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本教育与专门用途英语师资培养

2014-10-14 17:03刘伟
新学术论丛 2014年5期
关键词:师资培养专门用途英语

刘伟

摘 要:本文从专门用途英语教学和师资现状入手,引出利用校本教育培养专门用途英语师资的意义,其次阐述了受训对象的选择及校本教育的内容和方法,最后提出在目前条件下,利用校本教育培养专门用途英语师资还待解决的几个问题。

关键词:校本教育;专门用途英语;师资培养

1、前言

由于当前社会对外语人才的需求呈多元化的趋势,单一的外语专业人才已不能适应市场经济的需求。另外,随着我国加入WTO,各行各业都加快了与国际同行接轨的步伐,就业市场对单纯的技术技能人才的需求量正逐渐减少。而既有扎实的专业技能功底又熟练掌握所从事行业的专业英语的复合型人才正日益走俏。

因此,近几年来众多普通高校都将课程设置进行了调整,常见的模式有“外语+专业方向”和“专业+外语”两种。新兴的高职院校也紧扣时代的脉搏,适时地提出了“以社会需求为目标,培养技术应用型人才”的口号。目前,无论是普通高校还是高职院校的非英语专业都在学生毕业前的第二到第四个学期内,以必修或选修课的形式开设了与专业相关的专门用途英语课程,如:服装英语、商务英语、机械工程英语、计算机英语等等。专门用途英语课的开设,无论是对普通高校还是对高职院校的专业和课程建设以及人才培养都有着无可质疑的促进作用,但是这又对专门用途英语的师资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

2、 专门用途英语(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s, 简称ESP)教学概述

语言学界对于ESP的研究至今已有40多年的历史。专门用途英语是指与某种特定职业、学科或目的相关的英语。ESP的概念最早起源于20世纪60年代, 在由Halliday,McIntosh 和Strevens合著的语言学著作《语言科学和语言教学》(The Linguistic Sciences and Language Teaching)中提到:“English for civil servants; for policemen; for officials of the law; for doctors and nurses; for specialists in agriculture; for engineers and fitters.”[1]虽然这一概念略显片面,但ESP的属性已清晰顯现。

到了20世纪80年代,Tom Hutchingson 和 Alan Waters对ESP进行了新的诠释:“ESP is an approach to language teaching in which all decisions as to content and method are based on the learners reason for learning.” [2]这一定义界定了ESP 是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学方式。

根据Tom Hutchingson 和 Alan Waters的 ELT 的树形图可知, EFL(英语作为外语)包括两大分支:一是GE(通用英语),即一般语言技能的学习;二是ESP(专门用途英语),即某一专业或职业所使用的英语知识和技能实现专门化的应用型课程的学习。后者包括EST(科技英语)、EBE(商业经济英语)和ESS(社会科学英语),其中,EST,EBE和ESS又可分别分为EAP(学术英语)和EOP(职业英语)。最下一层的医学研究英语、护理英语等具体课程才是ESP最终落实到课堂的部分。这些课程若列成清单至少有上百种[4]。

专门用途英语教学是语言技能训练和专业知识学习的结合体。专门用途英语的学习者在学习专业词汇、语法和文体风格的同时,还要对该行业内在的知识体系有着整体全面的认识。

3、 我国师资培养模式及专门用途英语师资现状

目前我国师资培养的模式主要有:专业型(培养有专业技术能力的专业型教师)、教育型(培养有教学能力的教育型教师)、专家型(培养具有从事某课程教学能力的专家型教师)和特殊型(培养具有从事如聋哑等特殊教育的教师)[5]。

无论是普通高校还是高职院校,从目前掌握的数字看,从事专门用途英语教学的师资既有专业课教师又有英语教师。

虽然专门用途英语有着自己独特的词汇、句法和结构模式,但并没有独特的语言系统。所谓的“专门”是指目的而并非指“语言”本身[6]。从功能变体的分析来看,专门用途英语属于英语许多变体当中的一个。既然如此,如果让专业课教师讲授专门用途英语就等于是跨专业教学。另一方面,高校的绝大多数英语教师有着科班出身的英语本科学历背景,与讲授专业课的教师相比,有着深厚的英语语言功底。但由于缺乏相关的专业知识,英语教师讲授专门用途英语时,常会遇到“无知”的尴尬[7]。

以上不难看出,是由专业课教师还是由英语教师来讲授专门用途英语,的确值得研究和探讨。虽然专门用途英语师资的培养模式属于专业型,但无论是对于专业课教师还是对于英语教师来讲,培养的内容又都是跨专业的。是脱产学习还是外派进修,对于经费不足、时间有限、师资短缺的学校来讲,又都是不允许的。而校本教育这种新型的教师在职培养模式为解决这一问题提供了良策,从而在师资有限的情况下,通过校本教育使专业课教师和英语教师都能胜任专业英语教学。

4、 校本教育概述及采用校本教育培养专门用途英语师资的意义

根据欧洲教师教育协会1989年的界定,校本教育也称校本培训(school-based in-service training),是指源于学校课程和整体规划的需要,由学校发起组织,旨在满足个体教师工作需要的校内培训活动。我国教育界一般认为校本培训是在开展继续教育工作中,以教师任职的学校为阵地,以教师互教互学为基本形式,在岗业余自学的一种进修形式[8]。

无论何种层次何种规模的高校,都有一定的办学软环境和硬环境,这些现有的软、硬环境就是可开发的资源。教师、教材、实验室、现代化的教学设备及办公设备,甚至是校园文化都可以得到更充分的利用。利用校本教育培养专门用途英语师资的意义具体表现在:

首先,校本教育可以使教师的知识结构实现由单一型向复合型转变。只能讲授专业课或只能讲授英语课的教师通过培训也能胜任专门用途英语的教学。

其次,利用校本教育培养专门用途英语的师资,有利于因材施教,提高教与学的质量。因为是校内培训,师师之间、师生之间彼此相互了解,可以随时施授教育,也可以随时接受教育,从而产生1+1>2的效果。

再次,利用校本教育培养专门用途英语的师资,可以有效地保持学校的传统、个性与特色。由高校的师资培训机构或校外教育行政部门所组织的培训,常不能符合学校的实际,受训教师所获得的知识和技能常外在于学校,外在于课堂,培训与实际教学脱节,与学校的优良传统和特色脱节[9]。而校本教育却可以将培训的内容和方法与学校的传统与文化有机地结合在一起。

最后,校本教育这种在岗培训的方式使得提高学历层次或短期进修都可在校内完成,有利于节约学校开支,同时可以避免由于外派教师进修而产生的师资紧张问题。

5、 受训对象的选择、校本教育的内容及方法

受训教师应具备的基本能力和素质也就是作为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师应具备的政治条件和文化素质。此外,受训教师还应具备某一单项素质,也就是说,如果受训对象为专业课教师,就应该是全日制高等院校本科毕业,英语已过四、六级, 对将要从事的专门用途英语教学感兴趣并且已经系统讲授过专业基础课的教师;如果受训对象为英语教师,则应具有较强的学习能力且对即将从事的专门用途英语教学所涉及的专业知识有一定爱好和兴趣。

校本教育的内容包括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的再构建:

英语教师要想从事专门用途英语教学,必须构建自己新的知识体系,对所要从事的专门用途英语教学中所涉及的专业知识要系统全面的了解。不一定要达到知其所以然,但一定要知其然。例如要讲授《服装专业英语》课程,就需要了解《服装面料与辅料》、《服装缝纫工艺》、《服装造型设计》、《服装结构设计》、《服装制图与样板设计》、《服装美学》与《服装生产管理》等技术基础和相关专业知识。对于想要从事专门用途英语教学的专业课教师来讲,应该强化自己的英语基本功,即系统全面的掌握英语语音、语法和词汇学等知识。

由于服装、电子、机械、计算机等专业对实际动手能力要求很高,专门用途英语教师除了要掌握相关的理论知识外,还应具有一定的企业实际工作能力并熟悉技术工人在企业中的劳动内容和劳动环境。另外,提高英语的口语表达能力也是专业课教师从事专门用途英语教学前应着重提高的一个方面。

校本教育的方法主要有跟班听课、自学为主,指导为辅等方法。无论哪一门专业知识都是以一定的理论为基础,受训教师可以采取跟班听课的形式,补上理论知识这一课。同时,在跟班听课时,也可以了解该专业某一学科某一章节的重点和难点,从而在讲授专门用途英语时,可以有的放矢地进行教学。对于自学能力较强的受训教师,可以采取自学为主,指导为辅的培训方法。

6、 结论

无论是专业课教师还是英语教师从事专门用途英语教学都属于跨专业教学,这也是师资队伍建设的一次改革。如果没有一整套的机制做保证,改革的结果可能很难达到预期的目标。因为,毕竟跨专业教学有一定的风险性,并且教师本人要付出一定的努力。因此,学校应在课时费的核算和职称的评聘等方面出台一定的鼓励政策。校本教育这一师资培养方式,虽然有一定的局限性,但是在经费不足、师资短缺、条件有限的高校,利用校本教育来培养专门用途英语师资也的确为我们开拓了一个新的思路。

参考书目:

[1] Haliday, M. A. K., A. McIntosh and P. Strevens. The Linguistic Sciences and Language Teaching [M]. London: Longman, 1964.

[2] Hutchingson, Tom and Waters, Alan. 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s [M].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7.

[3] 文軍. 专门用途英语教学与研究领域论[J]. 外语与外语教学, 2001(12).

[4] 陈祝林, Prof. Wagner. 国际合作中的职教师资培养策略体系研究[J]. 职业技术教育, 2004(4).

[5] 陈莉萍. 专门用途英语存在的依据[J]. 外语与外语教学, 2001(12).

[6] 冯秀萍. 医学英语师资问题初探[J]. 山东外语教学, 1999(3).

[7] 周明星, 焦燕灵. 高职院校教师培训反思与校本教育构建[J]. 职业技术教育, 2003(19).

[8] 夏建国, 杨若凡, 刘晓保. 高职院校“校本教师培训”模式的实践探索[J]. 职业技术教育, 2003(31).

猜你喜欢
师资培养专门用途英语
五年一贯制农村小学全科教师培养模式探析
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硕士培养中学生获得知识与能力的研究
高职专门用途英语(ESP)教学改革探索
构建“专门用途英语+大学生就业”新模式研究
护理英语课程需求分析与研究
高职院校旅游专业师资队伍建设与培养研究
翻转课堂教学法与专门用途英语教学
校园足球师资培养途径探究
关于特殊音乐教育师资培养的个人见解
欧美出版教育产学研一体化的三层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