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大众提供医疗信息导航服务来自硅谷的iHealthd团队创业故事

2014-10-10 08:34杨凯
华东科技 2014年7期
关键词:卫生部硅谷博士

本刊记者 杨凯

来自硅谷的iHealthd团队创业故事

接触到陈安均博士是通过将于7月举行的上海市创新创业大赛,很难看到一个来自硅谷的海归,带着他自己的技术——甚至可以说是全球领先的技术,来到中国开始一段创业路。对于创业,陈安均博士深有体会,来自硅谷的他也坦言,相对于美国,中国的创业模式、投融资发展仍有待改善,但他自己却渴望着把自己的技术与中国资本的结合,打造出一种全新的国际创业模式,通过这种方式实现自己学成报国的理想,此次回国他斗志满满,誓要通过一个“大舞台”更好地展示自己的团队与解决方案!

他来自硅谷

陈安均博士的对于自己技术的信心,来自于十多年在硅谷研发医疗信息技术产品的经验。九十年代,他在哈佛和杜克大学医学院做完分子免疫学博士后工作之后,与诺贝尔奖得主Barry Marshall教授合作推广革命性医学发现。同时,美国人类基因组计划已见成效。陈安均的博士和博士后研究都是用单个基因的玩法,当看到未来能同时“玩”人类全部的基因时,他就清楚的认识到医学已进入信息时代。于是陈安均在顶尖人类基因组公司Hyseq率领软件团队研发基因信息产品和服务,他参与的一个创新技术后来逐步发展成为现在市场上的一个主要二代基因测序仪。

近十年,互联网的崛起在医疗服务领域又掀起一次革命浪潮,2006年,陈安均转入更大的信息平台领域,即医疗互联网搜索引擎。在美国Healthline公司,他主持和负责研发的智能分析引擎把Healthline搜索引擎技术提升到美国最先进的医疗搜索引擎。除Google之外,几乎所有互联网搜索引擎大公司,包括Yahoo、Microsoft、AOL、Ask.com、Elsevier、IBM,还有大保险公司和大公司,如Aetna、AARP、GE Healthcare都在使用Healthline技术。陈安均博士开发的技术正在运用于国际上50多个搜索引擎,每月用户人数以亿计。

2011年,他研发了专为公共卫生部门设计的搜索引擎,获得美国卫生部“健康美国人”全国挑战赛奖。在卫生部副部长和卫生部技术总监(现任白宫技术总监)给陈安均博士颁奖后,他们讨论了如何解决以慢性病为主的现代公共卫生问题。不久,作为医疗信息产业专家,陈安均被美国卫生部邀请参加卫生部主持的“全美健康行动联盟”(National Partnership for Action to End Health Disparities)的专家组工作。

从2013年起,陈安均担任美国卫生部第九区健康平等委员会主席(涵盖加州、内华达州、亚利桑那州、夏威夷州及太平洋诸岛)。通过行动联盟,他在美国卫生部一直极力倡导用颠覆性技术来解决历来难以解决的医疗服务不均衡的问题,包括减轻6000多万美国移民就医时碰到的语言障碍。在卫生部行动联盟网站上发表的博客里,陈安均分析了医疗信息服务不均衡的原因,并描述了他的创新技术解决方案。他深信,可扩大的(scalable)医疗互联网信息技术是大规模减少医疗不均衡现象的一个最有效的解决方案。

2013年,作为医疗信息产业专家,应美国卫生部邀请,陈安均参加美国联邦顾问委员会的医疗信息化技术专家组工作。他侧重在分析和发现当前技术标准的不足,研究和推荐新技术标准和政策,以便更有效地实现由病人掌控的医疗信息交换,推动美国医疗信息系统改革顺利进行。联邦顾问委员会是由美国国会立法设立,是卫生部的智囊团,直接影响卫生部制定医改政策。陈安均成为第一位,也是现在唯一的一位被选入美国卫生部联邦顾问委员会技术专家组的中国大陆华人。联邦顾问委员会的工作都是公开的,因为许多国家(包括中国)都在借鉴美国医改的经验,所以,陈安均博士很希望自己的工作也可能对中国和其它国家的医疗信息化有一些帮助。

参与两个国家级专家组工作,给了陈安均博士一个非常难得的平台,通过与全美各地的顶尖专家探讨,他对医疗信息平台未来的发展方向和技术路线的预见就变得更为清晰,对用信息技术创新来大规模减少医疗服务不均衡的信心就变得更为坚定。为了尽快实现减少医疗服务不均衡的目标,2013年4月,陈安均博士辞去了Healthline工作,创立美国Activ3p公司,集中精力研发第二代移动互联网医疗搜索引擎平台。

他的团队

陈安均有着这样的梦想:为大众提供国际先进的医疗信息导航服务,减小医疗服务的不均衡。有了这样的愿景,组建一流团队则是实现这个愿景的关键。为了实现这个梦想,他与几个复旦大学的老同学,2014年2月在上海的一间咖啡屋的桌上,萌生了iHealthd构想,找到了市场定位和实施路径,开始了创业的征程。iHealthd的创业路与许多美国硅谷移动互联网公司一样,是依靠自身的硅谷原创技术,结合中国的风险投资,打造国际品牌服务。但不同之处是,iHealthd力图解决世界各国都面临的一个社会大问题——医疗信息服务不均衡,挽救数以百万计人的生命。早年复旦同窗,“旦复旦兮”,如今立足硅谷和上海,各自在自己的领域小有所成,此次联手,iHealthd团队肩负社会责任,志在开创具有深远社会影响力和价值的事业新天地。

在技术方面,由陈安均博士负责总体设计移动互联网医疗信息导航系统。医疗信息工程师有斯坦福大学医学信息学硕士,原Google工程师;大数据工程师有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统计数学硕士,曾在斯坦福大学医学院实习(导师田鲁教授是iHealthd团队的科学顾问)。目前团队正在上海扩大,将由上海工程师小组开发后台软件和手机APP,并提供技术服务。在知识库方面,斯坦福大学医学院教授率领互联网群众外包团队,建立多语言知识库。主编王蔚是原上海电视台新闻透视节目主持人、制片人,斯坦福大学商学院新闻Knight Fellow,长期探索如何利用互联网技术,用创新媒体模式,更有效地传播国际前沿科技信息、最新行业性新闻和深度报道,教育和提高大众对医疗健康的正确认识。iHealthd团队还拥有包括由硅谷和上海的成功企业家组成的商业顾问团,中美一流大学(斯坦福大学、UCLA、UCSF、北京大学)教授组成的医学顾问团。

他的方向

目前陈安均博士带领的iHealthd团队已经建立了自己独特的技术框架和产品平台,并获得殊多荣誉。iHealthd平台是专为大众设计的医疗信息导航APP,它填补了双语医疗信息导航的市场空白。比如,国外华人用iHealthd APP能够把英文就诊小结自动翻译成中文。

2013年7月,iHealthd团队的信息交换API技术在美国卫生部全国挑战赛上获一等奖。2013年9月,iHealthd项目获中国教育部和科技部合办的第八届春晖杯创业大赛一等奖(美国赛区)。2014年4月,iHealthd团队开始在微信上发布国际最新医疗进展信息(公众号:“中美医疗新闻”),内容每天刷新。微信新闻是其主要的用户入口和市场推广手段,也是中英文知识库后台的演示。2014年6月,iHealthd项目在Livestrong基金会正在举行的全美大赛上进入半决赛阶段。

另外,iHealthd团队正在和美国著名医院(Palo Alto Medical Foundation)及一流大学(Stanford、UCLA、UCSF)教授合作申请美国政府的研究基金。合作者包括白宫亚裔委员会医学专家和美国国家健康数据委员会专家。

陈安均正带领着他的iHealthd团队,奋力奔跑在实现梦想的道路上。

猜你喜欢
卫生部硅谷博士
制冷博士来帮忙
神奇博士感冒了
博士蚊
赶超硅谷,目标是对的
凭什么硅谷的失败者就叫“履历丰富”?
从银川跳到硅谷
硅谷孵化器500 Startups听课记
润博士问答
卫生部发布《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办法》
卫生部崔月犁部长寄语本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