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信交换技术、交换机与交换系统、异步转移模式的探索

2014-09-28 03:52陈晶晶
科技经济市场 2014年6期

陈晶晶

摘 要:随着我国社会水平的提升,经济步伐的推进,我国的电信技术也在这个过程中得到了较大程度的发展。其中,交换机与交换系统、电信交换技术以及异步转移模式的探索等技术都在我国的社会中得到了良好的应用,同时也具有非常好的发展前景,需要我们能够对其引起充分的重视。在本文中,将就电信交换技术、交换机与交换系统、异步转移模式的探索进行一定的分析与探讨。

关键词:电信交换技术;交换机与交换系统;异步转移模式的探索

1 电信交换技术

1.1 交换和交换机

电信交换技术是一项我国通信行业应用较为广泛的技术。其通过在公用通信网络中不同用户终端间根据用户实际通信情况的需求而在不同的终端设备中进行不同数据、图像以及语音方面信息的交换。并且能够以这种方式在不同的终端间进行点到点、以及点到多的信息交换。而在通信网络中,其中业务量最大、也是最为基本的交换业务则称是我们所熟知的电话交换业务。如果我们能够将所有用户的电话都能够进行一定的联系并对其进行点到点的控制,就能够很好地在网络中任意两个点中实现用户通话,而这种方式则可以称之为直接相连。

当我们使用这种方式进行连接时,如果网络中用户的数量是N,那么在整个网络中就需要连接N(N-1)/2跟线。而当用户的数量在此基础上有所增加时,就会使网络中的整个线路数量都会随着增加,同时由于在线路中对于每一名用户所使用的线路其利用率都较低,所以,为了能够使我们在通信的过程中具有一定的保密性,就需要我们能够在每个用户终端位置加设一定的开关对其进行控制。所以经过上述分析,这种网络的连接方式其现实意义较为有限。

所以,我们在此基础上发展了更为可靠的设备即电话交换机,这种设备的功能就是使其中所有的用户都能够通过专门的线路同交换机进行交换,而其也正是我们所称作的用户环路以及用户线。同时,其作用则是通过其自身所具有的控制功能对不同用户间进行自由连接,而交换机在这个网络中的位置我们也称之为系统的交换节点。

1.2 通信网的概念

当网络中的用户分布地域较广且数量较多时,则应当在其中设置多个数量的交换节点,且在其中不同节点中其交换机也可以通过一定的传输线路按照适合的拓扑结构而形成通信网络。而在这个网络中,对于不同网络设备进行连接的则称之为中继线。同交换设备推理方式相同,在此网络中的不同交换节点也不能够进行直接的相连,而是需要在其中适当的引入汇接交换节点,而这种交换设备我们则称之为汇接交换机。同时,在这个网络中,同用户终端以及话机进行相连的交换机则成为市话交换机。

而在此通信网络中,通常都会使用等级式的网络结构,且在其中不同网络节点中都对应的向其分配一个等级,并且在最高级之外其余的节点都需要能够同更高级的节点进行相连。同时,网络等级数量越多,则代表其中同系统进行呼叫转接的次数也就更多,这种形式的网络往往会使原有的网络系统的复杂度得到提升。所以,在实际应用的过程中就需要能够根据用户的数量以及地域范围等等对网络的结构进行更为合理的规划。

2 异步转移模式的探索

而随着我国通信技术的进一步提升,使得异步转移模式也逐渐走进了人们的视野。所谓异步转移模式,就是一种能够以高速度对相关数据以及图像等进行综合处理的传递模式,同时其也是一种控制方式更为零活、具有更好利用率的信息传递模式,目前其也被国际电信联盟ITU-T确定为传送和交换语音、图像、数据和多媒体信息的工具。

2.1 ATM应用基础

目前,光纤传输技术已经在我国的有线电视系统中得到了较为广泛的使用。而随着这种技术的出现,也正式使我国以往全电缆的网络结构得到了彻底的改变,并因此形成了光纤电缆混合结构HFC。对此这种新式的网络结构来说,其不仅能够为我们带来更为清晰的图像质量以及更加可靠的网络应用,还能够在此基础上通过对光电节点进行减少的方式使我国的电视网络能够具有更好的上行通信能力。而这种高效数字的调制以及压缩技术也能够在此基础上更好的扩展了目前我国网络的容量。而在这种形势下我们所引入的ATM系统,则能够更好的使网络对多种性质差异很大的业务进行综合传输成为可能。

2.2 ATM的应用特点

ATM是一种采用异步时分复用技术的特殊分组技术,其主要特点有:

第一,其使用了固定长度的信元。在ATM系统中,其会首先将需要进行传输的信息以一定方式分解为固定长度的信元。通过这种分解的形式,则能够较好的简化我们在信息处理过程中所进行的工作量,同时也能够省却较多复杂、不必要的检验,从而能够以这种形式使交换机能够具有更大的并行处理能力。

第二,其同以往较为传统的同步转移模式存在一定的区别,即其可以根据实时网络资源以及用户信息情况的不同对资源进行更为动态、合理的分配,即通过非固定的形式对特定的业务信息进行分配,同时将所输入进系统的、速率不同的信息进行统计复用,并将其引入交换器中的缓存进行排队,并当系统输出端出现空闲情况时再去占用,从而以这种方式提升系统的应用效率。

第三,在信元标志方面,其则通过对带宽进行动态分配的方式来更好的携带具有相应信元类型的信息。同时,作为交换机也能够根据信息类型的不同来对敏感度更强的业务进行排队,从而以这种形式来实现带宽的动态分配。对于这种方式来说,其不仅更加适合实时性较强的业务,也适合对于突发性业务的传输。

3 结束语

总的来说,我国的电信技术目前正处于一个高需求以及高发展的阶段,需要我们能够对不同的技术进行应有的掌握。在上文中,我们对于电信交换技术、交换机与交换系统、异步转移模式进行了一定的分析探索,而在实际应用过程中,也应当能够在良好掌握技术内容的前提下联系实际,从而更好的发挥这部分技术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金保华,和振远,张亮,李金旭,赵丽辉.基于SOA的数据共享与交换平台分析与设计[J].郑州轻工业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01):101-103.

[2]刘占龙,李畅,冯晓洁.基于SOA的军事信息系统集成研究[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1(12):177-178.

[3]贾光明,朱照明.基于SOA构建中小企业信息系统集成[J].商品与质量.2010(S6):171-1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