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图书馆移动服务现状与比较分析

2014-09-28 03:52李丽
科技经济市场 2014年6期
关键词:通信技术互联网图书馆

李丽

摘 要:如今移动设备的使用以及新计算机、通信技术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更倾向与在各种移动设备上阅读图书或者信息,因此图书馆的各种移动服务渐渐成为高校图书馆重点关心,并积极推出的服务项目之一。通过调查国内外部分高校的图书馆移动服务,主要从移动图书馆,以及微信,微博等在图书馆的移动服务着手,来对国内图书馆的移动服务进行分析并提出建议。

关键词:图书馆;互联网;通信技术;移动服务

0 引言

我国早期图书馆的移动服务是用手机为平台所展开的各种信息服务。早在2003年,北京理工大学图书馆就开展用手机为媒介的短信息服务,该短信息服务系统为中国高校移动图书馆服务模式的雏形,也可以算是高校在图书馆移动服务的一个起点。至今高校对图书馆的移动服务理论、实践发展状况的研究有了初步的科研成果;但是,国内高校图书馆的移动服务系统各异、信息服务模式各异、服务内容单调。有关图书馆移动服务研究的前沿课题研究承担者多为高校学者,越来越多的高校师生关注高校图书馆移动服务信息;国内图书馆的移动服务类型多为高校手机图书馆,其开展运行情况远远超越公共图书馆;高校图书馆是我国三大类型图书馆的中流磁柱,理当成为新计算机、通信技术运用于图书馆移动服务的练兵场,对比国外高校图书馆移动服务现状可较好探究国内图书馆移动服务理论、实践发展现状。

1 高校移动图书馆服务应用调查

1.1 调查研究方法

本文选择了国内"985"工程的39所高校进行调研,调研方法是检索访问各"985"高校图书馆网站、微信客户端查询以及文献调研。调研我国高校图书馆展开移动信息服务的基本情况,获得基本数据。其中图书馆开展移动服务服务的共38所,只有国防科大由于学校的特殊性没有开展移动服务,占"985"工程院校图书馆总数的97.4%。笔者将国内高校图书馆移动服务形式总结为五种:微博、微信、移动图书馆、人人网、个性化服务。

1.2 调查内容

国内985高校图书馆移动服务功能

从各985高校开展的五种移动服务调查,得到了表1:

表1列出了五种移动服务的大学图书馆的发展现状:

调查结果可以看出,目前国内985高校都展开了图书馆的移动服务,但展开的移动服务方式各有不同,从各985高校开通的图书馆移动服务汇总可以看出,其中有94.9%的985高校开通了移动图书馆,有74.4%开通了微信,有92.3%开通了微博服务,有17.9%开通了人人网,有23.1%的985高校开通了自己的个性化服务。由此可见,高校的图书馆移动服务已经兴起,并且是以移动图书馆,微博、微信为主。

国外移动服务放式有所不同,从其服务内容来划分,国外的Twitter用户可以相互推送信息等内容,facebook社交服务网被网民称为英文版的人人网,所以分别类比与微信和人人网服务。

笔者通过调查网上排行前25所国外院校得到表2:

从表2可以看出,国外的图书馆的移动服务主要以移动图书馆,facebook为主,并且有56%的院校开通了自己的个性化服务,笔者在调查的时候注意到,其个性化服务多样,比如麻省理工大学、哥伦比亚大学等开通了Rss阅读服务,新加坡大学、杜克大学开通了自己大学的图片分享(FlickR),还有的大学开通了Youtube视频服务,以及新加坡大学特色服务3DTour服务。

2 图书馆移动服务的现状分析

2.1 移动图书馆服务

2.1.1 业务模式

目前,国内外图书馆的移动服务模式有3种类型:

(1)手机短消息服务,这初期国内大多数图书馆所选用的服务形式,主要有两种类型:一是信息推送型,二是请求应答型,功用比较简单;

(2) WAP,WAP(无线应用协议)是一个窄带宽传输数据的通信协议,5wap技术是移动设备访问互联网开放的国际标准可以有效地弥补传统的短消息服务的不足,基于推送的传统信息短信服务,信息量少,缺乏互动性。

(3) 客户端,客户端软件开发库被安装在一个移动装置,通过登录客户端软件方便的移动图书馆服务,为智能手机提供下载,让用户操作更为便捷。

2.1.2服务功能

什么是读者最需要图书馆移动服务,国内图书馆有没有达成共识。国外移动图书馆推出各种满足读者需求的服务,我们不难发现国外移动图书馆已经不仅仅是一个移动图书馆,例如,国外有的图书馆提供移动APP服务,如开放时间、GPS等服务并非是真正的图书馆服务,国外还有的移动图书馆提供购物网站等等。这些服务非常有用,但并非是图书馆的核心服务。我们知道,只有对读者有用的服务才是真正的服务,如一些大学移动图书馆增加了自习室座位预定,推出这个功能后,移动图书馆的受欢迎度大大提高。我们可以发现,当国内还在激烈争论什么样的移动图书馆服务是读者最需要的时候,国外高校图书馆通过自己的努力和实践已经拉开国内远远的一步,国外移动图书馆开通了各种个性化服务,比如说视频通话、求职推荐、甚至是3D服务。

目前,图书馆全面向社会开放、实现资源的开放共享与存取已经成为社会发展的大趋势。高校图书馆及其他类型图书馆应该采取积极的态度来迎接这一挑战,更好地满足了社会公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

2.2 微博服务

2.2.1微博服务

根据笔者从国内外图书馆微博服务得出:

国内外高校图书馆微博所提供的服务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类:

① 新闻消息类。这类服务是几所图书馆最常用的服务类型,新闻消息主要有图书馆举办的各种活动通知、书籍报刊及新到的各种资源预告、节假日开闭馆时间等。

② 链接中转类。提供这中服务内容的微博数量较多,由于微博文本框输入的字数有限制,有时不能完整的描述信息的内容,图书馆就提供这类服务信息的网站链接,让读者点开链接去了解这条信息的内容。这大大方便了读者的同时又可以节省读者在选择信息的时候能够快速找到自己所需要的内容。

③ 参考服务类。图书馆开设微博作为参考服务工具,针对读者提出的问题,给与及时的解答,例如读者询问的有关图书馆资料、数据库利用以及其他服务方面的问题。

总体来说,国内外高校图书馆微博能够提供各种丰富多彩的内容的链接,也有很好的交流平台。

从调查数据来看,在2009年起国内就有高校图书馆就在商业平台微博上注册使用,一些高校图书馆很早就注意到,微博的信息传播特点有利于图书馆面向社会服务。在统计的图书馆中,从注册时间来看,大部分在2011年开通了图书馆在微博方面的服务。其微博服务开通的主要是新闻推送,图书的推荐以及来源链接,而且基本都设置了微博话题讨论区域。虽然我国图书馆微博注册比国外晚2年左右,但在调查过程中发现国内外图书馆的微博正在关注的人数都不多,所以说微博在图书馆的移动服务在人们的普及度并不高。在发展图书馆的微博服务应当不仅仅局限于那四类服务类型,可以走向多元化,多样化。

2.2.2 提升微博使用效率

在调查的过程中,通过对国内外高校图书馆微博的发帖量和发帖频率分析,发现各个高校图书馆对微博的使用力度是不同的,存在很大的差距。笔者从以下三个方面分析影响发帖频率的主要因素:

① 高校图书馆对微博的重视程度:高校图书馆对微博的重视程度反映的是高校图书馆的主观意愿,从根本上决定了微博的使用力度。一些高校图书馆,了解微博的信息传播特点,清楚微博的使用价值,因此加大了使用微博的人力和物力投入,把图书馆的所有新资讯,都通过微博发布到网络中,增加用户对图书馆的全面认识。但是有些高校图书馆对于微博的认识仅仅停留在一个热门社交网络工具的层面,这个工具对于普通用户来说,可以传递信息、获取信息。但是对于图书馆来说,服务推广的效果较差,与图书馆的业务不能正常衔接,不认为微博能为图书馆服务带来新的革命。

② 专人管理。是否有专人管理微博,是决定微博使用效率的主要原因。在使用力度较大的高校图书馆中,都有馆员专门负责管理图书馆微博,这些馆员的主要工作是收集图书馆最新的资讯,例如图书馆近期工作安排、讲座、新书上架、新增数据库资源等内容,对资讯进行整理归类,以微博形式发布到网络中。在收到用户咨询时,向相关部门进行反馈,然后根据反馈信息向用户解答,同时也和主动加强和用户沟通交流。

③ 内容多样化。内容的丰富程度,决定了图书馆的信息发布量。图书馆每周的新鲜资讯多种多样,如果全部发布到网络中,可以保证微博的信息量。有的高校图书馆发布的信息内容包含了图书馆的方方面面,用户可以根据这些内容了解到自己感兴趣的内容,促使图书馆和用户全方位沟通。而一些高校图书馆发布的内容单一,只包含图书馆公告,必然导致每天发布的信息量过少,微博只是当成了告示牌来使用。

除了以上三点原因外。从微博的特点角度分析:微博的信息传播特点是简洁、快速、即时,这三个特点必须基于微博发布者和用户之间的信息交流,而且发布者是核心,没有信息的发布,用户就无法获取和反馈信息,微博就处于停滞状态。馆员不能及时与用户沟通,就失去了微博的即时性特征,用户得不到服务,就对该微博失去了兴趣,久而久之形成恶性循环,微博的服务效果就会越来越差。图书馆作为高校面向社会服务的窗口之一,不能有效的吸引用户的眼球,得不到用户的支持,就会失去服务窗口的作用,图书馆扮演的宣传学术、传承知识、服务大众、传播"正能量"的角色也会大打折扣。由此可见,增加对微博的重视程度,组建专人来管理图书馆微博,发布丰富多彩图书馆咨询,及时的与用户沟通交流,答疑解惑,是提高图书馆微博使用效率的有效途径。

高校图书馆微博,作为一个网络社交工具,它的核心作用是:利用微博加强高校图书馆和用户的交流沟通,发布高校图书馆服务信息,提供高校图书馆服务,吸引更多的用户参与到高校图书馆当中;服务对象是社会大众;决定高校图书馆微博的效果好坏,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第一,高校图书馆微博发布的信息内容与图书馆服务宗旨、服务内容的契合程度;第二,用户对高校图书馆发布的信息的关注程度。因此统计高校图书馆微博发布的具体内容,其目的是为了分析这些内容是否与图书馆服务密切相关,是否得到了用户的积极回应,并以定量分析的方法,通过对具体数据的分析,评价高校图书馆微博的应用效果。

3 国内高校图书馆移动服务问题分析

(1)资源建设及技术

格式的全文转换技术还不完善。

(2)服务多样性

从调查中发现,我国各种图书馆的移动服务的内容相对来说比较单一,国外图书馆的移动服务比较全面,内容丰富,而且添加了许多用户需求的服务,例如,有的提供图书馆周边地图等,并且注重与用户的交流,提供用户流言和反馈平台。我国图书馆的服务比较注重图书的借阅方面,包括图书预约,续借,催还等内容。当然我国图书馆也有一些个性化服务,比如二维码和彩信方面进行服务,这是我国在图书馆的移动服务方面的创新的成果。

(3)信息公平性

公平性问题一直是各个领域无法避免的问题,在推广或使用图书馆的移动服务的相关内容时,必须用到一定的移动终端,虽然国内手机普及比较高,但是所用手机好坏却有很大的差距,这也使得用户在获取信息的便捷,内容存在各种差距,这也使得用户在获取信息时存在信息沟通困难,以及产生信息分化问题。虽然图书馆对于每个用户都是平等对待,但由于用户或者其他的一些客观原因,在信息获取方面必然存在不平等。所以图书馆如何解决因为信息获取导致的不公平性问题,也是一个重要的挑战。

当然除了用户信息获取的不公平外,有些图书馆为了吸引用户,把一些知名学者的推荐放在前页,这也将导致一些期刊学著很难被用户发现,这是图书馆对著作的公平性对待问题。

(4)普及性问题

我国高校图书馆移动服务的对象主要是本校师生,对校外读者则设置了诸多门槛。

4 我国移动图书馆在移动应用中的对策建议

(1)借鉴吸收国内外移动图书馆建设经验

中国高校图书馆移动服务应积极利用机遇问题,积极吸收借鉴国内外图书馆构建经验。中国图书馆移动服务起步稍晚于国外,移动通信技术等发展也跟随全球发展趋向,因此中国高校图书馆应作为该领域学习、吸收、借鉴国外成熟案例、先进技术的窗口,在做好国内图书馆移动服务的创新服务模式、新兴服务内容等方面的同时做好引入、吸收、转化工作。必要时可以派遣专员去国外图书馆参观学习对方图书馆在移动服务的先进思想和技术。

(2)强化图书馆的网络资源整合功能

中国高校图书馆移动服务应积极着手化解所面临的威胁,网络信息资源整合功能是图书馆移动服务优势所在,也是迎面中国高校图书馆外部威胁因素的重要举措。现如今数字图书馆有了跨越性建设,同时图书馆的各种移动服务也走向一个新纪元。图书馆的移动服务建设应该加强网络资源整合功能。图书馆系统不仅包含移动OPAC书目检索,方便并指引用户使用图书馆实体馆藏,还包括对海量网络资源的组织,引导、规范用户获取、访问网络资源。现如今,好多服务系统在设置网络信息资源组织仅仅设置了一级科目,很显然其网络信息资源整合功能欠缺。

(3)重视图书馆移动服务的创新服务模式

20世纪50年代计算机技术逐步渗入图书馆,图书馆自动化办公、计算机集成管理系统出现;20世纪90年代中国信息的发展心起了热潮,新计算机技术使得图书馆从自动化逐步转向虚拟化、数字化、网络化,基于数字化馆藏和实体馆藏的馆藏组合形式成为复合图书馆信息服务特色明显[13]。当前,新的图书馆移动服务是图书馆积极应对新计算技术、通信技术等网络环境下新型服务形态。中国高校图书馆移动服务应充分发扬其竞争优势,密切追踪新通信技术与图书馆移动服务的结合点,保持自身服务技术的先进性,同时积极争取各级别科研基金等经费支持,馆内经费向信息技术应用于图书馆服务方向倾斜,积极开发移动图书馆系统实现技术,使得移动图书馆服务得到技术、资金等后勤保障。总之,高校图书馆应积极应对技术变革,创新图书馆移动服务模式,以适应新通讯技术、计算技术的快速发展。

(4)建立健全图书馆移动服务机构

健全的组织机构和专业的管理人员是高校图书馆做好图书馆移动服务的重要保证,高校图书馆职能部门和管理人员负责高校图书馆移动服务的技术层面和服务内容的支持工作。从高校图书馆移动服务系统的技术层面上说,高校图书馆移动服务系统的构建、施行、维护需要专门的高校图书馆组织机构负责,可归类为图书馆系统部等相关机构;从高校图书馆移动的服务内容上说,高校图书馆移动服务内容隶属图书馆多个职能部门:图书馆移动服务内容的涉及的事务性信息、检索性信息按照高校图书馆现有机构分工协作,涉及的网络信息的组织、更新目前仅依靠系统提供商组织,网络信息资源的组织、更新工作应由高校图书馆指定专职部门和人员负责。高校图书馆移动服务与高校图书馆传统服务、高校数字图书馆服务一起构成高校图书馆服务。三类服务模式的服务内容不仅存在交集,也有各自的特色及并存价值,高校图书馆职能机构应加强对三种服务的协调。多重服务的有机结合是高校图书馆服务在新信息环境中的折中变通,必将更好的满足高校图书馆用户的各种信息需求和知识需求,使得图书馆教育教学信息中心的地位更加稳固。

(5)加强图书馆移动服务宣传与培训

中国高校图书馆移动服务应尽力规避其竞争劣势,加强对图书馆移动服务的优势的宣传推广工作。图书馆移动服务在加强移动图书馆资源访问等方面的培训工作是十分重要和必要的。针对图书馆移动服务优势的宣传与培训活动,不仅能够放大移动图书馆服务优势,而且也可以争取更多用户的积极试用。例如,书生公司与北京大学等高校联合开展移动图书馆注册有礼活动,鼓励用户反馈有关使用移动图书馆,微博,微信在馆藏检索、全文阅读等功能意见;接受用户的批评建议并总结用户反馈的意见。笔者认为,除了上述图书馆移动服务造势宣传之外,用户便捷获取图书馆移动服务培训资料对于图书馆宣传工作意义较大。目前是图书馆移动服务集中宣传推广期,可考虑在高校图书馆的各种服务方式专门页面醒目列举培训资料。培训资料包括图书馆移动服务培训服务的通知公告、图书馆移动服务的各种平台的注册、图书馆移动服务使用方法的培训课件及影像资料,这些培训都应满足用户访问图书馆网站便捷获取的原则;对于过了图书馆移动服务集中宣传期之后,笔者建议将图书馆移动服务列入高校新生入馆服务内容。总之,图书馆移动服务的宣传和培训不仅利于满足高校师生用户移动阅读需求、学术资源需求、书刊流通需求,同时也有利于巩固高校图书馆教育教学信息中心地位。综上所述,中国高校图书馆移动服务应从借鉴吸收经验、强化自身服务功能、重视创新服务模式、健全服务组织、加强宣传培训等方面进行完善,根据本馆馆藏资源、技术维护等实际情况,针对性的开展移动图书馆服务问卷调查[13],并根据调研结果循序渐进的引入移动图书馆服务,使得图书馆移动服务方式能够有机耦合,发挥出图书馆移动服务的特色及优势,更好的为高校师生服务。

5 结语

如今,互联网在逐步发展,短信等传统移动服务业务已经相对成熟,新兴移动服务的发展还在探索中。现如今,图书馆的移动服务现如今发展还相对缓慢,面对互联网的飞速发展以及人们获取信息的手段和需求的改变,图书馆的移动服务还有很长的路。面对现阶段移动图书馆移动服务的机遇和挑战,图书馆作为文化知识信息集中的地方,应该时刻注意用户获取知识及信息的方式的改变,大力发展图书馆的移动服务,积极探索比较先进的服务方式,利用现有先进技术给用户提供更好的信息需求服务。

参考文献:

[1] 谢强,牛现云,赵娜,高宏. 图书馆移动服务模式研究[J].图书与情报,2009.

[2] 吕俊杰.高校图书馆微博应用与共享研究[D].图书与情报,2013.

[3] 魏滨.我国图书馆的移动服务研究现状与发展态势[M].图书与情报,2013.

[4] 叶爱芳. 移动图书馆在我国的发展现状与展望 [M]. 图书与情报,2011(4).

[5] 龙泉,谢春枝,申艳,罗凤平,张晶.国内外高校图书馆移动服务现状及比较分析[M].图书馆学研究,2013.

[6] 陈颖颖,裴允. 高校移动图书馆信息服务现状分析[J].图书馆学研究,2012.

[7] 鲍翠梅. 论泛在知识环境下高校数字图书馆服务[J].中国科技信息,2012.

[8] 李金波.国外图书馆微博建设及其启示[J].图书与情报,2011.

[9] 黄众强.国内图书馆微博的应用现状及建议[J].星海音乐学院图书馆,2014.

[10] 王勇,洪斌. 微信及其在图书馆的应用[M].新世纪图书馆,2013.

[11] 谭进. 微信在公共图书馆信息服务中的应用[J].图书馆学研究,2013.

[12] 高春玲. 中美移动图书馆服务[J].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11.

[13] 张峥嵘. 移动计算时代图书馆移动服务研究[M].信息技术与系统,2012.

[14] 李臻,姜海峰. 图书馆移动服务变迁与走向泛在服务解决方案[J].情报学,2013.

猜你喜欢
通信技术互联网图书馆
图书馆
IODN技术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分析
对数字微波通信技术的研究
从“数据新闻”看当前互联网新闻信息传播生态
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的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