穴位按摩护理技术在老年骨伤科中的应用

2014-09-12 02:04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4年3期
关键词:穴位骨折研究组

薛 敏 韦 霖 高 洁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医院骨伤科,北京 100038)

老年人体弱多病、各脏器功能衰退、抵抗力低下,因疼痛不愿翻身、不愿进行功能锻炼等可使骨折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增加〔1~3〕。本研究对老年骨折患者实施中医穴位按摩护理,旨在提高老年骨折患者的生活质量。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1月至2013年1月在我院骨科住院接受治疗的老年患者90例,均为闭合性骨折,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5例,研究组男28例,女17例;年龄60~82〔平均(69.42±4.54)〕岁;病程1~12 w,平均(5.41±1.52)w,文化程度:小学21例,中学14例,大专10例;骨折部位:膝关节12例,踝关节15例,肘关节8例,腕关节10例。对照组男26例,女19例;年龄61~81〔平均(69.23±5.62)〕岁;病程1~12 w,平均(5.38±1.95) w;小学20例,中学16例,大专9例;骨折部位:膝关节10例,踝关节16例,肘关节9例,腕关节10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及文化程度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治疗期间两组均清淡饮食。给予心理护理、减轻疼痛、腹部热敷、听流水声、冲洗会阴等干预措施,遵医嘱按常规剂量给导泻药物果导片、番泻叶泡茶口服、开塞露塞肛治疗便秘。排尿时让同室的异性探望者或陪护者暂时回避,尽量减少室内人员,并适当遮挡,以消除紧张感。 研究组则在上述综合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生活指导、功能锻炼及按摩护理:(1)生活指导:按时睡觉,枕头高度适宜,指导患者制作适宜自己使用的专用枕垫;睡前热水泡脚或者饮热牛奶,入睡困难时可按摩双足涌泉穴3~5 min〔4〕。(2)按摩护理:由专人向患者及家属详细介绍穴位位置及按摩方法,患者取端坐位,护理人员站在患者的背部或侧方,对患者实施点压、拿捏、弹拨、按摩等方法,选迎香、天枢、合谷、利尿穴、耳穴等穴位,每穴按摩2~3 min,手法柔和稳健,做到轻而不浮、重而不滞,使力量向深层渗透,2次/d,疗程3~5 d。(3)功能锻炼:采用双掌擦颈法、耸肩法、头手相抗法等中医疗法进行颈背肌功能锻炼,症状减轻后开始渐进式锻炼。

1.3效果评价 (1)便秘判定:治愈:2 d以内排便1次,便质转润,解时通畅,短期无复发;好转:2 d以内排便,便质转润,排便欠畅;无效:症状无改善。总有效率=治愈率+好转率。停药复结:停止治疗后便秘再次出现。(2)排尿情况:观察实施护理干预后1、2、5 h内的排尿情况、排尿困难再发人数、导尿人数、尿路感染人数。(3)比较两组肿胀、疼痛症状消失时间及拆线时间、住院时间。(4)生活质量评估:干预半年和1年后,用统一的访视观察表和生活质量评分表,记录患者疾病进展情况,评价护理干预效果。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和焦虑自评量表(SAS)〔5〕评定忧郁、焦虑情况。

2 结 果

2.1两组患者便秘治疗效果比较 研究组患者的便秘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便秘治疗效果对比〔n(%),n=45〕

2.2两组患者停药复结情况比较 研究组患者停药复结率(6.67%,3例)明显低于对照组(53.33%,24例)(χ2=32.78,P<0.05)。

2.3两组患者排尿情况比较 研究组患者的排尿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排尿情况比较〔n(%),n=45〕

2.4两组肿胀、疼痛症状消失时间及拆线时间、住院时间比较 研究组患者的肿胀、疼痛症状消失时间及拆线时间、住院时间与对照组相比均明显缩短(均P<0.05)。见表3。

表3 两组肿胀、疼痛症状消失时间及拆线时间、住院时间比较

2.5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生活质量评估情况 研究组患者日常生活、社会活动、抑郁、焦虑等评分结果均较护理前明显下降,且优于对照组(均P<0.05)。见表4。

表4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生活质量评估情况对比分)

3 讨 论

老年人肾虚,不能主骨生髓,故骨质疏松、筋骨不坚,容易发生损伤。手术是治疗骨折患者的重要手段,压力性溃疡、肺部及泌尿系统感染、深静脉栓塞等是骨科术后常见并发症〔6~9〕。骨折是突发性事件,伤前未进行床上排尿、排便训练,所以在术后或伤后易并发排尿困难、尿潴留及便秘,不仅增加患者痛苦,而且可出现尿路感染等一系列并发症。迎香穴,接受胃经供给的气血;大肠经与胃经同为阳明经,迎香与胃经相邻,用食指按揉迎香穴可刺激阳明大肠经的起点和终点,从而反射性促使大肠蠕动,利于排便。合谷穴属于手阳明大肠经的穴道,按揉合谷穴能疏通经络,对气机闭塞不通的尿闭、便秘、乳汁不行、经闭、滞产、无汗等症有开闭的作用〔10〕。天枢穴属于足阳明胃经,是手阳明大肠经募穴,位于脐旁2寸,为大肠之募穴,疏调大肠腑气,腑气通则传导功能恢复正常,故为治疗便秘、肠痛、肠胀等大肠疾患的主穴〔11〕。合谷、迎香二穴指压时取穴要准确,强度要适宜,以病人自觉局部酸、胀为宜;三穴合用,持之以恒,方能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推压利尿穴能调整膀胱气机,解除尿道括约肌痉挛,促进尿液快速排出;通过饮食调护达到补中益气、通调水道、渗水理气之功效〔12〕。耳穴取肾、膀胱、三焦、尿道,有调整气机、通调水道的作用,留置数日且每日按压数次,可使作用更持久,避免排尿困难的再发。本研究结果显示应用中医穴位按摩护理干预措施治疗老年骨折患者,可有效促进老年骨折患者排尿、排便,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4 参考文献

1周幼文.中药贴敷按摩治疗胸腰椎压缩性骨折后腹胀便秘79例〔J〕.浙江中医杂志,2011;46(3):161.

2张清莲,沙丽文,陈章华.穴位按摩及针灸对骨折长期卧床病人便秘的预防作用〔J〕.按摩与康复医学,2012;3(9):25-6.

3冯学英,高庆娟,国 盼.情志调护干预对创伤骨折患者情志失调的影响〔J〕.中国中医急症,2011;20(7):1201-2.

4郑玲娣.骨折患者手术后疼痛护理〔J〕.中医正骨,2012;24(6):79-80.

5王苏琴.骨折卧床病人排尿困难的中医护理〔J〕.护士进修杂志,2010;25(5):457-8.

6周爱红.骨折术后恢复期患者应用中医护理措施研究〔J〕.中国医学创新,2012;9(18):67-8.

7陈秋光.对老年骨折卧床患者便秘采用护理干预配合穴位按摩的效果〔J〕.中国民康医学,2012;24(22):2750.

8黄燕萍,曹晓红.骨折卧床排尿困难患者实施中医护理的效果观察〔J〕.护理与康复,2011;10(7):612-3.

9宋芝雁.多发性肋骨骨折的中医分型护理〔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0;14(20):89-90.

10冯慧霞.早期联合穴位按摩预防胸、腰椎骨折患者腹胀〔J〕.河北中医,2011;33(12):1824-5.

11任婉君.中医护理在老年骨折患者中的应用观察〔J〕.中国基层医药,2010;17(12):1714-5.

12吴剑云.胸腰椎压缩性骨折腹胀便秘的中医护理〔J〕.中国医学创新,2011;8(32):82-3.

猜你喜欢
穴位骨折研究组
不可忽视的“一点点”骨折
低血压可以按摩什么穴位
立体几何单元测试题
夏季穴位养心
2019届高考数学模拟试题(一)本刊试题研究组
男性排湿,常按这五个穴位
圆锥曲线解答题训练
伤筋动骨怎么破
伤筋动骨怎么破
同时伴有Tillaux-Chaput和Volkmann骨折的成人踝关节骨折的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