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人力资源管理对煤炭企业经济效益的影响

2014-09-28 03:52杜青锋
科技经济市场 2014年6期
关键词:煤炭企业经济效益人力资源管理

杜青锋

摘 要:煤炭行业作为一种能源行业对社会发展起着关键性作用。近年来,煤炭行业的发展形势不容乐观,既有来自外部同类企业的压力,也有内部的原因。人力资源管理作为协调企业内部人员调配的关键性管理因素,对于发挥企业的人才优势有着重要作用。煤炭企业要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必须对人力资源进行整合,充分发挥每个人的优势。基于此,文章叙述了人力资源管理的相关理论,对企业经济效益的影响因素做了分析,探讨了人力资源管理与煤炭企业经济效益的关系,提出了相关的加强人力资源管理的策略。

关键词:人力资源管理;煤炭企业;经济效益

1 人力资源管理概述

(1)人力资源管理的概念

现代企业管理观念认为,人力资源等同于其他生产资源一样,都是一种能够利用的、可以创造价值的资源[1]。相对于其他资源而言,人力资源有其独特的一面。人力资源管理就是按照现代管理办法,对人力进行合理调配,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使人力的配置与物力协调,充分发挥人的潜能,实现配置的最佳化和效益的最大化。

(2)人力资源管理的目标

人力资源管理主要是对人而言,它的主要目标就是通过合理的手段,使人才能够为企业所用。企业发展需要各种各样的人才,人力资源管理能够吸引人力资源,通过适当的激励措施,为企业留住人才,调动他们的工作热情,为企业发展贡献力量,实现人力资源的优化配置。

(3)人力资源管理的特点

人力资源管理属于企业管理的范畴,但是和一般的管理又有区别。首先,人力资源管理是针对人的管理,管理的过程是一个动态的人员调配过程;其次,人力资源管理涉及到人员变动因而必须从整体性出发,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再次,人力资源管理要考虑到被管理人员的情绪,采用人性化的管理方式;最后,人力资源管理属于公司决策之一,在企业计划于决策中起决定性作用。

2 企业经济效益概述

(1)企业经济效益内涵

所谓企业经济效益,就是企业在生产经营中的获利情况,其计算方式是企业的生产总值,减去企业的生产成本[2]。一般而言,企业的经济效益一般有三个衡量指标。第一是效率,即企业的生产效率、资金利用效率、资源使用效率等等,效率的高低直接反映了企业的生产经营方式是否合理。第二是收益,即企业生产总值的高低,毛利润的多少,这反映了企业的总体运营情况,是决定企业能否继续经营的关键。第三是经济,这里的经济不是说的经济总量,而是企业在生产中通过改进管理和优化生产方式,实现生产成本的减少。

(2)企业经济效益的影响因素

企业的经济效益有三个衡量指标,其影响因素也由这几个方面决定。对经济效益有直接影响的首先是效率,企业的个别劳动生产率低、资金利用效率不高、资源使用不合理就会导致企业的经济效益底下。其次是总收益多少与企业的经济效益有影响,一般而言,总收益越大,则经济效益较好,反之则较差。最后是看企业的生产方式是否经济节约,采用先进的管理方式和生产工艺,能够节约生产成本,增加经济效益。因此,在企业生产经营中,必须对影响经济效益的三个因素加以重视。

3 人力资源管理与煤炭企业经济效益的关系

(1)人力资源管理可以促进煤炭企业经济效益的提升

作为企业管理的重要环节,人力资源管理在企业内部人员调配方面起着无可替代的作用。科学的人力资源管理策略可以将每个员工分配在适合自己的岗位,从而减少了人力资源的浪费,节约了生产成本。在煤炭生产上,每个员工各司其职,认真做好采煤、选煤、运煤等工作。此外,还可以让员工体验到公平,激发他们的工作积极性,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2)经济效益促使人力资源管理地位提升

一个经济效益好的企业,其人力资源管理策略必然不会差。煤炭企业在生产中采用先进的工艺和良好的管理使得经济效益提升,管理者必然会认识到人力资源管理在整个管理中的重要作用,对人力资源管理也就更为重视,这就使得人力资源管理的地位在企业经营管理中大大提升。

4 当前煤炭企业人力资源现状

(1)员工数量多,整体文化水平不高

煤炭企业是一项劳动力密集型企业,在煤炭的开采、选择和运输中都需要使用大量的人力,需要大量的机械设备,这对人员的数量要求较高。我国煤炭企业经历了几十年的发展,在管理上较为粗放,再加之煤炭行业工作条件较差,员工劳动强度较大,因此不容易吸引高文化水平的人才。同时,煤炭企业还面临着高文化水平人才流失的现状,这对人力资源管理十分不利。

(2)人员配置结构不科学

煤炭企业设计采煤、洗煤、选煤、运输等众多环节,涉及到的工作较为复杂,特别是在选煤和洗煤工作中,需要专业的技术作为支撑。然而,当前我国的煤炭企业技术人员相对欠缺,普通人员数量较大,这就使得在一些需要技术的关键位置没有相应的技术人员。据相关研究显示,在我国煤炭企业中,技术人员所占的比例不到十分之一,这个比例比其他行业的水平要低得多。煤炭企业为了使得生产正常运转,配置普通员工进入其中。同时,大部分企业还面临着员工老龄化的现象,超过45岁的员工占到员工总数的一半以上,这为煤炭企业的长远发展带来了不利影响。

(3)人力资源管理不完善

煤炭企业多数为国家控股的形式,或是直接为国家主办的企业,在吸收员工方面,有一些是通过关系进入其中,缺乏相关的专业知识。而现行的人力资源管理机制在人员的管理和考核方面不严格,使得一些非技术人员进入其中,降低了企业应有的生产效率。同时,在收入分配上,没有严格实行多劳多得的方式,使得多数员工积极性不高。

5 煤炭企业加强人力资源管理的措施

(1)改变管理观念,重视人力资源管理的作用

人力资源管理作为企业管理中的重要一环,对企业的作用不言而喻,因此,要提升人力资源管理水平,促进企业经济效益的提升,首先需要做的就是改变传统的管理观念,重视人力资源管理的作用。在煤炭企业中,管理者就必须认识到人力资源管理在协调采煤、选煤、洗煤、运煤各环节人员配置上的作用,认识到人力资源管理在对整个生产成本中起到的作用,将人力资源管理纳入到企业日常管理中来。

(2)做好人力资源配置规划

人力资源管理对人力资源的调配是通过配置规划实现的,通过对企业生产中各个环节所需人力状况进行了解,从而对整个企业的人力资源做配置规划。一般而言,在规划过程中需要考虑技术人员和普通人员的搭配,关键岗位和一般岗位的配合。在煤炭企业中做好人力资源配置规划就是要明确在选煤、洗煤环节中,确保技术人员的合理配置;同时对于劳动强度高的岗位不宜配置年龄较大的员工。

(3)完善人力资源管理机制

除了对管理观念进行改变、对人员配置进行规划之外,还应完善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机制。首先,在吸收员工方面,严格选拔和考核制度,在选拔时只考虑真正适用的人才;在考核中,对于表现不佳的员工予以批评,若不改正则进行辞退处理,拨正企业在人员吸收上的不正之风。在分配方式上,明确以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将技术、经验等要素纳入分配范围,多劳多得。在煤炭企业中实行这种分配方式,就要在分配中考虑到一些有较高技术含量的员工的收益分配。尽量实现分配的公平,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6 结语

人力资源管理与企业的经济效益息息相关,科学合理的人力资源管理方式可以有效地促进企业生产效率的提升,从而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文章对人力资源管理的概念、特点、目标进行叙述之后,结合企业经济效益的影响因素和当前我国煤炭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现状,提出了一系列的改善人力资源管理方式的办法。文章认为,从管理的观念出发,认识到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性,做好配置规划和机制的完善,才能真正发挥人力资源管理在煤炭企业中的作用,提升煤炭企业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刘英.国有企业中人力资源管理对企业经济效益的影响[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13,03:3.

[2]鲁红霞.人力资源管理对企业经济效益的影响和作用[J].经营管理者,2013,28:94.

猜你喜欢
煤炭企业经济效益人力资源管理
煤炭企业走好走实群众路线的制度思考
如何提高农村合作社的经济效益
新形势下经济效益审计的新措施
园林绿化工程的经济效益初探
煤炭企业档案管理的创新
我国煤炭企业物资管理信息系统的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