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腺样体肥大都需手术吗?

2014-09-17 05:11季文樾
大众健康 2014年9期
关键词:腺样体咽鼓管鼻咽

腺样体又称咽扁桃体,是位于鼻咽顶后壁中线处的一个块状淋巴组织。腺样体出生后即存在,在正常生理情况下是呼吸道的“卫兵”之一。

腺样体增生肥大并引起相应的气道阻塞、鼻炎、中耳炎等症状者称为腺样体肥大。因为腺样体在儿童5~6岁左右增生最为显著,10岁后逐渐萎缩,成人基本消失。所以腺样体肥大一般为小儿多发病,成为小儿腺样体肥大。

打呼噜可能是腺样体肥大

腺样体肥大会引起很多症状,给患儿及其家长带来很多生活中的不便与困扰。这些症状也是也可以帮助家长初步判断孩子是否患有腺样体肥大。若家长发现孩子存在下述症状应该立即到咽喉科就诊,排除腺样体肥大,以免给孩子造成进一步的危害。

局部症状

1.气道阻塞:患儿睡眠时打鼾,张口呼吸,俯卧睡眠,睡眠中反复变换体位。长期严重阻塞可引起面部和牙齿发育畸形。

2.鼻部症状:肥大的腺样体及分泌物可堵塞后鼻孔引起慢性闭塞、流涕和闭塞性鼻音,常引发鼻-鼻窦炎,鼻窦炎也可刺激腺样体增生,两者互相影响。???

3.耳部症状:腺样体肥大阻塞咽鼓管咽口,同时腺样体炎症波及咽鼓管黏膜,咽鼓管在阻塞和有炎症的情况下,容易出现引流不畅,从而引起分泌性中耳炎,出现耳闷胀和听力下降。

4.咽、喉部及下呼吸道症状:因为鼻咽部分泌物往下流,刺激呼吸道黏膜,可以引起咽部不适、阵咳,易并发支气管炎。

全身症状

虽然腺样体小小的在鼻子中,但是这个部位“牵一发而动全身”,容易引起全身症状。这些症状为营养发育障碍和反射性神经症状,患儿可表现为厌食和消化不良,可有睡眠多梦、夜惊、遗尿和磨牙,白天注意力不集中、反应迟钝等症状。

与睡眠呼吸障碍相关的症状

腺样体肥大是儿童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症最常见的病因之一,患儿常表现为睡眠打鼾、张口呼吸、俯卧睡眠、睡眠不安。

确诊检查:鼻咽镜和X线片

1.纤维(电子)鼻咽镜,将腺样体阻塞后鼻孔的程度分为4度,1度阻塞25%以下,2度阻塞26~50%,3度阻塞51~75%,4度阻塞76~100%,3度以上伴有临床症状即为腺样体肥大。 ?

2.鼻咽侧位X线片:可见鼻咽后壁软组织增厚,一般用腺样体厚度(A)/鼻咽腔宽度(N)比率计算,A/N比率小于0.6,为正常大小。大于 0.6,可诊断腺样体肥大。

哪些患儿需要手术治疗

腺样体肥大本身并不会给患儿造成生命危险,但是腺样体肥大影响通气,影响睡眠质量,影响发育。手术是治疗腺样体肥大的有效手段之一,但是并不是所有的腺样体肥大幼儿都需要接受手术治疗。

腺样体肥大的患者存在下属症状之一者应该行手术治疗:

1.存在张口呼吸、打鼾或有鼻塞性鼻音者;

2.腺样体肥大堵塞咽鼓管咽口,引起分泌性中耳炎;

3.已形成“腺样体面容”并有消瘦发育障碍者。所谓的腺样体面容是指由于腺样体肥大导致面骨发育发生障碍,颌骨变长,腭骨高拱,牙列不齐,上切牙突出,唇厚,缺乏表情的面容,也可以成为“痴呆面容”,一旦形成,难以恢复;

4.腺样体肥大伴鼻腔鼻窦炎症反复发作,或上呼吸道感染频发者。存在上述症状的患儿应该立即到咽喉科就诊及时诊治。

手术方式不断进步

腺样体切除传统的手术方式是局麻下进行腺样体刮除,该手术方式痛疼明显,术后腺样体残留及术后出血的并发症较多,并且会对患儿造成极大的恐惧心理。

现在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多在全身麻醉下进行腺样体切除,在内窥镜观察下用吸切钻切除和低温等离子切除。吸切钻切除的优点在于切除彻底,腺样体肥大复发率低,配合压迫及电凝止血,术后出血率低。低温等离子切除术中出血少,目前花费高于切削方法。少数医院用刮出方法。

术后可能局部出血。文献报道个别病例术后出现颈椎半脱位及咽鼓管粘连。

手术大多可维持终身

腺样体切除术后张口呼吸、打鼾及鼻塞性鼻音会很快缓解或消失,以及病史比较短的鼻窦炎及中耳炎会很快缓解。但是对于病史时间比较长的鼻窦炎及中耳炎在手术后还需要配合药物治疗一段时间。

对于腺样体切除术后大多效果可以维持终身,但是有文献报道少数病例出现咽鼓管圆枕的淋巴组织增生,堵塞后鼻孔,需要再次手术治疗。

传统的观念是腺样体肥大的孩子需要4岁以上手术,造成很多2~3岁的幼儿出现腺样体肥大不能及时治疗,影响面容及身体发育,随着医疗技术的进展,目前如果病情较重,2岁以上的孩子都可以通过手术解决腺样体肥大的问题。

由于小儿神经系统发育不完善,同时鼻咽部痛觉敏感度差,所以术后一般疼痛不明显,小儿可以不需要任何药物等镇疼措施。腺样体切除术术后一般需要在医院观察1~2天,术后需要在家休息大约2周左右。

由于鼻咽腔属于咽部,术后最好进软食,防止质硬食物刮蹭手术创面。术后1周左右可完全正常进食。

腺样体手术不会引起“空鼻症”

腺样体位于鼻咽腔,扁桃体位于口咽腔,如果腺样体肥大患儿同时伴有扁桃体肥大或慢性扁桃体炎,可在与扁桃体切除同时进行。

腺样体位于鼻咽部属于咽腔的一部分,腺样体切除手术由咽喉科完成,手术入路并不经过鼻腔,也不切除及破坏鼻腔结果,不会造成网上所盛传的“空鼻症”等后遗症。

因为腺样体和扁桃体是咽部的免疫器官,呼吸道的“卫兵”,许多患儿家长担心一旦切除,患儿今后容易患其他疾病,如气管炎、肺炎等。其实完全不用担心。首先切除腺样体是因为它的肥大引起呼吸道和周围器官疾病不得已而切除,其次在咽部,还有其他淋巴组织如舌扁桃体,咽鼓管扁桃体的仍然可以起到呼吸道“卫兵”的作用。

季文樾: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耳鼻咽喉科主任,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对各种咽喉肿瘤的诊治、嗓音显微外科手术及小儿咽喉疾病等有专长。

猜你喜欢
腺样体咽鼓管鼻咽
腺样体肥大如何用药
鼻咽癌的鉴别诊断:反复鼻出血VS鼻咽癌
保持“耳朵呼吸顺畅”
治中耳炎要训练咽鼓管功能
腺样体肥大,用药还是手术?
张嘴睡觉真的会变丑吗?
鼻子塞了,缘何耳朵受累
听不清,嚼软糖
鼻咽部纤维血管瘤的CT初步诊断
初治鼻咽癌患者调强适形放疗的疗效及预后因素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