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务驱动教学法应用探讨

2014-09-03 21:35杜明明
现代商贸工业 2014年16期
关键词:保险任务驱动教学法工作过程

杜明明

摘要:任务驱动教学法主张将教学内容与工作过程相结合,重视培养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通过模拟保险公司业务情境,学生和教师转换角色,分别扮演保险从业人员和保险行业专家。将任务驱动教学法应用于保险专业的教学,能够使学生更好地掌握处理保险业务所需要的实际工作技能。

关键词:保险;任务驱动教学法;工作过程;教师;学生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4)16—0139—02

随着当前我国保险行业的迅猛发展,保险公司之间竞争日趋激烈。各种新险种不断涌现,保险业务推陈出新,保险公司运营流程也在不断改变。在激烈的保险行业竞争中,对熟悉保险业务、清楚保险公司运营机制的人才需求显得日益突出。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任务驱动教学法,强调从“做中学,学中做”的教学原则,主张教学活动与实际工作相结合。学生经过保险业务实操训练,能更好的掌握工作技能,成为满足保险市场需求的合格人才。

教师和学生是课堂教学活动中最重要的两个因素。因此,可分别以二者为视角,对任务驱动教学法在实际应用中的经验教训以及所面临的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和探讨。

1教师的角色和作用

在具体应用任务驱动教学法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要解决一个重要问题,那就是如何准确地把握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承担的角色和发挥的作用。既然在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不再处于中心地位,那么其究竟应该发挥多大的作用和扮演什么样的角色呢?能否解决好这个问题将直接关系到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任务驱动教学法实际应用的成效。

1.1教师的重要作用不容忽视

以学生为中心并不意味着否定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任务驱动教学法将学生视为学习活动的中心,突出了教学活动的目的性。这将有利于充分地激发学生的自我学习意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但是由于受到诸如学生认知水平、理解能力和态度意识等多种因素的制约,离开教师的必要引导和辅助,学生不可能独自完成学习活动中的所有任务。

在保险业务类课程的教学中,教师通过模拟真实的任务情境,使学生将角色转换成保险公司业务人员,教师成为保险行业专家。在完成工作任务的过程中,教师发挥着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例如,在《保险业务宣传与推广》课中“制定保险商品开发方案”一节,首先,教师需要引导学生明确本次工作任务的内容,即为客户制定保险商品开发方案。教师可以通过案例导入、情境小品等多种手段将学生引入工作任务环境中,使他们清楚需要完成的工作任务内容;其次,为了完成此项工作任务,学生需要掌握保险产品生命周期、保险产品组合、保险商品开发原则和策略以及保险商品开发程序等相应的保险学科知识。此时,教师作为保险业务的专家可以为学生提供必需的讲解和辅导。学生对于自己难以解决的疑难问题可向老师请教。在学习任务中教师肩负着协调者、组织者和评价者等重要职责。可见,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任务驱动教学法并不否定教师的作用,而是对教师承担的角色进行完善,使其在学生的学习活动中发挥更好的作用。反之,若抛弃教师的必要引导和监督,学生的正常学习活动将无法有序进行。

1.2从“教师中心”向“学生主体”逐渐过渡

任务驱动教学法的提倡者美国著名教育家杜威(John Dewey)主张要把教育的重心从教科书、教师或任何别的地方转移到学生上来。他把这个重心的转移称之为“哥白尼式的革命”。然而,受到诸如学生的心向与定势等负面因素的影响,在应用任务驱动教学法教学的最初阶段,学生可能对这种新的教学模式还不适应,因此教学重心只能逐渐地从老师过渡到学生。

在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法进行保险专业课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注意到教学重心的逐渐过渡,这需要体现在教学活动的始终。《保险业务宣传与推广》课的教学活动中,教师从教学设计、编写讲义、制定教案、组织教学等各个环节都需要注意到教学重心应逐渐地从教师过渡到学生。这门课程以保险营销业务为载体,遵循理论实践一体化和行动导向的教学原则,以典型职业活动和课程标准为设计依据,将课程目标与课程内容按照工作过程导向全部具体化,完成了学科体系的解构和行动体系的重构。教学内容分为三个主要单元,包括:保险商品开发与定价,保险商品营销渠道选择,保险商品促销和关系营销。每一个学习单元都包含一个完整的工作过程,具有明确具体的工作成果。既能够使学生更好习得隐性知识即工作过程知识,又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根据学生的学习学习能力和认知规律,在教学内容上三个教学单元在教学设计和实施中符合由低到高、由易到难、由简单到复杂的教学原则,逐渐强化学生的自主学习活动,培养他们的主动性和创造型。学习单元的教学,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主要采用行动导向理念的教学方法,学生通过自身的“行动”来学习。随着工作任务的开展,从“教师指导优先”逐渐过渡到“学生自主学习”,学生逐渐成为主体,教师最终只是起到引导、指导和咨询的作用。

1.3创新教学手段

教师在实际工作中不难发现,对于学生过程性知识的学习较易应用任务驱动教学法进行教学。然而对于陈述性概念,因为其理论性较强,语言表述专业性高,学生通常在理解和掌握上难度很大,如何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法组织教学成为摆在教师面前必须解决的难题。这就需要勇于创新教学手段,灵活运用新方法。其中开发电脑游戏进行教学是目前国外学校采用的一种比较先进的教学方法。教师可以将知识点教学设计成游戏活动,使枯燥的学习变得生动有趣。例如在保险课中,教师可以将保险产品组合、保险产品生命周期等陈述性知识设计成有奖竞猜电脑游戏,回答问题正确的学生将获得积分奖励。这样既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也增强了教学活动的趣味性。

1.4针对不同学生因材施教

按照认识事物方式和特点的不同,学习者可以分为听觉型、视觉型和动觉型三种。听觉型的学生通过听的方式能最好地获得知识。视觉型的学生阅读能力较好,善于理解书面材料。然而,视觉型学生对老师口头布置的作业和任务却可能理解地不是很好。最后一类即动觉型学生是比较特殊的群体。他们常常被作为课堂教学中的不稳定因素。然而,动觉型学生动手操作能力较强,善于实际应用和做实验。因此,教师应该清楚不同学生的各自特点,布置有针对性的任务,才能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另外,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既要注意学生的学习类型和特点,也应该有目的布置相应任务促进学生弱势方面的提高,使学生素质得到全面发展。

2学生的角色和地位

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任务驱动教学法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模式和教学理念。学生作为教学活动的中心,他们从被动地接受知识转变成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活动。课程教学内容改变了过去以陈述性知识讲解为主的模式,要求充分体现企业的工作过程,将教学过程与工作过程相统一,使陈述性知识和过程性知识相结合。这些新的方法和举措也对学生的认知水平和职业能力的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1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

正如知名学者约翰·卡洛斯(John Carolus S. J.)所言:“不管老师教得有多好,每一个学生都必须对他们自己的学习负责。”在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任务驱动教学法模式之下,需要学生具有更高的参与意识和主人翁精神。

学生的学习动机、兴趣、意志和心态都将最直接地影响学习效果。学生是内因,教师是外因。因此在学习活动中学生应该树立起主体意识,改变过去被动等待教师知识灌输的心理,积极主动地去发现新知,进而提高和掌握技能。

目前我国的保险业正处于兴旺发展的关键时期,作为保险专业的学生应该树立起将来为繁荣我国保险业做贡献、更好地服务社会的远大理想。保险是金融产业的三大组成部分之一,它肩负着经济补偿、资金融通和社会管理三大职能。加入WTO以来,中国的保险业保持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良好态势,对外开放不断深入,取得了显著成就。2009年全国保险业务收入突破1万亿元,2010年保险业总资产实现5万亿元。因此学生应建立起信心,改变传统观点对保险行业认识的误区,相信从事保险业工作有广阔的个人发展空间,从而端正学习态度,激发自己的学习动机和热情。通过情境模拟,学生将角色转换成保险业务职员,在积极、主动地完成工作任务的过程中,培养自己的保险从业能力和良好的服务意识。

2.2重视基础知识积累

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任务驱动教学法强调“行动导向”的教学模式,主张学习内容应从实际工作中来,做到学习过程与工作过程相统一。因而在实际教学工作中学生往往对过程性知识的学习格外重视,相反却忽视了相对枯燥的基础知识的掌握和积累。然而,任务驱动教学法绝不等同于简单的技能培训。同时没有扎实的基础知识作储备,学生也不能真正具备解决问题、完成实际工作任务的能力。因此在学习活动中,对基础知识的积累必须给予足够的重视,对陈述性知识和过程性知识的处理在广度和深度上要做到充分合适。

例如,为了完成“制定保险商品开发方案”的工作任务,学生必须能够做到牢固掌握相关基础知识并懂得在实际中做到灵活运用。首先,学生必须了解保险商品开发的基本原则,熟悉保险商品的生命周期,掌握保险商品开发的主要程序,掌握保险产品组合的原则和方法;其次,针对实际案例,灵活运用知识储备,对信息进行深入加工,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例如,在“为私企主选择保险产品组合”案例中,首先学生通过了解客户的家庭收入和经济负担情况,为客户作投保分析。经过调查客户目前年收入18万元,尚欠银行贷款30万元。运用基础知识进行分析和计算,按保障金额应为年收入5-10倍计,客户承担的风险总额应为90万元以上,购买商业保险的保额应该在120万元左右。接下来,学生再为客户选择满足其需求的保险产品。最终做出一份保险商品开发方案。因为不同的案例具有不同的特点,所以学生只有具备扎实的基本功才能胜任将来复杂的工作任务。

2.3多种途径主动参与

任务驱动教学法的教学模式体现了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基本观点,认为学习是由学生自己建构知识的过程。在学习过程中,学生不是简单被动地接收信息,而是主动地建构知识。要实现“学生为中心”的教学原则,就必须提供多种途径使学生主动地参与到工作过程中来,完成自己知识建构的过程。学生可以选择作业、角色扮演、情境模拟、案例分析、探究、小组工作、团队工作、口头报告、讨论和教师辅导下的自学等多种方式进行学习。

在保险专业的教学中,任务驱动教学法有广泛的应用空间,学生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参与学习,完成知识的建构。选择模拟真实保险业务操作的专业教室,使学生首先在感官和心态上适应工作情境。通过情境模拟和角色扮演,学生将身份转换为保险业务职员和客户。以“制定保险商品开发方案”任务为例,教学开始阶段,由学生表演小品,模拟实际业务发生情况。每个小组选出代表分别扮演客户和职员。这样通过全体学生的主动参与,在活动中学生既明确了工作任务的内容和性质,也提高了学习兴趣和动机。学生们结成工作小组,通过讨论、交流、观点争论等多种方式,共同完成对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作为团队的一份子,学生只有通过主动地参与合作才能完成工作任务。同时小组的总体成绩也将作为考核个人工作绩效的依据。

3结束语

在目前保险专业的教学过程中,积极应用任务驱动教学法进行课程改革实验,将教学内容与实际工作结合起来,学生在校学习期间不仅学到了知识,更重要的是掌握了工作技能,更好地满足了保险行业的需求。然而,在从传统教学模式向任务驱动教学法的转变过程中,教师依然起着非常重要的、不可替代的作用。教学活动的重心只能逐渐地从“教师指导优先”向“学生自主学习”过渡。另外,教师还肩负着创新教学方式、设计教学环节等重要任务。学生是课堂活动的中心,学习是学生主动建构知识的过程。学生既要重视过程性知识和操作能力的训练,也不能忽视对基础知识的学习。任务驱动教学法的成功应用离不开学生积极和主动地参与。总之,只有在教师和学生共同努力和相互配合之下,教学活动才能实现以学生为中心的指导思想。

参考文献

[1]肖北方.教育心理学[M].北京:北京出版社,2007.

[2]高明书.教育学[M].北京:北京出版社,2007.

[3]裴光.中国保险业发展现状[OL].[201169].http://wenku.baidu.com/view/51ae831c59eef8c75fbfb3cb.html.

[4]郑伟.2010年中国保险业回眸与思考[N].中国保险报,2011112.

猜你喜欢
保险任务驱动教学法工作过程
基于工作过程的项目教学法在《药事管理与法规》课程中的应用
任务驱动教学法在军械士官大专“机械基础”课程中的具体实施
任务驱动教学法在成人教育中的运用分析
基于工作过程的高职实践类课程改革探索
项目教学法在建设项目LCM课程实训中的创新应用
基于专业核心能力的机械类课程开发
任务驱动教学法在C 语言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金融支持养老服务业发展
浅谈不婚主义下保险“受益人”的指定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