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信缺失下的大学生体育教育现状及途径研究

2014-09-28 03:52张建春边文洪
科技经济市场 2014年6期
关键词:体育教育大学生

张建春 边文洪

摘 要:目前大学生诚信的缺失、道德背离的现象日益突显,给学校体育教学带来了极大的困惑,通过问卷调查、实地访谈得出:考试作弊现象频发、不遵守教学常规和谎言盛行不能按时按量完成训练已成为体育教育工作亟需解决的问题。调查发现主要的影响因素是学校,学校具体的影响因素是体育课功利化教育、体育教师的言行、校园的诚信风气和学校对不诚信的惩罚和诚信的奖励力度四个因素。

关键词:大学生;体育课诚信缺失;体育教育

通过知网文献查询发现,关于大学生诚信缺失的文章从1998年的两篇到2013年的302篇数量逐年成倍增长,数量的急剧增长表示大学生诚信缺失的问题倍受学界和社会的关注与重视,在2004年5《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指出:一些大学生不同程度地存在诚信意识谈薄、社会责任感缺乏等问题。[1]但对不同科目诚信缺失的具体表现和影响因素没人研究,为此,我们在全省部分高校组织开展了 “大学生诚信体育教育状况调查”活动。本次调查采取从点到面的问卷调查方式,对高校大学生进行随机抽样调查,较全面地掌握了当前高校大学生体育课诚信道德状况,并形成了内容比较详实的调查报告,为进一步加强高校大学生的诚信体育教育提供参考。

1 大学生体育课诚信现状调查结果与分析

(一)体育考试作弊现象频发

当前各类高校大学生考试作弊现象严重以是普遍的问题, 作弊现象渗透在大学各种类别的考试中,作弊行为已不是个别现象。另外,作弊主体呈现多元化,不仅成绩差的学生在考试中作弊,很多成绩优秀的学生都存在作弊的行为。[2]通过调查发现39.1%的同学在体育课测试中存在作弊现象,作弊手段有找人替考、互相虚报成绩和超近道缩短跑的距离。基于目前中国高校体育教学现状,每个老师每节课平均40人的教学班,要上好体育课诚信考试显得尤为重要。

(二)少数人不遵守教学常规,影响极坏

遵守教学常规是完成教学任务达到教学目的的基本保障,但还是有少数同学不能很好地管理好自己。调查发现11.9%的同学在体育课上有违规现象,主要表现为:穿的服装不适合运动,迟到,早退,甚至旷课。调查中还发现新生和女同学基本能遵守课堂常规,二年级学生表现较差。违反课堂常规的行为不仅会影响教学效果,而且如果不及时纠正会像瘟疫一样传染。

(三)近半数同学不能按要求完成训练量,谎言严重影响着教学质量

作为社会的人,大多数人认为“谎言在这个时代,已经不再是羞于启口的事了。”在这种扭曲世界观蔓延的环境里,怕累不能吃苦已是大部分大学生存在的问题,显然这让高校体育课陷入了极大的困境,调查发现45.6%的学生承认自己在体育课上不能按时按量完成老师布置的训练任务,而且在老师质疑的眼神下还随意撒谎。调查中学生对谎报训练量明显表示不以为然。高校体育课教学质量堪忧。

2 造成大学生体育课诚信缺失的因素分析

(一)大多数大学生认为学校因素是影响大学体育课诚信缺失的主要因素

此次问卷主要分析大学生自身以外的因素。以导致您体育课诚信缺失的主要因素是社会因素、学校因素,还是家庭人际因素为题的调查结果发现:有69.6%的大学生认为学校因素是导致他们体育课诚信缺失的最主要的外在影响因素,学校体育教育问题对他影响力最大;有55. 2%的大学生认为社会因素是导致他们诚信缺失的第二因素,影响力次之;有23. 4%的大学生认为家庭人际因素是导致他们诚信缺失的第三因素。可见学生认为学校因素是影响体育课诚信缺失的主要因素。

(二)关于学校因素影响体育课诚信问题的具体影响因素分析

学校因素是指高校中影响大学生诚信的各种因素的总和,它以课堂与非课堂的方式作用于大学生的诚信态度和诚信言行。在学校具体影响因素分析中发现,有24.5%的大学生赞同学校体育课的功利化是具体的外在影响因素;有22.3%的大学生赞同高校体育教师的言行是具体的外在影响因素;有35.6%的大学生赞同校园的诚信风气是具体的外在影响因素;有17. 6%的大学生赞同学校对不诚信的惩罚力度是具体的外在影响因素。调查证明学校体育课功利化教育、体育教师的言行、校园的诚信风气和学校对不诚信的惩罚和诚信的奖励力度四个因素是学校因素的具体影响因素。

3 校园诚信风气是影响大学生诚信的主要因素

校园的诚信风气是指校园内各层面、各机构、校园个人等的诚信态度和诚信状态。它表现为校方一惯的重诺履信和对诚信孜孜以求的诚信理念,教师一惯的学术诚信和对学生的眷眷引导,教职员工一向的诚信为人和对学生的师表示范以及学生对校园、教职员工诚信佳话的仰慕与追求,高年级学生对低年级学生的诚信垂范与告诫等。校园的诚信风气是每个进入大学校园的学生能身临其境、耳濡目染的诚信环境,是大学生诚信或不诚信的示范园。

4 高校体育教师的言行也很大程度地造成了学生体育课诚信缺失

高校教师的诚信缺失问题日益引起世人的关注,各种学术不端,权钱交易等行为屡见报端,这些现象虽不甚普遍,却具有不可估量的社会危害性。[3]

高校体育教师的教学失度是指高校体育教师在教学工作中失去了应有标准与尺度的一种教育现象。主要表现为:一是教师未按教学计划的要求完成既定的教学任务,而且课堂内容陈旧,观点滞后,只教不育;二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习惯于严于律生,宽以待己,而不能以身作则,其主要表现为要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要态度端正,按时出勤,不许迟到、早退,然而,教师本人却经常上课迟到、早退,甚至缺课;三是高校教师主次颠倒,只知搞科研,无心搞教学,甚至有些教师热衷校外赚外快,无力课堂教学。四是学校领导和教授由于事多极少有时间上课而随意给学生一个成绩的严重失度行为,影响极坏。高校体育教师的教学失度不仅严重影响了高校体育教学活动的正常运行与教学质量的稳步提高,同时也深深损害了高校体育教师的诚信形象,高校教师在这里的诚信缺失直接影响了大学生的诚信观树立。

5 体育课的功利化思想在一定程度上造成学生对诚信的漠视

当前的招生、考试制度,对于学生来讲最大的“利益”是分数和升学,这诱导着他们不注重诚信品质的养成甚至被迫造假,也诱导了家长、学校对学生诚信品质的漠视。仔细思考我们的体育教育深受重功利,轻素质教育的影响。在调查大学生上体育课的目的时发现,大学生上体育课的目的依次为:锻炼(30.2%),修学分(25.4),放松 ( 21.1% ) ,学习体育技能 (13.7%) 玩乐 ( 5.2% ) ,人际交往 ( 4.3%) ,其它(0.1%),从这一结果来看,锻炼仍然是学生上课的主要目的,说明大部分学生能够接受体育课安排的适量运动负荷,然而选择修学分的人数占据了25.4%,说明有不少在体育课上是一种被动应付的学习状态。[4]这种功利思想是必会造成大学生在能力达不到或者懒惰思想占上风时不择手段,漠视诚信。

6 学校对不诚信的惩罚和对诚信的奖励不足以震慑和鼓励学生

学校对对不诚信的惩戒和诚信的奖励是指学校对其一切成员不诚信言行的否定与批评和诚信言行的肯定与表扬。学校对学生不诚信或诚信的批评与表扬,从低到高,分为班级批评与表扬、院系级批评与表扬、校级批评与表扬三个级别,包括口头、书面、精神、物质四种形式。在功利化教育下,为了高分或者拿到学分学校的对失信的惩戒还不足以让学生从心里认识到人品重于一切。

7 大学生体育课诚信教育途径探索

(一)校园与课堂相结合加大对诚信的宣传力度

通过体育课课堂和学校的广播、网站、宣传栏、报刊等载体,褒扬诚实守信的先进事迹,批判背信弃义的恶劣行径;还可以通过举办先进人物、先进事迹报告会,传输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的荣辱观教育。

(二)加强体育教师的诚信教育和诚信教育观

体育教师首先要做诚实守信、端正自己的言行及学术品行,并且把诚信教育渗透到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诚实守信的品质。途径有以下几点:

(1)体育班组从领导开始定期开展自重、自省、自警、自励的诚信教育活动。

(2)改善学校优秀老师的评选制度,在这个诚信缺失的年代利益和关系左右着人的判断方向,加大学生评选优秀老师的力度,把老师的道德品质组为评优的第一标准,且切实实施。

(3)体育学院或体育教研组定期开展优秀的老师报告讨论会,我们目前只是评出优秀老师,但并没有充分发挥优秀教师的作用。

(4)体育教师要正视学生的思维和行为取向,严于律己宽以待人,把诚信教育渗透的教学的各个环节,提高教学艺术,发挥人格魅力,引导学生在玩、学、练、健中发展德、智、体、美、劳,做一个健康全面合格的优秀人才。

(5)加强体育课价值观教育,避免体育课功利化思想。

(6)体育教师要不断提升自身的学科知识素养,重视传输体育运动的科学知识,经常与学生进行交流,把握学生的合理需求,让学生明确体育对人的发展的价值,转变学生的消极体育认识观念。

(7)体育教师要根据条件不断创新教学方法,提升教学水平,提高教学质量提高学生学习的满意度提升他们对体育功能、目标等学科基础知识的科学认识水平。

(三)加大体育课对诚信的表扬鼓励力度和建立严格的失信惩治制度

在我国,失信成本偏低直接导致了失信现象的泛滥,大学生失信行为的发生也是如此。诚实守信不仅有道德软约束就可以形成,必须有制度的硬约束作保障,尤其是少不了失信惩罚机制。为增强大学生的诚信意识,建立强制力的失信惩戒机制是至关重要的。体育老师在体育课中可以采取的途径有:

(1)体育老师在课堂中积极灌输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的思想,不要以为体育课偷懒、迟到、着装不整等是小恶而为之,更不要以为帮助整理器材、注意体育课的礼仪等是小善而不为之。课中要及时在全班人面前表扬鼓励那些不求回报为大家服务、认真诚信训练和进步幅度较大的学生。

(2)体育老师对不诚信、违反课堂常规的同学除了扣分的惩罚外还可以采取集体帮扶、共同进步的方法,提高失信行为的道德成本。比如,在第一节课我们就给学生建立集体观,荣辱与共的思想,当有违规行为时,我们的集体一个班或者是一个小组都要为违规行为承担相应的责任。做到让诚信者受益,让失信者内疚。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光明日报》2004年10月15日(A1).

[2] 周胜良.对大学生诚信道德的现状分析及应对思考[J].理论学习,2005,(9).

[3] 卢莹,赵卫. 高校教师诚信危机原因分析及对策思考[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08(9).

[4] 辜德宏,等. 大学生体育价值观念的调查研究[J].体育科学研究,2014年3月12-17.

猜你喜欢
体育教育大学生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大学生之歌
新大学生之歌
大学生实习如何落到“实处”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
他把孤儿院办成大学生摇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