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新媒体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方法

2014-09-18 01:54杨华
教育教学论坛 2014年36期
关键词:高校学生政治思想

杨华

(重庆三峡学院 外国语学院,重庆 404100)

探讨新媒体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方法

杨华

(重庆三峡学院 外国语学院,重庆 404100)

互联网技术的发展,预示着新媒体时代的来临,高校大学生在受到基于互联网技术下的新媒体的影响下,思想观念和政治意识都受到了极大的冲击,如果高校注重通过利用新媒体这一媒介来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就能够使新媒体发展过程中所产生的负面作用得到消除,从而挖掘出其中的正面能量。本文重点分析当前新媒体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和现状,从而提出几点创新性的方式方法。

新媒体;高校;思想政治

一、引言

在新媒体时代,信息内容呈现形式多元化、信息价值多样化和信息来源隐蔽性等特点,甚至出现真假难辨的现象,从而给高校大学生的思想政治带来不少的负面影响,特别是来自西方的腐朽思想通过互联网有泛滥发展的趋势,如果不加以筛选和甄别,就极容易对世界观和人生观以及价值观还没有完全形成的大学生产生严重的影响,所以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人员要关注新媒体的重要作用,以及信息传播方式的改变,在新媒体的应用上,与其是围堵高校学生的使用,还不如进行引导,利用新媒体的优势来提高高校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

本文研究了当前新媒体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和现状,提出几点创新性的方式方法,希望为我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创新提供一些参考。

二、新媒体时代下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现状及问题分析

1.新媒体时代下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现状分析。在新媒体时代下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现状主要呈现下面几个方面的特点。

第一,高校学生对新媒体的使用非常普遍,广泛地采用了电脑媒体以及手机媒体来进行学习和了解新闻和其他多方面的信息。相对于传统的书籍、报刊和广播、电视媒体,学生更喜欢将时间花在电脑和手机上。很多高校学生每日的上网时间都能够超过2个小时,而上互联网的重要目的是为了娱乐。以学习为目的的上网相对较少,这说明新媒体还有一个重要的功能,那就是娱乐功能。

第二,高校学生对新媒体的认知状况。当前的高校大学生对新媒体认知主要体现在应用门槛较低,能够让学生的生活和学习变得更加简单和便捷,这些学生对新媒体有一定的依赖性,广泛应用在他们的学习和生活之中。因为新媒体具有开放和平等的环境,所以能够为高校学生提供可以任意发挥的舞台。大多数高校学生对于新媒体中的信息已有一定的识别能力,但是对于信息的理解深度和批判能力还有所欠缺。

第三,高校教育工作中对新媒体的接受状况。由于新媒体凭借着快捷高效的传播方式已经被广泛地应用在老师的课堂教学以及日常事务管理和思想政治教育中,高校学生有自己的QQ群和飞信群,也有各自的微博和博客等,能够使他们的交流变得更加多元化,高校学生容易通过新媒体以及互联网的空间来吐露自己的内心,而且高校学生也很容易接受通过新媒体来进行思想政治教育。

2.新媒体时代下的思想政治教育问题分析。从分析高校学生在新媒体使用的现状来看,新媒体在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上具有非常突出的作用,当然在现实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同样也存在着很多的问题,这主要体现在下面几个方面。

第一是主体媒介素养缺失。高校学生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在批判使用新媒体的能力上还有所欠缺,不能够有效地甄别和筛选新媒体上的不利因素。

第二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已经很难满足时代的需求,也不适应使用新媒体进行传播和普及。

第三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使用新媒体进行教育还是非常简单,仅仅是将传统的教学内容复制到新媒体上进行教学,而不是将新媒体所具备的独特功能进行有效转化融入到具体教学实践,将现实社会和虚拟社会进行有效结合进行针对性的思想政治教育,所以新媒体的思想政治教育作用并没有有效体现出来;第四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环境本来具有复杂性,新媒体时代又让文化呈现多元化的展现形式,所以冲击着人们的传统思想体系,高校学生所处的环境也不断发生变革,如果不能够以先进的思想和声音来进行信息传播,掌控文化信息主阵地,就很难提升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水平。

三、新媒体时代下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方法分析

1.使用新媒体创新高效思想政治教育主体。首先要提高学生的媒介素养,将媒介素养教育融入到课堂教学和时间活动中,注重意见领袖的发掘,进一步发挥学生网络这个群体的重要作用,在信息传播的过程中,要以优秀学生来把关,从而增强学生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主体性认识。提升学生的自我约束精神和政治素养,从而促进新媒体空间上的学生一种自我治理能力的培养。然后要培养专家型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让这些专家型的教育工作者拥有现代化的教育观念,能够充分认识到在新媒体时代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性,从而提升他们利用新信息媒体,掌握信息传播技巧并灵活地运营传播原理好方法来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最后要充分利用多元化媒体进行教学,实现优势互补。比如现在新媒体包括即时通讯和微博以及微信和EMAIL等,为了实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高效性,可以借助EMAIL工具来进行一对一的沟通和交流,而采用QQ群以及SNS等平台,则能够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客体进行有效的互动,通过Blog或者微博等平台来展现自身的个性以及自己在思想政治方面的自律性,通过使用不同的新媒体进行沟通交流,就能够有效使新媒体互补,从而增加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

2.采用新媒体来创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途径。第一,要大力扩展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政治理论教学的教学渠道,从而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的互动教学,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而这一点就可以通过新媒体技术来实现,比如对精品课程采用新媒体进行广播或者放在互联网上让学生点播等,这样就能够将文字和图像等多媒体元素融为一体,有效地增强教学内容的感染力和吸引力,进而实现教学内容的互动交流。第二,要加强巩固校园媒体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阵地。通过校园网络媒体来建立一种网络舆情,关注学生在生活和学习中遇到的难点和疑点,加强和学生的互动,使用积极向上的思想文化来占领新媒体阵地。同时要依托校园媒体来建立一支能够为教育工作者所用的新媒体控制队伍,而这些队伍也是由学生为主体来构建,从而有效激活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当然也需要引入高校的宣传部门人员以及辅导员来加以引导,从而形成互动的信息媒体控制。最后,要深入探索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抓手,以高校学生班集体为单位建立QQ群、博客群和微信好友圈等,创建有效的信息交楼平台,从而为学生提供主动的交流学习平台。

3.使用新媒体来促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策略。对此需要下面三方面来完善,第一要以高校的红色网站为建设主体,关注网站建设的形式,采取能够符合高校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来设计教育内容,进而扩大新媒体的宣传阵地。与此同时,还要加大政治教育类软件的开发力度,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技术上的先进性。第二要以网络为中心实现内外联动的教学机制。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时机来瞅准切入点,夯实线下的思想政治教育基础,并最终实现线上线下联动的思想政治教育网络。第三要增强能够让学生可以接受的内容教育策略,要根据高校学生的学习心理和需求,有针对性地设计符合学生兴趣以及教育方式的教学内容,从而满足学生身心健康的成长,在内容建设上要注重生动、趣味以及艺术和真实性,同时还要具有一定的时效性和连贯性,从而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深度和广度。

四、总结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必须要契合时代精神,全方面地利用新媒体技术,让新媒体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服务,才能够有效遏制新媒体可能给学生带来的负面影响,因为当新媒体上的内容都是正能量的内容时,那么基于环境影响原理,学生的思想也会呈现积极向上的健康思想,从而有效地提升思政教育的效果。

G641

A

1674-9324(2014)36-0253-02

猜你喜欢
高校学生政治思想
思想之光照耀奋进之路
思想与“剑”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高校学生意外伤害事件应对与处理
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思想永远不能丢
“政治攀附”
“思想是什么”
“政治不纯”
政治不过硬,必定不可靠——政治体检不能含糊
关于高校学生工作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