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加强和创新基层社会管理的思考

2014-09-28 03:52李昌翠
科技经济市场 2014年6期
关键词:党委社会管理加强

李昌翠

摘 要: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不断促进社会和谐稳定是当前各级党委政府面临的新课题和重大政治任务。而社会管理的重点和难点都在基层,只有立足基层、切实加强基层社会管理,坚持服务为先、践行以人为本,才能为实现社会和谐稳定巩固坚实基础。

关键词:社会管理;加强;创新;党委;政府;经济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基层党委政府在加强社会管理、维护社会和谐稳定方面进行有益的探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在实际工作中,由于当前社会管理与经济社会的发展不相适应的矛盾越来越突出,现有的社会管理方式和调控机制明显滞后于经济社会的发展,社会管理创新的任务推进尤为艰巨和困难。

1 现阶段基层社会管理主要问题分析

现阶段基层社会管理主要存在以下7个方面的问题:

一是主动服务意识差。由于基层工作人员少、待遇低、压力大,同时承担政府部门大量常规性行政工作,造成基层工作人员主动服务意识淡薄,“坐等”办公现象日益突出,对服务群众的工作缺少积极性;

二是社会行为规范难。近年来,我国精神文明发展较物质文明发展相对滞后,群众的社会价值观、道德观和法制观念比较淡薄,靠基层党委政府的力量难以规范社会行为。如群众在维护自身权益过程中,仍采取缠、闹、非访甚至打砸抢等方式来蛮横博取私利;

三是矛盾纠纷化解难。目前,街办多数信访案件无法依靠街道、社区等基层这个层级予以解决,但稳控的责任在基层,采取的措施只能是治标不治本,不可能做到药到病除。同时,在接访工作中还暴露出基层工作人员做群众工作的能力不强、辖区人民调解员队伍不稳定、对缠访、闹访行为缺少有效处置手段等问题;

四是特殊人群管理难。如基层组织辖区内有精神病人、两劳人员、涉毒等重点人群500多人,对这些人员的管理存在着基层力量不足、管理方式局限、管理机制不完善的问题;

五是各方利益协调难。在落实党和政府的各项政策过程中,由于部分群众不符合基本条件而无法享受政策福利,致使他们心态失衡,把怨气发泄到基层政府,企图通过缠闹访的方式来获取额外的利益;

六是突发事件处置难。突发事件事发突然,各类纠纷转化为突发事件预判难,调解难,善后难;

七是齐抓共管缺合力。目前,由于没有形成社会管理齐抓共管的工作机制,大量的社会资源没有进行整合,齐抓共管缺乏合力,致使政府社会管理部门呈现出各自为政的局面。比如2010年以来上级部门组织的全员人口信息数据库采集、“两实全覆盖”登记、全国人口普查等工作,其内容非常相似,但没有有机统筹起来,造成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的浪费。

上述问题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如法律主体缺位、基础基层薄弱、工作方式滞后、理念沉旧固化、应对措施乏力等等,但最核心的原因在于服务意识欠缺,仍以管理者自居,缺少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没有把以人为本作为社会管理追求的价值目标和导向,把社会管理等同于社会控制,没能有效维护群众利益和社会公正,与群众期望值存在较大差距,从而导致社会不和谐的因素增多。

2 对加强和创新基层社会管理的思考

社会发展的根本目标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要寓管理于服务之中并在优化服务中强化管理,这才是社会管理创新的治本之策。因此,在加强社会管理过程中,确立服务为先的理念,有助于纠正“重管理轻服务”的片面性,摈弃单纯运用强制力对基层进行控制的传统做法,把服务作为基层社会管理的重中之重,切实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同时,还有助于积极回应基层各类群众的诉求,并增强回应的有效性。对应当而且能够解决的问题尽一切努力及时解决,对一时难以解决的问题,在说明情况、做好解释工作的基础上创造条件分步解决,真心诚意为基层各类群众服务好,切实做到取信于民。从而,尽量把问题解决在基层、解决在首办环节,尽力减少矛盾的产生。坚持公平正义、促进社会和谐的方向,努力扩大服务范围,满足群众不断产生的新期盼,进而赢得基层群众的信任和支持。

经过基层工作实践,论者认为,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把社会管理寓于为群众服务之中,应当从以下六个方面着手:

一是强化“一种意识”,把服务理念贯穿于各项工作之中。加强社会建设、创新社会管理工作必须强化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把服务理念贯穿于各项工作之中,变“重在管理”为“服务为先”,实现由部门管理向政府综合管理转变、由防范控制型管理向服务型管理转变、由简单粗放型管理向规范文明型管理转变、由政府“单一”管理向多方参与管理转变,把人民群众是否支持拥护和满意作为衡量社会建设和创新社会管理的基本标准。

二是拓展“二维”管理边际,夯实网格化服务基础。网格化管理服务是现代社会发展的一大趋势,也是以人为本理念在管理工作中的具体体现。为此,基层组织在社会管理创新工作中不断拓展“二维”管理边际(即:管理幅度和管理深度),形成网格化服务模式,更好的为人民群众提供优质服务。

三是培育“三支队伍”,实现服务管理“全覆盖”。随着社会管理的社会化、基层化,基层社会管理工作必须充分整合街道基层干部队伍、群众志愿者队伍和社会组织的力量,构筑多中心的社会治理体系,推动自我管理和自我约束,实现服务管理“全覆盖”。

四是搭建“四个平台”,提升服务水平。只有把管理的触角延伸到群众中,最大限度激发群众活力,才能敏锐地发现问题,及时地化解矛盾。为此,基层组织通过搭建“四个平台”,积极构建资源要素优化配置、共建共享、流转顺畅、协作管理的基层公共事务管理机制,将工作下沉、服务前移,实现全方位的一体化服务。

五是完善“五个制度”,提高服务效率。坚持以群众利益为重、以群众期盼为念,从完善“五个制度”入手,形成党和政府主导的维护群众权益机制,最大限度增加和谐因素,最大限度减少不和谐因素。

六是只有把管理的触角延伸到群众中,最大限度激发社会活力,才能敏锐地发现问题,及时地化解矛盾。为此,基层组织积极探索建立“五管四防三控”社会管理新模式,夯实工作基础,有效地应对基层管理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可有力地促进和谐基层建设和辖区内的社会政治稳定。

参考文献:

[1]段尔煜.创新理念加强基层社会管理[J].云南日报,2011.5.30.

猜你喜欢
党委社会管理加强
论党委在国有企业内部监督中的重要性
行政法治视野中的社会管理创新
社会管理创新过程中基层政府责任建设问题探讨
马克思的管理思想对加强中国社会管理的启示
高等学校党委党风廉政建设“两个责任”问题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