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实践教学的研究

2014-09-28 03:52刘荣华
科技经济市场 2014年6期
关键词:实践教学基础

刘荣华

摘 要:《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是一门帮助大学生提高思想道德素质,增强社会主义法制观念的课程。这门课的一个突出特点是具有鲜明的实践性。因此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的过程中必须加强实践教学环节。在紧扣教材内容的基础上,拓展教学内容,注意时效性;不断改进教学方法、采取多样化的教学实践形式。

关键词:"基础"课;实践教学

作为培养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主干课程,"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以下简称"基础"课)的突出特点是具有鲜明的实践性。

目前国内教育理论界关于"基础"课实践教学的必要性问题,已有高度的共识。几乎所有高校都积极进行实践教学的探索和尝试,力求解决"基础"课理论与实践相分离的问题,取得了不少成效和经验。但由于人们对实践教学的认识和理解有所差异,导致在实践教学目标、方法和路径的选择上各有不同,导致很多研究结果存在不少问题和缺陷,比如:在实践教学方法的探索方面,看起来五花八门,形式多样,但却比较零散,缺乏统筹、贯通和配应,难以发挥整合效应和综合教育功能。而且我们学校由于上"基础"课的学生多,班额大,教师数量相对少,经费又相当有限,所以组织全体同学进行课堂外的教学实践难度非常大,即使做了因为缺乏监督,也是流于形式。因此,从实际出发,探索科学的、合理的、可行的模式,对于全面实现培养目标具有更加重要的指导意义。

1 "基础"课实践教学的培养目标

(一)实践教学的基础目标是学习知识。学生掌握知识的过程,实质上是一种探究的过程、选择的过程、创造的过程,也是学生科学精神、创新精神,乃至正确世界观逐步形成的过程。无论新知识的获得或是现成知识的掌握,都离不开人的积极参与,离不开认识主体的活动。通过多种多样的实践教学活动,帮助大学生深化理解和巩固理论知识,重点解决大学生的理想信念、爱国主义、诚实守信、社会责任感、团结协作、心理健康等问题,帮助大学生掌握基本法律知识。使他们在实践、理论、实践的认知过程中把抽象理论内化为自己的坚定信念。

(二)培养能力是实践教学的重要目标。通过实践教学,可以培养锻炼大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人际沟通能力、创新能力、科学研究能力、组织能力等。

(三)实践教学的核心目标是提高素质。通过实践教学提高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把理论内化为品质。例如,通过现场模拟演练的方式设定情境,"假如你去ATM机取款,要取100元,结果吐出来1000元,怎么办?"使学生在运用所学理论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提高自身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

2 "基础"课实践教学内容的基本要求

(一)"照本宣科",并拓展教学内容。实践教学应该紧扣教材的主要内容,突出重点,帮助学生确立远大理想,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引导学生遵守社会公德、家庭美德和职业道德;帮助学生增强法律意识,在现实社会中学会用法律思维方式思考问题。

(二)"投其所好",并引领时代潮流。学生阳光、乐观、充满朝气;他们爱国爱家爱社会。学生总是对新鲜的事情更感兴趣,因此选择的材料离学生的时间越近越好,这样使学生容易在思想上产生共鸣。所以一定要联系当前实际,"钓鱼岛问题"、"南海问题"、"遇到老人摔倒了,你扶还是不扶?"。

3 "基础"课实践教学的基本方法

实践教学对于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认知模式、培养创新型人才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要不断探讨和改进实践教学方法。

(一)在课堂上可采取课堂讨论、专题讲座、辩论、表演小品、情境再现等方法。讨论时指导大学生算算大学期间时间、经济两笔账,引导学生理性消费,勤俭节约,珍惜亲情,尊重父母。在爱情问题上辩一辩:大学生谈恋爱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在讲法律时可以搞一次模拟法庭,由学生自己选择要扮演的角色,对诉讼的程序就能初步了解;情境再现:过马路你选择所谓中国式还是德国式?"

(二)课下指导大学生就当前社会或校园内的某些道德或法律问题进行调查,研究,例如大学生的社会公德现状、就业观问题;环境污染问题;农村留守儿童的生活、教育问题等,使学生深入了解社会,提高分析和解决社会问题的能力。组织学生结合自己的特长,进行一次社会服务活动--参加志愿者活动,或者公益活动,然后以文字的形式总结出来,进而达到发现自己价值、认识自我价值,不断完善自我的目的。

总之,实践教学在基础课教学过程中具有重要的地位,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在"基础"课教学中,要注意根据要求采用适当的实践方法,进而帮助大学生将道德法律认知转化为道德法律实践,达到知与行的高度统一。

参考文献:

[1]刘爱玲. 《思修与法律基础》课程实践教学模式创新研究--探索实践教学与团学活动结合之路[J]. 河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1,02:75-77.

[2]杨晓光. 思想政治理论课实效性问题研究--以高职院校思修课实践教学环节与大学生社团结合研究[J]. 现代交际,2014,03:190-191.

[3]申艳婷.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实践教学模式探讨[J]. 教育与职业,2009,08:154-155.

[4]郭娟. 对《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实践教学的思考[J]. 陕西国防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02:24-25,30.

猜你喜欢
实践教学基础
“不等式”基础巩固
“整式”基础巩固
茶学专业校企合作实践教学探索
《电气工程毕业设计》 课程的教学设计
高职院校商务礼仪课程教学改革探索刍议
“五抓五促”夯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