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高校学术职业研究述评

2014-09-02 15:18王春艳
教育教学论坛 2014年23期
关键词:美国高校研究述评

摘要:西方对美国学术职业的研究已经相当成熟。其研究内容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方面:美国学术职业形成历史研究、学科知识及文化的研究、大学教师工作制度环境研究、学术职业价值和功能研究、学术职业劳动力市场研究、学术职业内外环境变化研究。在全球视野下审视美国学术职业研究的进展,有利于拓展我国学术职业研究思路。

关键词:美国高校;学术职业;研究述评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23-0128-02

美国高等教育体系是世界上最完善的高等教育体系,学术职业发展成熟。美国大学聚集了大批顶尖优秀的学术人才,教师专业化程度高,享有高度的学术自由、社会声誉好。美国学术职业为何能吸引顶尖优秀人才加入其中?在学术职业内部有哪些政策和措施保障大学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学术职业专业化过程中重要要素有哪些?这些问题直接关涉到学术职业的专业发展,因此对美国高校学术职业进行深入研究有利于我国高校学术职业的健康发展。

纵观美国学者对国内高校学术职业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领域。

一、关于美国学术职业形成历史的研究

威格纳(J.L.Wagoner)和凯勒姆斯(S.E.Kellams)对美国大学教师的历史和社会地位的形成做了深入研究,指出美国高等教育重要的转变发生在19世纪的最后十年。19世纪美国大学进入学院时代,呈现出多样化和专业化特点,进入19世纪后半叶的大学时代,美国大学教师获得了新的定义,专业化程度进一步加深。二战后至20世纪60年代被很多学者认为是学术职业的成熟期及教授作为专门性的专家处于支配地位的时代。在美国学术职业形成的历史发展中,不难发现德国大学的研究、经验主义、专业化和对科学的宣言等理念对美国高等教育产生了非常大的影响。

梅茨格(Metzger)在《美国学术职业》一文中从学术职业的本质性增长及反应性增长两个角度全面梳理了美国学术职业的形成和发展。他把美国学术生活中的知识发展和学科分化归纳为四种模式:学科分娩、专业联盟、学科科目的显贵化和学科扩散,并指出19世纪有三种变化推动了学术职业的专门化发展:教师培训的世俗化、学术研究制度化、学术专业组织化。[1]罗杰·乔治把美国高等教育的三百年发展历史划分为十个年代:宗教改革开始年代、殖民地时代的学院、共和国的教育、共和式教育的消失、古典式及教派式的学院、新的起点、成长及标准化时期、两次大战之间大学层级的分化时期、学术革命时期和规范、关联及稳定状态时期。

二、关于学科知识及文化的研究

托尼·比彻从学科角度探讨其成为“学术部落”的学者社群。他从学术职业的社会特性及学科组织、学术部落内外部的互动、学术生涯出发,把学科视为一个个相对独立的“学术部落”(academic tribes),每个部落拥有各自不同的文化,具有认可的身份和特别的文化属性。比彻使用“部落”来称呼学科,突出文化的基本原则。一个学科的文化根据其成员的智力身份和专业生活的组织构成了部落。

学科分类是学术职业内部形成等级分化的重要缘由。在所有的学科分类中,有三种分类:库恩的以范式发展水平为区分的学科分类、以认知为基础的比格兰(Biglan)的分类方法和比彻的学科分类。托马斯·库恩在其著作《科学革命的结构》中指出科学通常经历前范式-范式-革命期三个阶段实行前进。比格兰以认知为基础对学科进行分类,他发现学科的区别主要围绕着三个维度展开:硬-软;纯-应用;生命-非生命。比彻把学科分为4个群(group):硬-纯、软-纯、硬-应用和软-应用。考克曼斯(Kockelmans)和罗伯斯(Robles)对学科的本质进行了不同角度的探讨,得出相似的结论:学科是具有一定普遍性准则的被认可的知识,有着很明确界定,在方法论准则和程序的帮助下系统地建立在被普遍接受的原则基础之上,特征是大量的调查和分析。

三、关于大学教师工作制度环境的研究

美国大学教师的工作环境包括很多内涵:大学教师招聘制度、职业发展生涯道路、学术自由、薪酬制度等。威廉姆等人(William G.Tierney & Robert A.Rhoads)对大学教师是如何进入组织并在组织中实现社会化进行了深入研究。他们指出对大学教师而言,实现组织社会化过程具有系统的战术策略,它包括六个维度:集体对个体、正式对非正式、连续对偶然、固定对变化的、系列对非连接性的、授权的对剥夺性的。[2]组织社会化是教师掌握了职业的道德、专业准则和职业行为规范,实现从非学术人员向专业教师的角色转换。安妮·瑞诺(Anne Reynolds)分析了新教师在社会化和文化适应中面临的变化。她指出很多新教师在组织中发现学校在实现智力刺激方面是令人满意的,但在和同事保持实实在在的相互作用方面存在严重不足。

AAUP作为美国大学教师最为重要的专业组织之一,对学术自由、学术自治和联合治理等理念的正式确立起到了极大的作用。AAUP成立至今,先后发表了很多重要报告,推动大学教师专业发展成为独立而成熟的专业。1940年AAUP和美国大学院校协会联合发表了《关于学术自由与终身教职原则的声明》。该声明对学术自由的内涵做了进一步的界定,并提出建立终身教职制度(tenure)。此后,AAUP和美国大学院校协会还先后发表了关于教师解聘程序的标准、学院和大学管理等方面的一系列文件,明确规定符合晋升条件的教师经过正当程序取得副教授职称后,即享有终身教职。获得终身教职的教师,只要不触犯法律,没有严重的不道德行为,不是极端不能胜任专业要求,或学校出现财政危机,就不能因为学术观点不合时宜或政治上有不同见解而被解雇。

进入20世纪90年代,终身教职制度受到强烈攻击。威廉姆·奥斯坦恩(William Van Alstyne)、罗杰·鲍文(Roger Bowen)、艾米(M.J.Amey)、马克·沃克曼(Mark E.Workman)、AAUP、温迪·罗沃斯(Wendy Wassyng Roworth)等人纷纷著文论述终身教师与学术自由的关系,并肯定了终身教职制度对学术自由、学术安全的保障,但同时也指出终身教职制度对朽木教师的庇护,阻碍了年轻教师的积极性,终身教职制度在新的环境下已经不能适应高等教育的发展,正面临迫切改革。终身教职后评审制度是对终身教职弊端的必要补充和解决方法。

四、关于学术职业价值和功能的研究

1990年,博耶(Ernest Boyer)旗帜鲜明地反对这种局限于某种功能的学术职能的价值等级分类:基础研究是首要的和最基本的学术活动,教学、服务是从基础研究中派生出来的。博耶强调用广义的“学术水平”(scholarship)取代“科研”,以更准确地描述大学教师的专业活动。博耶认为,学术不仅包括科研和出版,即“发现的学术”,它应该有更为广阔的含义,博耶将其总结为一种新的学术范式:学术分为发现的学术、综合的学术、应用的学术、教学的学术。博耶认为“参与的学术指的是将大学的丰富资源和紧迫的社会的、市民的、种族的问题联系起来,和我们的学生、学校、教师以及城市联系起来”。[3]美国交流协会爱普盖特(Applegate)和莫瑞(Morreale)也指出:“参与的学术重新定义了我们的研究和教学使命,包括对实际问题进行的研究和构建参与的和敬业的市民。”[1]

五、关于学术职业劳动力市场的研究

苏斯塔(J.Schuster)指出学术劳动力市场的买方需求受到两个条件的驱动:一是决定能够为市场提供的教师职位空缺的数量的现存的教师数量;第二个条件决定高等院校需要吸纳教师的数量的高等教育机构的规模。苏斯塔和霍华德·鲍文(J.Schuster和HowardR.Bowen)认为个体在选择进入学术职业时需要经历选择定位、专业培训和就职仪式等过程。随着继续进行高级学习的人数不断膨胀,越来越多的哲学博士从事非学术性职业,道拉斯·博克(Dolores L. Burke)对1980年代美国大学教师的流动做了深入分析,得出结论,1980年代学术劳动力市场能够提供的大学教师职位在数量上有所减少,但应聘者的质量却在提高,大学外部的市场环境,如组织和社会环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大学和劳动力市场的构成之间产生激烈竞争,但在承载大学教师职业发展、学术性学科的大学内部的系却没有发生变化。20世纪90年代末,由于工商企业的竞争,学术职业出现主动流出现象。学术职业必须制定有竞争力的教师薪水和工作条件以确保留住那些最有才华的学者。

endprint

詹姆斯等人(James P.Honan & Damtew Teferra)指出美国高等教育的特点是规模大、平等主义和学生的多样性、看重私立机构、去中央化和自治、利用纳税人以外的收入以及积极的市场推销。[2]他进一步分析了美国学术职业面临的评估和问责制度、联合治理与和权力、信息技术等。这些政策都对美国大学教师的招募、晋升和维持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也影响了学术劳动力市场的供求变化。

挑战美国学术职业的主要因素:目前对美国高等教育提出挑战的因素多种多样,十分复杂,其中主要是评估和职责、金融压力、管理和权力、技术等。特别是经济因素对美国学术劳动力市场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

六、关于学术职业内外环境变化的研究

埃里克·古尔德(Eric Gould)对美国大学日益企业化的治理方式进行了更深入详细的研究,检视了驱动美国高等教育的自由民主理念与向学生颁发文凭及提供更具交易价值的知识这样的市场压力之间的冲突,从文化角度展示学术职业面临的新挑战,并总结了企业化治理对大学的六大影响:构筑大学治理及生产力开发体系、加强预算控制、实施市场战略、实施劳动力的重新分配、发展研究及辅助企业。

索斯坦·维布伦提出,一种基于提高知识探索和传播效率的新思路正越来越普遍地进入大学,并且预言大学将会最终成为学习的公司和处理标准化学识的商业企业。美国大学倡导“企业家使命及其良好的社会目的,加上其能在广泛的领域中推动理论研究和专门技能培训的超凡能力,使得美国的高等教育在现代世界中最有影响力,很大程度上是因为美国的高等教育允许市场文化在其中发展、繁荣,并具有影响力”。

阿特巴赫在从历史背景、学术生涯结构、学术文化和社会化、学术劳动市场、大学教师工作五个维度揭示学术职业面临的危机:学术工作受到更多的监测和控制;平均工作量将进一步增加;终身教职数减少;要求更多的学术产出;财政预算困难重重;学者共同体进一步恶化。[3]他呼吁倡导建立优秀的学术共同体,因为这既是大学获得发展的必要条件,也是学术职业获得健康发展的充分条件。

七、结语

美国学术职业目前在教师就业和工作方面面临很多重要政策挑战。目前的政策辩论集中在以下领域:教师招募、非终身教职聘用;评估和职后评审;学术自由和自治。在美国教师的主要政策问题方面,管理人员和其他校园成员关注的问题是:学术职业怎样能够继续有效招募和留住有才华的教师?什么构成最佳学术职业?机构的晋升政策如何才能有效促进教师的职业发展?目前的终身教职政策地位如何?开展非终身教职、兼职聘用有何意义?美国高等教育学术界将对下列问题做出进一步思考:学术职业如何应付外界对加强教师职责建设的呼声?当前的教师聘任政策改革对学术自由和自治、教师角色和作用有何影响?对这些问题的持续关注也是对中国学术职业面临的问题的深入思考。

参考文献:

[1]Metzger W P. The academic profession in the United States[A]//In Clark B R(ed.)The Academic Profession:National,Disciplinary,and Institutional Settings[C].Berleley,California: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1987.

[2]Philip G.Albtach and Martin J. Finkelstein. The Academic Profession:The Professoriate in Crisis[M].New York:Garland publishing,Inc.,1997.

[3]Ernest L.Boyer.The Scholarship of Engagement[J].Journal of Public Service & Outreach 1,1996,No.1.

[4]Glassick,Charles E.,Mary Taylor Huber,and Gene I. Maeroff. Scholarship Assessed:Evaluation of the Professoriate[M].San Francisco:Jossey-Bass Publishers,1997.9.

[5]James P. Honan & Damtew Teferra.The US academic profession:Key policy challenges[J].Higher Edcuation,2001,(41).

[6]埃里克·古尔德.公司文化中的大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7]埃里克·古尔德.公司文化中的大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17.

[8]Philip G.Altbach. The Academic Profession:The Professoriate in Crisis[M].New York:Garland Publishing,Inc.1997.

作者简介:王春艳(1977-),女,安徽淮南人,教育学博士,讲师,主要从事比较高等教育研究和职业教育研究。

endprint

猜你喜欢
美国高校研究述评
国外私立大学管理体制研究述评及启示
美国高校促进创新创业的实践及启示
美国高校学习指导评估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