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乔治.凯兴斯泰纳公民教育思想及启示

2014-09-02 20:59焦敏
教育教学论坛 2014年23期
关键词:公民教育高校

摘要:本文重点阐述了凯兴斯泰纳的公民教育的内涵、方法以及对我国高校公民教育的启示,提出我国高校开展公民教育既要把握实践性,把理论教育与实践教育相结合;又要充分挖掘社会资源,把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相结合。

关键词:凯兴斯泰纳;公民教育;高校

中图分类号:{G40-0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23-0147-02

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德国的新教育运动中,乔治·凯兴斯泰纳是一位具有典型意义的教育家,他是德国早期资产阶级公民教育思想的集大成者。乔治·凯兴斯泰纳的公民教育思想遵循着德国古典唯心主义哲学家、爱国主义教育思想家约翰·哥特利勃·费希特开辟的道路,他将民主主义与国家主义相结合,把教育与生产劳动、职业技术结合起来,提出了公民教育理论以及劳作学校理论,他的培养有用的国家公民的观点符合时代发展的要求,对德国乃至世界其他国家的教育产生了深远影响。[1]因而,学习和研究凯兴斯泰纳的公民教育思想,对于我国高校公民教育具有重要的启迪作用和现实意义。

一、凯兴斯泰纳公民教育的内涵

1.将民族性与民主性相结合,强调教育必须具备民族精神的特征。在公民教育的本质问题上,凯兴斯泰纳认为只有民主国家才有公民教育。他强调公民及公民教育的定义前提是立宪国家,在专制立宪的国家根本就不存在“国家公民”,“国家公民的概念和民主立宪国家的概念是相互交替的”,[2]“只有当全体人民都学会以国民的身份去感受、去思维并且去行动时,才会有一个健康兴旺的国家出现”[3]。凯兴斯泰纳公民教育强调民族性,指出教育者的全部教育必须具有民主精神的特征,并坚决反对自负的民族主义。但是,我们要清楚认识到凯兴斯泰纳的民主观是属于资产阶级民主性质。

2.将国家的需要作为公民教育的出发点,以培育有用的公民为落脚点。凯兴斯泰纳倡导公民教育就是要培养具有国家意识的公民,出发点是国家的需要,公民教育以国家、国家意识、公民三个概念为基础。他把教育作为德国资产阶级陶冶人民性格和严格控制思想的重要工具。凯兴斯泰纳的国家概念,指人与人之间秉持“法制”与“文明”伦理概念的道德集体。这一“法制”与“文明”完善结合的集合是由全体公民组成的集体,在这一集体中,国家的法律制度将被自觉遵守,而不再需要任何强制的措施,为了实现此种理想,公民教育就成为必要的社会活动。[4]凯兴斯泰纳认为,在理想的国家集体中,公民必须具有公正、合法及劳作三种美德才能称之为有用的国家公民。

3.将教育与生产劳动、职业技术相结合,倡导联系生活实践。凯兴斯泰纳的公民教育是要培养学生对国家的义务感和责任感,为国奉献的道德情操,使学生成为有用的国家公民。首先,公民必须具有以公正为内容的道德勇气和受合法情感支配的忘我友爱的精神;其次,公正与合法是在集体生活尤其是集体劳作之中产生的,脑力和体力的劳动是公民必备的美德。学校通过将教育与生产劳动、职业技术相结合,使广大青年在服务于他人的愉快劳动中,增强集体观念,完善个人修养,培养集体责任感和牺牲精神。

二、凯兴斯泰纳的公民教育方法

凯兴斯泰纳认为,实施公民教育的最佳方法是实行劳作教育。劳作教育是凯兴斯泰纳公民教育思想的现实基础,也是其教育实践的重要内容。公民教育首先要以集体的实践劳动为基础才是有益的,道德教育、道德品格的塑造要更重于智力的培养,并且只能通过“服务他人的愉快劳动”得以实现。[5]他认为要获得国家意识并达到为国家尽义务的目的,必须从事某种具体的职业。在学校通过共同劳动活动,学生不仅能够形成从事某种职业的能力,还能具备国家所要求达到的道德品质和道德情操,增强集体观念和爱国主义情怀。

1.就业前的预备教育。通过学校教育使学生具备从事某种职业的能力,即就业前的预备教育任务。这种职业预备教育并不仅仅强调对某种行业操作技术的掌握,更重要的是培育学生将来从事任何体力脑力劳动的兴趣、职能和习惯,使他们意识到从事职业是个人对社会团体应尽的义务。[6]

2.职业陶冶的伦理化。职业教育的伦理化教育要求学校通过日常的共同活动和训练对学生实施精神陶冶,提高学生对职业的兴趣,提高自己的“内心人格价值”,把任何职业视作个人对社会团体须尽的义务,郑重并持之以恒地去做。既把职业训练当作谋生手段的同时,又要将其视为培养学生个人道德品质、职业素养的手段。

3.团体的理论化。凯兴斯泰纳认为,性格形成的必要条件是形成或发展人体内存在的四种性格力量:意志力、判断力、灵敏性和易激发性。性格教育的方向是培养清晰的判断力、逻辑的思维力和灵活的应变力,意志坚强,团结合作,及在此基础上的公民道德、职业道德。他还指出,“德育课的目的,就在于培养学生道德的判断能力,不论是阅读课上对道德价值的体验,还是对判断能力的培养,都不该同生活中的道德举止相混淆。从这种体验和这种判断能力的培养,到实际的道德举止,这之间相差甚远。要想带领学生走这条路,还必须依靠各种有关劳动集体的社会教育”。

三、凯兴斯泰纳公民教育对我国高校公民教育的启示

高校是我国开展大学生公民教育的重要阵地,在切实加强大学生的公民教育工作中,既要传授知识,又要抓住根本,把握住公民教育的本质要求。既要让广大青年学生了解到在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坚持马克思主义信仰的意义和价值,又要通过系统的教育让学生认识、认同多元一体的民族共识,以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提高民族向心力、凝聚力。因此,学校在公民教育中着力培养公民的权利与义务教育,加强各族学生的国家认同教育,进行集体观和责任感教育,把对学生的知识技能和个人的道德修养与国家的需要统一起来,为实现“中国梦”坚定信心,凝聚人心。

1.高校开展公民教育要把握实践性,把理论教育与实践教育相结合。凯兴斯泰纳的学校政治教育计划和教育理论反对“书本教育”,提倡“联系生活实践”。从本质上看,公民教育是一种“主观见之于客观的活动”,公民教育理论来源于实践,并在实践中得到检验、补充和发展。目前高校公民教育以课堂教育为主渠道,其中《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包含了公民教育的主要内容,它以实现人的社会化为目标,以培养合格社会成员为根本宗旨,[7]对于教育对象的主体意识、权利与义务意识、道德与法治意识、国民意识、民族意识的培养与形成起到了重要作用。但是,公民教育是鲜活的社会实践活动,单靠课堂教育显然是不够的,还需要在社会实践中去熔铸,让大学生身体力行,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历练和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和社会价值。

2.高校开展公民教育要挖掘社会资源,把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相结合。高校公民教育社会化是公民教育实践活动与社会之间的一种双向的交互影响关系,有利于实现整个教育系统在时空上的衔接性、教育方向上的一致性和教育效果上的互补性,最大限度地保障公民教育目标实现。高校公民教育向社会开放,融入到社会当中去,对社会资源的整合利用,深入挖掘整个社会蕴含的公民教育素材,共同助力高校公民教育发展。加强高校之间、高校与社会机构之间的交流与互动,形成资源互补,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团队意识和集体意识。

总之,切实加强我国高校公民教育,不仅要使广大青年学生具备一定为国家服务的专业技能,对学生进行公民道德教育和道德训练,培养他们的爱国之心和民族之情,激发他们的忠诚精神、正义与公民责任感和道德勇气,使其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还要让学生正确认识自我,把个人理想纳入和国家利益相符合的轨道上来,找到个人价值与国家需要的最佳结合点,为助力实现“中国梦”而奋斗。

参考文献:

[1]傅安洲,阮一帆,彭涛.德国政治教育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

[2][德]乔治凯兴斯泰纳.凯兴斯泰纳教育论著选[M].郑惠卿,译.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3]Georg Kerschensteiner,Der Begriff der staatsbürgerlichen Erziehung,Leipzig. 1912,S.

[4]徐志远,崔蕤.当代大学生公民教育的途径与方法[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1,(04).

[5]习近平总书记“五四讲话”中的引经据典[EB/OL].(2013-05-06).http://theory.people.com.cn/n/2013/0506/c14898

0-21374443.html.

作者简介:焦敏(1984-),女,湖北钟祥人,中国地质大学(武汉)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endprint

猜你喜欢
公民教育高校
从专业宪法教育走向公民通识教育
浅谈高中思想政治课中的公民教育
提升高校官方微信公众平台传播效果的几点思考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试论高校党建工作中的党史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