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析语言,把握情感

2014-08-27 05:23柳朝阳
作文周刊(中考版) 2014年28期
关键词:冰糖葫芦雪花温暖

柳朝阳

赏析语言,把握情感,前者主要考查品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后者则主要考查在整体感知文章大意的基础上,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或观点态度。这两类考点的常见题型有:

1.结合重点词语理解句意以及理解句意;

2.理解文段中某一重点词语或句子;

3.理解文章重要句段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走进一片雪花的温暖

□包利民

①冬季并不能将一切冻结,比如那些流淌的风,料峭的树,比如那些充满希望的心,都会在冰封雪地中生机盎然。

②喜欢飘雪的日子。女儿学校的门前,有一个卖冰糖葫芦的中年女人,在她的三轮车上,一根横着的圆木靶上,插满了红红的冰糖葫芦。她脸上洋溢着暖暖的笑。孩子们都愿意买她的冰糖葫芦,我问女儿为什么,她说喜欢阿姨的笑。

③后来知道这个中年女子身世很是坎坷,在如此寒冷的风雪里,她的脸上能露出那么灿烂的笑,就足以让人心生钦敬。

④有一个雪天,路滑,放学时间,车流如织,还是有许多学生在路上跑。那中年女人冲过去,抱起一个滑倒在马路上的孩子,自己却被车蹭了一下,倒在地上。幸好车开得很慢,女人掸掉身上的雪,笑着告诉那个孩子以后过马路要小心。

⑤雪花依旧纷纷扬扬地下着,而她身后的那些冰糖葫芦,像一串串红红的火。

⑥记起几年前的一个雪夜,我们的车抛锚在一段土路上,车上的几个人冻得直哆嗦。透过茫茫夜色,我们依稀看见前方有隐约的灯光。走了近二十分钟,我们的双脚已冻得麻木,雪花纷纷扑打在没有知觉的脸上。那是一个小小的村子,我们犹豫着敲开了村头一户亮灯人家的门,说明了情况,那个憨厚的年轻人立刻跑出了门,而老大爷和老大娘开始抱柴禾烧火。我们坐在热乎乎的炕上暖了一会儿,就见年轻人已带了七八个小伙子回来。于是,我们坐着一辆农用拖拉机到了土路上,大伙儿帮着用绳索把车拴在拖拉机上,就这样把车拖到了村里。

⑦至今还记得那个雪夜,坐在灼热的炕头上,望着外面朦胧的飞雪,觉得充满了温暖的情趣。特别是那些乡亲们的笑脸,让人心里热乎乎的。

⑧越是严寒的时候,越能体会到温暖的可贵。其实只要心里温暖了,便会感觉到那每一片雪花,都蕴含着让我们怡然的风采。在飞舞的雪花中,那红红的冰糖葫芦,那雪夜中隐约的灯光是那样一下子击中我心底最柔软的角落。

⑨去年冬末,和几个朋友去山上赏雪,在一个山谷里,便看到了令人震惊的一幕。只见高高的悬崖顶上,已堆积了很厚的雪,如墙耸立。忽然,那雪便轰然而下,一时间如瀑布纵贯,惊天动地。约一分钟后,积雪倾尽,我们却依然沉浸在那一泻的气势里。

⑩常听有人说,万千的雪花构成了冬季的寒,那是因为没有真正走进雪花。我更愿意相信,每一片雪花都是冬季里那些不甘寒冷寂寞的心绪,都是那些充满温暖和希望的心灵在飘飞。

(选自《做人与处世》2013年第6期,有删改)

1.结合语境,说说下面句子中黑体词语的含义。

(1)其实只要心里温暖了,便会感觉到那每一片雪花,都蕴含着让我们怡然的风采。

(2)在飞舞的雪花中,那红红的冰糖葫芦,那雪夜中隐约的灯光是那样一下子击中我心底最柔软的角落。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对词语的理解能力。品析词语,要做到“词不离句”。理解词语含义,要注意考虑词语的引申义或语境义;分析词语作用,则要考虑词语对于整句话所起到的表达作用和效果。

答案:(1)是指文中给作者带来温暖的人和事(或“感动作者的人和事”)(2)指作者被感动的心灵深处

2.品读第⑤段文字,简要分析它在文中的表达作用。

解析:品析句子,首先要做到“句不离文”,也就是要把句子放在具体语言环境中去理解。其次要结合句子所运用的技法(如修辞、描写、表现手法等)具体分析。这句话如果抓住了对比和环境描写,就比较容易得出答案了。

答案:这句话运用对比的手法,将洁白的雪花和火红的冰糖葫芦形成对比,有力地烘托了(衬托出)中年女人这一人物形象:心地善良、助人为乐、热情似火。

3.文末画线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对人物情感的把握。理解人物思想感情,要注意结合上下文内容以及中心思想来整体把握,再就是结合句子中的关键词语来理解。

答案:作者赞美雪花,就是赞美那些给我们带来温暖和希望的人们。

只想和你接近

□吴念真

在我十六岁离家之前,我们一家七口全睡在同一张床上——那种把木板架高,铺着草席,冬天加上一层垫被的通铺。这样的一家人应该很亲近吧?没错。不过,不包括父亲在内。父亲可能一直在摸索、尝试与孩子们亲近的方式,但老是不得其门。同样的,孩子们也是。

小时候特别喜欢父亲上小夜班的那几天,因为下课回来时他不在家。因为他不在,所以整个家就少了莫名的肃杀和压力。

午夜父亲回来,他必须把睡得横七竖八的孩子一个个搬动、摆正之后,才有自己可以躺下来的空间。

那时候我通常是醒着的。早就被他开门关门的声音吵醒的我通常装睡,等着洗完澡的父亲上床。

他会稍微站定观察一阵,有时候甚至会喃喃自语地说:“实在啊……睡成这样!”然后床板会轻轻抖动,接着闻到他身上柠檬香皂的气味慢慢靠近,感觉他的大手穿过我的肩胛和大腿,整个人被他抱起来放到应有的位子上,然后拉过被子帮我盖好。

喜欢父亲上小夜班,其实喜欢的仿佛是这个特别的时刻——半分钟不到,却是完全满足的亲近。

长大后的某一天,我跟弟弟妹妹坦承这种装睡的经历,没想到他们都说:“我也是!我也是!”

或许亲近的机会不多,所以某些记忆特别深刻。

有一年父亲的腿被落盘压伤,伤势严重到必须从矿工医院转到台北的一家外科医院治疗。

由于住院的时间很长,妈妈得打工养家,所以他在医院的情形几乎没人知道。某个星期六的中午我放学之后,不知道是什么样的冲动,我竟然跳上开往台北的火车,下车后从火车站不停地问路走到那家外科医院,然后在挤满六张病床和陪伴家属的病房里,看到一个毫无威严、落魄不堪的父亲。

【A】他是睡着的,四点多的阳光斜斜地落在他消瘦不少的脸上。他的头发没有梳理,既长且乱,胡子也好像几天没刮的样子;打着石膏的右腿露在棉被外,脚指甲又长又脏。

不知道为什么,我想到的第一件事竟然就是帮他剪指甲。护士说没有指甲剪,不过可以借给我一把小剪刀;然后我就在众人的注视下,低着头,忍住一直冒出来的眼泪,小心地帮父亲剪指甲。

当我剪完所有的指甲,抬起头才发现,父亲不知道什么时候已经睁着眼睛看着我。

“妈妈叫你来的?”“不是。”“你自己跑来没跟妈妈说?”“没有。”

直到天慢慢转暗,外头霓虹灯逐渐亮起来之后,父亲才开口说:“暗了,我带你去看电影,你晚上就睡这边吧!”

【B】那天夜晚,父亲一手撑着我的肩膀,一手拄着拐杖,小心穿越周末熙攘的人群,走过长长的街道,带我去看了一场电影。一路上,当我不禁想起小时候和父亲以及一群叔叔伯伯,踏着月色去九份看电影的情形时,父亲正好问我:“记不记得小时候我带你去九份看电影?”

那是我人生第一次一个人到台北,第一次单独和父亲睡在一起,第一次帮父亲剪指甲,却也是最后一次和父亲一起看电影。

【C】那是一家比九份升平戏院大很多的电影院,叫远东戏院。那天上演的是一部日本片,导演是市川昆,片名叫“东京世运会”。片子很长,长到父亲过世二十年后的现在,它还不时在我脑海里上演着。

(选自《这些人,那些事》)

1.仔细品读A句,它描写了什么?这段描写流露出作者怎样的心情?

2.结合黑体词语品析B句。

3.仔细研究文章C处画线句子,它照应了上文的哪一句话?这样的文字饱含着作者怎样的感情?

猜你喜欢
冰糖葫芦雪花温暖
温暖冬夜
冰糖葫芦
冰糖葫芦也会引起胃结石!
在温暖中流逝的美
冰糖葫芦
温温暖暖
爱·温暖
鲜艳的冰糖葫芦
如果我是一片雪花
雪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