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食欲素、神经激肽A和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检测的临床意义

2014-08-28 08:24张楠李清华李文辉张中馥
河北医药 2014年7期
关键词:化酶烯醇食欲

张楠 李清华 李文辉 张中馥

·论著·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食欲素、神经激肽A和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检测的临床意义

张楠 李清华 李文辉 张中馥

目的探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食欲素、神经激肽A和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患者63例,根据《新生儿HIE诊断依据和临床分度》分为轻度(n=29)、中度(n=18)、重度组(n=16),取同期健康新生儿20例作为对照组。检测4组食欲素、神经激肽A和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水平。结果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组食欲素、神经激肽A、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轻度组食欲素、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重度组食欲素、神经激肽A、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水平与对照组、轻度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度组食欲素、神经激肽A、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水平与中度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检测食欲素、神经激肽A和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水平对预测病情及判断治疗效果有重要意义。

缺氧缺血性脑病;神经激肽A;食欲素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是指新生儿因围产期窒息产生的患儿脑的缺氧缺血性损害,可导致新生儿脑损伤,如癫痫、脑瘫等神经功能损伤,且病情进展迅速,致残率和病死率高、严重影响患儿的生活质量,并对家庭造成严重的影响。其发病机制复杂,因此选取恰当的临床检测指标,对预测病情及判断治疗效果有重要意义[1-3]。食欲素由下丘脑的侧部及后部分泌,可以影响食欲、睡眠并对觉醒状态的大脑和相关神经递质有重要作用。神经激肽A是速激肽族神经肽的一种,其具有调节体内多种生理功能如痛觉、睡眠及神经系统本身的分化和发育。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具有高度的组织特异性,可以反映灰质变化。本研究选取我院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儿,对其食欲素、神经激肽A和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水平进行研究,探讨其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中的研究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2年5月至2013年6月收治的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患者63例作为研究对象,患儿均符合中华医学会儿科学会相关标准[4],其中男32例,女31例;胎龄37~42周,平均胎龄(38.5±1.3)周;出生体重2 500~4 220 g,平均出生体重(3 230±520)g;顺产42例,剖宫产21例。根据《新生儿HIE诊断依据和临床分度》[4]分为轻度(n=29)、中度(n=18)、重度组(n=16)。轻度组中男15例,女14例;胎龄38~41周,平均胎龄(38.4±1.2)周;出生体重2 500~4 200 g,平均出生体重(3 250±500)g;顺产20例,剖宫产9例。中度组中,男9例,女9例;胎龄37~42周,平均胎龄(39.5±2.3)周;出生体重2 600~4 000 g,平均出生体重(3 330±515)g;顺产12例,剖宫产6例。重度组中,男8例,女8例;胎龄37~41周,平均胎龄(38.7±1.6)周;出生体重2 700~4 350 g,平均出生体重(3 340±550)g;顺产10例,剖宫产6例。选取同期我院健康新生儿20例作为对照组,其中男12例,女8例;胎龄39~42周,平均胎龄(39.1±2.2)周;出生体重2 700~4 200 g,平均出生体重(3 400±500)g;顺产14例,剖宫产6例。4组受检新生儿性别比、胎龄、平均出生体重、顺产剖宫产比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

1.2 入选与排除标准

1.2.1 入选标准:①有明确导致胎儿宫内窘迫的异常产科病史,有严重胎儿宫内窘迫表现,或在分娩过程中有明显窒息史;②出生时有重度窒息,Apagar评分1 min≤3分,延续至5 min时仍≤5分,和/或出生时脐动脉血气pH≤7.0;③出生后不久有神经系统症状,持续24 h以上;

1.2.2 排除标准:排除感染、电解质紊乱、先天畸形、产伤、先天性心肺疾患等。

1.3 检测方法 抽取新生儿出生后24、72 h股静脉血2 ml/管,共3管。

1.3.1 食欲素:选取德国ELISA Kit for Orexin试剂盒,由上海欣裕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提供。室温血液自然凝固10~20 min,离心20 min左右,3 000 r/min。仔细收集上清,保存过程中如出现沉淀,应再次离心。采用酶联免疫检测方法测定,严格按照说明书进行操作,30 min内在波长450 nm的酶标仪上读取各孔读数,根据标准曲线读取相应的含量值。

1.3.2 神经激肽A:人神经激肽 A(NKA)酶联免疫吸附测定试剂盒由武汉伊艾博科技有限公司提供,标本请于室温放置 2 h后于1 000 g/min,离心 20 min,取上清即可检测,或将标本放于-20℃保存,但应避免反复冻融。先用PBS洗涤,去除多余血液,匀浆化后放在20 mlPBS中于-20℃放置过夜,第2天,经过2次反复冻融破膜,将匀浆物5 000 g/min,离心 5 min,取上清即可检测。检测严格按照说明书进行操作,30 min内在波长450 nm的酶标仪上读取各孔读数,根据标准曲线读取相应的含量值。。

1.3.3 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人神经特异性烯醇化酶酶联免疫分析试剂盒由厦门慧嘉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提供。血液处理方法同食欲素。测严格按照说明书进行操作,30 min内在波长450 nm的酶标仪上读取各孔读数,根据标准曲线读取相应的含量值。

2 结果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组食欲素、神经激肽A、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轻度组食欲素、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重度组食欲素、神经激肽A、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水平与对照组、轻度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度组食欲素、神经激肽A、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水平与中度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4组食欲素、神经激肽A和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水平比较

表1 4组食欲素、神经激肽A和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水平比较

组别食欲素(ng/L)神经激肽A(ng/ml)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μg/L)对照组(n=20)4.3±1.04.9±0.913.4±3.3新生儿缺氧缺血性 脑病组(n=63)7.2±1.6*2.2±0.4*52.3±4.1*轻度组(n=29)5.7±1.3*4.1±0.631.1±3.1*中度组(n=18)6.9±1.4*#1.8±0.5*#48.2±2.7*#重度组(n=16)9.6±1.7*#△0.7±0.3*#△62.0±5.9*#△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与轻度组比较,#P<0.05;与中度组比较,△P<0.05

3 讨论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多为足月胎龄儿,明显临床表现为:脑水肿导致的前囟饱满、头围增大,多有肌张力增高、原始反射异常等,中重型患儿有惊厥表现[4]。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目前无特效药物治疗,其不仅严重威胁患儿生命,且后期致残致死率较高,特异性检测指标可以指导临床诊断,判断病情发展情况,有助于治疗的效果判定。

3.1 食欲素 下丘脑是调节饮食及能量平衡的中枢。在大鼠下丘脑腹外侧(LH)发现了两种与食欲有关且来源于同一前体的神经肽—增食因子A和B,即食欲素A和食欲素B,它们可激活两种密切相关且与G蛋白偶联的细胞表面受体(OX1R/OX2R)。包括2个外显子和1个内含子,共1 432个碱基对,编码含131个氨基酸残基的多肽。研究表明食欲素不仅与饮食、进水、循环系统、自主神经系统有关,其对应激反应也有一定影响[5-7]。本研究发现,随着病情不断加重,患儿体内食欲素水平不断升高(P<0.05),且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表明食欲素可能参与了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病程发展过程,与患儿创生应激有关。

3.2 神经激肽A 神经激肽A属于速激肽族的一种,广泛分布于体内的神经系统和胃肠道内皮细胞内,为短链多肽。其参与心血管、痛觉、消化和肺功能的调节,在炎症、休克、疼痛等疾病的发病机制中有重要意义[8-10]。本研究中神经激肽A水平随着病情加重而逐渐降低(P<0.05),可能与脑灌注压下降,脑组织缺血缺氧,神经细胞水肿,神经激肽A合成不足有关。

3.3 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 是参与糖酵解途径的烯醇化酶中的一种,存在于神经组织和神经内分泌组织中。NSE在脑组织细胞的活性最高,具有高度的组织特异性。其具有神经保护、神经元营养的作用。缺血缺氧时,由于神经元细胞膜完整性受到破坏,其释放入血,导致检测水平增高[11]。本研究表明随着患儿病情的加重,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水平不断升高(P<0.05)。

综上所述,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无特效疗法,因此特异性检测指标,对指导临床诊疗,判断预后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中食欲素、神经激肽A、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水平与患儿病情进展密切相关,为临床判断患儿疾病进展,进行拮抗性的针对治疗提供了一定借鉴。

1 陈宇,唐慧雯,王成效.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儿血清β-内啡肽含量及红细胞免疫功能变化.临床儿科杂志,2009,27:246-248.

2 伟强,黄友敏,周永勤,等.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血清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与高敏c反应蛋白的含量变化.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2011,14:1352.1354.

3 徐小静, 张小莉.血管活性物质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中的临床意义.临床儿科杂志,2005,23:771-773.

4 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新生儿学组.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诊断标准.中华儿科学杂志,2005,43:584.

5 李熙鸿.我国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诊断及治疗.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12,25:1037-1039.

6 刘桂玲,张丽玲,陈宝昌,等.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儿食欲素及生长激素的水平.广东医学,2012,33:3613-3615.

7 魏楚光, 李勇辉, 韩锦, 等.食欲素神经肽在应激过程中的作用.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杂志, 2010, 37: 713 -719.

8 熊远青,陆长东,黄河.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儿脐血及其出生后NSE、MBP的检测意义.海南医学,2011,22:119-121.

9 周名雄,张新路,张士发,等.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血浆ET-I与血清NSE动态变化及相关性的研究.放射免疫学杂志,2006,19:68-69.

10 范永桥.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6-keto-PGF1α NSE检测的临床意义.中华全科医学,2011,9:1952-1953.

11 刘文东,陈晓平,薛爱红,等.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儿NKA含量变化的动态研究.中国妇幼健康研究,2012,23:607-608,616.

10.3969/j.issn.1002-7386.2014.07.036

050031 石家庄市,河北省儿童医院急诊科

张中馥,050031 河北省儿童医院急诊科;

E-mail:chenlihua20082008@126.com

R 722.12

A

1002-7386(2014)07-1046-03

)

猜你喜欢
化酶烯醇食欲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小麦中的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
莴笋开胃增食欲
气相色谱法分析甾烯醇
肚子饿了却没食欲,原来是胃阴不足
烯醇化酶在微生物中的研究进展
两种氯前列烯醇诱导母猪同期分娩的研究
一切从食欲及性欲开始
食欲大开的吃货小编们
病毒性脑炎患儿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检测的临床意义
寄生虫烯醇化酶的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