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有效性分析与对策研究

2014-09-18 01:54周群英
教育教学论坛 2014年36期
关键词:职业规划职业大学生

周群英

(西南财经大学 天府学院,四川 成都 610000)

当前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有效性分析与对策研究

周群英

(西南财经大学 天府学院,四川 成都 610000)

本文主要就当前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有效性进行分析,并针对大学生在进行职业规划过程中的一些问题提出一些简要的对策,希望通过笔者的浅显之见,对广大学生以及教育工作者有所启发。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分析;对策

一、前言

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问题是现在社会中的大问题,随着我国高校不断的扩招,每年都有大批的学生选择接受更高层次的教育,以此来提升自身素质,增加其在社会中的就业资本。但是由于现代社会发展迅速,人员竞争压力不断增加,高校毕业生在学历上的优势已经逐渐减弱,而其经验不足,缺乏实践等方面却日渐凸显出来,造成其毕业后很难及时有效的找到理想的工作。鉴于此,我国有关高校为了有效地解决大学生毕业就业的问题,积极地在学校内部开展了职业规划课程,希望通过强化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方式,让学生可以更好地融入到社会生活中去,找到自己理想的工作。因此本文主要就当前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有效性进行分析,并针对大学生在进行职业规划过程中的一些问题提出一些简要的对策,希望通过笔者的浅显之见,对广大学生以及教育工作者有所启发。

二、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有效性

(一)指导学生发展方向,促进学生良性成长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不仅是高校中的一门教育课程,其更是一种推进学生向前发展的帮助性策略,具体来说在其应用的过程中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意义。

1.指导学生发展方向。每一个学生在求学的过程中都会有自己的梦想,并愿意为梦想而努力奋斗,但是随着毕业的临近梦想与现实的冲突,往往让学生感到迷惘和不知所措。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展开,给了学生足够的思考空间,帮助学生从现实的冲击中走出来,帮助其认清现实理清未来的发展方向。

2.促进学生良性的成长。学生的成长与学校的教育密不可分,即将毕业的学生其在心理上会产生微妙变化,毕业的失落,进入社会的兴奋,未来生活的迷惘等都是即将毕业的学生在心理上可能出现的问题。而通过职业规划的引导,可以让学生对自己即将面对的世界产生认识,并有效地掌握了自己未来的脚步,使其可以用一颗平和的心面对毕业,面对社会。这不仅是对学生心理的一次疏导,更是对学生成长的一次促进,帮助其完成人生的蜕变。

(二)完善学校教学不足,拓宽学校教学功能

随着现代教育改革的不断发展,高校教育教学中的一些不足也在日渐显现出来,尤其是在学生职业管理方面学校更是一直处于被动的状态,没有采取主动的措施帮助学生进行职业的选择、未来的引导。在高校中开展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后,其有效地填补了学校这方面的不足,对学生的发展起到了良好的作用,具体来说其作用有以下几个方面。

1.完善学校教育的不足。事物是不断发展变化的,因此就哲学的层面讲,高校的教学永远是不可能尽善尽美的。所以在进行高校的教学中不断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是关键,在高校中倡导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其就是对高校教育教学的又一次完善,只有充分地发挥出职业规划的作用才能保障高校在教育教学中具有明显的优越性。

2.拓宽学校教学功能。传统的高校教学功能相对比较简单,其主要的功能就是教学,通过教学来提高学生的文化水平。但是随着现代教育的发展,教育教学已经不只停留在文化水平上,其更加关注学生的素质、能力等方面。新型教育要求学校要进行多元化的教学,开发多样化的教学功能。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教学正是对学校教学功能的有效拓展,其让学校更加地贴近学生,更能帮助学生解决实际困难。

(三)满足社会人才需要,帮助学生找准定位

我国高校在进行教育教学的过程中,主要以培养复合型人才和社会需要的人才为主要目的。值得注意的是在进行人才培养的过程中,高校应以社会为依托,避免盲目教学。而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进行使得学校教育与社会实际产生了联系,让学校的教学更加的科学化、合理化。具体来说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满足社会人才需要。社会的发展需要大量人才的支持,但是由于社会发展阶段的不同,其对人才的定义也存在着不同,因此把握社会人才需要是关键。进行职业生涯规划后,从一定程度上使学校对社会的实际需要产生了认识,让其可以有效地调整人才培养方案,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需要。

2.帮助学生找准定位。每个人在社会中都有着其自己的定位,并且随着个人经验阅历的增长,其在社会中的位置也在不断地变化着。大学生初入社会,其对自己在社会中的定位还很模糊,因此容易对其社会生活产生一定的影响。鉴于此,学校在进行职业生涯规划的教育过程中,有侧重地加深了学生对自己的认识,让其可以更好地找准自己在社会中的定位,进而更好地融入到社会中去。

三、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发展对策

(一)纠正学生认知,严格规划标准

目前我国各大院校都已经在学校内部开展了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教学,引导并鼓励学生积极的对自己的未来进行有效的规划,设定自己的职业目标,理清自己的发展方向。但是由于多方面的因素影响,导致学生对自我了解不足,常常对自己产生错误的认知,没有明确自身的实力,造成自我评价失真的现象。这很容易影响其职业生涯规划的准确性,造成职业规划的失败。因此在今后的学习过程中,在进行职业规划的过程中有关教育工作者应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1.纠正学生认识。学生对自我的认知产生偏差不利于其职业生涯的规划,因此教师在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过程中,应教会学生自我评价的方法,让学生采取互评、相互沟通等方式,对自己产生全面准确的评价。只有这样才能为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提供有效的依据。

2.严格规划标准。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是对学生未来职业的规划,其要与现实生活、个人素质等多方面相结合,因此在进行职业规划的过程中,教师要针对职业规划的步骤、内容等进行严格的规范,让学生可以有理有据、按部就班地进行职业生涯的规划,减少规划过程中的麻烦。

(二)加大规划指导,把握社会发展

通过对学生进行走访,我们发现部分在校生在进行职业规划的过程中采取了敷衍了事的态度,对自己的职业规划毫不重视,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是由于部分学生对大学生职业规划缺乏正确的认识,忽视了职业规划对其未来的重要性。这样不认真且缺乏重视的态度,将直接导致职业规划的作用难以发挥。因此在实际的生活中,有关教育工作者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对学生中存在的这一问题进行解决。

1.重视职业规划宣传,加强学生认识。职业规划的重要性在高校中不言而喻,为了让学生对其产生重视,教师在进行相关方面的教育过程中,应重视宣传的作用。积极地向学生宣传职业生涯规划对其未来的作用,以此来加强学生认识。

2.加大规划指导,把握社会发展。针对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不认真的问题,教师不仅要发挥宣传的作用,同时还要加大规划指导的力度,对学生进行全程的规划指导,让学生可以在教师的监督下进行职业生涯的规划,这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认真程度,更能使教师及时的对其规划过程中的问题给予指导。值得注意的是,在进行规划的过程中,教师应把握好社会的发展,从社会生活实际的角度对学生进行指导。

(三)挖掘学生个性,加大实习力度

学生在进行职业生涯规划的过程中经常会出现职业规划不清的现象,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有很多种,其中最主要的就是学生对具体职业认识不清,缺乏有效的了解,而缺乏有效的实习是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因素。鉴于此,在今后的工作中有关教育工作者应在以下几个方面给予注意。

1.挖掘学生个性,科学职业选择。每个学生都有其独特的个性,其在职业选择的过程中个性的成分占有了很大一部分的作用。因此在教师指导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的过程中,应对学生的个性进行充分的了解,从其个性出发。科学地选出适合其从事的职业。

2.加大实习力度,融入社会实际。学生在进行职业生涯规划的过程中难以选出适合自己的职业很大一部分的原因是由于其对具体职业缺乏足够的认识。因此为了弥补学生这一方面的不足,在今后的教育工作中,学校应加大学生的实习力度让其可以在实践的过程中对职业产生一定的认识,并加深其对社会生活的认识,让其可以在毕业后更好地融入到社会实际中去。

四、总结

综上所述,当前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对大学生的发展有着一定的有效性,但是其自身存在的一些问题与缺点也不容忽视,在今后的教育工作中,有关高校应从教学实际、学生个人及社会需要等方面入手,全面地对学生进行指导,让学生可以更好地进行职业生涯规划,帮助其拥有美好的未来。

G642

A

1674-9324(2014)36-0142-03

周群英(1979-),女,重庆人,西南财经大学天府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人力资源管理、思想政治工作。

猜你喜欢
职业规划职业大学生
守护的心,衍生新职业
论社会适应能力视角下的大学生职业规划
大学生职业规划与就业问题研究
指导大学生做好职业规划的策略研究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大学生之歌
如何在地理教学实践中引导学生进行职业规划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
他把孤儿院办成大学生摇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