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幼儿表达能力的培养

2014-09-16 03:39张清玲
小学科学·教师版 2014年8期
关键词:四分音符八分音符长音

张清玲

音乐,是艺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纲要》对幼儿园艺术教育提出这样的培养目标:“能初步感受并喜爱环境、生活和艺术中的美”“喜欢参加艺术活动,并能大胆地表现自己的情感和体验。”“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艺术表现活动。”而《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更详尽的提出教育建议:“让幼儿倾听和分辨各种声响,引导幼儿用自己的方式来表达他对音色、强弱、快慢的感受”。那么,如何培养幼儿的音乐表达能力呢?下面我来谈谈我的做法。

一、感受生活、环境中的美——声音

引导幼儿主动去发现和感受生活中的各种音响,体会不同声音的表现力及带给人们的不同感受。

1.听一听。让幼儿听一听生活中的各种声音,如:小鸟叫声、炒菜声、流水声、汽车喇叭声等,再让幼儿用声音模仿听到的各种声音,感受生活中不同音响的区别与内在美。

2.找一找。启发引导幼儿找一找我们生活环境中哪里能发出声音,如:敲桌子、敲盆、拍手、捻指、踏脚等,并且听一听它们的声音是好听还是不好听,让幼儿初步感受乐音与噪音。

3.做一做。让幼儿先随音乐练习拍手,再随音乐练习踏脚,最后跟着音乐边拍手边走步,练习时力求能合上拍子。在此基础上,引导幼儿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表现不同的音乐,如:跳、走、拍肩、扭胯、跺脚等。

通过以上几种方法,让幼儿知道声音是通过敲击产生的,它们有的好听,有的不好听,好听的声音能给我们带来美的享受。生活中最美的声音就是歌声和乐曲声。

二、感受音乐艺术中的美——强音和弱音

要提高幼儿的音乐表达能力,还要让幼儿认识、了解音的强弱。正是因为有强音和弱音,音乐才那么丰富、动听。

1.学一学。让幼儿听一听,说一说谁的声音强,谁的声音弱,并模仿他们的声音。以动物的鸣叫声为例:让幼儿模仿狗和猫的叫声,感受并表现其强弱的区别,同时鼓励幼儿用不同的方法来表现音的强弱,如:拍手声、跺脚声、歌声等等,加深幼儿对声音强弱的理解。

2.一认。在幼儿理解强音、弱音的基础上,认识强、弱音记号“f”和“p”。让幼儿知道这两个符号的意义,并且能够在做同一种动作时,根据所给的记号表现出强弱的不同。如:拍手看到f时就用力拍,看见p时就轻轻拍。

3.用一用。让幼儿在一些朗朗上口的儿歌里表现强弱,并且能在适当的地方加上f记号和p记号。例:儿歌《大鼓和小鼓》,

大鼓,嗵嗵嗵,(f)小鼓,咚咚咚,(p)

嗵嗵嗵, (f)咚咚咚, (p)

大鼓小鼓敲起来,真呀真热闹,真热闹。

学、认、用的训练活动,非常随意有趣。孩子们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用自己喜爱的方式来感受音的强弱、表现强音和弱音,非常自由、轻松,学习效果非常好。

三、 感受音乐艺术的灵魂——节奏

节奏,是音乐艺术的灵魂,培养幼儿良好的节奏感,对提高幼儿的音乐表达能力至关重要。为了让幼儿感受丰富的节拍,增强节奏感,我采用多种形式相结合,由易而难,循序渐进。

(一)建立长音和短音的概念,并能区分音的长短

1.画一画,引导幼儿通过动手操作区别长音和短音。让幼儿一边说一边在纸上画出一个长音和一个短音,如:边画长音边用嘴说啊----,边画短音边说啊--,手停嘴即停。幼儿手嘴配合形象直观,马上能体会到长音和短音的区别。然后,再让幼儿找一找并说一说生活中哪些声音是长音?哪些声音是短音?例如:站在远处呼唤小朋友"小--华--你--在--哪儿?"(长音)"小华你在哪儿?"(短音)等。在本环节训练中,我只要求幼儿表现出长音和短音,并不要求用什么形式来表现,幼儿兴趣很浓,想出了很多方法,如火车的“呜——”和“喀嚓、喀嚓”等。这样,不仅能区别长音和短音,也促进了幼儿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发展。

2.唱一唱,引导幼儿自如地唱出长音和短音。练习唱长音和短音的方法很多,如结合拍手、跺脚等进行练习。其中一种很好的方法:即将一条长绳在长短不同的距离上打结。幼儿从一端开始摸着绳子走向另一端,到打结处,唤一口气,再发出另一个音,一直到手触摸到绳子的另一端为止。这种方法能很快帮助幼儿准确地发出长短不同的音。 例如:--〆------〆----〆--〆--------〆-- 啊-- 啊------ 啊---- 啊-- 啊--------啊—

(二)进行节奏训练,培养良好的节奏感。

1.教师组合节奏,请幼儿来打。老师出示节奏型,先让幼儿边说边打出节奏,再让幼儿为这条节奏填上不同的且符合这条节奏的生动的语言。如:节奏2/4× ×° |××°× |(嗒 嗒° |嗒嗒° 嗒|),配上语言:我 上 |幼儿 园 |老 师 |你真 好 |教师还可以打出一小节一小节节奏,让幼儿去听辨老师打的节奏到底是什么?幼儿可根据自己听到的说出节奏,也可以用不同的音符摆出听到的节奏,这样既可以培养幼儿良好的节奏感,又可以训练幼儿敏锐的听辨能力。

2.编节奏。给幼儿创造一个空间,让幼儿把所学的各种音符按一定规律加以组合,编创出不同的节奏。如:把四分音符和八分、二分音符组合起来“× ×°|××°×°|××°××|×°-°|(嗒 嗒°|嗒嗒°嗒|嗒嗒°嗒嗒|嗒 -|)”先编再打,然后填上生动的语言,幼儿在玩中学习,不被束缚,积极性、主动性得以最大限度的发挥,如此学习节奏,幼儿提高很快。

3.多部节奏练习。幼儿独立打节奏趋于醇熟后,要培养他们彼此配合共同表现节奏的能力,这一点对提高幼儿音乐表达能力也是很重要的。练习时先从打二部节奏开始,逐步过渡到三部、四部或多部节奏。练习二部节奏的方法:例如:打四分音符和八分音符。首先,让幼儿明白四分音符和八分音符之间的关系:即一个四分音符等于两个八分音符。强调在打节奏的时候,第一组打一个四分音符,第二组要同时完成两个八分音符。明白这一点后,请第一组幼儿先打四分音符,给出一个速度,然后第二组幼儿打八分音符进入。多部节奏的练习是节奏练习的更高形式,如果幼儿能够协调自如地完成多部节奏练习,就说明他们已经初步地具备了较好的节奏感。

幼儿音乐表达能力的培养应不拘泥于一种形式,不束缚孩子的手脚,为幼儿所喜爱和接受,才能取得好的教育效果,让幼儿能够从音乐中享受到乐趣,而且要使这种乐趣得以巩固、发展,成为终生发展的一种需要。

【作者单位:德化县龙浔中心幼儿园 福建】

猜你喜欢
四分音符八分音符长音
论利盖蒂钢琴练习曲(第一卷)之节奏组织
论节奏中特殊时值的简快教学方法
南音二弦演奏技法之“贯”与“折”
借助柯达伊教学法培养学生的音乐核心素养
法语长音符号的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