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护理在40例脑梗塞患者中的应用

2014-09-12 03:32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14年19期
关键词:脑梗塞常规统计学

云南省龙陵县人民医院,云南 龙陵 678300

综合护理在40例脑梗塞患者中的应用

熊灿珍

云南省龙陵县人民医院,云南 龙陵 678300

目的探讨脑梗塞患者的临床综合护理方法,并观察护理效果,为开展临床工作的开展提供参考信息。方法选取80例脑梗塞患者随机分为综合护理组与常规护理组,分别对其实施综合护理与常规护理,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综合护理组患者的治疗质量明显优于常规护理组患者,且综合护理组患者的心理状态更加积极健康,焦虑与抑郁表现明显优于常规护理组,各项观察数据对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脑梗塞患者实施综合性的临床护理干预措施,将对其病情的治疗、康复以及心理健康起到更加良好的作用,临床应用值得推广。

脑梗塞;综合护理;临床效果

为探讨脑梗塞患者的有效护理方法,笔者对70例脑梗塞患者采用护理,取得满意效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基本资料 收集2013年1月至2013年12月我院收治的80例脑梗塞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患者42例,女性患者38例,年龄最小46岁,年龄最大78岁,平均年龄(58.6±4.8)岁。随机将其分为综合护理组与常规护理组,每组各40例。综合护理组男性21例,女性19例,最小年龄46岁,最大年龄77岁,平均年龄(58.2±4.8)岁;常规护理组男性21例,女性19例,最小年龄47岁,最大年龄78岁,平均年龄(58.9±4.7)岁。经统计学检验分析,两组患者各项基本临床数据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护理方法 在采用完全相同治疗措施的基础上,对常规护理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干预,即仅对患者进行必要的医护引导,并满足患者主动提出的护理要求;对综合护理组患者实施综合性的护理干预措施,主要的护理内容与方法如下。

1.2.1 基础护理与病情观察 首先,要对患者做好基础性的护理干预,例如为患者创建一个良好的康复治疗环境,消除患者对医院的陌生感与恐惧心理,协助患者做好个人卫生。其次,要注意观察患者有无呕吐、恶心、眩晕以及头痛等症状,尤其是失语、偏瘫等神经系统体征的变化。观察患者是否会出现癫痫症状,如果有癫痫发生的情况,要做好准确的记录,如发作的持续时间、形式以及部位等等。最后,还要注意患者有无出现呕血或是黑便等情况。

1.2.2 心理护理 要对患者做好针对性的心理护理,给予患者心理支持,倾听他们的内心想法,使患者内心的苦闷等不良情绪得到宣泄。并告知他们只要能够积极的配合医护工作开展,有信心战胜疾病,就能够早日康复。

1.2.3 用药护理 首先,要遵医嘱指导患者按时、按量用药,告知患者各种药物在病情治疗过程当中的作用及意义,使其从自身的病情治疗与康复角度出发,提高用药依从性。其次,当前临床治疗脑梗塞的药物,通常都具有一定的不良反应,例如硝普钠,所以在患者用药后,要对其进行密切的观察,以及时采取针对性的应对解决措施。同时还要告知患者各种药物服用后可能会出现的不良反应,让其注意自觉情况,如果有不良的反应出现,及时联系医护人员[1]。

1.2.4 康复护理 首先,要对患者做好肢体方面的康复训练。在肢体康复训练上主要对患者进行科学的运动指导,根据患者的病情程度、活动能力等情况,指导他们进行合理、有效的运动锻炼。如果患者处于急性期,要协助他们翻身,让其尽可能保持患侧在上健侧在下的侧卧体位。其次,要对患者做好语言方面的康复训练。在患者有能力进行语言康复训练的时候,尽早开始语言功能方面的训练,刺激患者唇、舌、软腭、喉部及其它肌肉协调运动,同时还要对患者进行反复的听力训练,以及强化读写训练。

1.2.5 健康指导 指导患者合理饮食,日常以低热量、低盐低脂、高蛋白的食物为主,尽可能进食清淡、易消化食物,最好是坚持少吃多餐的基本原则,可多食用一些新鲜的水果、蔬菜,豆类及豆类制品、鱼类、谷类也可适量多食。戒烟戒酒,根据自身的活动能力情况进行适当的锻炼,增强自身体质。如果出现了头晕、头痛、一侧肢体麻木无力、讲话吐词不清或进食呛咳、发热、外伤时应及时就诊。

1.3 观察指标 疗效观察指标:患者的各项机体、神经系统功能完全恢复正常,可以自理生活,为显效;患者的各项机体、神经系统功能明显好转,可以进行简单的活动,为有效;患者的各项机体、神经系统功能无好转,甚至是有所加重,为无效[2]。治疗的总有效率为显效率加有效率。心理状况观察指标:采用国际通用的焦虑、抑郁自评表对患者进行调查、统计,分数从0到100,得分越高,焦虑、抑郁就越严重[3]。

1.4 统计学方法 本研究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 17.0进行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在分组临床护理干预的作用影响下,综合护理组患者的治疗质量明显优于常规护理组患者,综合护理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0%,其中显效患者26例(65%),有效患者10例(25%),常规护理组仅为82.5%,其中显效患者12例(30%),有效患者21例(52.5%),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具体见表 1)。另一方面,经焦虑抑郁观察发现,综合护理组患者的心理状态更加积极健康,焦虑与抑郁表现明显优于常规护理组,综合护理组患者焦虑评分平均为(46.12±6.66)分,抑郁评分平均为(47.86±7.88)分,常规护理组患者焦虑评分平均为(62.87±6.89)分,抑郁评分平均为(68.72±8.52)分,两项数据对比差异同样具有统计学意义(具体见表2)。

表1 整体护理组与常规护理组患者治疗效果对比

注:常规护理组比较,*P<0.05。

注:与常规护理组比较,*P<0.05。

3 讨论

脑梗塞是指由于脑供血障碍引起脑组织缺血、缺氧而发生坏死、软化形成梗死的脑血管疾病。一方面,该病会使得患者的健康深受影响,不论是身体活动能力,还是神志思维都可能会受到严重的危害;另一方面该病还会使患者的心理健康受到影响,导致患者出现心理方面的疾病、障碍,例如焦虑、抑郁等,使患者的生活质量大幅度降低。所以在治疗过程当中,加强对脑梗塞患者的护理是非常必要的[4]。

通过本文的临床效果及研究结果表明,对脑梗塞患者实施综合性的临床护理干预措施,对其病情的治疗、康复以及心理健康起到良好的作用,临床应用值得推广。

[1]殷宝媚.人性化护理在脑梗塞患者中的应用[J].杭州师范学院学报(医学版),2010,28(4):12-14.

[2]中华神经外科学.脑卒中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标准(1995)[J].中华神经科杂志,1996,29(6):381.

[3]段泉泉,胜利. 焦虑及抑郁自评量表的临床效度 [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12,26(09):677-679.

[4]韩粉顺.脑梗塞患者112例护理体会[J].中国医药指南,2010,3(6):135-136.

R473.54

A

1007-8517(2014)19-0102-02

2014.07.21)

猜你喜欢
脑梗塞常规统计学
关于投稿的统计学要求
统计学符号使用的说明
常规之外
统计学符号使用的说明
早期康复治疗对脑梗塞后吞咽功能障碍的疗效分析
本刊对来稿中统计学处理的有关要求
探讨常规课的高效课堂
紧急避孕不是常规避孕
别受限于常规
情绪护理在改善28例脑梗塞患者治疗配合性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