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归”回国季下的教育服务贸易进口分析

2014-09-24 17:17胡梦南
进出口经理人 2014年9期
关键词:海归回国留学生

胡梦南

紧跟经济全球化的步伐,在劳动力市场国际化和高素质技工需求的紧迫形势下,以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世界银行等国际组织积极推动下,教育持续发展和人力资源有效开发逐步成为许多国家战略发展的重点。

在国际教育竞争市场中,欧美等发达国家的教育已经达到比较平稳的发达水平,具有较强的国际竞争力。与此相比,我国的教育服务贸易起步相对较晚,并且出口量不大,大量留学生输出至发达国家,导致连年逆差。目前,我国每年大量输出留学生已经批量回国,我国人才投资已经到了收益之时,善加利用充足宝贵的人力资源是我国现阶段可实施的有效方案。

中国教育服务贸易现状

贸易规模

国际教育服务贸易领域不容忽视,近十年来,我国教育服务贸易进出口状况有着较大的变化。如表1所示,2001年我国加入WTO之后开放教育服务贸易领域,但是直至2008年金融危机之前,我国出国留学人数不多,数量增长较为平稳缓慢,进口量保持稳定。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之后,全球经济环境发生变化,我国出国留学人数增长率突然达到20%以上的高水平并持续至今。同时受2008年金融危机影响,2009年来华留学人数增长幅度开始受到牵制,其后几年期间增长幅度在10%上下浮动。2012年来华留学人数首次突破30万,来华留学人数增长率较先前有所回落,进口增长幅度有所萎缩,转为持续逆差状态。

进口对象

中国教育部统计数据显示,自2004年以来,我国出国留学人数每年持续上涨,2013年首次突破40万人,达到41.26万人。中国留学生出国的目的国主要集中在美国、英国、澳大利亚、加拿大四个国家,2013年,中国赴美国留学人数23.6万,占全部出国留学生的比例超过半数,高达57.2%。四个国家每年所收纳中国留学生总数超过中国出国留学生总数的75%。中国留学生出国所选目的国明确而且集中,中国教育贸易进口的伙伴国也显而易见,见表2。

进口层次

iResearch做出的2012年出国留学统计数据报告显示,虽然中国出国留学生的年龄有年轻化的趋势,人数也逐年增多,但是出国留学的学生主要攻读学历还是集中在高等教育阶段,见图1。其中55.9%的留学生出国攻读硕士学位,26%的留学生选择本科期间出国,因此我国出国留学集中年龄段在18~25岁。

进口学科类别

2012年出国留学生所选择的进修专业统计数据显示,我国留学生出国学习时,选择商科的人数最多,占到全部出国留学生总数的36.3%,其次工科的占比也达到了20.3%,同时商科和工科成为全球留学生最为青睐的两大热门专业。2012年美国官方发布的统计报告《门户开放报告》中也显示,在美国就读的留学生中,商科、工科是学生主选的两大专业,见图2。

留学生回国情况

2004~2013年,我国留学生回国人数成倍增长,2004年回国人数仅有2.47万人,2013年回国人数已经达到35.35万人,连年大幅增长,增长率维持在30%~50%,对我国的就业产生了巨大的压力,维持大批海归回国就业安顿成为我国现阶段维持社会稳定的当务之急,见表3。

“海归”迅猛回国势态下我国市场平衡分析

中国与全球化研究中心研究员邰秋卿和澳门大学陈定定共同发起“针对在美中国留学生回国意愿”的问卷调查。其中接受调查的2200名留学生中愿意回国的留学生占总数的43.73%,不愿回国的占总数的34.22%,另有20%左右仍然无法确定结果,调查结果再一次印证了中国海外留学人才正在大量流失的趋势,其中有87%的留学生在美国的生活时间不超过6年,77.34%的留学生仍为单身。

在分类统计中,根据性别统计,男性比女性更愿意回国发展,特别是有志创业的男性,可能更看好国内的市场和机会;根据在美生活时间统计,在美国生活时间较短者更愿意回国,适应了美国社会的留学生,回国发展的机会成本越低;根据留学生取得学位统计,攻读硕士学位的留学生更愿意回国发展,赴美攻读硕士学位的留学生大多在国内完成本科学业,在美生活时间较短,并没有完全适应美国社会的生活节奏,因此增加了回国的意愿,攻读其他学位的留学生留美时间较长,因此回国意愿淡薄;根据学科统计,学习商科的留学生更愿意回国,自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在美国谋得一个满意的职位远比回国发展困难许多;根据家庭经济情况统计,家庭平均收入越高的留学生回国意愿越强烈,家庭收入能够基本映像出留学生家庭背景,在国内拥有的政治、经济和社会资源,资源丰富更有利于留学生回国发展;最后通过价值观出发,更能认同中国社会价值观的留学生更愿意回国。

海归主要就业行业中金融业仍高居榜首,其他比较热门的行业包括IT/互联网、电子信息业文化艺术行业、教育行业、商业咨询业等。在企业性质方面:71.2%的海归就职于私企,就职于外企的海归仅有11.3%,还有8%就职于事业单位、大学和科研机构。除了直接就业外,自主创业领域集中在IT、互联网领域以及医药领域。

根据《2013年海归就业力调查报告》提供的数据,海外工作经验的数量与质量直接影响回国就业收入的高低,海外工作经验时间越长,回国高薪工作机会越多,用人公司更愿意提供较高薪酬福利待遇和升职机会。报告中显示,具有5年以上海外工作经验者回国后年薪待遇平均26.71万元,比具有5年以下海外工作经验者的16.5万元平均高出10万元左右,其中美国海归的起薪普遍较高。其中带来薪酬差距现象的根本原因来自工作年限带来的工作能力和语言能力的不同,具有海外工作经验的海归,在工作中不仅国际沟通能力不断提升,工作的执行力、规划性也随之增强,能够为企业创在更大的价值是毋庸置疑的衡量标准。

另外,经济繁荣、就业机会丰富、薪酬较高的北上广深依然是海归争相就业的主要城市。虽然一半以上的海归认为就业压力过大,对工作的满意度却依旧比非海归高,调查结果表明经济繁荣程度对人才的吸引力远远超过竞争带来的压力。在经历海外生活和学习之后,海归对于个人和生活的价值观与非海归相比有很大的不同,海归更愿意将自己的消费投入到个人教育提升以及家庭感情增进等方面。

创建完善的海归创业体系

一线城市加强创业市场规范题

在经济发达的北京、上海、广州等一线城市,人才聚集,就业竞争的压力随着时间推移日趋加大,大批短时间留洋归国的海归具有的竞争优势逐渐平淡化,尤其是巨大的商科海归队伍在经济领域逐渐饱和的全国经济中心角逐,争夺一个满意的职位更是难上加难。因此,越来越多的年轻人选择回国创业,这不仅能够平衡国内市场,也能够缓解就业市场压力。

上海自贸区成立之后,为以自贸区为中心的贸易合作伙伴提供更加便利的条件,开放投资,促进商品、技术、人力等生产要素的流动,吸引了大批外来企业和本土企业的进驻,同时也急需大量具有海归背景的复合型管理人才,大量企业自贸区内业务需要更多的金融精算人才,跨境电子商务、IT、国际贸易、法律等行业人才需求也是极度旺盛,为海归提供了更广阔的选择空间。同时上海也在2013年底成立了留学生创业联盟,上海自贸区也为海归留学生创业提供创业条件和环境等,为支持新力量在上海自由贸易区开启宽松的政策环境。

二三线城市创造优越就业条件

海归选择回国工作,最主要原因是希望能够寻得适合自己的企业和职位及日后的职业发展规划,发挥自身价值,而我国留学生选择出国目的国多为发达国家,因此,在当地此专业或已达到饱和而导致不能充分学以致用,经济发达的一线城市对于海外经历不足的新海归而言亦是如此,竞争力不强,专业和语言能力不达标等因素导致大量海归流向二三线发展中城市的趋势日趋明显。因此,人才需求旺盛的二三线城市就业规划安排直接决定着大量高新技术人才的去留。

加大高新技术人才继续培养投入

拥有海外学习和先进实践经验的海归在回国初期持有明显的就业竞争优势,但是这种优势随着高新技术不断进步,经济大环境不断前进的情势下会逐渐平淡化,保持海归特有的先进性、创新性、规划性是维持竞争力的必要条件。海归回国工作必须适应国内工作环境、熟悉国内行业现状、了解国内市场需求,并不断与国外先进思维和技术融会贯通才更有利于发挥人才作用。因此,为海归提供继续培训教育资源是必不可少的环节。

【作者单位:上海理工大学管理学院;本文为上海市一流学科资助项目(S1205YLXK)和上海市教育委员会科研创新项目(12YS103)阶段性成果之一】endprint

猜你喜欢
海归回国留学生
粉末冶金航空刹车片:三万里回国路,二十年砺剑心
为新征程汇聚海归磅礴力量
第一章 天上掉下个留学生
第一章 天上掉下个留学生
扭转人才流失:普罗夫迪夫如何吸引保加利亚年轻人回国
刘佳炎:回国创业让人生价值最大化
留学生的“捡”生活
欧洲激辩“IS新娘能否回国”
“海归”返乡当“猪倌”
新海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