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班主任“水德” 提高班级管理水平

2014-09-02 21:37何宏宇
教育教学论坛 2014年23期
关键词:班级管理班主任

摘要:班主任作为班级工作的领导者,在班级建设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借水的特征,从博爱不偏私、激情有活力、包容探潜能、清洁做榜样、坚持不懈怠五个方面阐述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应具备的品质。

关键词:水德;班级管理;班主任

中图分类号:G451.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23-0015-02

老子云:“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也就是说,拥有最高德行的人就如同水一样,具有宽广的胸怀、谦逊的品格、与世无争的情操、宽厚诚实的作风,这是最接近大道的本质,是人类最应效仿的德行。[1]美国著名成功心理学大师拿破仑·希尔提出:真正的领导能力来自让人钦佩的人格。班主任作为班级工作的领导者,是一班之灵魂,从任职那天起,不仅要在创造师生和谐交流、加强心灵互访上下功夫,更要在塑造教师的人格魅力方面下功夫。[2]特别是对于中职学生来讲,班主任的人格魅力是任何力量都不能替代的灿烂的阳光。

水,施于万物而无私心,灵动而充满活力;水,照万物,各如其形;水,能滋养万物,清除污垢;水,贵之以恒,终有成效。当代的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也要具备上述“水德”——应似水,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对待学生无私心、不偏心;应似流水,对班级教育管理工作充满热情、充满活力;应似水,尊重每个学生的个体,善于发现他们的闪光点;应似水,为人师表,培养学生的良好行为习惯;应似水,对班级管理工作用耐心、有恒心。一个具有如水般品格的班主任必定带出一群如水般品格的孩子,也必定会带出一个成功的班级。

一、博爱不偏私

平等对待每一个学生,无私心、不偏心是每一个班主任应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2000年5月16日,国家教育部制定的《中职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试行)》中也提到:“教师要关心爱护学生。热爱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公正对待学生。”这就要求教师要像水一样博爱不偏私。水之所以为万物所需要,是因为水施于万物而无私心。水在灌溉高贵的香柏树的同时,也滋润了卑微的小草。它能够给万物带去所必需的、实在的利益。更难能可贵的是,水的付出不求回报。

二、激情有活力

班主任工作应似流水,灵动而充满活力,在日常班级管理中,班主任要像雷达一样,时刻处于兴奋状态,善于捕捉每一个德育契机。美国著名教育心理学家威廉·杰姆士提出:教师要善于捕捉教育的契机,就是要捕捉学生的心理变化规律,有意识地运用心理学原理去观察行为,认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确定教育的重点,提高工作的效果。教育契机是指在教育过程中事物发展或转化的关键、枢纽、决定性的环节。在日常的班级管理中,教育契机是经常的、大量出现的,但跟机遇一样,它是不规则的,可遇而不可求的,又是稍纵即逝的,要及时利用,如果错过时机,效果可能就不明显。[3]因此优秀的班级管理者更要善于把握时机,一切管理行为都能与时推移,随俗化成,相机而行。

例如:学校举行的各项活动,如运动会、篮球赛、文艺演出、竞赛等,这是班主任捕捉教育契机的最佳时期。教育契机利用好了,能增强班级的凝聚力,增强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和团队精神,使班主任工作能顺利地进行。而这就更加需要班主任的激情投入。

三、包容探潜能

水照万物,各如其形。班主任的心胸要像江海一样的博大容物。只有具备足够的度量才能接纳其他教师和学生的聪明才干和积极建议,才能听得进不同的意见,包括不好的或反对的意见,再有选择地接受适宜的意见。

首先,要允许学生的失误。学生在学习、工作中难免存在失误。对待学生的失误,班主任要不急不躁,要有宽容的心态,不横加指责、不随意批评。更多的时候,是静下心来和学生一起分析原因,蹲下身子引导学生以后怎样避免同样的失误。允许学生一次失误,学生就多了一次健康成长的机会。

其次,接纳学生的缺点。“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每一个人身上都会有这样或那样的缺点。教育的起点和终点都是自我教育,教师需要帮助学生掌握自我教育。从这个意义上说,教育的目的就是帮助学生修正缺点,完善自己。对待学生,班主任应该用爱的情怀、接纳的姿态来帮助他们。爱一个人,就要爱他身上的一切,当然也包括他身上的缺点。

最后,倾听学生的意见。中学生在心理上趋于成熟,性格上更是有主见了,独立性也强了,看待问题也形成了自己的观点和看法。这时,班主任在工作中一些做法也便成了学生讨论的话题。有什么说什么、不掩饰自己的观点,是当代中学生的一个特点,班主任工作中常常会听到一些“刺耳”的声音。正因为如此,班主任在工作中才更需要耐心地倾听学生的建议,真心地接受学生的意见,反思自己的工作,可以用真诚换得真心,用宽容得信任。[4]

班主任在包容学生的同时,还要像水照万物一般,有效地唤醒和拓展学生的内在潜能,使我们感受到教育的神奇和独特魅力。这就要求班主任有敏锐的“眼”,善于发现;要有迅速的“手”,善于捕捉;要有睿智的“脑”,善于思考;要有勤快的“嘴”,善于鼓动;要有善动的“脚”,善于走进学生之中。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就是班主任施教的支点。[5]因此,我们要善于用我们的眼睛去发现每位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哪怕是微弱的一点,也要千方百计发扬光大,以此作为转化的“起步点”。一旦发现他们有了点滴的进步,教育者就可以“小题大做”,公开表扬,以此作为转化他们的“立足点”。要像春不吝啬风、夏不吝啬雨那样,不时地夸奖他们,帮助他们树立信心,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因势利导,用爱心扬起他们人生的风帆。

四、清洁做榜样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说:教育是什么?只需要一句话,就是养成良好习惯。在1988年那次世界各国诺贝尔奖得主的巴黎聚会上。有人问一位诺贝尔科学奖得主:“您在哪所大学、哪个实验室学到了您认为是最主要的东西呢?”这位白发苍苍的老学者回答道:“是幼儿园。”“在幼儿园能学到什么东西呢?”“把自己的东西分一半给小伙伴们,不是自己的东西不要,东西放整齐,吃饭前要洗手,做错事表示道歉,午饭后休息,要观察周围的大自然……”他所提到,都是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问题。因此,班主任教育学生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培养学生养成良好习惯的过程,就像水一样清除污垢。

水,能滋养万物,清除污垢,想要去污,前提是自己本身是干净的。同样的,“师者,人之模范也”,作为老师,在学生面前一定要以身作则,以给学生一个榜样作用。俄国著名哲学家车尔尼雪夫斯基说:“教师把学生造成什么人,自己就应当是这种人。”[6]在班级管理中,班主任必须要注意每个细节对学生的影响,我们的每句话,我们的每一个动作,我们的处事态度,对学生的影响都是很大的。像那些要求学生要遵守学校规章制度,自己却经常违反规定,经常迟到;要求学生升旗时不要说话,自己却在那里嘻嘻哈哈;要求学生不披头散发,自己却长发披肩;要求学生不要抽烟,自己却在学生面前、公共场所抽烟的老师,是很难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的。因此,我们班主任在工作中要严格要求自己,率先垂范,自正其身,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用自己的“身教”来影响和感染学生。

其次,班主任要坚持原则,坚定地执行各项规章制度。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但是有了规矩却不执行,方圆同样难以成形。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曾说:“教育是一种有目的的自觉培养和谐发展的人的过程。”由此可见,教育不是一种结果,而是一个过程,是一个让学生产生良好行为结果的过程。

五、坚持不懈怠

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应似水,贵之以恒。水滴而石穿,让学生每天进步一点点,是从小成功到大成功的日积月累;每天进步一点点,是自信心的聚少成多;每天进步一点点,是对失败和挫折的不屑一顾;每天进步一点点,是实现完美人生的最佳路途。特别是中职生,他们非常需要成功,而他们的成功源于一点一滴的积累。因此,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首先应该帮助同学们制定明确合理的目标。中职生最大困难是不懂得如何制定一个明确合理的目标,他们容易接受短期,具体的东西,而不容易受远期模糊的东西影响。其次,我们要时时注意给学生加油。人的情绪都有一个周期,有高潮也有低谷,没有人可以永远保持精力旺盛。此时,我们就需要水滴石穿的精神。这种时候,就需要激励,告诉孩子们,成功的定义是:自己对自己作出的任何改进,以及为这种改进付出的努力。给孩子们写信,从班主任的角度来对孩子们的努力提出赞赏和鼓励。时时给孩子们准备一些奖品,只要做了一件令自己骄傲的事,就可以获得一份奖品。并且经常激励学生:“加油啊!”“你能行!”“你一定能成功!”

综上所述,班主任应具有水的品格,在管理工作中通达、善于应对,没有死板的自我意志,以主客观的融洽发挥出“无为”的作用,从而在流畅的班级管理过程中发挥真正的活力。

参考文献:

[1]李耳.道德经[M].张晓华,陈阳注,译.海潮出版社,2006.

[2][3][5]赵国忠.班主任最需要的心理学[M].南京大学出版社,2009.

[4][6]赵国忠.班主任最关键的管理细节[M].南京大学出版社,2009.

作者简介:何宏宇,福建师范大学,11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非全日制硕士生。

endprint

猜你喜欢
班级管理班主任
如何做好一个班主任
夸夸我的班主任
《做一个不再瞎忙的班主任》
班主任
对班主任管理的几点看法
当代优秀班主任的人格魅力举隅
高中班主任的自我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