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式教学法在胸心外科教学中的应用

2014-09-02 15:56袁云锋卢春来葛棣
教育教学论坛 2014年23期
关键词:传统教学法问题式教学法教学

袁云锋+卢春来+葛棣

摘要:目的:观察和探讨问题式教学法在胸心外科教学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2012—2013年于我科实习的学生80人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其中观察组应用问题式教学法,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法,观察两组学生出科考试成绩。结果:观察组学生出科成绩优良率为95%,对照组优良率为70%,两组学生出科成绩优良率差异显著,P<0.05。结论:将问题式教学法应用于胸心外科教学中教学效果良好,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问题式教学法;传统教学法;胸心外科;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23-0081-02

问题式教学法是以问题为导向的一种教学方法,是以学生为中心的新型教育模式。以临床问题为基础,全体医学生为主体,通过分小组讨论的方法,在指导老师的参与下,围绕特定的医学专题或者具体的研究病例进行诊治方法、病因等问题的深入研究和学习过程[1]。胸心外科是外科学范畴内的专科之一,其内容相对较少,容易引起学生对本部分学习内容的忽视。因此,如何调动医学生对胸心外科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对本学科的兴趣成为了教学过程中的一个较大的问题。本研究通过对近1年于本科实习的学生进行问题式教学法教学,取得了良好的成效,现报道如下:

一、资料与方法

1.一般资料。将2012—2013年于我科实习的学生80人进行随机分组,观察组40人,采用问题式教学法进行教学;对照组40人,采用传统教学法教学。

2.方法。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法,进行以理论讲授为主的教学。观察组采用问题式教学法,具体方法如下:(1)带教老师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设计一定数量的问题,于前一课时交给学生,组织学生复习教学内容并查阅相关文献资料,同时提供一个具体病例,设计相关问题,这就是提出问题的具体步骤;(2)要求学生利用业余时间进行资料的查询和分析,通过大量资料的筛选寻求最佳答案,并针对具体问题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展开式讨论;(3)带教老师对每组讨论进行点评,对问题进行总结和分析,使得学生对学习内容认识更加深刻。

3.观察指标。出科成绩为百分制,对所学内容进行总结并建立考试题库,通过计算机随机抽取命题进行考核,考核成绩分为以下三个等级:大于80分为优;60分至80分为良;60分以下为差。

4.统计学方法。应用SPSS16.0统计分析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以百分数表示,采用χ2检验进行差异性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进行差异性分析,以P<0.05为统计学有意义。

二、结果

观察组学生考试成绩优良率为95%,对照组学生考试成绩优良率为70%,两组学生出科成绩优良率差异显著,P<0.05,见表1。

三、讨论

20世纪60年代,问题式教学法被美国的神经病学教授Barrows在加拿大的麦克马斯特大学首次提出并引入了医学教育领域;随后Schmidt详细论证了问题式教学方法的优点并倡议在医学教育中使用问题式教学法作为传统教学的补充教育方法。直至20世纪末,美国70%的医学院已不同程度地采用问题式教学法,欧洲部分医学院也开始进行问题式教学法的课程;1994年,英国曼彻斯特医学院在1~4年级的教学中全面采用了问题式教学法的模式。目前,问题式教学法已经成为国内外较为流行的一种教学方法,在多学科均有广泛应用[2]。问题式教学法又称“基于问题式学习”,是以临床实际问题为出发点,进行以学生为主体、带教老师为主导的,围绕某临床实际病例的病因和诊治方法等问题通过小组讨论的方法进行的研究性的学习[3]。问题式教学法是一种纵向教学方法,是以精心选择和设计的与学习内容密切相关的问题为主要内容,通过理论和临床双方面的拓展横向知识,在解决临床实际问题的同时使得学生对基础知识深刻了解,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促使学生更多地进行自主学习,练就更加熟练的临床问题处理本领[4]。

与传统教学相比,问题式教学法具有多项优点[5],有利于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学生学习以一个临床问题为起点,由此带出一系列相关的基础知识和临床方面的问题,查阅相关参考书和文献,寻找最佳答案。通过这样的方法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同时有利于培养学生临床思维及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学生在基本掌握胸心外科常见病、多发病的基本理论的基础上再进行发散性思维,通过具体的病例促使学生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和判断,经过讨论做出正确的诊断,针对症状从理论上做出合理的分析及必要的处理;此外,还有利于教师能力的提高。问题式教学法要求教师重新组织教材,设置有启发性的问题,这就要求教师掌握多系统多学科知识。因此,问题式教学法不仅有利于学生的学习能力的提高,更有利于教师综合素质的提高。然而,在问题式教学法在实施过程中,仍然存在诸多问题[6],如教师经验不足:问题式教学法是一种新的教学方法,还不能够完全进行课程体系的整合;因为无统一编写的教材,在问题式教学法教案内容编写中仍存在着不足之处;问题式教学法对学生的自学能力要求高,业余时间占用较多。总之,问题式教学法在胸心外科教学中应用,可以提高学生对该学科知识进一步认识,为更好地培养医学人才奠定基础。综上所述,问题式教学法强调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重视学科知识的获得并综合运用于临床实践,教学的主体不再是教师[7],其特点是打破学科界限,围绕实际问题进行综合教学,以培养学生学习独立性为主要目的,使学生能够有效地运用基础知识来解决临床问题,同时拓展知识面,提高创新素质[8]。而现有的教育方法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忽视了学科间相互的联系和实践性,运用问题式教学法虽然能够打破陈旧的教育方法所带来的诸多弊端,但在实施问题式教学法仍应当注意几个关键问题的把握:一是在运用问题式教学法时应当重视学生前期对基础知识的学习,这是问题式教学法运用的基本前提,绝对不能用问题式教学法来否定理论学习的必要性,恰恰相反的是,扎实的理论学习是问题式教学法的前提条件,如果不加以重视,则可能因基础知识不牢固而阻碍问题式教学的进展,甚至否定其成效,因此在运用问题式教学之前,对学生进行课前指导至关重要[9]。二是要求带教老师具有一定的教学经验,带教老师是帮助学生实现课程设计目标者,是学生学习的督促者和参与者,应该能够客观评价学生在学习中的表现,激发学生积极主动完成课前资料查询、参与讨论交流的积极性,同时能够良好地完成问题设计和系统归纳总结;最为重要的是,在问题式教学法的实施过程中,课程涉及的知识较为复杂繁多,带教老师对病例的选择和综合评估应当要解决学生学习的目标,在病例讨论后进行系统地讨论,提供学生应当掌握的概念、学科拓展知识和交叉学科知识的运动,要主导性地带领学生提高问题式教学法的系统性成效[10]。而胸心外科教学本身也具有一定的特点,首先是时间短任务重,学生到了临床的见习阶段均已经具备了基本的临床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而胸心外科教学是完成学生从理论到实践的一个过渡。学生在这个时期往往对临床知识充满了兴趣,但同时又缺乏必要的临床实践经验。因此带教老师的任务就是帮助学生架构理论和临床的桥梁,使学生能够通过科学严谨的思维进行疾病的诊断和治疗[11]。因为临床涉及的知识面非常广泛,而且知识的学习不能够一次性成型,因此应当适当加重本阶段的学习任务,而在有限的时间内如何教授更多的知识和技能则是胸心外科教学所面临的首要任务。本研究针对近1年内于我科实习的学生进行问题式教学法和传统教学法的比较研究,应用问题式教学法的学生出科成绩优良率明显高于传统教学法学生,本研究结果与目前研究结果基本一致,问题式教学法在胸心外科教学中值得广泛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梁锦军,郭柱力,杨波,等.PBL教学在心脏起搏器教学中的应用[J].医学教育探索,2009,8(9):1109-1110.

[2]陈焕文,杜铭.PBL在胸心外科教学中的实践与研究[J].医学教育探索,2010,9(4):543-544.

[3]王斌,糜漫天,朱俊东,等.PBL在临床医学专业营养教学中的应用[J].局解手术学杂志,2010,19(2):142.

[4]熊刚,杨康.PBL教学法在胸心外科教学中的应用[J].局解手术学杂志,2011,20(3):336-337.

[5]王丽梅,杨光.典型的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过程[J].医学与哲学,1998,9(5):263-26.

[6]邓安梅,朱萍,周哗,等.PBL教学法在实验诊断学教学中的应用[J].医学教育探索,2009,8(9):1127-1129.

[7]吴蔚,姜恒.胸外科临床教学中两种方法的体会[J].局解手术学杂志,2004,13(6):405.

[8]粱宏军,吴多芬,李晓辉,等.以问题为基础教学模式在内外科学消化系统疾病整合教学中的应用[J].中华医学教育杂志,2006,26(3):68-69.

[9]刘学政,高书杰.高等医学院校临床教学面临的困境与对策研究[J].辽宁医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5(1):1-4.

[10]黄素群,李力燕,林雪静,等.关于PBL教学法与医学课程教学法改革的思考[J].局解手术学杂志,2009,18(2):133.

[11]张冠鑫,刘小鸿,韩林,等.互动式教学模式在胸心外科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西北医学教育,2012,20(1):189-190.

作者简介:袁云锋(1978-),男,上海人,硕士,主治医师,研究方向:肺癌与食管癌的外科治疗。

endprint

摘要:目的:观察和探讨问题式教学法在胸心外科教学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2012—2013年于我科实习的学生80人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其中观察组应用问题式教学法,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法,观察两组学生出科考试成绩。结果:观察组学生出科成绩优良率为95%,对照组优良率为70%,两组学生出科成绩优良率差异显著,P<0.05。结论:将问题式教学法应用于胸心外科教学中教学效果良好,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问题式教学法;传统教学法;胸心外科;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23-0081-02

问题式教学法是以问题为导向的一种教学方法,是以学生为中心的新型教育模式。以临床问题为基础,全体医学生为主体,通过分小组讨论的方法,在指导老师的参与下,围绕特定的医学专题或者具体的研究病例进行诊治方法、病因等问题的深入研究和学习过程[1]。胸心外科是外科学范畴内的专科之一,其内容相对较少,容易引起学生对本部分学习内容的忽视。因此,如何调动医学生对胸心外科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对本学科的兴趣成为了教学过程中的一个较大的问题。本研究通过对近1年于本科实习的学生进行问题式教学法教学,取得了良好的成效,现报道如下:

一、资料与方法

1.一般资料。将2012—2013年于我科实习的学生80人进行随机分组,观察组40人,采用问题式教学法进行教学;对照组40人,采用传统教学法教学。

2.方法。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法,进行以理论讲授为主的教学。观察组采用问题式教学法,具体方法如下:(1)带教老师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设计一定数量的问题,于前一课时交给学生,组织学生复习教学内容并查阅相关文献资料,同时提供一个具体病例,设计相关问题,这就是提出问题的具体步骤;(2)要求学生利用业余时间进行资料的查询和分析,通过大量资料的筛选寻求最佳答案,并针对具体问题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展开式讨论;(3)带教老师对每组讨论进行点评,对问题进行总结和分析,使得学生对学习内容认识更加深刻。

3.观察指标。出科成绩为百分制,对所学内容进行总结并建立考试题库,通过计算机随机抽取命题进行考核,考核成绩分为以下三个等级:大于80分为优;60分至80分为良;60分以下为差。

4.统计学方法。应用SPSS16.0统计分析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以百分数表示,采用χ2检验进行差异性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进行差异性分析,以P<0.05为统计学有意义。

二、结果

观察组学生考试成绩优良率为95%,对照组学生考试成绩优良率为70%,两组学生出科成绩优良率差异显著,P<0.05,见表1。

三、讨论

20世纪60年代,问题式教学法被美国的神经病学教授Barrows在加拿大的麦克马斯特大学首次提出并引入了医学教育领域;随后Schmidt详细论证了问题式教学方法的优点并倡议在医学教育中使用问题式教学法作为传统教学的补充教育方法。直至20世纪末,美国70%的医学院已不同程度地采用问题式教学法,欧洲部分医学院也开始进行问题式教学法的课程;1994年,英国曼彻斯特医学院在1~4年级的教学中全面采用了问题式教学法的模式。目前,问题式教学法已经成为国内外较为流行的一种教学方法,在多学科均有广泛应用[2]。问题式教学法又称“基于问题式学习”,是以临床实际问题为出发点,进行以学生为主体、带教老师为主导的,围绕某临床实际病例的病因和诊治方法等问题通过小组讨论的方法进行的研究性的学习[3]。问题式教学法是一种纵向教学方法,是以精心选择和设计的与学习内容密切相关的问题为主要内容,通过理论和临床双方面的拓展横向知识,在解决临床实际问题的同时使得学生对基础知识深刻了解,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促使学生更多地进行自主学习,练就更加熟练的临床问题处理本领[4]。

与传统教学相比,问题式教学法具有多项优点[5],有利于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学生学习以一个临床问题为起点,由此带出一系列相关的基础知识和临床方面的问题,查阅相关参考书和文献,寻找最佳答案。通过这样的方法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同时有利于培养学生临床思维及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学生在基本掌握胸心外科常见病、多发病的基本理论的基础上再进行发散性思维,通过具体的病例促使学生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和判断,经过讨论做出正确的诊断,针对症状从理论上做出合理的分析及必要的处理;此外,还有利于教师能力的提高。问题式教学法要求教师重新组织教材,设置有启发性的问题,这就要求教师掌握多系统多学科知识。因此,问题式教学法不仅有利于学生的学习能力的提高,更有利于教师综合素质的提高。然而,在问题式教学法在实施过程中,仍然存在诸多问题[6],如教师经验不足:问题式教学法是一种新的教学方法,还不能够完全进行课程体系的整合;因为无统一编写的教材,在问题式教学法教案内容编写中仍存在着不足之处;问题式教学法对学生的自学能力要求高,业余时间占用较多。总之,问题式教学法在胸心外科教学中应用,可以提高学生对该学科知识进一步认识,为更好地培养医学人才奠定基础。综上所述,问题式教学法强调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重视学科知识的获得并综合运用于临床实践,教学的主体不再是教师[7],其特点是打破学科界限,围绕实际问题进行综合教学,以培养学生学习独立性为主要目的,使学生能够有效地运用基础知识来解决临床问题,同时拓展知识面,提高创新素质[8]。而现有的教育方法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忽视了学科间相互的联系和实践性,运用问题式教学法虽然能够打破陈旧的教育方法所带来的诸多弊端,但在实施问题式教学法仍应当注意几个关键问题的把握:一是在运用问题式教学法时应当重视学生前期对基础知识的学习,这是问题式教学法运用的基本前提,绝对不能用问题式教学法来否定理论学习的必要性,恰恰相反的是,扎实的理论学习是问题式教学法的前提条件,如果不加以重视,则可能因基础知识不牢固而阻碍问题式教学的进展,甚至否定其成效,因此在运用问题式教学之前,对学生进行课前指导至关重要[9]。二是要求带教老师具有一定的教学经验,带教老师是帮助学生实现课程设计目标者,是学生学习的督促者和参与者,应该能够客观评价学生在学习中的表现,激发学生积极主动完成课前资料查询、参与讨论交流的积极性,同时能够良好地完成问题设计和系统归纳总结;最为重要的是,在问题式教学法的实施过程中,课程涉及的知识较为复杂繁多,带教老师对病例的选择和综合评估应当要解决学生学习的目标,在病例讨论后进行系统地讨论,提供学生应当掌握的概念、学科拓展知识和交叉学科知识的运动,要主导性地带领学生提高问题式教学法的系统性成效[10]。而胸心外科教学本身也具有一定的特点,首先是时间短任务重,学生到了临床的见习阶段均已经具备了基本的临床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而胸心外科教学是完成学生从理论到实践的一个过渡。学生在这个时期往往对临床知识充满了兴趣,但同时又缺乏必要的临床实践经验。因此带教老师的任务就是帮助学生架构理论和临床的桥梁,使学生能够通过科学严谨的思维进行疾病的诊断和治疗[11]。因为临床涉及的知识面非常广泛,而且知识的学习不能够一次性成型,因此应当适当加重本阶段的学习任务,而在有限的时间内如何教授更多的知识和技能则是胸心外科教学所面临的首要任务。本研究针对近1年内于我科实习的学生进行问题式教学法和传统教学法的比较研究,应用问题式教学法的学生出科成绩优良率明显高于传统教学法学生,本研究结果与目前研究结果基本一致,问题式教学法在胸心外科教学中值得广泛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梁锦军,郭柱力,杨波,等.PBL教学在心脏起搏器教学中的应用[J].医学教育探索,2009,8(9):1109-1110.

[2]陈焕文,杜铭.PBL在胸心外科教学中的实践与研究[J].医学教育探索,2010,9(4):543-544.

[3]王斌,糜漫天,朱俊东,等.PBL在临床医学专业营养教学中的应用[J].局解手术学杂志,2010,19(2):142.

[4]熊刚,杨康.PBL教学法在胸心外科教学中的应用[J].局解手术学杂志,2011,20(3):336-337.

[5]王丽梅,杨光.典型的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过程[J].医学与哲学,1998,9(5):263-26.

[6]邓安梅,朱萍,周哗,等.PBL教学法在实验诊断学教学中的应用[J].医学教育探索,2009,8(9):1127-1129.

[7]吴蔚,姜恒.胸外科临床教学中两种方法的体会[J].局解手术学杂志,2004,13(6):405.

[8]粱宏军,吴多芬,李晓辉,等.以问题为基础教学模式在内外科学消化系统疾病整合教学中的应用[J].中华医学教育杂志,2006,26(3):68-69.

[9]刘学政,高书杰.高等医学院校临床教学面临的困境与对策研究[J].辽宁医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5(1):1-4.

[10]黄素群,李力燕,林雪静,等.关于PBL教学法与医学课程教学法改革的思考[J].局解手术学杂志,2009,18(2):133.

[11]张冠鑫,刘小鸿,韩林,等.互动式教学模式在胸心外科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西北医学教育,2012,20(1):189-190.

作者简介:袁云锋(1978-),男,上海人,硕士,主治医师,研究方向:肺癌与食管癌的外科治疗。

endprint

摘要:目的:观察和探讨问题式教学法在胸心外科教学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2012—2013年于我科实习的学生80人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其中观察组应用问题式教学法,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法,观察两组学生出科考试成绩。结果:观察组学生出科成绩优良率为95%,对照组优良率为70%,两组学生出科成绩优良率差异显著,P<0.05。结论:将问题式教学法应用于胸心外科教学中教学效果良好,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问题式教学法;传统教学法;胸心外科;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23-0081-02

问题式教学法是以问题为导向的一种教学方法,是以学生为中心的新型教育模式。以临床问题为基础,全体医学生为主体,通过分小组讨论的方法,在指导老师的参与下,围绕特定的医学专题或者具体的研究病例进行诊治方法、病因等问题的深入研究和学习过程[1]。胸心外科是外科学范畴内的专科之一,其内容相对较少,容易引起学生对本部分学习内容的忽视。因此,如何调动医学生对胸心外科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对本学科的兴趣成为了教学过程中的一个较大的问题。本研究通过对近1年于本科实习的学生进行问题式教学法教学,取得了良好的成效,现报道如下:

一、资料与方法

1.一般资料。将2012—2013年于我科实习的学生80人进行随机分组,观察组40人,采用问题式教学法进行教学;对照组40人,采用传统教学法教学。

2.方法。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法,进行以理论讲授为主的教学。观察组采用问题式教学法,具体方法如下:(1)带教老师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设计一定数量的问题,于前一课时交给学生,组织学生复习教学内容并查阅相关文献资料,同时提供一个具体病例,设计相关问题,这就是提出问题的具体步骤;(2)要求学生利用业余时间进行资料的查询和分析,通过大量资料的筛选寻求最佳答案,并针对具体问题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展开式讨论;(3)带教老师对每组讨论进行点评,对问题进行总结和分析,使得学生对学习内容认识更加深刻。

3.观察指标。出科成绩为百分制,对所学内容进行总结并建立考试题库,通过计算机随机抽取命题进行考核,考核成绩分为以下三个等级:大于80分为优;60分至80分为良;60分以下为差。

4.统计学方法。应用SPSS16.0统计分析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以百分数表示,采用χ2检验进行差异性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进行差异性分析,以P<0.05为统计学有意义。

二、结果

观察组学生考试成绩优良率为95%,对照组学生考试成绩优良率为70%,两组学生出科成绩优良率差异显著,P<0.05,见表1。

三、讨论

20世纪60年代,问题式教学法被美国的神经病学教授Barrows在加拿大的麦克马斯特大学首次提出并引入了医学教育领域;随后Schmidt详细论证了问题式教学方法的优点并倡议在医学教育中使用问题式教学法作为传统教学的补充教育方法。直至20世纪末,美国70%的医学院已不同程度地采用问题式教学法,欧洲部分医学院也开始进行问题式教学法的课程;1994年,英国曼彻斯特医学院在1~4年级的教学中全面采用了问题式教学法的模式。目前,问题式教学法已经成为国内外较为流行的一种教学方法,在多学科均有广泛应用[2]。问题式教学法又称“基于问题式学习”,是以临床实际问题为出发点,进行以学生为主体、带教老师为主导的,围绕某临床实际病例的病因和诊治方法等问题通过小组讨论的方法进行的研究性的学习[3]。问题式教学法是一种纵向教学方法,是以精心选择和设计的与学习内容密切相关的问题为主要内容,通过理论和临床双方面的拓展横向知识,在解决临床实际问题的同时使得学生对基础知识深刻了解,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促使学生更多地进行自主学习,练就更加熟练的临床问题处理本领[4]。

与传统教学相比,问题式教学法具有多项优点[5],有利于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学生学习以一个临床问题为起点,由此带出一系列相关的基础知识和临床方面的问题,查阅相关参考书和文献,寻找最佳答案。通过这样的方法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同时有利于培养学生临床思维及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学生在基本掌握胸心外科常见病、多发病的基本理论的基础上再进行发散性思维,通过具体的病例促使学生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和判断,经过讨论做出正确的诊断,针对症状从理论上做出合理的分析及必要的处理;此外,还有利于教师能力的提高。问题式教学法要求教师重新组织教材,设置有启发性的问题,这就要求教师掌握多系统多学科知识。因此,问题式教学法不仅有利于学生的学习能力的提高,更有利于教师综合素质的提高。然而,在问题式教学法在实施过程中,仍然存在诸多问题[6],如教师经验不足:问题式教学法是一种新的教学方法,还不能够完全进行课程体系的整合;因为无统一编写的教材,在问题式教学法教案内容编写中仍存在着不足之处;问题式教学法对学生的自学能力要求高,业余时间占用较多。总之,问题式教学法在胸心外科教学中应用,可以提高学生对该学科知识进一步认识,为更好地培养医学人才奠定基础。综上所述,问题式教学法强调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重视学科知识的获得并综合运用于临床实践,教学的主体不再是教师[7],其特点是打破学科界限,围绕实际问题进行综合教学,以培养学生学习独立性为主要目的,使学生能够有效地运用基础知识来解决临床问题,同时拓展知识面,提高创新素质[8]。而现有的教育方法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忽视了学科间相互的联系和实践性,运用问题式教学法虽然能够打破陈旧的教育方法所带来的诸多弊端,但在实施问题式教学法仍应当注意几个关键问题的把握:一是在运用问题式教学法时应当重视学生前期对基础知识的学习,这是问题式教学法运用的基本前提,绝对不能用问题式教学法来否定理论学习的必要性,恰恰相反的是,扎实的理论学习是问题式教学法的前提条件,如果不加以重视,则可能因基础知识不牢固而阻碍问题式教学的进展,甚至否定其成效,因此在运用问题式教学之前,对学生进行课前指导至关重要[9]。二是要求带教老师具有一定的教学经验,带教老师是帮助学生实现课程设计目标者,是学生学习的督促者和参与者,应该能够客观评价学生在学习中的表现,激发学生积极主动完成课前资料查询、参与讨论交流的积极性,同时能够良好地完成问题设计和系统归纳总结;最为重要的是,在问题式教学法的实施过程中,课程涉及的知识较为复杂繁多,带教老师对病例的选择和综合评估应当要解决学生学习的目标,在病例讨论后进行系统地讨论,提供学生应当掌握的概念、学科拓展知识和交叉学科知识的运动,要主导性地带领学生提高问题式教学法的系统性成效[10]。而胸心外科教学本身也具有一定的特点,首先是时间短任务重,学生到了临床的见习阶段均已经具备了基本的临床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而胸心外科教学是完成学生从理论到实践的一个过渡。学生在这个时期往往对临床知识充满了兴趣,但同时又缺乏必要的临床实践经验。因此带教老师的任务就是帮助学生架构理论和临床的桥梁,使学生能够通过科学严谨的思维进行疾病的诊断和治疗[11]。因为临床涉及的知识面非常广泛,而且知识的学习不能够一次性成型,因此应当适当加重本阶段的学习任务,而在有限的时间内如何教授更多的知识和技能则是胸心外科教学所面临的首要任务。本研究针对近1年内于我科实习的学生进行问题式教学法和传统教学法的比较研究,应用问题式教学法的学生出科成绩优良率明显高于传统教学法学生,本研究结果与目前研究结果基本一致,问题式教学法在胸心外科教学中值得广泛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梁锦军,郭柱力,杨波,等.PBL教学在心脏起搏器教学中的应用[J].医学教育探索,2009,8(9):1109-1110.

[2]陈焕文,杜铭.PBL在胸心外科教学中的实践与研究[J].医学教育探索,2010,9(4):543-544.

[3]王斌,糜漫天,朱俊东,等.PBL在临床医学专业营养教学中的应用[J].局解手术学杂志,2010,19(2):142.

[4]熊刚,杨康.PBL教学法在胸心外科教学中的应用[J].局解手术学杂志,2011,20(3):336-337.

[5]王丽梅,杨光.典型的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过程[J].医学与哲学,1998,9(5):263-26.

[6]邓安梅,朱萍,周哗,等.PBL教学法在实验诊断学教学中的应用[J].医学教育探索,2009,8(9):1127-1129.

[7]吴蔚,姜恒.胸外科临床教学中两种方法的体会[J].局解手术学杂志,2004,13(6):405.

[8]粱宏军,吴多芬,李晓辉,等.以问题为基础教学模式在内外科学消化系统疾病整合教学中的应用[J].中华医学教育杂志,2006,26(3):68-69.

[9]刘学政,高书杰.高等医学院校临床教学面临的困境与对策研究[J].辽宁医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5(1):1-4.

[10]黄素群,李力燕,林雪静,等.关于PBL教学法与医学课程教学法改革的思考[J].局解手术学杂志,2009,18(2):133.

[11]张冠鑫,刘小鸿,韩林,等.互动式教学模式在胸心外科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西北医学教育,2012,20(1):189-190.

作者简介:袁云锋(1978-),男,上海人,硕士,主治医师,研究方向:肺癌与食管癌的外科治疗。

endprint

猜你喜欢
传统教学法问题式教学法教学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对外汉语教学中“想”和“要”的比较
PBL教学法对肝胆外科实习护生临床思维能力培养的评价
谈项目化教学法与传统教学模式的比较分析
跨越式跳高的教学绝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