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真理念下学生数学学习起点的有效教学探究

2014-09-16 03:22虞积兰
小学科学·教师版 2014年8期
关键词:本真起点逻辑

虞积兰

本真教育是我校的教育哲学,是我们对理想教育品质的概括。我们所理解的本真教育是相对于那些功利的、浮躁的、等级制的甚至非人的教育而言的。本真教育以科学的儿童观和人性观为基础,学生在这种教育中可以保持童心,养成善心,坚持真理,释放潜能,自由健康地成长;教师在这种教育中,把自己视作真理的追求者和实践者,可以自由地探索教育真理,智慧地开展教育活动。本真教育,从学校的角度来说,强调和谐的环境,民主的氛围,尊重的文化,规范的自由,融合的精神。本真教育,从师生共同活动来说,注重双方平等的交流,视野的融合,心灵的对话,思想的交换,质朴人性的碰撞。

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尊重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基础,意味着数学教学活动必须把握好学生的学习起点,在学生原有的认知水平上组织及展开学习活动。 如果我们不了解学生的学习起点,忽视学生的数学学习起点,那么开展的课堂教学只是“表面活动”,不能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学习没有了兴趣,就会显得比较被动,导致课堂教学效率低下。合理把握学生的学习起点,有效运用学生学习起点进行教学,会使学生的学习更主动、更有效。如何在本真理念下关注学生数学学习起点,进行有效教学,笔者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准确把握学生的学习起点

从知识基础来看,学生数学的学习起点有两个:一是逻辑起点,即指学生按照教材学习的进度应该具有的知识基础;二是现实起点,即指学生在多种学习资源上已具有的知识基础。要使课堂教学有效率,就必须了解学生的逻辑起点和现实起点,在备课时先考虑学生会怎么学,把“备学生”真正落到实处,而不是备“应该的状态”,忽视“现实的状态”,使分析学生流于形式,更不要把教学过程看成是学生配合教师完成教案的过程。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把握学生的学习起点具体应做到:

1.系统分析教材,掌握逻辑起点。学生的逻辑起点是教师准确寻找教学起点的最基本的前提。教师必须从整体上把握教材,理清小学阶段现行教材的编排特点与编排体系,对每册教材所涉及的知识点、各领域各类知识结构的内在联系及分布情况进行细致地研究。将这些了然于胸,才能把握好学生的逻辑起点,确定好教学的重点与难点,找准教学的切入点。

2.认真分析学生,抓住现实起点。

(1)通过课前调查确定学习起点。

(2)在课堂上寻找学生的学习起点。

(3)在尝试练习中寻找学生的学习起点。

(4)在谈话中寻找学生的学习起点。

(5)在活动中寻找学生的学习起点。

二、有效利用学生的学习起点

1.根据学生的学习起点,巧妙切入教学。

当在课前寻找到了学生的学习起点时,就要根据学生的学习起点设计教学方案,活化思维,培养能力,提高课堂 40分钟的效率。

2.根据学生的学习起点,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一般来说,教材内容的呈现更多地关注知识的逻辑起点,这涉及到教材本身知识体系的完整性,这也是教材编写的局限性之一。当学生的现实起点远远高于逻辑起点时,我们有必要对教材的教学顺序进行适度的调整。如教学列方程解应用题这部分内容,教材是先安排一步计算的应用题用方程解,学生觉得一眼就能看出的题目,为什么要用“方程”这样繁琐的程序来完成呢?所以,大部分学生学习兴趣不高。为了改变这种状况,我打破了原有的教学顺序。在第一节课时就出示了下面两题:

(1)果园里有梨树 240 棵,苹果树的棵树比梨树的2 倍少 16 棵,苹果树有多少棵?

(2)果园里有梨树 240 棵 ,比苹果树的 2 倍少 16棵,苹果树有多少棵?

马上让学生列式计算,反馈后发现第(1)小题几乎全部学生做对,而第(2)小题只有三分之一的学生做对。 这是为什么呢?引导学生比较两题之间的不同点,并讨论怎样才能使所有人都会做第二题,学生尝试的方法效果都不理想。 这时,我点拨学生用方程尝试。于是,学生顺利地解答了该题,原来做错的学生也能正确解答。再呈现几题让学生用方程解,屡试成功,引起了学生极大的兴趣。

3.根据学生的学习起点,及时调整课堂教学进度。

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往往在课堂上寻找到的学生的学习起点和预设方案中的情况有所偏差,这就造成教师无法照搬教材所提供的学习材料、无法按照自己事先设计好的预设方案进行教学,而必须在学生所占有或提供的学习资源的基础上,改造教材提供的学习材料、调整自己的预设方案。这就对教师自身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时刻注意学生传递的信息,并能根据这些信息及时对自己的预设方案做出相应的调整和变化。

4.根据学生的学习起点,设计有层次的作业。

在教学新知识、解决新问题前,将有针对性地让学生进行一些准备性的“热身运动”,从知识、思维、方法、思路等方面为学生做好准备,将学生有差异的认知发展水平和知识经验尽可能地调整到大致相同的层面上,如果是新授课,可以在课前为学生提供先行组织者(如:预习、课前调查)和适量问题帮助学生自主预习。如果是复习课或习题课,可以设计如“再现型”、“巩固型”和“提高型”具有层次性的习题组来训练。

选择题目时,充分了解哪些题容易出错,哪些题比较典型,哪些题属于一题多解,哪些题综合性较强,反复推敲,在体现数学基础知识、突出通性通法的前提下,力求使每道题都具有代表性、实用性和层次性。很好的利用学生学习起点,设计作业促进学生的后续发展。

教师能否掌握好学生学习的起点,关系到教学效果的好坏。一堂高效的课堂教学,离不开教师对学习起点的关注,只有充分把握好学生的学习起点,并根据学生学习起点制定教学目标,采用有效的教学方法,才能促进学生成绩的提高,促进教师和学生的共同进步,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而我校实施的本真教育为关注学生数学学习起点进行有效教学提供了很好的教育实践氛围与理论支持。

【作者单位:南京市百家湖小学分校将军山小学 江苏】endprint

猜你喜欢
本真起点逻辑
刑事印证证明准确达成的逻辑反思
逻辑
创新的逻辑
坚守本真做教育 履职尽责显担当
弄清楚“起点”前面有多少
起点
我的“新”起点
盈一月相戒指的本真自然与创新
论贾宝玉之本真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