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沉浸化”实践探索

2014-09-16 12:20邵育明
小学科学·教师版 2014年8期
关键词:青年教师考试有效性

邵育明

学科教学行为是指有助于达成教学目标的教学行为。即有效教学所要求的教学质量、教学时间、教学激励、教学效益等因素整合在一起,引发出有效的教学行为。“沉浸化”是运筹学和系统论中的一个概念。把它借运用到小学语文教学领域,提出小学语文教学“沉浸化”实践研究不是一种特别的教育方法或教学手段,而是一种教学行为策略思想,一种教学行为“优选法”程度。界定为教师有目的的选择组织教学过程的最佳行为,从而保证规定的时间内,使教学、教育和发展的任务达到可能范围的最大效率。小学语文教学行为“沉浸化”,促进小学生有效进行学习的行为。

一、小学语文教学“沉浸化”的目标与途径

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在肩负高效的旗帜下,我们向四十分钟要质量,把握落实“双基”,小学语文教学“沉浸化”,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拓展学生的阅读空间,培养学生个性化的阅读,达到小学语文教学“沉浸化”的目标。

我们在实践中探索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的途径,注重课堂教学的“沉浸化”,感悟有效性教学

1、听优质课 感受有效性

为了让大家充分感受到语文教学的“有效性”。一方面,我们把名师请进了课堂,我校邀请到了江苏省著名特级教师来校讲座。特级教师的幽默风趣的谈话,让我们感受到我们的课堂教学“有效性”应该体现在处处为学生的学习服务。另一方面,抓住外出听课的机会让大家更多地感受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由于外出听课的机会有限,听课的老师回来后就利用博客发帖的形势带动大家跟帖共同学习,营造出一个个网上研讨的氛围。

2、教学实践 体验有效性

许多特级教师成功的经验告诉我们:“我们要把每一节家常课当场公开课上,把每一节公开课当成家常课上。”教育理想的境界就是处处体现着教育的有效性。为了达到这样的理想境界,我们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得磨练。学校为每个青年教师的成长铺设了一个个平台,有精心准备的每周挂牌课和不定时的推门课,随堂课。挂牌课期初由教导处统一挂在网上,提前一周上报上课的详细情况,要求反复磨课,上出自己的最佳水平,由领导打分,上交教案存档,并在教研组博客上上传教案,听课老师利用课余时间网上研讨。除了,挂牌课人人上,青年教师还要轮流在教研组内上研讨课,并随时准备迎接领导和教研组长的随堂课,推门课。学校还有每月一次的专家指导课,为青年教师提供了更多,更快的成长机会。

3、结对成长 尝试有效性

针对1-2年的青年教师,我校组成了“师徒结对”的形式,在优秀的骨干教师带领下,每周互听,做好记录。新教师们虚心请教,不断学习,进步很快。

二、小学语文教学“沉浸化”的关键与策略

提高学困生的语文成绩,在提高语文教学成绩中显得至关重要。班级差生大致有三种情况:一种是虽然智力较差,但是学习态度较好;一种是学习态度差,但智力并不很差;一种是既学习态度差,智力因素又差的学生(这是地道的“双差生”),这三种情况的学生都有一个共同点:自学能力差,学习方法不当,大部分学生对学习不感兴趣,因成绩低劣而丧失了学习信心,为了提高差生的语文成绩我指导学生采用五步学习法,即“读—听—说—再读—练”

第一步“读”,初读课文,读懂读通,记下不认识的字词、自己读不懂的问题,做好预习,为下一步的学习做好准备。

第二步“听”,听老师的讲授听同学的讲述,听清楚听明白。

第三步“说”,课上积极发言,说自己的理解和见解,说自己的体会和看法,说自己的疑难和疑问,跟老师和同学交流自己的思想观点,训练自己的口头表达能力。

第四步“再读”,新课讲授后,老师一定要给学生留出“再读”的时间,让学生回读课文,归纳所学,查找遗漏,完成课文相关练习,加深理解。

第五步“练”,即动手能力。将所学知识形成能力,去解决实际问题—完成课外拓展练习题目,以检测自己的知识水平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对于那些学习特别不自觉的学生,采用了一本家校联系本,就是我每天把作业记录在本子上,然后由该生回家带给自己的父母,由父母督促完成作业后,在本子上签名。当然这一办法的实施,必须先和孩子的父母保持帮助孩子的一致态度。这一办法我用在了我班最顽劣的学生徐商龙的身上,效果很好。

三、小学语文教学“沉浸化”的反馈与体现

小学语文教学“沉浸化”的反馈体现在两个方面,那就是作业和考试。

1、抓好作业。

要求学生进行预习,也就是让他们作好精神上的准备。俗话说:知己知彼,方能百战百胜,学习也是一样。我们语文课上的预习最重要的一步工作就是读通课文。只有预习了,才能知道这节课要学习什么。哪些比较简单,自己已经比较好的掌握,哪些是自己不太明白的,这也正是这节课该重点听的地方。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是需要时间和悟性的,但课堂上时间有限,老师不能将课停下来用于学生对某一个知识的理解和消化。而学生上课都是比较情绪化的,一旦某个环节他听不懂,他就没有信心没有耐心再继续听下去了,长久下来,他必然失去兴趣,上课的效率自然降低。因此预习就显得很重要。其实所有的老师都要求学生在上课之前对本学科知识进行预习,但真正能作到的恐怕只是那些学习习惯非常好的学生,对大多数学生而言“课前要预习”这句话只是左耳进右耳出。所以我们低年级老师经常采用家长签名的手段来督促学生完成预习作业。

2、抓好考试。

考试前,及时提醒。(1)给孩子们提要求。讲答卷的要求,从一年级时,就给孩子们总结考试要做到字迹工整、仔细审题、认真答卷、反复检查、不准漏题,这20个字。阅读题怎么答,作文怎么审题,写句子要加标点。(2)设立奖励机制。考满分的同学可以得到大奖,成绩前5名可以得到奖品,成绩有明显进步的也可以得到奖励。(3)让孩子们给自己定目标,考多少分或超过谁?或考前几名?(4)考试前调动好孩子们的精神状态。我经常跟孩子们讲,有好的精神状态,考试就成功了一半。考试当天的早上,我就关注孩子们的精神状态是否饱满,如发现谁精神不振作,一定要及时鼓励,让每个孩子都精力充沛地参加考试。

小学语文教师致力于自己的小学语文教学“沉浸化”,必将提高语文教学质量,取得语文教学效果。

【作者单位:苏州香雪海小学 江苏】endprint

猜你喜欢
青年教师考试有效性
如何指导青年教师上好一节数学达标课
青年教师如何做到“不忘初心,继续前进”
引导青年教师走专业化成长之路
促进医学院校青年教师成长的探索与实践
船舶严重横倾时应急行动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