莪术油对小鼠糜烂性食管炎的治疗作用

2014-09-11 05:32刘春英夏运梅
胃肠病学 2014年3期
关键词:蒙脱石组织学磷酸

谷 颖 刘春英 夏 允 夏运梅

遵义医学院1(563003) 大连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消化内科2

胃食管反流病是指胃内容物反流入食管引起不适症状和(或)并发症的一种疾病,其中内镜下可见食管远端黏膜破损者称为糜烂性食管炎(erosive esophagitis, EE)。EE的临床治疗以抑酸药物为主,亦可采取联合用药,如质子泵抑制剂(PPI)联合促动力药,可加用磷酸铝、蒙脱石等胃肠黏膜保护剂,关于食管黏膜保护剂及其在EE中应用的研究报道甚少。寻求安全、有效的特异性食管黏膜保护剂是临床实践中需要解决的问题之一。本研究通过建立小鼠急性EE模型,并分别予食管灌注莪术油、磷酸铝、蒙脱石三种黏膜保护剂,比较三者对EE的治疗作用。

材料与方法

一、实验动物和主要试剂

健康雄性昆明小鼠100只,8周龄,体质量25~30 g ,购自大连医科大学实验动物中心,许可证号SCXK(辽)2008-0002。0.9% NaCl注射液、5%葡萄糖注射液(青岛华仁药业股份有限公司),0.35%稀盐酸(山东临沂永安试剂化验室),磷酸铝凝胶(韩国保宁制药株式会社,注册证号H20130422),蒙脱石散[博福-益普生(天津)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00690],莪术油注射液(苏州长征-欣凯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57098)。

二、方法

1. EE模型建立和分组[1-2]:小鼠适应性饲养5 d,随机选取20只作为正常对照组,予食管灌注0.9% NaCl溶液 0.1 mL/10 g,其余80只予食管灌注0.35%稀盐酸0.1 mL/10 g,均为每3 d一次,共3次。造模结束后随机选取正常对照组2只、造模组8只小鼠处死,肉眼观察食管大体标本。 正常对照组食管呈淡红色,弹性好;造模组食管黏膜充血,可见点状、条状充血红肿,食管胃连接处可见白色糜烂(见图1),提示以低浓度稀盐酸反复灌注食管黏膜制备急性EE模型获得成功。

将剩余72只造模组小鼠随机分为模型组和磷酸铝组、蒙脱石组、莪术油组三组治疗组,每组18只,于相同条件下饲养。造模成功3 d后,正常对照组和模型组小鼠予食管灌注0.9% NaCl溶液0.1 mL/10 g,三组治疗组分别予食管灌注磷酸铝(磷酸铝凝胶20 g+0.9% NaCl溶液30 mL) 0.1 mL/10 g、蒙脱石(蒙脱石散3 g+0.9% NaCl溶液50 mL) 0.1 mL/10 g、莪术油(莪术油注射液1 mL+5%葡萄糖溶液10 mL)0.1 mL/10 g,均为1次/d,连续14 d。治疗结束后处死动物,行后续检查。

A:正常对照组;B:造模组

2. 食管黏膜大体标本观察和组织病理学检查:自咽喉部切取食管,纵行剖开,0.9% NaCl溶液冲洗,肉眼观察食管黏膜大体表现。食管标本4%甲醛溶液固定,石蜡包埋,切片,HE染色,光学显微镜下观察食管黏膜组织学表现。大体和组织学分级参考2003年中华医学会消化内镜学分会制订的反流性食管炎诊断及治疗指南[3]。大体分级:正常,0级;充血,点状或条状糜烂,无融合,Ⅰ级;点状或条状糜烂,局限性融合,Ⅱ级;病变广泛,糜烂融合成片,Ⅲ级。组织学分级:鳞状上皮增生,少量炎性细胞浸润,轻度;黏膜层和黏膜下层炎性细胞浸润,黏膜下层毛细血管扩张,黏膜轻度糜烂,中度;黏膜层和黏膜下层大量炎性细胞浸润,黏膜下大片出血,黏膜糜烂明显,未侵及食管肌层,重度。大体分级0、Ⅰ、Ⅱ、Ⅲ级和组织学分级正常、轻度、中度、重度分别记0、1、2、3分,每组均分为该组大体和组织学评分。

三、统计学分析

结 果

一、一般情况

正常对照组小鼠均存活,小鼠活泼,无厌食现象,排便正常。造模组小鼠造模后出现精神萎靡、动作迟缓、饮食减少、体质量下降等表现。模型组4只小鼠死亡,存活率为77.8%;三组治疗组死亡动物均有所减少,磷酸铝组、蒙脱石组各有2只小鼠死亡,存活率为88.9%,莪术油组1只小鼠死亡,存活率为94.4%,死因分别为严重反流所致的窒息和肠穿孔、出血,其中3只死亡小鼠解剖见肠壁变薄,肠胀气明显。

二、食管黏膜大体和组织病理学表现

肉眼观察正常对照组食管黏膜光滑,弹性好,大体分级均为0级。模型组食管黏膜均可见充血、红肿以及点状或条状糜烂,3只小鼠病变广泛,融合成片;磷酸铝组4只小鼠食管黏膜光滑,12只可见黏膜红肿、点状充血,其中5只病变局限性融合;蒙脱石组5只小鼠食管黏膜基本愈合,11只可见点状或条状充血、糜烂,其中6只病变有融合;莪术油组10只小鼠食管黏膜光滑,弹性好,7只可见点状充血、红肿,其中仅1只病变有融合。

光学显微镜下,正常对照组食管黏膜表面为非角化的复层鳞状上皮(见图2A);模型组食管黏膜复层鳞状上皮增生明显,细胞核变圆、变大,黏膜糜烂,黏膜和黏膜下充血,大片出血,大量炎性细胞浸润,未侵及食管肌层(见图2B);磷酸铝组、蒙脱石组食管黏膜复层鳞状上皮增生,固有层向上皮层延伸,黏膜下毛细血管扩张充血,有炎性细胞浸润(见图2C、2D);莪术油组食管黏膜鳞状上皮局限性轻度增生(见图2E),黏膜下有少量炎性细胞,偶有毛细血管扩张充血(见图2F)。

表1 各组食管黏膜大体、组织学分级和评分比较

A:正常对照组;B:模型组;C:磷酸铝组;D:蒙脱石组;E、F:莪术油组

5组间食管黏膜大体和组织学评分总体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进一步作两两比较,模型组与正常对照组间、磷酸铝组、蒙脱石组与正常对照组、模型组间、莪术油组与模型组、磷酸铝组、蒙脱石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莪术油组与正常对照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讨 论

莪术油是从姜科植物蓬莪术、广西莪术、温郁金干燥根茎中提取的挥发油,具有抗菌、抗病毒、抗炎、抗肿瘤等多种生物学效应[4]。目前莪术油在临床上广泛应用于宫颈糜烂的治疗,其机制与莪术油抗感染、去腐生肌、促进损伤黏膜修复再生的作用有关,可使柱状上皮脱落,鳞状上皮再生、覆盖病变区上皮缺损处,加速糜烂面愈合[5]。莪术油既然可用于促进宫颈鳞状上皮再生、修复黏膜糜烂,推测对于同为鳞状上皮的食管黏膜,莪术油亦可能发挥保护作用。为此, 本

研究以低浓度稀盐酸反复灌注食管黏膜制备小鼠急性EE模型,观察并比较了莪术油与两种常用胃肠黏膜保护剂磷酸铝、蒙脱石对食管黏膜的保护作用。

研究结果显示,正常对照组小鼠食管黏膜大体和组织病理学表现均无异常,大体和组织学评分为0分;模型组小鼠食管黏膜损伤严重,大体和组织学评分达(2.21±0.43)分;而三组治疗组小鼠的食管黏膜损伤均较模型组显著减轻,部分小鼠黏膜基本愈合,以莪术油组愈合率最高,大体和组织学评分显著低于模型组、磷酸铝组和蒙脱石组,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上述结果表明莪术油用于治疗急性EE效果良好,优于磷酸铝和蒙脱石。

综上所述,本研究结果显示莪术油对小鼠急性EE模型有明显治疗作用,效果优于常用黏膜保护剂磷酸铝和蒙脱石,在动物实验水平证实莪术油是一种有效的食管黏膜保护剂,为临床研发特异性食管黏膜保护剂提供了实验依据。

1 刘春丽,赖克方,陈如冲,等. 盐酸灌注豚鼠食管反流性疾病模型的建立[J].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2006, 22 (3): 620-621,624.

2 张瑞丽,单保恩,田子强,等. 食管灌注Lugol’s碘溶液对小鼠食管和胃黏膜的损伤作用[J]. 癌变·畸变·突变, 2006, 19 (2): 129-132.

3 中华医学会消化内镜学分会. 反流性食管炎诊断及治疗指南(2003年)[J]. 中华消化内镜杂志, 2004, 21 (4): 221-222.

4 吴海霞,孙志明,王勤. 莪术油的药理学研究及临床应用研究进展概况[J]. 中国医药导刊, 2011, 13 (1): 79-83.

5 刘岩,李玲玲,孙虹,等. 三种妇科栓剂对大鼠宫颈糜烂模型的治疗作用及抗菌活性的比较[J].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2008, 18 (8): 18-20.

猜你喜欢
蒙脱石组织学磷酸
蒙脱石中元素杂质铅的质量控制
国际磷酸—铵市场再次走跌
蒙脱石散可治口疮
《呼吸道感染牛分枝杆菌对肝脏和肠道影响的病理组织学观察》图版
上半年磷酸二铵市场波澜不惊
2018年下半年 国内磷酸一铵市场走势简析
磷酸二铵:“钱景”如何
小脑组织压片快速制作在组织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小儿乳酸菌素散联合蒙脱石散治疗小儿腹泻的效果分析
虚拟组织学血管内超声在轻中度冠状动脉病变患者中的应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