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寻“诗意栖居”和“留住乡愁”的建筑与城市

2014-09-03 16:49高春花
道德与文明 2014年3期
关键词:城市化乡愁伦理

高春花

作为一种文明样态,生态文明是人类遵循人、自然、社会三大系统和谐发展的客观规律而取得的物质与精神成果的总和,它强调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和谐发展,表现为人与自然和谐程度的进步和生态文明观念的增强。以是观之,理想的建筑和城市应该能够让我们“诗意栖居”和“留住乡愁”。2013年12月15日,由北京市伦理学会、北京建筑文化研究基地主办,北京建筑大学文法学院、北京市“城市与空间”学术创新团队承办的“生态文明视阈下的建筑伦理与城市文化”学术研讨会在京召开。来自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国人民大学、首都师范大学等院校的国内专家以及从事城市规划、建筑设计的国际友人,围绕绿色建筑与生态哲学、城镇化进程与价值观变迁、生态城市与生活方式、中西方社会思潮与城市文化等四个议题,展开了古与今、中与西、身与心的学术对话。

一、建筑的伦理功能

建筑作为人类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综合体,究其本质是一种伦理的表达与传递。无论是上古的穴居野处还是现代的高楼大厦,都在遮风避雨的同时构筑着人们的生活空间,诉说着人们的生活方式,承载着人们的价值观念。如果说,建筑是一首哲理诗,那么这首诗的“诗眼”是“文化”,“诗意”则是伦理。北京建筑文化研究基地首席专家李先逵教授以川蜀民居为例,从建筑选址、建筑结构、建筑材料、建筑细部等方面分析了建筑所体现的天人合一、中庸和谐的伦理原则,展示了川蜀民居依山傍水、祥和恬静的美丽画卷。建筑是无言的教化者,它绝不是一个简单的物理容器,而是一个承担着教化功能的“精神安宅”。中共中央党校刘余莉教授和中国政法大学张国钧教授探讨了建筑与信仰、建筑与伦理的关系,认为神圣的教堂存放着欧美人¨由、平等、博爱的信仰,中国古代的牌楼、寺庙、道观既体现了平衡、和谐与对称的建筑制式,也表现了中国人乐善好施的文化传统,更发挥着劝善、训导、惩恶等道德教育功能。

建筑是思想的表达,思想的任性导致建筑的任性。北京建筑大学徐怡芳博士对当代公共建筑进行了学术考察,对建筑设计的自由化倾向进行了学理反思。她认为,符合生态理想的城市公共建筑应该满足公共活动的空间需求,展现当代社会发展能力,体现群体审美取向并实现文化传承。然而,有些公共建筑设计存在着明显的自由化现象:一是建筑师过度张扬个性从而影响公共建筑设计的可接受性;二是建筑形态表达与日常生活逻辑相脱节;三是建筑的异形表象追求凌驾于建筑的功用追求之上;四是建筑师的“名望”弱化了建筑的社会伦理价值。为此,她提出三点建议:一是加强建筑教育中的本分教育,确立建筑行业的职业伦理观;二是理顺正常化建筑思考力与建筑基本逻辑的关系;三是寻求师法自然、致敬传统的社会评判标准。只有在上述伦理价值的浸润下,建筑才可以供人们“诗意地栖居”。

二、城市化的生态价值导向

在我国现阶段,几乎每个人都能感受到城市化带给人们的巨大冲击。然而,何种城市化?谁之城市化?与会学者从不同方面回答了这个问题。

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李建平研究员认为,城市化既不是摩天高楼,也不是汽车人流,而是在物质极大丰富的基础上公民精神的丰盈和市民素质的提高。他提出了美好城市的五个重要指标:便捷、舒适、安全、生态宜居、文化传承。中共中央党校赵建军教授和首都师范大学赵新峰教授认为,生态视阈中的城市化是一种低碳的城市化,其最终目标是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永续发展,增强国民的福祉。为此,应该加强低碳发展的战略规划与顶层设计,理顺低碳发展的管理体制,完善低碳发展的法律法规体系,加强低碳发展的宣传教育与公众参与。

城市化是“为人”的城市化。近年来,城市规划和建设活动中出现了技术主义、效率主义、工具主义的倾向,主要表现为忽略人与城市的关系,漠视人在城市中的幸福感。与会学者认为,生态城市化的价值基础在于它的人文性、社会性和公平性,彰显“城市为人服务”而不是为物质和资本服务。RTKL国际有限公司总监、韩裔美国专家金善国提出了“健康的垂直城市”设想:在这里,城市发展趋向于密集型与高效型用地,以垂直的走向拓宽城市面积,剩余的空间将用于自然景观建设与农业用地。“垂直城市”可以是高密度的内城,也可以是空间宽松的城郊地带。市区为市民提供了更为高效与便利的生活条件,市郊农业用地为人们提供了丰富的农产品。垂直城市模式鼓励低碳交通、步行或以低碳机动车为代步工具。街道为行人、自行车与信息交流而设计,以确保行人的安全与舒适度为前提。

城市化是“人”的城市化。与会学者认为,公众的行为方式和消费选择是企业生产的方向标,也是政府决策的指南针。换句话说,城市化固然需要技术支持和制度保障,但市民的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之于城市化的作用不可低估。在城市化进程中,流行着一种消费主义的生活方式,即其消费的目的不是为了满足实际需要,而是满足不断被制造出来、被刺激膨胀的欲望。换句话说,人们所消费的,主要不是商品和服务的使用价值,而是它们的“符号象征意义”。这个“符号象征意义”与人们的地位和身份相关,成为界定“我是谁”的物质标签。因此,应以适度消费来抑制畸形的消费观,最高限度地利用资源,最低限度地生产废弃物,提倡面向未来的更加可持续的生态消费方式。只有如此,城市才是可以“留得住乡愁”的人类美好家园。

三、西方建筑和城市伦理思想的重要启示

与会学者还对西方建筑和城市伦理思想进行了中国语境下的解读,为当今我国的城镇化建设提供了重要启示。中共中央党校靳凤林教授认为,基督教是西方文化之源,而在基督教文化中,“伦理”一词意指“住在神的近处”,好的建筑和城市应该是离上帝最近的建筑和城市。不论是早期的基督教还是伊斯兰教,神学家相信优雅的环境不是腐化我们,也并非颓废者的放纵之所,而是潜移默化地推动人们接近完美。建筑对人类的塑造可能比经文更有效,一幢美丽的建筑能够增强人们向善的决心。因为人是感觉的造物,经由眼睛而非理智接受精神的律条,人的灵魂得到强化的概率会更高;通过凝视瓷砖的排列可能比研习福音更容易学到谦卑,经由一扇彩绘玻璃窗可能比通读一本圣书更能领会仁慈的本质。

北京建筑大学秦红岭教授向大会译介了英国学者埃蒙·坎尼夫的《城市伦理——当代城市设计》一书。坎尼夫提出,工业化和随之而来的城市化的迅速发展给城市带来了巨大影响。虽然工业城市充分调动了制造业创造财富的潜能,但却罹患了以城市结构混乱、城市环境恶化、住宅拥挤、疫病流行等为症候的“城市病”。无论是发展中国家还是发达国家,人们都满腔热忱地贯彻着这样的规划策略,即用高楼大厦和高速公路取代传统城市的建筑形式。如何消除这种单调乏味的“城市沙漠”现象,坎尼夫提出了由格局、叙事、纪念与空间构成的城市伦理的“四重模式”,这既是一种包容性城市设计的准则体系,也是一种走向伦理性城市的方法论,对于我们深入开展城市问题研究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如何能够“诗意栖居”?何处可以“留住乡愁”?近日召开的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上,“乡愁”一词带着社会、文化因素融入城市规划,引起世人的瞩目。与会学者认为,能够“诗意栖居”和“留住乡愁”的建筑和城市,一定要留住历史记忆,传承文化传统,彰显地域特点,展现民族风情。这是城镇化建设的伟大事业,也是学界研究的一个永恒课题。endprint

猜你喜欢
城市化乡愁伦理
《心之死》的趣味与伦理焦虑
永远的乡愁
乡愁
护生眼中的伦理修养
九月的乡愁
回头一望是乡愁
失衡的城市化:现状与出路
“城市化”诸概念辨析
医改莫忘构建伦理新机制
婚姻家庭法的伦理性及其立法延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