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信网络交换技术的发展及向NGN的演进

2014-09-28 03:52徐剑平
科技经济市场 2014年6期
关键词:发展

徐剑平

摘 要:伴随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信息交流越来越频繁,通信网路与通信技术对人们的生产生活变得更加重要。电信网络的交换技术是一直非常重要的通信技术,它能够瞬间存储与转发数据,交换技术最开始是电路交换,接下来是报文交换,最后到分组交换及异步传输交换。

关键词:电信网络;交换技术;发展

0 引言

由于科学技术与通信技术的迅速发展,使得通信网络正向宽带化、IP化及移动化方向发展。网络交换技术是关键的通信技术之一,它不仅从模拟发展到数字,从人工发展到自动,而且实现了分组交换。伴随电信技术的飞速发展,数据信息交换和电话语音交换越来越相近,几乎难以分清它们的界限,程控交换设备与网络交换设备正在渐渐融合,交换技术正向分组承载网络方向发展。

1 电信网络的几种交换技术

1.1 电路交换

电路交换技术是电信网络技术发展第一阶段,也是交换技术最开始的形式,可以将运用电路交换技术时期看成是探索交换技术时期。此阶段的移动网络有很多,能够起代表性作用的有CDMA与GSM,原理都是利用有特定宽度线路让双方通信。通信时,此宽度线路的资源只能为该次通信利用,不能被其他系统利用。电路交换技术最大的运用特征是线路的宽度必须足够稳定,只有稳定才能确保双方通信的质量,同时,线路稳定也利于操作,使操作程序更加简单,且维护线路成本容易,不会带来巨大的维修成本。然而电路交换也有一些缺点,那就是每次线路仅能被通信双方所用,不能充分利用现有的网络资源。

1.2 分组交换

由于传统的电路交换技术语音业务较单一,不能满足移动数据快速变化的要求,分组交换技术开始出现。因为移动数据也是具有数据变化快的特点,所以在利用移动数据时时常遇到速率突变问题,电路交换技术的特定宽度不能满足数据突变问题,单一的语音也不会占用较多宽带,因此,移动数据业务与电路交换技术不能有效结合到一起。为保证移动数据准确传输及避免移动数据在速率突变时被丢失,分组交换技术渐渐取代了电路交换技术。分组交换技术会在传送数据前会按照实际情况先分割数据,将不同字段添加到新分段起始端。添加字段过程中,要校验数据并将数据进行有序分组。与传统电路交换技术不同,分组交换技术很多优点,它能够利用数据开头字段的识别来发送数据,省去了连接数据环节,传送数据过程中可以合理分配宽带,因此,分组交换技术能够更加充分合理的利用宽带资源。然而分组交换技术有一定局限性,操作过程中需要存储信息和数据,这会给操作造成一定延时。

1.3 报文交换

报文交换技术工作原理与分组交换技术原理很相似,它也是要先储存数据然后再转发,进而进行交换。与分组交换技术不同的是,报文交换技术传输数据与信息时的基本单位是报文,正常情况下,每单位报文长度要时刻变化,且互不相同,这使分配信息工作很困难,特别是长度较长报文在传送过程中很容易出现延迟。因此,对报文交换技术来说,缓冲区分配报文工作非常重要,不能按照报文数量及长度进行分配,而必须根据实际情况及时调整分配。同时,这也使得报文交换技术仅适用于传输数据量小的通信业务。

1.4 异步传输

异步传输(ATM)技术是前三种技术的结合,它工作形式是有了通信要求后,先构建一个连接系统,再进行数据传输。异步传输技术在连接系统时没有占用独立的数据通道,这使得宽带在通信过程中也能够为其他业务服务,充分利用了带宽,使资源效益得到最大化。异步传输技术用到了分组传输法,它在传输数据同时会按照长度把语音与数据分段,因为光纤是其传输通道,所以它大大减少了误码率,使数据传输更加准确。异步传输技术运用特征使它能够用于很多数据传输中,特别是能够满足高速度数据的传输要求。然而异步传输技术还没有达到是否完善,还存有一些缺点,例如:因为成本高不利于广泛使用。

2 电信网络时代

新时代是电信网络时代,新一代网络(NGN)是以往传统的电信技术的一个发展里程碑,它以分组网络为基础的,可以提供电信业务的新一代网络,是充分利用了很多服务质量保证与宽带能力的传输技术,新一代网络业务的功能和它的传输技术相互独立。新一代网络能够使用户根据自己需要与不同业务的供应商相连接,同时支持移动性。新一代网络可以说是基于ATM/IP分组网络域PSTN语音网络相融合的产物,它能够提供很多种业务,例如:数据、语音及多媒体,并且这些业务可以同时进行,综合性较强,它是非常开发的网络平台体系,能够使用户用到千兆光纤。另外,新一代网络还可以把低资费的IP电话引到本地市话中,进而大幅度降低本地通话费成本。新一代网络技术最开始是软交换技术,把新一代网络勘察是提供网络域多业务相融合的系统,然后有了IMS。软交换技术现将呼叫控制功能在传输层里分隔处理,先利用服务器完成基本呼叫功能。IMS技术是以SIP网络能够提供媒体通用架构为基础的,它能够进一步分解控制层的各种功能,使承载控制实体与会话控制实体功能相分离,进而让网络架构变得更加灵活,因此说IMS比以往软交换更软。IMS技术凭借其控制、业务及承载分离能力架构,汇集用户属性与接入没有关联等特征,解决软交换不能解决的问题,例如:提供标准开发业务接口、提供用户移动性支持等,与接入没有关系也使IMS变为移动网络与固定网络相融合演进的前提,之所以要建立IMS,就是因为它合接入没有关联,能够被固定网络与移动网络共同使用。IMS是新一代网络的关键技术之一,它也是解决固网和移动融合,引入数据、语音、视频等业务的关键方式。

3 结束语

我国的软交换与IMS技术是互补的。新一代网络是未来我国电信网络发展主流目标,其演进是分步渐进的慢过程。尽管目前的IMS还没有完全将软交换所取代,但随着媒体需求的增加与技术的完善,IMS一定是网络发展的新趋势。

参考文献:

[1]李永华.软交换技术在NGN建设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新通信. 2014(05).

[2]焦彦平,李唱,李建华.基于NGN的网络融合技术研究[J].装备学院学报. 2014(01).

[3]杨金生,代伟阳.浅谈NGN软交换技术的应用与发展[J].科技创业家. 2013(01).

[4]乌日根,刘丽金.NGN和软交换技术固网智能化改造方案分析[J].电子制作. 2013(10).

猜你喜欢
发展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产前超声发展及展望
从HDMI2.1与HDCP2.3出发,思考8K能否成为超高清发展的第二阶段
脱贫发展要算“大账”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
身担重任 更谋长远发展
推进医改向纵深发展
谈发展
它会带来并购大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