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工作在民族地区社会管理中的作用探析

2014-09-02 15:21徐晓凤
教育教学论坛 2014年23期
关键词:社会管理社会工作民族地区

摘要:在加强和创新民族地区社会管理的过程中,社会工作作为社会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对民族地区社会管理发挥协同作用。社会工作在社会管理中可以协调社会关系、促进社会公平;社会工作在社会管理中能够帮助有效地规范社会行为、解决社会问题、化解社会矛盾、保持社会稳定。民族地区社会管理有其特殊性,需要关注到多民族文化差异和民族之间的团结和谐问题,在进行社会管理的过程中,社会工作可以使用专业方法,并采取让少数民族社会工作者积极参与到社会管理中去的措施来提高民族地区社会管理水平。

关键词:民族地区;社会工作;社会管理

中图分类号:C0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23-0138-02

2011年10月,18部委联合签发了《关于加强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建设的意见》,其中指出“发展社会工作,促进社会管理创新”。在加强和创新民族地区社会管理的过程中,社会工作作为社会力量的组成部分可以对民族地区社会管理发挥协同作用。

社会工作是遵循以人为本、助人自助、平等公正的专业价值观,在社会服务及社会管理等领域,综合应用专业知识、技能和方法,帮助有需要的个人、家庭、群体和社区,整合社会资源,协调社会关系,预防和解决社会问题,促进社会稳定和谐的专业和职业。社会管理是指在一定共同价值观基础上,人们处理社会事务和提供社会公共服务的过程。

一、社会工作在社会管理中的积极作用

1.社会工作在社会管理中起到协调社会关系、促进社会公平的积极作用。协调社会关系是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首要任务,而“利益关系是社会关系的本质”。因此,适应利益格局的深刻变化,从利益分配、利益表达、冲突解决等方面,协调各种利益诉求,统筹兼顾各方面关系,既是协调社会关系的重要突破口,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公平社会的重要途径。首先,社会工作可以帮助建立健全和完善科学有效的利益协调机制。社会工作具有配置资源的功能,社会工作者通过自己的专业工作,促使国家和政府积极修正、调整社会政策,完善社会福利制度,使之有利于社会弱势群体。社会工作者还倡导其他社会群体和阶层,特别是富裕阶层,发扬慈善精神,共同关注弱势群体。通过这种资源的协调,从而达到不同阶层利益关系的调整,缩小人们之间利益的差距,从而实现社会公平。其次,社会工作可以帮助建立健全和完善人民群众利益诉求的表达机制。社会工作者可以在基层及时准确地帮助各阶层、群体、个人表达利益诉求,并将基层矛盾反映给政府,协调利益冲突和矛盾,保障合法权益,增强了社会网络和社会支持系统对弱势群体的覆盖,一定程度上缓解或调整社会资源和社会机会在分布上的不均衡、不匹配,从而促进社会公平。

2.社会工作可以在社会管理中帮助有效地规范社会行为、解决社会问题、化解社会矛盾和维持社会稳定。专业社会工作是解决工业化、城镇化、市场化发展所产生的社会问题的专门职业制度,被许多国家称为社会稳定的“安全阀”、社会矛盾的“润滑剂”、社会建设的“工程师”。社会工作服务于对象的矫治、赋权和发展。从其基本方法看,社会工作不具备强制手段和功能,其工作开展主要依赖于自愿、沟通和指导,从而修正案主行为,改善案主处境。可见,社会工作提供了社会管理从硬性转向软性管理的手段和功能,从而促进社会管理的高效实现。

二、发展社会工作,进一步提升民族地区社会管理水平

1.社会工作方法介入,提升民族地区社会管理水平。个案工作、小组工作和社区工作的社会工作方法能广泛地应用于少数民族地区社会管理中,并体现出其独特的优势:因为少数民族地区个体之间有可能存在文化差异,所以很难有适用于整个特定少数民族通用的方法,对问题的诊断也要同当事人的民族、阶级、文化背景等联系起来。个案工作方法充分尊重案主的个体差异性,针对不同年龄、身体状况、心理状态、文化背景、经济情况的当事人提供相应服务。在运用个案工作方法过程中社会工作者与案主一对一直接讨论问题,寻求解决方法,能够建立起比较密切的专业关系,便于问题的解决。运用小组的工作方法,社会工作者可以充分调动少数民族社团、协会和组织的积极作用。社会工作者可以根据不同的情况设计不同的活动方案,比如角色互换、情景模拟、集体讨论等,实现具体的小组工作的目标。在群体中,让案主们不再感到孤独和无助,在相互支持中找到归属感和自信。面对不同民族文化的问题时,社会工作者在介入社区民族工作时要充分利用当地民族工作机构和当地资源,积极通过当地媒体如广播、黑板报等方式宣传相关的情况与知识,也可邀请一些专家宣讲相关常识,逐步让民族地区的人们改变某些愚昧、落后、不科学的思想,有效地促使社会管理目标的实现。

2.培养少数民族社会工作人员,提高民族地区社会管理效率。少数民族社会工作者与当地居民生活在相同的社会文化背景下,他们有着相同的宗教信仰、语言文化和生活方式,更容易被当地居民接受、认同,更有利于少数民族社会工作者工作的开展。针对民族地区社会管理的特殊性,少数民族社会工作者通过一系列热心、周到、细致的服务来化解各种民族矛盾,解决各种民族问题,为更好地增进民族团结发挥重要作用,这是普通社会工作者做不到的。由此可见,培养少数民族社会工作人员,对于提高民族地区社会管理效率有重要意义。因此,在进行社会管理的过程中可以让少数民族社会工作者积极参与到社会管理中去,从而提高社会管理水平、加快民族地区经济文化发展。

三、结语

我国的民族政策为社会工作在民族区域社会管理领域的工作开展指出了一个方向。针对民族地区民族和宗教问题的特殊性,在民族地区开展社会工作时,在通过实实在在的服务,实现社会工作的宗旨,完成社会福利、社会救济、社区建设及社会服务等主要工作任务的同时,要将民族地区社会工作制度化、专业化。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做出了《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要“建设宏大的社会工作人才队伍”,这样才能使社会工作的功能得以有效地发挥,进而在民族地区的社会管理中发挥更积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李迎生.社会工作概论[M].第2版.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2010.

[2]李学举.加强社会建设和管理促进社会和谐与发展[J].求是,2005,(07).

[3]罗爱华.浅议发展社会工作对社会管理创新的意义[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

[4]刘芳.优化社会关系与协调利益关系: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途径[J].探索,2011,(06).

[5]赵君.和谐社会建设中社会工作专业化、职业化的功能分析[J].河南社会科学,2009,(05).

[6]民政部人事司.发挥专业社会工作在社会管理中的作用[Z].(本文根据作者在2011年月25召开的民政部党组中心组扩大会议上的发言整理而成).

[7]张丽芬,廖文,张青松.论社会工作与社区矫正[J].甘肃社会科学,2012,(01).

[8]陆学艺.关于社会建设的理论和实践[J].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08,(02).

[9]李志昌.社会管理的基本任务[J].社会主义论坛,2011,(6).

[10]胡日查.民族地区的社会工作与和谐社会建设[J].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

[11]蓝云曦,谭晓辉,周红.社会工作介入社会福利的探讨[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10,(10).

作者简介:徐晓凤(1992-),女,内蒙古鄂尔多斯人,本科,内蒙古工业大学人文学院社会工作系2011级,研究方向:社会工作理论与实物。

endprint

猜你喜欢
社会管理社会工作民族地区
行政法治视野中的社会管理创新
社会管理创新过程中基层政府责任建设问题探讨
社区退休老人的老有所为与社会工作介入
以社会工作视角解决四大国有控股银行服务质量提高困境
民族地区城镇规划现状浅析
如何提高民族地区“一类模式”小学汉语文教学质量
马克思的管理思想对加强中国社会管理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