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实验教学融入科学课堂

2014-09-16 03:28张颖
小学科学·教师版 2014年8期
关键词:红薯盐水实验教学

张颖

实验教学是小学科学教学中的一种重要方法,符合儿童喜欢自己动手的心理特点。对于激发儿童的科学兴趣,培养儿童的合作能力,提高儿童的科学素养有十分总要的意义。在教学中教师应强调学生收集处理、分析总结、观察和创新等能力的培养,通过学生的主动探究、讨论、自主思考来达到自我不断完善的过程,使学生始终处于实验全过程的积极状态,以发挥学生的主体性。通过自己动手实验,观察实验活动,提高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勇于探究未知的能力。

小学科学学习要以探究活动为核心,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活动是学习科学的主要途径,作为小学科学教学中的一种重要方法——实验教学,符合儿童喜欢自己动手摆弄、尝试的心理特点,符合儿童需要经过动作思维感知建立具体形象才能进行抽象思维的认识发展规律。对于激发儿童的科学兴趣,培养儿童的合作能力,提高儿童的科学素养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教师必须善于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到观察、实验等学习活动中去,亲自感知实验所产生的各种现象和变化,提高自行获取知识的能力。

一、实验材料要多样,可以让学生自己搜集一些自己感兴趣的材料

教师要引导学生探究科学规律,更多的是让孩子们自己去观察、实验、研究。学生提出的假设是多样的,教师就要为验证这些假设提供多样的材料,而不能把学生框死在几种固定的材料上。那如何准备多种多样而且有结构的材料呢?那就要充分利用学生的资源和力量。在每上一个单元前,教师开出一张材料清单,让学生提前去收集实验材料。学生无法准备的材料则由教师收集。如《观察土壤》一课的找出土壤中的沙和粘土,让学生想把沙和粘土分开的办法,学生说出办法后再让学生根据自己和老师收集的材料,按照自己的方法来设计和进行实验。由于各个学生的认知水平不同,在实际研究过程中,研究小组成员间的见解会有所不同,而这些矛盾会在他们进一步的研究中解决。这就是让学生“真刀实枪”地做科学。

二、实验实施要小组合作化

科学实验教学倡导合作性学习方式,由于学生之间存在知识、习惯、心理、能力等方面的差异,因此应合理搭配,使实验能力强的学生得到更大进步,同时也使实验能力相对弱的同学,得到及时的辅导和帮助,获得锻炼与提高。促进实验小组合作性的形成,合理组合实验小组并定期交流,充分发挥实验小组对实验教学的作用。这有助于集体主义、科学精神和情感等的培养,增强了学生之间的沟通交往和信息交流。在教《摩擦力的秘密》一课时,让学生自己设计实验研究影响其大小的因素,学生分成小组自行解决问题,兴趣高涨,小组间展开激烈讨论:需要什么材料、怎样进行实验……方案设计好后,小组成员分工合作--有的操作、有的记录、有的观察……即使实验不成功,我也让他们自己解决,直到成功为止。在这样的合作过程中,学生学会了分工合作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也认识到集体的力量之巨大。

三、实验方式要有探究性,培养逻辑推理、讲求思维的严密态度

科学教材中实验部分大多为探究性实验,以促进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形成。在实验中应鼓励学生大胆探究,坚持事实求是的科学态度。能体现逻辑思维的科学课,最明显的是《红薯在水中是沉还是浮》这一课。桌子上放着两盆液体,我出示两个红薯,分别放到盆子里。红薯在一盆液体里沉,另一盆液体里浮。交换红薯,再分别放入盆中,在刚才沉的盆子里,红薯还是沉,浮的还是浮。把两个红薯放入其中一个盆中,都浮起来了,放入另外一个盆中,红薯都沉下去了。这时候学生说:“噫,这个水是怎么回事?”有的就说:“我觉得浮的一盆水是盐水!”听一个学生这样说,好多学生都跟着认为是盐水。学生说盆里的水是盐水,这时,我问:“你能确定浮的一盆水肯定是盐水吗?”这个提问引起了学生的思考,有一些学生就说不敢确定。我说,如果不能确定这盆水是不是盐水,那么我们怎么办?有的学生说:我们取些水烧干,烧一烧就烧出盐来了。接着学生动手实验,按照教材的方法烧盐水,结果真的烧出了白色的粉末,学生都认为这就是盐!证明了使红薯浮起来的液体就是盐水。我又问:还有什么方法证明这盆水是盐水?学生思考之后说:做一杯盐水试试看。于是,分小组做盐水使红薯浮起来的实验,最后试验成功了,学生十分开心。像这样的过程充满探索性,孩子们很有兴趣,学习积极性很高,一堂课上下来也很顺。这个过程是个推理的过程、证实的过程、质疑的过程。

四、学生有强烈的求知欲,培养讲求质疑的创新精神

学生有强烈的求知欲,他们会打破沙锅问到底。关键是教师在认识上向前迈进一步,教师对科学、对教育、对学生有一个新的认识,这样我们才能真正跨出这一步。设计“水的浮力”的教学实验,就可以通过学生自己动手将各种不同类型的实验材料放入水中观察现象,并动手将浮在水面的物体用手向下压,产生水有向上的浮力的直观感受,从而得出结论。然后让学生自己设计实验证明下沉物体也受到水的浮力的作用。并启发学生思考如何利用水的浮力,使不平衡的杠杆达到平衡。这种设计可满足学生强烈的求知欲,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总之,科学教学强调学生收集处理、分析总结、观察和创新等能力的培养,我们可以通过学生的主动探究、讨论、自主思考来达到自我不断完善的过程,使学生始终处于实验全过程的积极状态,以发挥学生的主体性。通过自己动手实验,观察实验活动,提高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勇于探究未知的能力。

【作者单位:烟台经济技术开发区第六小学 山东】

猜你喜欢
红薯盐水实验教学
秋季怎样种植红薯
电容器的实验教学
蒸红薯,学一招
坚强的红薯
几何体在高中数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洒盐水”
当冷盐水遇见温淡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