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俄相斗,中国出海撒网

2014-09-24 15:59魏雅华
进出口经理人 2014年9期
关键词:制裁普京油气

魏雅华

就在2014年8月8日, 中国的各大门户网站都纷纷转载了这样一条新闻:《俄首度回击:一场不对称的经济制裁战》。该文说,俄罗斯正遭遇美欧数十年来的最严厉的经济制裁。

我们同时读到的消息是:8月6日,俄罗斯联邦航天署的人士表示,未来2~2.5年间,俄罗斯航天工业和国防工业综合体下属的企业,将从中国采购数十亿美元的电子元件。俄罗斯《消息报》称:“我们正与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SASIC)合作,该集团旗下机构已向我们提供了数十份方案,或直接替代因美国制裁而无法购买的元件,或对其做出小幅调整。”

也就是说,美国人留下的真空,将由中国人来填补。这件事给我们的暗示是,普京把求助的目光转向了中国,而这正是我们所希望的。我们期望着与俄罗斯航天工业和国防工业更加密切的合作。

金融业:美元下岗,人民币上岗

奥巴马对俄罗斯制裁案最具杀伤力的武器,莫过于金融制裁。金融制裁涉及五家俄罗斯国有银行,包括俄国最大的三家银行:储蓄银行、俄罗斯外贸银行和俄油气银行。它们从欧洲资本市场获取资金的通道将被切断。

那么,谁将会成为奥巴马血战普京最大的受益人?中国的人民币。尽管日元的地位在国际货币中的地位现在还能与人民币对峙,但因为日本追随美国也加入了对俄罗斯的制裁,所以俄罗斯是不可能选择日元作为美元的替代币种的,由于欧美对俄罗斯步步紧逼的金融制裁,俄罗斯力图减少对美元市场的依赖,以避免欧美随时冻结银行资金。

俄罗斯将签署更多以亚洲货币为计价单位的商业合同,这些亚洲货币中,以不断升值的、强势货币人民币为首选。与此同时,俄罗斯中央银行正在努力创建国家支付系统,该系统有望在4个月内开始运行。

俄罗斯将在中国以及亚洲部分国家开设账户,以人民币、港币和新加坡元,开展贸易的举动,突显了俄罗斯在与欧洲关系陷入紧张之际,正试图转向亚洲。俄罗斯许多公司因担心西方制裁可能把它们踢出美元市场门外,正准备在订立合同时,转用作为世界第四大结算货币的人民币,及其他亚洲货币。

普京显然是在假设由于中俄关系的日益密切,以及中国巨大市场的潜力,俄罗斯在欧洲失去的,将在中国市场上数倍地找回来。普京也看到,人民币国际化已经是一个不可逆转的大趋势,人民币已成为全球性支付结算货币、金融交易货币和储备货币。

现在,东亚10个主要经济体中的7个,韩国、印度尼西亚、中国台湾、马来西亚、新加坡、泰国、菲律宾已经主要以人民币作为其货币浮动的参考。人民币已成为2014年亚洲表现最为强劲的货币。

迄今为止,人民币较之美元已经升值约2.53%。相比之下,日元较之美元已经贬值20%,而印度卢比则贬值了11.17%。此前,环球银行金融电信协会的一份报告称,人民币已经取代欧元,成为全球国际贸易金融中使用量仅次于美元的第二货币。

俄罗斯天然气工业石油公司宣布,放弃以美元支付部分天然气款项,专用人民币和欧元;俄气首席执行官称,目前90%的客户都已同意弃用美元结算,选用人民币等货币进行结算。

当然,普京这样做能否奏效还有待观察。但归根结底,欧美与俄罗斯之间的矛盾激化,将演变成为一场金融战。更重要的是,如果其他国家也效仿俄罗斯的做法,应对美国的挑战,引发国际金融格局彻底变化,将会加速美元霸权的崩溃。同时,在俄罗斯与美国的博弈中,人民币有望坐收渔利。

石油和天然气:中国应尽快地调整国家石油安全战略

奥巴马普京的鲨鲸恶斗,其主战场在石油和天然气,这个战场上的战斗决定着美俄之战的胜负。欧洲和美国宣布,禁止向俄罗斯销售无特别授权的能源相关生产设备。涉及北极和海上钻井以及页岩气的设备被完全禁止,这阻止了俄罗斯探寻海底和北极油气资源的雄心,尤其是近年来西伯利亚的油田资源日益枯竭。

可我们得到的后续的报道是,这项禁令并没有被严格执行,北极和海上钻井以及页岩气的钻探工程仍在正常进行。并且收获颇丰。谁将是这条禁令的受益者?中国和俄罗斯国内生产商。

油气行业分析师安德烈评论说,中国企业有能力提供俄罗斯石油工业现在需要的设备。据悉,俄气、俄油、苏尔古特等俄罗斯油气巨头,都在积极地与中国领先油气装备制造商杰瑞集团进行商务交流,除了固井设备、连续油管设备等常规产品外,压裂车组、移动式钻机等大单,也是这些油气巨头关注的重点。

中国业内人士认为,美国对俄罗斯的经济制裁,将为中国油气装备行业,撬开一扇期望已久的大门。近年来,中国能源消费和油气进口依存度都在迅速增加,将会很快超过美国成为第一大石油进口国。

俄罗斯经济和财政收入对油气和其他资源出口的依赖性越来越高,俄罗斯需要更多的投资用于勘探开发新油田建设新的基础设施,以维持足够的油气产量。而中国将必须花更多的钱进口石油天然气,以满足需求和调整能源结构,逐步降低对煤炭的依赖。这样的形势,注定了中国与俄罗斯必须互相依赖,抱团取暖。

现在,中国已经是世界第一大能源消费国。随着能源消费重心转移,中东正在成为亚洲的中东。中国的石油供应超过50%从中东地区进口,日韩达到90%,印度达到75%。虽然亚洲是能源消费最大、增长最快的地区,但是由于历史原因,中国对主要石油生产区中东没有太多有影响力,也没有像美国、欧洲那样的相互交往平台,这是严重缺陷对俄罗斯亦然,

在2012年中国能源进口组成中,56%的原油进口来自中东,而从俄罗斯进口的石油大概只有6%。中国需要改变这一状况,对中东的依赖不能太大,也不能渠道过分单一,从战略角度考虑,在全球化的格局下,中国作为一个大国,应该考虑在保证全球能源安全的基础上,来保证自身的安全。

如果欧美与俄罗斯的经济冷战进一步加剧,那么俄罗斯可能在2014年冬季完全切断对欧盟供气。如果这种情况出现,对欧洲市场及民众将产生巨大的影响。

当然,从另一个角度来看,由于俄罗斯主要收入来自能源输出,切断对欧洲的燃气供应,也会严重影响俄罗斯的财政收入。还有,如果美国在战略上或大打石油战,或开放石油储备推低国际油价,也可能让俄罗斯深陷财政收入大降的困境。如果这种情况发生,对中国的消费者会最有利。

可以肯定地说,在今后的若干年内,随着俄罗斯的石油管道向东伸展,中国将会大幅度的增加来自俄罗斯的石油,多个渠道源源不断地流向中国的石油,将有利于中国石油战略的安全。

食品:中国将成为俄罗斯食品反制裁的受益方

普京宣布,禁止从美国进口所有粮食与农产品,禁止从欧洲进口所有的蔬果,期限一年,以报复欧盟与西方国家因乌克兰危机对俄罗斯施加的制裁。这项粮食禁运,将导致北美、欧洲、澳洲农民蒙受数十亿美元庞大损失,但俄罗斯各大城市的货架,也可能空空如也。

俄罗斯禁止欧美食品进口,从波兰果农到挪威渔业将受到损失,而依赖对俄罗斯出口的芬兰受到损失为最大。波兰2013年对俄罗斯农业出口额超过3亿欧元,其中苹果就贡献了九成,这次禁令对波兰的果农会有影响,但估计不会太大。

挪威渔业股价闻讯大跌,跌幅达5%~11%。俄罗斯是挪威最大单一海产品出口市场,2013年出口额达10.4亿美元,比2012年增长一成。俄罗斯占芬兰贸易比重达14%,这次禁令将使努力从2008年以来,第二波衰退中刚站稳阵脚的芬兰经济恶化。

不过,俄罗斯的这种反制裁,尽管对欧美国家的农民会有一些影响,特别是对欧洲的一些与俄罗斯贸易关系比较密切的小国,有较大的影响,但对欧美这些大国来说,是小菜一碟,而受到伤害的则是俄罗斯的消费者。

因为俄罗斯的粮食及农产品60%依赖进口,其中相当大一部分来自乌克兰,如果禁止这些产品进入俄罗斯,也就可能造成这些产品的严重短缺,及俄罗斯的物价全面上涨。

例如,俄罗斯今年稍早的禁止欧盟猪肉进口,立即导致俄罗斯食品价格大涨,而食品价格大涨把俄罗斯通货膨胀,推高到目前7.9%的水平。除非俄罗斯会让就其进出口贸易企业,很快找到新的进口替代国家及产品,才可能减缓这种冲击。对中国来说,这显然是一个好消息。

俄罗斯恢复从中国进口猪肉,对于价格不断下跌,甚至已跌破了成本线的中国养猪业,这显然是在雪中送炭。中国的猪肉价格已应声而涨。在2014年的夏天,中国的“猪周期”已经步入了上行通道。

中国商船出海布网

2014年8月,随着乌克兰上空的战云密布,雷鸣电闪,奥巴马与普京的贴身肉搏,随着美国与欧盟、日本、加拿大对俄罗斯的第三轮制裁展开,普京终于穿上了厚厚的摔跤布衣,宣布对欧盟进行食品制裁,两个超级大国的又一轮冷战,再次拉开序幕。我们关心的是这一场鹬蚌相争将会给中国带来什么?

让我们接着读新闻,8月9日《人民日报》的报道《前7月出口大幅增长14.1% 外贸增长超预期》说:海关总署公布,2014年前7个月,我国进出口总值14.72万亿元人民币,比上年同期增长0.2%。其中,出口7.82万亿元人民币,增长1.1%;进口6.9万亿元人民币,下降0.8%;贸易顺差9249亿元人民币,扩大18%。

海关统计显示,7月份,我国进出口总值2.33万亿元人民币,增长6.4%。其中,出口1.31万亿元,增长14.1%;进口1.02万亿元人民币,下降2.1%;贸易顺差2919亿元人民币,扩大1.7倍。

2014年前7个月,中国对欧盟、美国、东盟和日本进出口保持增长。其中,中欧双边贸易总值2.14万亿元,增长10%;中美双边贸易总值为1.87万亿元,增长3.9%;与东盟双边贸易总值为1.6万亿元,增长3.5%;中日双边贸易总值为1.1万亿元,增长1.2%。

这组数据读来让人喜上眉梢,真的是“奥巴马普京鲨鲸恶斗,中国商船出海布网”。

猜你喜欢
制裁普京油气
平凉,油气双破2万吨
“峰中”提前 油气转舵
《非常规油气》第二届青年编委征集通知
中国宣布制裁三家美企
识别美初级制裁和次级制裁
“狙击手普京”
普京与秋田犬
制裁与反制:西方与俄罗斯之大博弈
普京:反对派欲抹黑大选
普京组建全俄人民阵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