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宗伟:败者亦可为王

2014-09-22 06:56
青春岁月·校园版 2014年6期
关键词:败者李宗伟鞭策

马来西亚羽毛球选手李宗伟一直以来都是中国男单最强劲的对手之一。从2008年至今,他与林丹曾交手30多次,然而每一次都败在林丹手下,屡屡与世锦赛、奥运会等大赛男单冠军无缘。

自从1999年在马来西亚全国锦标赛一举夺魁,17岁的李宗伟就披上了国字号战袍,多次代表马来西亚参加比赛,并取得了良好的成绩。2006年9月李宗伟在世锦赛四分之一决赛中战败,之后便陷入了事业的低潮期。此后长达一年的时间里,他没有获得过任何一项比赛的冠军。而接下来的车祸、恩师李矛的离开更是给他的事业带来了巨大的打击。马来西亚的很多媒体都说李宗伟不可能再在国际大赛上取得好的成绩。然而,他对自己说:“我相信我有这个实力,受伤、换教练只是一种考验,我一定会走过去。”

2008年奥运会,李宗伟杀进决赛,却惨败给了林丹。2009年,他逐渐走出奥运失利的阴影,并且鞭策自己更努力地进行训练,每天早上6"30他都会出现在球馆。他的努力没有白费,2009年一年和2010年上半年,他取得了很多比赛的冠军。2012年伦敦奥运会,李宗伟一路杀到男单决赛,却还是惜败给林丹。当最后一球出界,镜头大多给了林丹,展现他奔跑庆祝的样子。却忘记了那个蹲在地上拿拍子支撑住身体的李宗伟。

2013年羽毛球世锦赛男单决赛,李宗伟再次对阵林丹。经过三局苦战,林丹以3局2胜暂时领先,最后一分钟李宗伟因腿部抽筋放弃比赛。这次李宗伟再次败给林丹,与冠军擦肩而过。比赛最后阶段,李宗伟被工作人员抬上担架。近万名观众起立高呼“李宗伟。加油!”场面令人动容。

赛后,李宗伟说道:“我享受比赛胜过赢得比赛,我很珍惜和林丹这样优秀的运动员比赛的机会。”如今,抛开比赛,李宗伟更愿意以朋友的身份面对林丹,“希望能和他好好聚聚,不再是为比赛。而是好朋友之间的相聚”。

一次次的较量,一次次的巅峰对决,铸就了无数传奇;一次次跌倒,一次次奋起,李宗伟用自己的行动为自己代言,他必定再创辉煌。

深度评论

世人皆知诸葛亮为智慧的化身,却忘记了周瑜的才华;世人皆知庄周之意境高远,却忘记了惠施深远的哲学。在羽坛,“林李”的多年巅峰对决,演绎了一段又一段传奇,多数时候,都是落寞的李宗伟黯然离开。若仅仅用金牌来衡量一位运动员的成败,李宗伟无疑是失败者,残酷的竞技场更愿意记住成功者的欢呼。然而,在落寞的背影之后,我们看到了他的坚强与不屈,他的名字将会永远驻留在时光之中。

多维解读

角度一:败者亦可为王

很多人在比赛中虽然失败。却是真正的无冕之王。他们用自己的努力为历史留下了一段荡气回肠的传奇。李宗伟与林丹的对决。虽然多次以失败告终,但是正是因为有了他们两个人之间的巅峰之战,才成就了一段段令人回味无穷的经典。李宗伟没有失败,他用他独特的坚持诠释了什么叫作败者亦可为王。

角度二:对手成就强者

世界充满了竞争,竞争无处不在,无时不有。有竞争就会有对手.有了对手才会有继续奋斗的动力。我们在对手的失落里品尝着成功的喜悦,在对手胜利的狂喜里流下痛苦的泪水。对手击碎了我们无比绚丽的梦,却也给予了我们莫大的鞭策和不懈奋斗的动力。一个强劲的对手,会让你时刻都有一种危机四伏的感觉,会激发起你更加旺盛的精神和斗志。李宗伟正是因为有了林丹这个伟大的敌手,才能够不断鞭策自己,不断鼓励自己,为自己的梦想而战。

角度三:坦然面对失意

得意与失意是人生过程中两个不断交替的轮回,我们要学会淡然面对得意,坦然面对失意。李宗伟在失败之后,并未灰心丧气,而是选择坦然面对,选择重新站起来,回到比赛场上,他的坦然令我们敬佩与尊重。

角度四:心无旁骛

追逐梦想的道路不会一帆风顺,一路前行中总会遇到形形色色的人,听到不同的声音。我们要学会忽略那些浅薄的声音,坚持走自己的路,如此才能让自己变得更加强大。李宗伟在失败之后面对媒体的种种非议时,始终心无旁骛,保持着一颗平常心,专注于训练,他的精神值得所有人学习。

猜你喜欢
败者李宗伟鞭策
DOTA2图片故事
Reading and Optional Choices 阅读七选五
掌声为“败者”响起
走势蛮好的
走势图
英语谚语的汉语完美对译
善败者不亡
王杰的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