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特立长征中的“发明”

2014-09-09 14:52刘明钢
湘潮 2014年2期
关键词:徐特立行军骑马

刘明钢

长征是一部带有传奇色彩的英雄史诗。开始长征时,徐特立已经57岁。他虽已年近花甲,但处处以普通一兵的姿态出现,年纪大不畏苦,职位高不自矜。

每天,他背着背包,背上8斤炒麦子干粮,拿着一根自己做的竹杖,和大家一同行军。到了宿营地,主动打水、做饭,衣服破了自己补,草鞋坏了自己编,没有地方歇宿,就同战士们一道在野外露营。

看见因病掉队的人,他一定停住脚步用湖南口音说:“同志!努力跟上呀!快到宿营地了。”战士们听到老人家慈祥的声音,莫不振奋起来。

徐特立还经常利用休息或宿营时间给战士们讲故事,以顽强的革命意志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鼓舞着战士们。

徐特立有一匹马,但他总是让给伤病员骑,自己天天跟着走。据统计,长征两万余里,徐特立骑马顶多不过2000里。所以,战士们就编出这样两句顺口溜:“徐老徐老真是好,不骑马儿跟马跑。”

然而,毕竟年纪不饶人。

老山界是长征途中遇到的第一座陡峭的山峰。在翻山的过程中,徐特立真正感到了力不从心。在一个陡坡前,他实在走不动了。怎么办?他突然想到,能否揪住马尾巴,借助马的力量?但又想,马会不会尥蹶子呢?

筋疲力尽的徐特立顾不了这么多,伸出手紧紧抓住了马尾巴。马通人性,并没有乱踢,而是更使劲地拉,很快就把徐特立拽上来。于是,一项“伟大的发明”诞生了!拉着马尾巴行军,既可以省点力气,又可以减轻马的负担,一匹马还能多驮两个人的物品。于是,年老体弱者或女战士纷纷效仿,在过雪山草地的时候,拉着马尾巴行军竟蔚然成风。

徐特立的这项“发明”救了多少人,没人统计过,但靠这项“发明”度过最艰难的时刻,坚持走到陕北的红军战士肯定不少。endprint

猜你喜欢
徐特立行军骑马
行军蚁
可怕的行军蚁
行军蚁
大郭小郭行军锅
章亮基南昌起义后三见徐特立
徐特立长征中发明“拉着马尾巴行军”
做最好的自己
拍脑瓜
十二个宝箱
七十老将水中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