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生提高数学学习兴趣的方法

2014-09-18 01:54沈东凡
教育教学论坛 2014年36期
关键词:长方体小学生生活

沈东凡

(江苏省邳州市占城镇中心小学,江苏 邳州 221300)

浅谈小学生提高数学学习兴趣的方法

沈东凡

(江苏省邳州市占城镇中心小学,江苏 邳州 221300)

兴趣是学习动机的出发点,没有兴趣,数学学习只会是盲目机械地做题,不能从根本上理解数学的真谛。本文从小学初学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出发,着重分析了这些问题产生的原因,并结合具体实践提出了一些建设性的意见,旨在激发小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和兴趣,从而提高小学生学习数学的效率和质量。

小学数学;兴趣;动机

绝大多数的小学生和小学教师都会体会到数学教学在小学教育中的尴尬地位,数学课程在小学教育中占据了极其重要的地位,可是在学生心中却不是非常的重要。对于一些小学生来说,他们不喜欢学数学,认为数学课程很烦和无聊,并且脱离了实际生活,让学生能避则避。到底是什么原因造成了学生这种不喜欢数学的心理?

一、小学生不喜欢数学的原因

1.数学学科客观因素的影响。数学学科具有高度的抽象性和严密的逻辑性,特殊的学科特点也给学生的学习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而小学生学习起来比较容易产生枯燥乏味的感觉,给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都带来了不少的困难。同时数学作为小学升学考试中的必修科目,其重要作用也非比寻常,教师和学生在数学上投入了较多的时间和精力,但还是无法满足升学的需要,其主要原因就是学生的学习目的发生了根本的转变,学生学习数学不再是为了乐趣和生活的需要,而是单纯地为了考上一个理想的中学,学习一旦只是为了学习,就会产生很多负面的影响,学生在学习上失去了主导地位,从而产生强烈的抵触情绪,这样的教学现状无法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学生自然不会喜欢上数学。

2.学生自身心理因素的影响。小学生正处于身心发育的关键时期,这一时期所表现出来的特点就是对一切新鲜的事物都会产生浓厚的兴趣和探索的欲望,但是却不会有一个持久的坚持,很多学生的兴趣是短暂而盲目的。学生可能在刚接触到数学这门学科时,会感受到数学的陌生和新奇,但是随着对数学不断深入的了解,这种新奇感就会逐渐的减弱甚至于消失。取而代之的是沉重的作业任务和烦琐的知识点,小学生尚不成熟的脑力在理解和想象方面确实有所欠缺,面对这一挑战,很多学生选择逃避和放弃数学。

3.家长和教师外在因素的影响。对于家长来说,每一位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子女能够有所成就,这是可以理解的,但是如果把这种过高的期望强加于学生身上,却会起到事与愿违的作用。小学生叛逆心和贪玩心都比较重,过重的压力不但不利于学生的身心成长,甚至会激起学生的逆反心理,家长让学生做什么,学生偏不做什么,以此来表达自己的抗争心理。对于教师来说,部分小学数学教师教学水平有限,有的教师身兼多职,难以将过多的时间用在数学教学上,他们更多的认为小学数学教学并不是十分严肃的事情,只要在45分钟的时间里将课本上的内容念一遍就可以了。也有的教师把成绩看得很重,考试要考的内容才是重点,教学时刻围绕着考试的要求转,这种教学心理直接导致了学生学习的被动性。

二、让小学生喜欢上数学的方法

1.让数学成为生活中的数学。就目前的小学数学教学来说,为什么学生会感觉到数学难,究其原因就是小学数学脱离了实际生活。数学来源于生活并渗透到生活之中,如果把数学学习与生活实际联系起来,必然会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加学生学习数学的激情。教师应该运用生活中的实例进行课堂教学。比如在认识长方体的时候,如果一味地让学生根据课本上的概念去天马行空的想象,学生将很难理解长方体到底是个什么样子,但是一旦把抽象的长方体具体到生活中的某样东西,如教学楼、衣柜、文具盒等,学生就会恍然大悟,原来长方体就是这个样子,理解起来也会更加直观容易。通过此种教学方法,很多抽象的问题会迎刃而解,学生在更加清楚、更加牢固地掌握数学知识、理解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的同时,也会提高对学习数学的兴趣。

2.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遗憾的是很多教师错误的认为只有严厉的教学手段才会征服淘气的小学生,其实不然,教师的威严并不能让学生真正地顺从,表面上看起来似乎起了作用,实则只会让学生更加的反感数学教师和数学学科。教师要做到从生活和学习上给予学生多方面的关心和指导,与学生多沟通交流,以朋友之道来理解学生的快乐和烦恼,尊重个体,积极赞扬鼓励学生的每一个微小的进步,从感情上拉近与学生的距离,从而打破师生之间的隔阂,让学生卸下沉重的包袱,对教师充满信任的感情。同时教师也要尽可能多地提供学生成功的机会,学习上的成功对学生来说是莫大的荣耀和激励,一次真正的成功胜过教师的任何称赞,能够帮助学生树立学习的信心,鼓动学生接受新的挑战。

3.丰富数学课外活动。小学生是十分活泼好动的,想要通过讲课把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数学课堂上来几乎是不可能的,小学生的注意力往往只能持续15分钟左右的时间,如果把同样的教学方法应用于剩下的30分钟,教学效果可想而知。所以教师要通过丰富多彩的数学活动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在课堂上让学生动手实验是一个很好的数学活动。例如在讲解正方体六个面的拆解相关的题目时,就可以很好地利用学生的动手能力,让学生亲自制作正方体,然后将之拆解进行观察。这种教学方法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而且还可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三、结束语

总而言之,只要教师能够从教材和学生出发,认真准备课堂教学活动,精心设计教学主线,有效利用教学资源,把全部的时间和精力都倾注于数学教学上,就能从本质上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动力和兴趣,让学生主动喜欢上数学,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并从中感受到学习数学的奥妙和快乐,从而提高数学学习的效率和质量。

[1]帅成霞.激发兴趣的几种方法[J].贵州教育(半月刊),2005,(6).

[2]宋贤良.试论艺术教学中的兴趣培养[J].教育艺术,2003,(8):17.

[3]张雪珍.小学“小班化教育”教学指南[M].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99.

G623.5

A

1674-9324(2014)36-0096-02

猜你喜欢
长方体小学生生活
表面积和体积的计算
表面积和体积的计算
拆拼长方体
拆拼长方体
疯狂让你的生活更出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