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信保发布2014年《国家风险分析报告》

2014-09-24 17:16木梓
进出口经理人 2014年9期
关键词:信保贸易国家

木梓

8月21日,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以下简称中国信保)在北京发布了2014年版《国家风险分析报告》及全球192个主权国家风险参考评级。

43个国家参考评级发生变动

2014版国家风险参考评级从政治风险、经济风险、商业环境风险和法律风险四个维度考察一国风险。其中,政治风险关注政治稳定性、社会环境、政府干预和国际关系等四大类指标;经济风险考察宏观经济、金融体系、财政收支、国际收支、主权债务和双边经贸等六大类指标;商业环境风险研究税收体系、投资便利性、基础设施和行政效率等四大类指标;法律风险分析法律完备性、执法成本和退出成本等三大类指标。

与2013年国家风险参考评级相比,2014年,国家风险水平下降、评级调升的国家有28个,包括:科威特、土耳其、土库曼斯坦、乌兹别克斯坦、比利时、波黑、保加利亚、克罗地亚、捷克、格鲁吉亚、意大利、西班牙、阿尔及利亚、安哥拉、埃塞俄比亚、肯尼亚、尼日利亚、坦桑尼亚等国家;国家风险水平上升、评级调降的国家有15个,包括:乌克兰、阿富汗、索马里等国家。从调整结果看,评级调升的国家主要是部分西欧和中东欧国家,其经济呈现触底回升态势,投资者信心有所上升,未来经济逐步复苏可期;评级调降国家主要是部分亚洲和非洲的发展中和新兴国家,其受地缘政治局势动荡、外部经济风险冲击影响较大,社会经济发展可能面临更大阻力。

全球国家风险体特征

总体而言全球国家风险体现出如下特征。

一是部分地区局势动荡加剧,西亚北非地区局势持续动荡,乌克兰维持加剧政治风险的外溢效应更加明显。上述地区动荡的原因和自身历史、宗教等问题外,其背后的助推因素,是大国地缘利益格局调整和多国利益之争。中日、中越、中菲领土和海域之争仍未结束;美国出于自身利益需要的亚太再平衡战略,加剧了这一地区的矛盾冲突。总体看,地缘政治局势复杂性更加突出。国家之间的利益之争与恐怖主义势力宗教与民族问题错综交织,各种矛盾与冲突难以解决或缓解,地区局势动荡,无论是西亚北非局势动荡乌克兰危机演变还是亚太的韩日纠纷都难以在短时期内有明显改变。

二是世界经济贸易增速趋缓,增长潜力转弱投资动力仍然不足。根据国际货备基金组织7月的最新预测,2014年全球经济增速预计为3.4%,较4月下降了0.3%点,部分国家需求变弱,新兴市场经济增速放缓,欧元区经济乏力以及美国经济政策的不确定性,都制约着全球经济的增长。与此同时国际贸易增速仍处于较低水平,根据世界贸易组织6月的预测,2014年全球贸易增长率为4.7%,低于过去20年的平均水平。

三是世界贸易与金融秩序逐步调整。自由贸易区商边投资协议的构建正在改变世界经贸格局,大国争夺未来贸易规则主导权的竞争愈演愈烈。美国希望通过构建环太平洋经济合作协定,以及跨大西洋贸易投资伙伴协定,意在继续保持其在国际与经济贸易的主导力。但另一方面,由于各国诉求不同,特别是政治因素掺杂其中,主要伙伴国之间谈判尚未达成。新兴贸易和投资大国正加紧推进对自己有利的自贸区和双边投资及谈判协定。未来一段时间,相关区域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以及区域之间贸易和投资保护主义,将呈现错综复杂的交织状态。与此同时一些新兴市场国家也在求新求变。7月金砖国家开发银行及相应金砖国家应急储备安排明确了金砖国家金融合作步入实质性阶段,这将对世界金融产生深刻影响。

四是贸易保护主义倾向仍然严峻,贸易保护主义措施有增无减。部分发达国家和新兴市场国家,将其视为转移国内矛盾和民众视线,拉动本国资金增长的重要手段,截止2014年5月底。20国集团成员国在最近6个月中实施了112项限制贸易措施。虽然略低于之前6个月的116项,但整体而言贸易限制持续增加。2008年至今20国集团成员国,已经实施了1185项限制性贸易组织。到2014年5月中旬,仍有近1000项措施正在实施。针对中国的各类贸易壁垒更是层出不穷,主要涉及建材、钢铁、光伏、化工等行业,这对我国相关行业的发展产生了消极影响。

中国信保构筑风险防护网

当前,国际经济的新格局、新秩序正在悄然变动,中国已经踏上了全面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的新征程。纵观全球风险态势,展望全球发展趋势,中国在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的过程中,既面临战略机遇,也面临严峻复杂的风险考验。有风险并不可怕,关键是要有防范风险的“安全网”。这个“安全网”包括政治的、军事的和经济的。作为专门防范信用风险的国家政策性金融机构,中国信保就是这个经济“安全网”中的重要一环。中国信保将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战略部署,积极履行政策性职责,为稳定外贸增长、扩大对外投资,以及支持“产能转出去、企业走出去、货币流出去”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2014年以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坚强领导下,在国家有关部委的大力支持下,中国信保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稳中求进,优化结构,完善机制,控制风险”,各项改革和发展取得新成效,在国际局部形势持续动荡、国别风险频发的情况下,中国信保充分发挥了对外经贸的“导航仪、稳定器、减震阀、安全网”的独特作用。1~7月,中国信保实现承保金额2596亿美元,同比增长18.9%,占同期我国出口总额的比重上升到16.8%,占我国一般贸易出口总额的比重上升到32.4%。其中,中长期出口信用保险承保金额76亿美元,创历史同期最高水平;短期出口信用保险承保金额2065亿美元,完成全年任务的62.6%;服务支持小微企业2.6万家,支持新兴市场等高风险出口业务1656亿美元。

今后,根据开放型经济面临的世界经贸格局深度调整、国际竞争日趋激烈的新形势,中国信保将积极参与构建“一带一路”、互联互通、自贸合作等开放型经济新格局的大潮,充分发挥政策性作用,加大对我国企业对外贸易和投资的支持力度,推动形成符合我国经济发展阶段、适应深化改革需要的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有力地支持我国外经贸事业持续健康发展。endprint

猜你喜欢
信保贸易国家
“2021贸易周”燃爆首尔
贸易融资砥砺前行
贸易统计
把国家“租”出去
外贸企业出口信保运用管理分析
——以G公司为例
贸易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