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数学教学中发挥小学生的想象力

2014-09-18 01:54郭丽娜
教育教学论坛 2014年36期
关键词:想象力教学效果小学生

郭丽娜

(河北省行唐县只里乡贾洛营小学,河北 行唐 050600)

如何在数学教学中发挥小学生的想象力

郭丽娜

(河北省行唐县只里乡贾洛营小学,河北 行唐 050600)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师生的想象力有很重要的作用,正确认识数学和想象力的关系,充分发挥好师生的想象力,掌握具体方法和途径,对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发展学生思维、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有着不可低估作用。

数学教学;发挥;小学生;想象力

我们知道,在小学阶段,逐步开启、培养和训练小学生的逻辑思维和抽象思维能力,是我们小学数学教学的主要目标,这也是实施素质教育教学目标的一项重要内容。在传统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我们老师关注更多的是学生的感知、认知、记忆、思维等智力性因素的作用,而对情感、意志、想象力等非智力因素考虑得较少。那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该如何发挥小学生想象力的作用,进而培养学生素质,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呢?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我不断对此潜心研究,逐渐探索出一条有效的路子,愿与大家共勉。

一、要正确认识人的想象力和小学数学的关系

在九年义务教育中的小学六年时间里,小学生所学的数学知识主要包括:①加、减、乘、除四则运算及其混合运算;②一些数的基本分类。例如:整数、自然数、分数、小数、百分数、奇数、偶数、质数、合数、约数、公倍数、公约数等;③一些基本的数学常用符号及其用法;④一些基本初等应用题。例如:关于路程、时间、速度的应用题等;⑤一些基本图形。例如:圆形、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等。

对于以上内容,表面上看起来,它们似乎和学生的想象力没有什么关系,其实并非如此。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学生是受教育的对象。在传统教学中,他们一直是教学过程的“受动者”,但是,有一点我们必须明白,他们也是具有鲜活生命和自主能动性的个体,他们在接受教育的过程中往往会对教师的教学行为产生一定的反应,或者说是一种反馈。如果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忽视了这种学生反馈出来的心理因素表现,只顾自己一味地讲课,势必会在一定程度上挫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这就是我们教师忽视学生的想象力与小学数学之间关系导致的结果。那么,学生的想象力与小学数学存在怎样的关系呢?

1.学生的想象力可以拓展小学生的思考范围。在小学1~3年级的数学教学中,存在一定的“数”的拘限性,例如:对于“一位数、两位数、三位数”的加、减混合运算。这些数本身只是单纯的数,如果教师只是单纯按照按照大纲和教材讲解这些“数”,就会让学生感到非常单调和枯燥,就不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思考力。这时,如果我们教师备课时把学生的想象力也考虑上,教学效果就会不一样。

2.学生的想象力可以开辟小学数学教学的广阔途径。教师在备课和教学过程中,如果考虑上学生的想象力,就能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和主观能动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的学习思路更加广阔,条理性也就非常强,从而开辟更多的解题思路和途径。

3.学生想象力是小学数学和其他学科联系的桥梁和纽带。我们知道,各学科知识之间是存在一定的联系,但这种联系,学生不是轻而易举就容易就能领悟的,这就需要学生借助自身想象力的作用,把各学科之间的知识联系起来,从而对这些知识进行系统掌握,做到触类旁通。

掌握了学生想象力与小学数学的关系,我们也就明白了它的作用。想象力作用主要表现在:(1)促进小学生的思维能力的发展;(2)激发学生求知探索的兴趣和大胆创造的意识,为学生初步形成创新意识打下良好基础;(3)推动小学数学教学工作的开展。

二、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发挥学生想象力的具体途径

在这方面,主要包括两个层次的含义。

1.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想象力的运用。教师在具备了相当的想象力之后,才能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使自己的教学变得生动形象,从而提高教学效果。而在小学阶段,由于小学生的思维系统还没有发育完全,如果教师在数学教学过程中,能把抽象的数学知识讲得具体、形象,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听得畅晓、明白,的确是件很难得的事。这就需要我们教师在平时注重积累知识,不断拓宽自己的知识面,不断地丰富和完善自己的想象力,进而才能引导激发学生的想象力。

在讲《分数的初步认识》这一章时,由于小学生是刚接触这一新知识,对分数这一新东西,他们还没有什么直观的感性认识。因此,这就需要教师先充分运用和发挥想象力,通过生活实践中大量用到分数的例子或者利用教具来增加学生的直观印象,这样,教学效果一定不错。

2.小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想象力的运用。例如,小学生在学数学时,一般情况下是先听老师讲,然后再进行记忆等思维活动。但这些活动的过程都是单一的,学生不会因此想到其他事情。尤其是做习题时,学生只是为做题而做题,他们不会去考虑做题有什么用,做错了怎办?等等,这就使得学生解题成为一种单一的行为。如果这时教师能对学生进行必要的指导,教学效果就会不同。

例如,小学数学第七册主要讲以下内容:①亿以内数的读法和写法;②亿以内数的加、减、乘、除;③分数的初步知识;④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

教师在讲述亿以内数的读法和写法时,如果按照规律讲解,学生都能很快地掌握。但是,在比较两个亿以内数的大小时,尤其是当位数一样时,问题就会出来了,学生就会出现差错或做得很慢。比如:比较3126937和3126947的大小。学生刚接触这种题目时,会不知如何下手,但如果教师对他们进行一些方法指导,问题就能解决。

综上所述,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师生的想象力有很重要的作用,充分发挥好师生的想象力,对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发展学生思维,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有着不可低估作用。

G623.5

A

1674-9324(2014)36-0093-02

猜你喜欢
想象力教学效果小学生
看见你的想象力
打开新的想象力
提高病理学教学效果的几点体会
加强焊接教学质量提高焊接教学效果的探讨
抓好课的结束部分 深化体育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