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案例教学法在宪法教学中的运用

2014-09-02 15:56肖芳永李国鹏
教育教学论坛 2014年23期
关键词:案例教学法运用

肖芳永++李国鹏

摘要:宪法是我国的基本法律,宪法教学是法律教学的最基本内容。高校宪法教学绝不仅仅局限于让学生牢记下那些固定的法律条文,而是要让学生对这些法律条文有个深入透彻的理解,在今后的生活和工作中,能够运用所学法律知识去解决各种问题。但是当前,有很多学生和教师错误地认为,只需将法律条文“死记硬背”下来,就足以在社会中立足。因此,必须改变这种错误的宪法教学观念,更新教学方式,运用案例教学法,通过案例,渗透宪法知识,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关键词:案例教学法;宪法教学;运用

中图分类号:G642.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23-0082-02

宪法是我国的基本法律,熟悉宪法是每个公民的基本义务,法律专业的学生,不仅仅要对宪法有一定的了解,还必须要完全掌握和学会运用宪法的法律法规。在当前的高校宪法教学中,学生的上课积极性不高,学习效率低下,这些问题严重阻碍了宪法教学的发展,还制约了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因此,必须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树立全新的素质教育理念,积极地运用案例教学法,让学生在了解和分析案例的过程中,真正掌握宪法相关知识并学以致用。

一、宪法教学在素质教育中的地位

素质教育是依据国家的教育方针,着眼于学生长远发展和社会的需求,以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为根本宗旨,重视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促进学生德智体全方面发展为特征的教育。大学生是国家未来建设的主力军,提高大学生的法律意识,对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有着深远的影响。法制教育是现代社会依法治国的内容之一,依法治国得以实现的前提就是提高全民的法律意识。宪法作为我国的基本法律,其在素质教育中的地位举足轻重,为了提高宪法课的教学质量,我们必须改革教学模式,丰富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手段。

法律专业的学生,学习宪法不仅仅是为了提高自己的法律意识,更是为了将来发挥自己所长,胜任从事的工作。法律作为人们的行为规范,它指导着每一位公民的行为方式和价值取向。现代社会是法治的社会,法律已经渗透到了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当然,也包括就业和从业方面,良好的法律意识和法律行为应该是学生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

二、宪法教学存在问题

1.宪法教学的空洞早已引起学术界广泛重视。当前,我国宪法学理论的功能并没有得到充分的展开和实现,这就导致我们的教学逐渐和生活实践相脱轨。在现在的宪法教学中,教师过分地注重法律条文的灌输教育,而学生也只是将学习重点放在法律条文的记忆上,并没有上升到理解的层面,学生对其的记忆只是停留在字面上,没有深刻的认识,使得学生无法掌握宪法实践的发展规律,从而不能在生活实际中灵活地运用宪法知识。

2.教学方式枯燥。现行的宪法教学大多还是沿用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模式,即“教师讲,学生听”的方式,在教学过程中,仍然是以理论讲授为主,教师在教学课堂上占据着“统治”地位,教师讲什么,学生就听什么,学生完全没有主动性,一切都要听从于教师的安排。这样的教学缺乏教师与学生的互动,学生的主动积极性不高。众所周知,宪法教学的教材中有大量的抽象的法律条文,这些内容本身就比较枯燥,再加上学生的学习方式仅仅是对其的字面记忆而已,这种记忆的过程更是乏味,所以很多学生对宪法这门课程完全提不起兴趣,久而久之,还会产生厌学心理,一旦学生没有兴趣去学习,那么其学习效率自然就难以提高了。

三、案例教学法在宪法教学中的运用

1.案例与讲解相结合。在宪法课的教学中,我们应积极地运用案例教学的模式。案例教学法是一种培养运用知识能力的教学方法。宪法课的课程内容大多比较单调,也很抽象,而利用这案例教学法这一模式恰好能够改变这种单调和抽象,通过具体真实的某个案例,让学生体会,了解到这些法律法规的真正内涵。不仅如此,案例教学法还能够让学生开拓视野,通过分析案例,让学生明白,宪法知识应该如何正确地运用。案例的选择是实施案例教学的基础和前提,是最为关键的一个环节,因此,我们一定要更加慎重。在宪法教学中,我们所选择的案例,必须是和学生所学的具体内容相配套的,注重发挥案例的实用性。根据现行的教材和教学需要,充分结合学生的基础水平和认知能力,选取与之相配套的案例进行教学,突出实用教学。此外,教师还应该鼓励学生深入到社会之中,积极地进行社会调研,去汲取社会中有用的案例,教师可以安排学生组织一场辩论赛、演讲赛等等,让学生在讨论的过程中习得宪法知识。

2.案例与多媒体教学相结合。宪法课的课程内容丰富,各知识点都比较抽象,但是我们的教学时间是十分有限的,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将这些内容都悉数教给学生,对教师而言是个难题。多媒体教学容量大,可以帮助教师顺利完成教学任务,还能够帮助教师拓展教学内容,丰富学生的知识面。多媒体通过文字、图像、动画、声音等信息载体为学生提供了更为丰富的感性材料,带给学生更直观、更震撼的冲击力,很容易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兴趣。而且通过多媒体的使用,让教材中那些单调的法律条文变得生动有趣了,大大地提高了学生的积极性。在实际教学中,将案例教学法和多媒体教学充分结合起来,能够有效地提高教学质量。比如说,在教学《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办法(草案)》的出台以及《城市流浪乞讨人员收容遣送办法》的废止这两条法律条例时,我们就可以利用多媒体进行案例教学,首先向学生播放一段“孙志刚被害案”的视频,然后让学生总结出视频中所提到的法律条文,学生再根据视频的内容联系教材中的相关内容,很容易就归纳出了其中包含的宪法知识,然后教师就可以提出那两条法律条文的出台背景,让学生对其有个更为深刻的认识和理解。在运用这一方法时,教师要配合着多媒体手段,精心设计一些问题,适时地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带着问题进入学习,仔细观看整个案件的发展过程,最后让学生总结出本课的核心内容,鼓励学生积极表达自己的观点。这样就将案例教学法和多媒体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了,能够使二者发挥最大的作用,有利于学生更深入地学习和理解,使学生真正掌握这些宪法知识。

3.自学与案例相结合。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为学生选取一些适合自学的内容,让学生自主学习。当代的学生,不仅要具备丰富的理论知识,还要掌握一定的自学能力,在自主探究中不断地提高创新能力。高校学生都已经具备了很强的独立性和自学能力,我们可以选取一些比较简单、容易理解的教学内容,让学生试着去自学,自己去搜集资料,消化这些宪法知识。学生在自学的基础上,教师要举一些相关的案例,帮助学生去理解、去接受、去消化这些新知识,让这些新知识变得“为我所用”。

4.教师要提高自身的教学能力。案例教学法实施的一个必要前提,就是要配备专业的教师。实施案例教学法,需要教师具备一定的专业理论知识和教育教学能力,同时,还需要教师拥有丰富的案例教学经验和勇于尝试的精神。特别是针对那些基础知识比较薄弱、学习能力较低的学生,教师更需要细心、耐心地进行教导,认真地倾听学生的需要,耐心地为学生解决其在学习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因此,学习要注重调动教师的教学积极性,如果教师自己都没有充分的热情和激情去进行教学,那么又何谈教学质量的提高呢?学校要制定科学完善的教师考核体系,这也是实施宪法实用性教学的重要标准。因为教师的自身定位直接关系到宪法案例教学的成败,当教师在运用案例教学法进行宪法教学时,首先就要认清自己在教学中的角色和地位,教师要注重全面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在教学中推陈出新,运用适合的案例,发挥创新意识,确保案例教学法的顺利进行。

在宪法教学中运用案例教学法,是宪法教学一次全新的尝试。案例教学法有利于宪法教学的有序进行,满足学生多元化的需求,更是素质教育的要求。我们要积极运用案例教学法,提高学生的宪法运用能力,推动宪法教学的进一步发展。

参考文献:

[1]陈玉山.宪法教学中的迷与思[J].河南司法警官职业学院学报,2012,(12).

[2]宁金强.谈回应型宪法教学——以公民素质培养为中心[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2).

[3]邓联繁.论宪法教学的育人目标及其实现[J].湘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11).

[4]谢姝玮.高职专宪法教学改革之思考[J].辽宁高职学报,2009,(06).

[5]曾冉.回应型宪法的教学改革初探[J].北方文学(下半月),2012,(04).

作者简介:肖芳永(1988-),男,江西赣州人,大专,助理工程师,研究方向:法学;李国鹏(1985-),男,江西遂川人,大学本科,助教,研究方向:法学。

endprint

猜你喜欢
案例教学法运用
“赞赏发现”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游戏教学法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运用
房地产项目策划课程案例教学探索与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