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购彩意向的影响因素研究
——体育彩民学生与非体育彩民学生比较

2014-09-20 08:40王妮娜罗小兵
衡水学院学报 2014年4期
关键词:购彩彩民体育彩票

袁 越,刘 炼,王妮娜,罗小兵,王 斌

(1. 邯郸学院 体育学院,河北 邯郸 056005;2. 华中师范大学 体育学院,湖北 武汉 430079)

学生购彩意向的影响因素研究
——体育彩民学生与非体育彩民学生比较

袁 越1,刘 炼2,王妮娜2,罗小兵2,王 斌2

(1. 邯郸学院 体育学院,河北 邯郸 056005;2. 华中师范大学 体育学院,湖北 武汉 430079)

采用自编学生购彩意向影响因素调查问卷,对我国10个省(市)的123名体育彩民学生和628名非体育彩民学生购彩意向的影响因素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体育彩民学生的经济效用得分显著高于非彩民学生;男性非彩民学生的风险偏好得分显著高于女性非彩民学生;家人购彩对学生购彩认知和外部信息作用因子有影响.应培养学生树立良好的价值观,弱化彩票的经济效用;预防和干预学生追求“刺激性”的购彩心理;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使学生理性对待购彩.

彩民;学生;体育彩票;经济效用;心理

随着我国体育彩票业的快速发展,体育彩民群体无论在规模还是结构上都不断扩充发展.研究发现,目前体育彩民群体中不仅有工人、个体工商户、国家机关干部和教师等,也出现了在读学生[1-2];学生体育彩民在整个体育彩民群体中的比例在3.6% ~ 21%之间,其中大部分在5%左右[1,3-5],且呈上升趋势.

作为无固定工作和无稳定收入来源的学生,应被禁止或限制购买彩票.首先,我国《彩票管理条例》明文规定,销售点禁止向未成年人销售彩票.换言之,年龄低于 18岁的中小学生被禁止购彩.其次,体育彩票发行的初衷是为社会福利和体育事业发展筹集社会闲散资金,而作为没有固定工作和经济收入的大学生和研究生手头无闲散资金,不应是体育彩票消费群体.最后,学生购彩可能会带来一些负面影响,频繁购彩确实可导致学生荒废学业[6]和价值观扭曲现象[7].

为了预防学生参与购彩,按理说应该对体育彩民学生和非体育彩民学生的购彩心理和行为进行比较分析,然而,非体育彩民学生群体既包括参与购彩但又未达到“体育彩民学生”定义标准的那部分学生,也包括从未参与购彩的那部分学生,后者并没有发生实际的购彩行为,他们的购彩心理和行为也就无从比较.但前期研究表明,购彩意向是指体育彩民在一段时间内购买体育彩票的可能性,体育彩民购彩意向影响因素主要包括购彩认知、外部信息作用、经济效用和风险偏好.体育彩民购彩意向是预测体育彩民购彩行为的最关键变量,若是对体育彩民学生和非体育彩民学生购彩意向影响因素进行对比,就有可能发现这两个群体在购彩意向影响因素上的差异,并挖掘一些导致体育彩民学生购彩的关键性影响因素,可为预防学生参与购彩提出合理化建议提供实证依据.有研究表明,父母购彩行为和性别对学生的购彩心理与行为有预测作用.如,有研究表明父母的博彩行为对学生参与博彩有很好的预测作用,且对于父母玩博彩的学生,男生比女生购买彩票的可能性大一些[8].因此,本研究拟探讨父母购彩行为和性别两个变量对学生(体育彩民学生与非体育彩民学生)购彩意向影响因素(经济效用、风险偏好、购彩认知和外部信息作用)进行对比分析,并提出预防学生参与购彩的建议.

1 方法

1.1 被试

本研究以体育彩民学生和非体育彩民学生为研究被试,体育彩民学生是指“持续购买体育彩票三个月或更长时间,且每月都有购买体育彩票的高中及以上学历且无固定工作的在读学生”,非体育彩民学生是指“除体育彩民学生以外的高中及以上学历且无固定工作的在读学生”.为方便表述,本研究中将体育彩民学生简称为“彩民学生”,将非体育彩民学生简称为“非彩民学生”.被试基本情况见表1.

表1 被试基本情况(n=751) 人

1.2 研究方法

1.2.1 问卷调查法

采用自编的《体育彩民购彩心理与行为问卷》之学生分问卷《学生购彩意向影响因素问卷》,问卷共 16个条目,4个维度.前期探索性因素分析的结果表明,学生购彩意向影响因素呈现出清晰的四因素结构,验证性因素分析的结果表明学生购彩意向影响因素问卷具有良好的结构效度.内部一致性信度较好,购彩认知、经济效用、风险偏好和外部信息作用的 Cronbach α系数分别为 0.820,0.735,0.740和 0.833,总问卷的Cronbach α系数为0.838.

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方法在全国选择代表不同地域和经济发展水平的北京、重庆、江西、浙江、山东、吉林、甘肃、海南、广东、湖北等10个省(市).每个省选择经济发展水平不同的3个城市作为调查城市.每个城市下分城区和郊县两个调查区域,其中,城区下设2个调查点,即繁华商业区和一般居民生活区;郊县下设2个调查点,县中心和乡镇.于2010年7-8月期间到每一个选定的体育彩票销售点发放问卷,采用匿名填答、现场回收的方式进行,并给填完问卷者赠送小礼品一份.共发放体育彩民问卷2 720份,回收2 632份,剔除无效问卷后获得有效问卷2 426份,根据体育彩民学生定义筛选出彩民学生调查问卷123份.同时,发放非彩民学生问卷700份,回收660份,剔除无效问卷后获得有效问卷628份.

1.2.2 访谈法

在上述调查点选取彩民学生进行访谈,每个省访谈1-2名,共计15人.在上述10省(市)选取非彩民学生进行访谈,每个省访谈 3-4名,共计 37人次.彩民学生访谈内容主要包括购彩的原因、家人对本人购彩的态度、购彩对本人的学习和生活的影响等;非彩民学生访谈内容主要包括本人不购彩的原因、本人对体育彩票的认识、本人对家人及其他学生购彩的态度等.

1.2.3 数理统计法

采用spss18.0对问卷调查所获取的数据资料进行描述性统计和多元方差分析.

2 研究结果

2.1 彩民学生与非彩民学生经济效用的比较

经济效用是体育彩民对体育彩票消费的经济回报的度量.对经济效用采用 2(性别)×2(家人购彩)×2(组别)的 MANOVA分析发现,组别(F=24.669,p<0.001)主效应显著,具体表现在彩民学生的济效用因子得分显著高于非彩民学生(F=40.016,p<0.001).为了进一步了解彩民学生与非彩民学生在经济效用因子上差异的具体情况,对经济效用的3个条目分别采用方差分析检验组间差异,结果表明在3个条目上差异均显著:“购买彩票是改善经济状况的有效方式”条目(F=265.658,P<0.001);“购买彩票虽然收益不稳定,但成本也不高”条目(F=9.050,P<0.01);“购买彩票能以较低成本获得较高回报”条目(F=4.617,P<0.05).

2.2 彩民学生与非彩民学生风险偏好的比较

风险偏好是体育彩民在体育彩票消费中愿意承担风险的倾向.对风险偏好采用 2(性别)×2(家人购彩)× 2(组别)的 MANOVA分析发现,家人购彩主效应(F=4.576,p<0.05) 、组别主效应(F=67.959,p<0.001)、性别与组别的交互作用(F=3.922,p<0.05)均显著.对性别与组别的交互作用进行事后分析表明,男性彩民学生在风险偏好因子得分上与女性彩民学生无显著差异(F=1.246,P>0.05)、而男性非彩民学生在风险偏好因子得分上显著高于女性非彩民学生(F=21.672,P=0.000),结果见图1.

2.3 彩民学生与非彩民学生购彩认知的比较

购彩认知是体育彩民对体育彩票根本属性的认识.对购彩认知采用 2(性别)×2(家人购彩)×2(组别)的MANOVA分析发现,家人购彩主效应(F=5.314,p<0.05) 、组别主效应(F=28.097,p<0.001)、家人购彩与组别的交互作用(F=4.156,p<0.05)均显著.对家人购彩与组别的交互作用进行事后分析表明,家人购彩的彩民学生在购彩认知因子得分上显著高于家人不购彩的彩民学生(F=12.271,P<0.01),而家人购彩的非彩民学生在购彩认知因子得分上与家人不购彩的非彩民学生无显著性差异(F=0.226,P>0.05),结果见图2.

图1 两组学生在风险偏好因子上的得分

图2 两组学生在购彩认知因子上的得分

2.4 彩民学生与非彩民学生外部信息作用的比较

外部信息作用是影响体育彩民体育彩票消费的外在客观因素.外部信息作用是体育彩民通过体育彩票消费使自己需求得到满足的度量.对购彩认知采用 2(性别)×2(家人购彩)×2(组别)的 MANOVA分析发现,家人购彩主效应(F=12.062,p<0.01)、组别主效应(F=31.797,p=0.000)、家人购彩与组别的交互作用(F=4.045,p<0.05)均显著.对家人购彩与组别的交互作用进行事后分析表明,家人购彩的彩民学生在外部信息作用因子得分上显著高于家人不购彩的彩民学生(F=15.495,P=0.000),家人购彩的非彩民学生在外部信息作用因子得分上显著高于家人不购彩的非彩民学生(F=10.333,P<0.01),结果见图3.

图3 两组学生在外部信息作用因子上的得分

3 讨论

首先,彩民学生的经济效用得分显著高于非彩民学生,其原因可能在于彩民学生相信购彩会带来较大的经济回报,这可能是他们参与购彩的一个重要心理诱因.研究中发现彩民学生普遍赞同“购买彩票是改善经济状况的有效方式(M=3.54)”,这与彩民购彩主要是为了获得奖金、改善经济[9-10]的研究结果相符;而非彩民学生(M=2.03)对此普遍不认同,如非彩民学生常谈到“有一种怕上当的感觉,怕不中奖,所以不买”“不买是因为中奖几率小,中不了奖就是浪费钱,是一种恶性循环”等.在“购买彩票能以较低成本获得较高回报”上,彩民学生(M=2.75)与非彩民学生(M=2.52)均比较理性,但彩民学生多抱侥幸心理,如“如果我中奖了,我就……”;而非彩民学生在有购彩的零花钱时仍然很理性:“会尝试买一两次,但不会多买,特别是不中奖后就不买了”“仍然不买”等,由此可见,非彩民学生不认为购彩能“改善经济状况”,故他们很少参与购彩.这提示教师、家长对学生要进行教育和疏导,帮他们树立良好的价值观,转变彩民学生“高经济效用”的错误观念,预防非彩民学生“高经济效用”观念的形成.

其次,性别对学生的风险偏好有一定的影响.如前所述,男性非彩民学生的风险偏好得分(M=2.76)高于女性非彩民学生(M=2.54),这可能与女性非彩民学生认为彩票消费不实用、不理性有关,访谈发现女性非彩民学生普遍的消费观念是“实用、便宜以及理性消费等”,她们不赞同学生购彩.而男性彩民学生的风险偏好得分(M=3.5)与女性彩民学生(M=3.52)无差异.可能与彩民学生购彩时都追求彩票的“刺激性”有关.访谈结果也普遍支持这一观点,如长春市一名女性彩民学生在接受访谈时谈到:“我买彩票有3年了,一有钱就想买,零花钱都用来买彩票了.虽然购彩影响了我的生活,但我就是想中奖、喜欢彩票的刺激性,也相信自己的手气.”这提示,对于彩民学生而言,追求彩票“刺激性”的心理可能会导致他们的不理性购彩,进而影响她们的学习和生活;对于非彩民学生而言,由于男生的风险偏好高于女生,故男生更可能参与购彩,需引起重视,学校、家庭和社会应给予他们更多的关心和教育.

最后,家人购彩对学生购彩认知、外部信息作用等购彩意向因子有重要影响:

在购彩认知上,家人购彩的彩民学生的购彩认知显著高于家人不购彩的彩民学生,而家人购彩的非彩民学生与家人不购彩的非彩民学生在购彩认知上无显著性差异,这说明家人购彩对彩民学生的购彩认知有一定的影响,而对于非彩民学生的购彩认知未产生影响.可能原因是对于父母、孩子均购彩的家庭而言,平时家庭交流的内容经常涉及到彩票,促进了彩民学生进一步认识彩票.而家人不购彩的学生往往独自购彩,在家里所接触到的彩票信息相对较少,故其购彩认知较家人购彩的彩民学生低.访谈中发现了“家人直接导致未成年学生成为彩民”的典型例子:“最开始接触彩票是 15岁,因为爸爸买彩票,所以有时候他让我去帮忙买,于是我逐渐对彩票产生了兴趣,现在经常用自己的零花钱去买,每次都买一注大乐透且都是自选号码投注.”非彩民学生由于自身对彩票不感兴趣,不太关注父母的购彩行为(绝大部分非彩民学生对父母购彩持无所谓态度),且一般认为只有有了购彩的经历才会对彩票的性质有更深刻认知,所以家人购彩没有影响非彩民学生的购彩认知.

在外部信息作用上,家人购彩的彩民学生外部信息作用得分显著高于家人不购彩的彩民学生.原因可能在于父母和孩子均购彩的家庭,在共同兴趣作用下,他们之间会经常相互交流有关中奖、玩法等购彩信息.而父母不购彩的彩民学生,由于担心父母的反对往往不愿在彩票销售点(更不敢在家中)研究彩票的玩法和走势等,故父母不购彩的彩民学生外部信息作用低于家人购彩的彩民学生.家人购彩的非彩民学生外部信息作用得分显著高于家人不购彩的非彩民学生.当前我国体育彩民的购彩行为总体上是理性的,大部分非彩民学生对家人购彩的态度持无所谓态度.当非彩民学生经常听到父母谈及中奖新闻、彩票销售点、玩法等情况时,就有意无意地获悉了彩票的外部信息.相比而言,家人不购彩的学生则较少受到家人的影响,所以家人购彩对非彩民学生的外部信息作用有一定的影响.Bandura的社会学习理论认为观察学习和榜样示范在个体的行为塑造中起着重要的作用[11],体育彩民购彩行为的研究也表明家人、亲人、朋友等的信息影响对彩民影响较大[12].

4 结论与建议

4.1 结论

1) 体育彩民学生的经济效用得分显著高于非体育彩民学生,主要体现在彩民学生普遍赞同“购买彩票是改善经济状况的有效方式”,而非彩民学生对此普遍不认同.

2) 性别对学生的风险偏好因子有影响,男性非彩民学生的风险偏好得分显著高于女性非彩民学生.

3) 家人购彩对学生购彩认知和外部信息作用因子有影响:购彩认知上,家人购彩的体育彩民学生的购彩认知得分显著高于家人不购彩的体育彩民学生,而家人购彩的非体育彩民学生与家人不购彩的非体育彩民学生在购彩认知得分上无显著差异.外部信息作用上,家人购彩的体育彩民学生外部信息作用得分显著高于家人不购彩的体育彩民学生,家人购彩的非体育彩民学生外部信息作用得分显著高于家人不购彩的非体育彩民学生.

4.2 建议

1) 弱化学生过高的购彩经济效用观念.由于媒体对购彩“中大奖”的过度宣传,使彩民学生误认为购彩是一种改善经济状况的有效方式,从而企图通过购彩来获得较高经济回报.为了使他们改变这种错误观念,学校应注意培养学生树立良好的价值观,并预防非彩民学生“高经济效用”观念的形成.

2) 关注学生追求“刺激性”的购彩心理,尤其对男生给予更多的疏导和教育.争取在家庭、学校和社会多层面进行预防和干预,培养学生良好的情趣.

3) 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使学生理性对待购彩.营造家人不购彩、不在家中交流有关中奖新闻、玩法、走势等信息,减少学生了解体育彩票信息渠道;同时,家人需教育学生客观地认识体育彩票,理性对待购彩,使他们认识到作为学生是不该参与购彩的,最终使他们在上学期间逐渐远离购彩.

[1] 吴剑,李建设.浙江省体育彩票消费行为的调查分析[J].中国体育科技,2002,38(8):36-37.

[2] 张林,朱南俊,刘炜,等.上海市足球彩票消费者构成与消费特征[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3,27(4):1-4.

[3] 杨东锋.对山西省体育彩票消费者的调查分析[J].中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4):88-91.

[4] 李智,李勇.北京市电脑体育彩票购买者现状的分析与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2,25(2):163-164.

[5] 赵易军.对青海省体育彩票消费者及其消费行为的调查与分析[J].安徽体育科技,2006,27(5):7-9.

[6] 李树行,韩晓涛.远离彩票诱惑——关于在校学生迷恋彩票的来信和调查[N].光明日报,2006-02-18(6).

[7] 王国华,潘国廷.由“彩票热”看大学生价值观的变化趋向[J].山东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4(4):45-47.

[8] BROWNE B A, BROWNE D J. Predictors of Lottery Gambling Among Amweican College Students[J]. The Journal of Social Psychology, 1994, 134(3):339-347.

[9] WIEBE J M D, COX B J. Problem and probable pathological gambling among older adults assessed by the SOGS-R[J]. Journal of Gambling Studies, 2005,21(2):205–221.

[10] LADOUCEUR R, MIREAULT C. Gambling behaviors among high school students in the Quebec area[J]. Journal of Gambling Behavior, 1988(4):3-12.

[11] BANDURA A, ROSS D, ROSS S. Acomparative test of the status envy, social power, and secondary reinforcement theories of identificatory learning[J]. Journal of Abnormal and Social Psychology, 1963(67): 527-534.

[12] 臧云辉,宫海丽.沈阳市城市居民体育彩票消费者行为特征及影响因素研究[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09,28(5):22-25.

(责任编校:卫立冬英文校对:吴秀兰)

A Comparative Study of the Factors Influencing Both Sports Majors’ and Non-Sports Majors’ Intention of Buying Sports Lottery

YUAN Yue1,LIU Lian2,WANG Ni-Na2,LUO Xiao-Bing2,WANG Bin2
(1. School of Physical Education, Handan College, Handan, Hebei, 056005, China; 2. School of Physical Education, Central China Normal University, Wuhan, Hubei, 430079, China)

This paper, based on the self-conducted questionnaire, does a survey of the factors that influence the students’intention of buying sports lottery and then makes a comparative study of them. These students include 123 sports-majors and 628 non-sports majors from 10 provinces or cities.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scores of economic utility for sports majors a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non-sports ones, that the scores of risk preference of male lottery buyers a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ose of female ones and that the families’ buying sports lottery has some influence on students’ buying cognition and external information. Then some suggestions are given in the paper, which are as follows: cultivating students to construct good views of value and weaken the economic utility of lottery, preventing from and interfering in students’ pursuit of lottery risk stimulation, and creating favorable family atmosphere to help students have a rational attitude towards lottery-buying.

lottery buyers; students; sports lottery; economic utility; psychology

G80-052

A

1673-2065(2014)04-0061-05

10.3969/j.issn.1673-2065.2014.04.017

2014-04-13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09BTY020);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NCET-10-0410)

袁 越(1966-),男,江苏涟水人,邯郸学院体育学院讲师;

刘 炼(1985-),男,湖南湘潭人,华中师范大学体育学院在读博士.

猜你喜欢
购彩彩民体育彩票
体彩不当宣传对体育彩民问题购彩的影响机制研究
中国体育彩票
坚持就有希望 “合买团”喜获大奖
中国体育彩票
体育彩民购彩健康消极缓冲与积极促进机制研究
——基于社会生态系统理论
江苏省老年体育彩民消费动机及其影响因素探究
守号加机选购七星彩 漯河彩民中得500万
陕西省体育彩票发行现状及存在的问题研究
陕西省体育彩票发行问题应对策略研究
黑帮收购中奖彩票洗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