士官人才培养信息服务体系的分析与创新

2014-10-21 20:04胡长德李咏强王海军李璟
关键词:士官信息服务人才培养

胡长德 李咏强 王海军 李璟

[摘要]介绍了一种士官人才培养信息服务体系创新方法。首先通过分析国内外士官人才培养信息服务体系现状,得出士官人才培养信息服务体系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最后,深入研究士官人才培养信息服务体系各层面中的可能发展空间,得出士官人才培养信息服务体系创新措施。包括:读者信息需求空间的拓展与挖掘;信息服务方法的整合与创新;信息服务管理的变革与拓展。

[关键词]士官  人才培养  信息服务  体系

[中图分类号]E92          [文献标识码]A

一、引言

20世纪末开始的世界新军事变革[1],是一场以“信息化武器系统逐渐主宰战场,知识密集型信息化军队出现,一体化作战方式以及军事理论和已有体系遭遇彻底革新”为主要标志,体现机械化战争形态向着信息化战争形态根本性转变的革命。它以军队信息化建设为核心内容,提升了知识信息的战斗力主导地位,表明未来战争的实质将是拥有科技信息与集成意识的高素质人才的较量[2]。

士官人才培养作为我军正在努力发展壮大的一项任务工程,其信息服务体系也必须跟上人才培养的步伐。在加强“士官人才信息系统建设和主战武器装备信息化改造”的同时,建立“军民结合的科研生产体制和信息动员机制”,实现“军队信息化建设与国家信息化建设相互促进”;最终实现军队“由数量规模型向质量效能型、由人力密集型向科技密集型”的目标转变,走出军队“复合式、跨越式”发展的信息化之路。因此,对士官人才培养信息服务体系的构建与创新,把握士官信息服务的特点与规律,探讨士官培养信息服务的可持续发展途径,成为军队信息服务与管理的重要课题[3]。

二、士官人才培养信息服务体系理论研究综述

目前,信息服务体系相关的研究成果已有许多,并且大多集中在公共图书馆、高校图书馆、科学情报研究所等图书情报机构和专业信息咨询公司、信息中介公司、数字图书公司等商业信息机构;而适应士官人才培养特点与需求的信息服务体系的整体构建与组织策略研究则处于起步探讨阶段,相关的研究成果较少。

军队图书情报系统由于建制较晚,性质任务侧重点不同,长期缺乏统一的协调机制,其信息服务研究大多停留于传统服务与自动化层面,停留于士官人才培养重点院校的实验性项目,体现在“信息资源建设”、“士官人才培养院校图书馆事业发展”与“军队信息化建设”等其它課题中,因而缺少对网络环境下军队一体化信息服务的研究,缺少对士官读者结构分析、信息需求演化规律、信息服务整合创新、读者教育普及深化、服务管理变革拓展的全局性、系统性研究,缺少对科学构建“安全、高效、便利、个性”的集成服务平台与一体化服务体系的研究。

国外的信息服务研究内容与发展趋势主要集中在以下五个方面:信息服务体系的服务理念与服务类型研究;信息服务体系的相关技术与协议标准研究;信息服务体系的读者教育与需求行为研究;信息服务体系的系统构造与服务平台研究;信息服务体系的组织管理与服务质量研究。

三、士官人才培养信息服务体系现状分析及存在的问题

(一) 士官人才培养信息服务体系现状分析

士官人才培养信息服务体系是以士官人才培养信息服务理念和士官读者的信息需求为核心,将军队图书情报系统内的信息资源、各类信息服务方法和现代信息技术进行高度整合,最终形成能够满足不同士官读者信息需求的信息服务有机整体[4]。在士官人才培养信息服务体系中,“读者结构与信息需求”是士官人才培养信息服务体系的形成和发展的基点与方向,各层次的士官读者结构与信息需求变化将引发士官人才培养信息服务体系出现相应的调适性转变;“信息服务结构与方式”是士官人才培养信息服务体系的外显形式与主体,决定着士官人才培养信息服务体系的整体活力与效能;“读者教育”是士官人才培养信息服务体系的重要功能与目标,担负着士官读者信息素质的教育与培养职责;“信息服务组织与管理”是士官人才培养信息服务体系的运转中枢与保障,有助于士官人才培养信息服务体系构建与完善过程的和谐有序。可见,士官人才培养信息服务体系是一个有着内在联系的整体系统,在这个系统中,各个组织层面既具有其相对独立的系统功能,发挥各自的作用,同时又能在士官人才培养信息服务体系结构内部相互联系、相互补充、相互渗透,发挥综合性的整体功能。

1.士官读者结构与信息需求

读者作为一种社会性的概念,是指对社会上具有阅读能力与阅读行为特征的个人或群体的一种称谓。士官读者结构是一个具有内在联系的组织体系和一个发展变化的组织体系。具体表现在:(1)士官读者大体上具有相似的信息需求。(2)士官读者又具有流动性大、信息需求易变的特点。“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部队每年都要面临老兵退伍、复员、干部转业、退休,新兵入伍、士官院校招生等人员变动的考验,因此,士官读者又具有较大的流动性。

信息需求是读者获取所需信息的心理倾向和心理趋势,是读者在一定客观环境下,对信息内容、数量、质量、形式、载体的需要和具体要求。信息需求的实质是通过阅读、浏览、检索等行为来满足其自我需要的愿望和意向,它既是一种个人需求,又是一种社会需求,并始终处于不断发展变化之中,呈现出复杂多样的状态。

2.士官人才培养信息服务的组织与管理

从士官人才培养信息服务对象的组织与管理角度看,新《条例》表明:军队院校图书馆是军队信息化建设的重要基地。进而预示着军队院校图书馆今后将不仅要面向士官人才培养院校读者提供信息服务,面向全军加强军网信息服务建设,还应面向社会读者,研究在互联网上向社会发布有关信息。

(二)士官人才培养服务体系存在的问题

当前,士官图书情报工作的核心,就是要把各种静态存贮的文献、分散零乱的信息及时地、主动地、准确地转化为动态的、激活的信息和交流中的知识,并有效针对读者特定的信息需要实施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服务。当前士官人才培养信息服务体系中现存的主要问题与差距,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士官人才培养信息服务的目标理念与思想行为的差距。

2.士官读者信息需求与信息素养的差距。

3.士官人才培养信息服务方式与服务质量的差距。

四、士官人才培养信息服务体系的创新研究

通过对士官人才培养信息服务体系的建設与发展现状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士官人才培养信息服务体系在整体上已具备了一定的现实基础。总参谋部近年来对军队图书情报工作的重视与扶持,又为士官人才培养信息服务体系的进一步完善提供了有利的发展契机。同时,我们也看到由于军队图书情报服务起步晚,各方面工作尚处于摸索创建阶段,士官人才培养信息服务体系现存的诸多不容忽视的突出问题,直接影响着士官读者整体的信息素养提高,影响着军队图书情报系统功能的有效发挥和军队信息化建设的深入开展[5]。为此,本论文从创新思维的角度,深入研究士官人才培养信息服务体系各层面中的可能发展空间,在此基础上达到从理论架构上进一步完善士官人才培养信息服务体系的目标。

(一)读者信息需求空间的拓展与挖掘

读者信息需求与信息空间的发展与挖掘是士官人才培养信息服务体系向前推进的源动力。事实证明,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国防和军队建设对信息的需求量正逐年激增,与此同时,士官人才培养信息服务体系的构建也在变革的阵痛中获得了新的发展。因此,完善士官人才培养信息服务体系的创新根本在于努力发掘全军读者的信息需求潜力,拓展全军读者的信息需求空间。针对当前士官读者信息意识薄弱,信息需求处于抑制状态的情况,军队图书情报部门应着重在以下几方面努力发掘读者的信息需求潜力,不断开拓信息需求的新空间:

1.建立读者信息需求动态数据库

2.重视普及读者信息意识的养成教育

3.关注培育读者新的信息需求

4.研究挖掘读者隐性需求空间

5.重视读者信息需求心理与规律研究,创新发展不同层次的信息需求空间

6.重视引导“热点信息”,拓展读者需求空间

7.加强不同信息媒介的比较研究,扩大与各类信息渠道的联系

(二)信息服务方法的整合与创新

网络环境下,士官读者的信息需求、士官读者对图书情报部门信息服务的需求以及对信息服务手段的要求均发生了新的变化。士官人才培养信息服务体系的发展与完善必须要能顺应这些变化,必须要能时时根据军队、国防、社会、读者的需求变化灵活调节,优化整合服务项目,改进创新服务方法,采用现代信息技术,提高服务质量与效率。因此,士官人才培养信息服务体系的创新活力在于信息服务方法的整合与创新。

美国科学哲学家库恩(Thomas Kuhn)用“范型转变”的概念,揭示了学科革命性发展的基本标志是学术研究中整套方法及态度正被另一套方法及态度所取代。1987年吴建中博士提出了中国图书馆事业范型转变的“三个转移”,即:“工作重心从书本位向人本位转移;业务重心从第二线向第一线转移;服务重心从一般服务向咨询服务转移。”当前的军队图书情报事业同样处于这一“范型转变”的过程之中,重要的军队院校图书馆、军事科研情报机构正在经历向新范型的转变,而一般的军队院校图书馆、基层部队的图书室(阅览室)还存在于旧的范型之中。表现在服务方法层面上,存在着传统与现代、先进与落后的混合局面,地区发展很不平衡;重要的军队图书情报机构在为国家和军队建设提供决策保障信息服务中积累了丰富的研究性信息服务方法和参考服务经验;而一般的军队图书馆(阅览室)还停留在传统的服务方法和向现代服务方法转型的准备阶段。

针对士官人才培养信息服务方法存在的诸多问题与矛盾,创新与完善士官人才培养信息服务体系应重视服务方法的整合与协作,通过优势互补、改进创新,形成既适合本单位读者信息需求、与本单位信息资源保障与信息服务保障能力相协调,又紧跟先进士官人才培养信息服务模式,与全军各类图书情报部门密切配合、整体发展的服务方法体系。具体而言,可作如下创新:一是更新现有的服务设施与技术手段,整合传统服务方法,提高现有服务方式的技术含量;二是创新发展网络条件下的信息服务方式;三是充分利用军网的网络环境,开展跨系统、跨区域、跨兵种的信息服务方法研究;四是研究探讨适应部队不同特点的信息服务方式与服务模式。

(三)信息服务管理的变革与拓展

ISO标准中对服务的定义表述为:为满足顾客需要,在同顾客的接触中,供方的活动和供方活动的结果。此定义强调了服务的目的是为了满足顾客的需要,帮助顾客解决他们的问题,同时指出服务的内容并非实物,即非产品,而是供方的活动和供方活动的结果。根据服务的定义,我们可以看出,军队信息服务必须注重信息服务的组织与管理环节,通过供方—军队图书情报部门,对实体和虚拟信息资源、各类服务机构、图书情报服务人员、规章制度、环境设施、服务平台、读者对象等等要素的组织与管理活动,来创造便捷高效的服务条件,满足军队信息化建设与士官读者对文献信息的需求。因此,士官人才培养信息服务体系的创新保证在于根据读者信息需求与信息技术的发展,不断变革完善信息服务管理的理论与方法,不断拓展更新信息服务管理的内涵与外延。

当前士官人才培养信息服务管理面临着信息资源环境与服务平台整合、服务机构与业务流程重组、图书情报服务人员知识结构更新、读者对象组织管理、服务质量考核评价、服务环境设施完善等等诸多新的热点与难点问题,如何有效地解决这些问题,深入探讨较为科学合理的信息服务管理方法,将有助于进一步推动士官人才培养信息服务体系的创新与完善。

五、结束语

本论文的研究立足于构建“面向士官读者,提高士官读者尤其是士官的信息素质,实现跨系统、跨区域、跨兵种的信息资源的全面整合和图书情报体化的集成服务组织,能够正确把握军队士官信息服务的特点与规律,能够确保知识信息在体系内的安全快速流动,能够不断运用新的信息服务理念和科学的组织管理思想推进体系的创新与完善,适应士官人才培养信息服务可持续发展需要和军队信息化建设发展要求”的现代士官人才培养信息服务体系。

[参考文献]

[1]皮介郑.信息素质理论与教育研究,[博士学位论文].北京: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2003.

[2]美国军队http://www.americasarmy.com/.

[3]于超,单世侠.新世纪信息素质及信息素质教育研究统计分析.图书情报工作,2004(10):115~118.

[4]郭依群,邵敏.网络环境下大学图书馆学科馆员职责的扩展.大学图书馆学报,2004(5):51~55.

[5]王春生.军校图书馆与军事人才信息素质培养[J].信息管理,2003(4):34~37.

(作者单位:1.装备学院昌平士官学校 北京昌平,2. 77109部队 重庆)

猜你喜欢
士官信息服务人才培养
浅析混合式教学在士官晋级培训中的应用
关于士官参谋职业技能鉴定工作发展建设的思考
士官院校开展士官德育工作的困境和出路
公共图书馆科技创新服务探析
农业高校图书馆专利信息服务研究
基于价值共创共享的信息服务生态系统协同机制研究
微信公众平台在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中的应用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中职生日常管理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高校舞蹈教育研究
女子中专班级管理共性问题与解决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