抗战时期我党创建和领导的主要革命根据地之一,它不仅是保卫陕甘宁边区和党中央的重要屏障,而且是华北和西北的战略枢纽,是华北、华中、华南与中央取得联系的唯一交通要道,战略地位十分重要。

为了加强和扩大晋绥边区的情报交通工作,1940年中共中央社会部决定派冯晋臣等到山西晋中开辟敌后情报工作。冯晋臣等从延安北上到达绥德,与中共绥德地委统战部长李静波共同研究行动方案,李静波力荐魏增祥赴山西太谷县筹建情报站。

原来,魏增祥的父亲魏生馨早年即到晋中一带闯荡,在太谷城内拥有“庆和园”饭庄及店铺,他本人还加入了青帮,由于为人厚道热忱,乐善好施,组织能力强,很快成为青帮的头儿,徒弟很多,分布在太谷、祁县、清徐、平遥、介休、榆次、汾阳等县及太原市等处多达数百人。就连日伪警察局、伪警备队内都有其徒弟任职。更重要的是魏生馨关心国家命运,一直倾心支持红军闹革命,很早便把他自认为最有出息的三儿子魏增祥、五儿子魏增寿送去参加了红军。他成了红军的家属。魏生馨是社会名贤,还担任着太谷县进步委员会会长,很有势力。借助魏生馨的社会力量,以青帮和进步委员会为掩护,对我党我军开展地下情报交通联络工作,是得天独厚的绝好条件。于是组织上决定派魏增祥任太谷情报联络站负责人,即刻动身到魏家所在的太谷城内孙家巷4号(今东寺园32号)建立情报联络站,全称为太原情报站太谷联络站,是抗日战争时期中共中央社会部、八路军晋绥军区调查局在太谷建立的地下交通情报联络站。

在魏增祥到达太谷和其父亲魏生馨秘密筹备建立情报联络站的过程中,冯晋臣由中共中央社会部正式调任晋绥军区调查局太原情报站站长。他来到清(清源县)、太(太谷县)、徐(徐沟县)地区,在中共榆次、太谷路西县委书记李景文的掩护下进入太谷,见到了魏增祥父子。他们经过细致研讨,利用魏家大院驻有伪军大队长、特务队长、日军翻译,加之有青帮这层独特保护色的有利条件,以魏家大院为中心,同时又在人来人往的“庆和园”饭庄和太谷南门外的“天泰客栈”建立了交通联络点,与周边各县联络点建立了普遍联系,形成了在青帮掩护下的我党我军可靠的隐蔽情报交通网络。

为了加强情报联络站的工作,经报请晋绥军区调查局批准,陆续从八路军一二○师和有关部门调人充实到联络站,其中包括一二○师教育科长徐乃斌(化名崔明远)及魏生馨的五儿子魏增寿等。调来的人先后都拜魏生馨为师,魏生馨通过伪警察局的关系,给他们办妥了身份证、各种证明之类的证件。魏增祥安排他们以青帮师徒和师兄弟关系为掩护,借经商名义从事情报、交通工作。魏增祥的妻子王凤香也加入了情报工作的战斗行列,主要承担传递情报、内外联络、接待、掩护我方地下工作人员的任务。在冯晋臣、魏增祥等人的精心组织安排下,太谷情报联络站的工作全面展开。

1942年到1943年,晋绥解放区处于极端困难时期,魏增祥、魏增寿兄弟经常和联络站工作人员扮成药材商、绸缎布匹商、日用杂货商,从交城山里收购药材、土特产及汾酒、老陈醋等发往北平、天津等地,又从京、津地区贩回绸缎布匹、日用百货,以此为我军积累活动经费,购买物资用品,大至枪支弹药,小至留声机、油印机、布匹、各类药品应有尽有,从未发生过问题。购买的两副戏箱,一副送往延安,一副交给一二○师。同时他们借往来“经商”的机会,搜集敌伪军事、政治、经济、特务组织等方面的各类情报,上传下达我党我军各类指示报告,使当地的各项工作有机地运转起来。

联络站曾多次营救我方被捕党政军干部和爱国人士。1943年7月,晋冀豫参议员、太谷县参议员李春年被捕关押在太谷城内宪兵队;1944年春,伪太谷保安队队副吴英九带领一个中队到太谷东怀远村抓回8名革命人员,其中有3人是八路军;1944年8月,中共榆(次)、太(谷)、祁(县)路西县委书记梁居高在东怀远村工作时因叛徒出卖而被捕关押在榆次宪兵队……凡是有我方人员被捕,魏增祥得到上级营救指令或得到有关消息后,便请其父魏生馨协助,利用青帮组织的各种关系,上下通融,左右迂回,巧施妙计,或公开保释,或暗中制造机会,让被捕人员逃离虎口,然后将他们乔装打扮,秘密安全送回解放区。

联络站还是中共中央、晋绥边区与华北、华中各根据地干部往来的接送、转换的重要机构。仅1944年秋天,一二○师一次就派出9名科级以上干部途经太谷到山东工作。他们傍晚时分化装进入魏家大院,魏增祥安排他们住在楼下居室和过厅内。为确保安全,他还请老父亲和五弟分别和大家伴宿,自己带人在外边警戒。半夜时分,伪警察局、保安队30多人把魏家的大门团团围住,要进行搜查。魏增祥知道不能硬抗,打起来不光要吃眼前亏,联络站也将彻底暴露。于是迅速派人通报了老父亲,让他们做好应对的准备,自己则从容地把来人放了进来,再见机行事。进到院里,正逢魏生馨披衣从屋里出来厉声喝道:“什么人,胆敢半夜三更私闯民宅!”伪军说:“你这里住着八路军,得查一查。”魏生馨沉着地反问:“你们在外边专门安置着岗哨,怎么还能把八路军给我放进来了?”问得伪军无言对答。魏增祥趁机请住在魏家大院与他有“私交”的伪警备队长出面干预。伪警备队长见来人中没有头面人物,便对来搜查的伪军连打带骂:“魏师傅家里怎么会有八路军?还不快给我滚开!”事后,这9名干部齐声称赞太谷联络站是好样的。第二天,魏家父子亲自把这些同志送上火车,安全离开了太谷,奔向山东抗日前线。

此外,魏家大院也是中共路西县委的一个工作据点。路西县委书记李景文经常化装进出魏家大院,并多次在此召开工作会议,在魏家父子的掩护下,从未发生过问题。

太谷联络站对革命的贡献,得到八路军晋绥军区贺龙司令员和中共中央晋绥分局调查局领导的肯定和表扬,同时也引起山西土皇帝阎锡山的震动。阎锡山曾密谋以约见山西名贤共图大业为名,在太原晋祠九龙湖畔的长亭设宴款待魏家父子,阴谋在酒中下毒除掉他们,幸好有魏家潜伏在此的内线即时将险情传出,魏家父子以外出经商不慎食物中毒、上吐下泻、不省人事而送入医院抢救为名,躲过此劫。

日本投降后,形势对联络站工作十分有利,不料出了叛徒陈执章,使太谷联络站惨遭破坏,毁于一旦。陈执章,山西吉县人,原是一二○师警卫连长。八路军晋绥军区调查局派其到太谷联络站,指示在魏增祥的配合下寻机打入阎军内部搞情报工作。但因行动不慎,谋事不密,尚未打入就被其在阎军中供职的老乡认出,于1946年冬在太谷被国民党特警组逮捕。被捕后失节叛变,刑讯中供出太谷联络站的情况。

魏增祥得到陈执章叛变的消息后,果断决定疏散联络站工作人员,迅速带领全家撤出太谷县城。根据上级党委的指示,在我地下党组织的配合、掩护下,历经艰险,穿过敌我大交错的晋中地区,西渡黄河,进入陕北解放区,回到老家魏家鄢村暂避。由于撤得仓促,连细软、物件都没来得及带,太谷城内有百十间房屋及其他财产,全部被阎锡山当局查封没收。魏家数十年创下的产业,瞬间损失殆尽。中共太谷联络站被彻底破坏。

1947年,传来太谷已经解放的消息,当时魏增祥正在绥德执行其他任务,魏生馨急于了解太谷家中的情况,由原籍返太谷途经汾阳县时,被阎匪军逮捕,严刑逼讯,忠贞不屈,壮烈牺牲。我晋绥军区派部队将魏生馨的遗骨运回老家隆重安葬。之后魏增祥接受新的任务,奔赴西安,投入新的战斗。

(责编 孟红)

猜你喜欢
太谷联络站情报
情报
用好人大代表联络站 展现人大新作为
情报
情报
太谷任村乡:小萝卜做成大产业
鑫炳记太谷饼:老字号焕发新生机
大江南北杂志社2020年度先进联络站
2020年中国乡村振兴(太谷)论坛成功举办
太谷:挑起总书记惦念的“金扁担”
大江南北杂志社2019年度先进联络站获奖名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