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企业角度浅谈高校如何加强大学生职业素质的培养

2014-09-18 01:54赵志苹
教育教学论坛 2014年36期
关键词:素质人才职业

赵志苹

(河北大学 教育学院,河北 保定 071002)

从企业角度浅谈高校如何加强大学生职业素质的培养

赵志苹

(河北大学 教育学院,河北 保定 071002)

高校是培养人才的摇篮。高校培养的人才最终是要输入社会,为社会服务的。高校教育如何结合就业市场和学生自身特点来加强大学生的职业指导,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提升学生职业素质,增强学生的职业领悟与反思,最终提高学生的就业质量,是高校教育应该深刻反思和积极应对的问题。

研究生教育;职业素质;企业及用人单位;改革

职业素质是指个人从事某种职业所应具备的基本素质,是职业者对社会职业的认知与适应能力的一种综合体现。其主要表现在职业兴趣、职业能力、职业个性以及职业情况等方面。高校应该顺应经济形势的发展,在培养大学生基础理论的同时,渗透职业素质的理念,培养学生正确的个性的职业素质。职业素质的培养,不仅能够帮助大学生拓展知识面,提升职业素质,掌握专业技能,还能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一、当代企业对高校毕业生的要求

显然,企业对应聘者的职业素质与能力的需求,对在校学生发展有着很好的导向作用。当代企业已不再单纯用高学历、高分数的标准来衡量毕业生了,而是更看重以下几方面的素质:①优良的个人品质,对企业而言,员工的品质就是企业的“品质”,专业知识的欠缺可以通过企业各种培训、深造机会弥补,但低劣的人品却是无法弥补的;②团队协作能力,企业的兴衰成败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成员相互协商、相互尊重、相互凝聚的程度;③吃苦耐劳的精神,企业非常欣赏勤奋、上进、肯吃苦的年轻人,学生时代就要培养学生敢于拼搏、吃苦耐劳、经得起各种困难的考验、不断进取、并有百折不挠的精神;④扎实的专业技能,学习成绩不是企业用人的唯一标准,但是仍然是企业衡量大学毕业生的一项无可替代的重要标准,熟练掌握或精通某项专业技能,打下坚实的专业知识基础,永远都是企业对大学毕业生最基本的要求之一;⑤不断创新的意识和能力,那些善于运用自己的大脑去不断探索、开拓和创新的大学毕业生是企业最看重的人才,因为他们永远不满足于现状,孜孜不倦地向更新、更高、更强的目标挑战;⑥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是企业和社会对大学毕业生最基本的素质要求,也是毕业生成才的基础、事业腾飞的起点;⑦较好的心理素质,心理素质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大学毕业生是否能够在艰苦或不利的环境中很快调整自己的状态、保持旺盛的斗志、保持朝气蓬勃、坚持积极进取。

二、高校培养大学生职业素质的必要性

有调查表明,接近100%的大学生在找工作时都是盲目地投简历。其实大学生并不了解企业招聘、录用人才的基本标准。现在有很多企业向就业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大学生的素质现状与企业要求相去甚远。社会对大学生“眼高手低”、“纸上谈兵”、“高分低能”等负面因素的评价,说明学校培养出来的人才的素质和能力与企业的需要还有较大差距。

1.职业素质培养是社会经济职业发展的需要。21世纪是经济迅速发展,人才竞争、行业竞争激烈的时代,许多岗位的需求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岗位所需的知识和技能更新周期加速,用人单位对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职业能力要求不断提高。这些变化特征将要求高等院校在对学生进行职业指导的过程中必须加强学生的职业素质培养,引导学生根据当前市场经济职业发展的需要调整职业发展方向以主动适应社会变革,谋求更大的人生发展力。

2.职业素质培养是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我国市场经济发展趋于经济全球化、一体化,企业将按照国际化标准模式进行管理,对人才素质要求也将越来越高,越来越全面,这样企业才能适应新的国际竞争形式和发展。新时期企业对人才选用的职业标准也从单纯注意专业变化到注意综合素质,要求职业者不仅应有良好的文化基础,有过硬的岗位技能和能力,还应有良好的职业品质和继续学习和发展的能力,这将成为市场经济建设和社会职业对劳动者和人才的普遍要求。

3.职业素质培养是迎接知识经济创新挑战的需要。企业的兴衰成败、实力强弱首先在于知识的拥有和创新能力,取决于是否善于进行知识管理和积极推进知识创新,谁能够拥有更多更高的知识和科技,谁就会获得最高的经济回报和经济效益,谁能不断创新能满足社会需求的知识产品,谁就会掌握竞争优势赢得发展和进步。因此培养大批具备良好职业素质,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现代化人才,是时代发展的需要,是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需要,是深化教学改革的必然趋势,

三、高校加强学生职业素质培养的措施

通过以上的理论分析,可见当代大学生职业素质的培养十分重要,这关系到大学生本人到工作岗位后的工作表现与能力,也关乎到社会与企业的发展。以下我从四方面简单分析培养大学生职业素质的途径和方法。

1.重视人才市场的调研。人才市场是大学生求职最普遍也是最重要的途径,各行各业的企业到人才市场去招聘本企业需求的人才。重视人才市场,一方面可以为高校教学提供信息,让高校了解企业的需求;另一方面用人单位是大学生将来要投身工作的地方,也是锻炼大学生能力与素质的地方,高校教学工作如果能加大对这两方面的调研,在对大学生职业素质培养中势必会有很好的针对性,从而提高教学效率。因此,高校要总结出适应实际要求的专业技能、职业素质与能力的标准体系,在课程教学中,要求教师密切联系实际,不断更新人才市场信息,把握市场需求,建立有针对性的人才素质与能力培养体系,提升学生就业竞争和适应能力。

2.进行科学的素质能力评估。每位大学生的知识、技能、能力结构各不相同。所以高校需要针对这种问题为学生提供更为有效的工具来使他们更加清楚的了解自己,要通过相应的测量与评估工具,让学生了解自身当前的各项素质与能力的状态和水平,这样就可以让学生准确地清晰地了解分析自我。在此基础上,学生可以依据测试结果制定适合自己的学业规划、素质与能力的拓展计划。教师同样也可以根据教学经验,建立适应本校学生实际的素质与能力的评估体系和评估标准,科学地设计评估流程和测量办法,建立素质与能力的评估记录,为学生提供实际帮助,为学生未来就业提供相应评估报告。

3.借鉴案例分析的教学方法。在群体教学中榜样无疑是最好的激励方法,好的案例拥有最值得学习的素质与品质内容,是教师可以运用到教学中的很好的素材。讨论、分析贴近学生的成功职业人士,有助于学生理解与接受,有利于学生模仿和建立榜样目标。在教学实际中,通过引用和分析典型案例,可有效帮助学生建立相关素质能力概念,进而让他们理解和掌握各种提升途径与方法。

4.加强课堂内外的团队训练。团队拓展训练是培养学生各项素质能力的最直接有效的方式。一方面可以借鉴心理学与教育学方法,另一方面可以直接采用企业培训的成熟经验。这部分教学,除了授课教师外,亦可以根据学校实际条件,聘请企业人力资源和企业培训专业人员参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教学质量和实际效果。

总之,是大学生从教学中得到很好的职业素质培养的很直接且有效的办法。团队拓展训练,可以依据企业的需求,锻炼大学生的职业素质,以便大学生很好地为以后职业发展打下基础。只有培养出社会需要的人才,才是好的高等教育。

[1]徐冬蓉,严晓兰.论大学生职业素质的培养[J].南昌大学学报,2007,(5).

[2]荆秋慧.大学生职业素质训练的目标与方法[J].大学生就业,2005,(8).

[3]徐美燕.以就业为导向培养学生职业能力 [J].教育与职业,2005,(8).

G646

A

1674-9324(2014)36-0209-02

赵志苹(1987-),女,河北邢台人,在读研究生,研究方向:高等教育管理。

猜你喜欢
素质人才职业
人才云
守护的心,衍生新职业
高铁乘务员的素质要求及其养成
素质是一场博弈
什么是重要的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