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信息动员军民融合的几点浅析

2014-10-21 20:04葛炎高姜明
关键词:动员军民战场

葛炎 高姜明

未来战争,将是一场高技术条件下的人民战争,参战力量多,作战规模大,信息对抗激烈,物资消耗巨大。因此,仅靠军队自身的信息力量将难以完成信息化保障任务,以军事斗争准备为牵引,广泛动员地方信息力量,形成军地整体合力是至关重要的。只有加强了“军民融合”才能提高军地整体合力。

一、科学编组为加强信息动员“军民融合”提供组织保障

信息化国防动员力量,从系统上看,主要是人、资源和信息构成的。要素是系统存在的基础,有什么质素就有什么质的系统。要素的数量不同,系统的等和特性也不同。国防动员和军队建设相比具有更强的开放性和社会性,主要表现在寓兵于民、军民结合的特点。这就要求在人民武装、国民经济、人民防空、国防交通信息化动员的编组上,通过编组提高信息化建设的起点和层次。据统计,现代信息技术的高渗透性和高融合性,使得目前民用高技术与军用高技术有80%可以相互通用。从我国信息产业的发展现状看,也已具有相当规模,为把信息型人才、设备编入各级国防动员力量组织中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广泛动员为加强信息动员“军民融合”提供信息化力量支前保障

要搞好信息化装备器材的改造与储备。对地方的一些军民通用性较强的信息化装备,在不影响其正常功能的前提下,按照计划进行局部的军事化改造,为保证战时支前的需要,同时要进一步广泛动员,全力做好信息化动员的支前工作。一是要认真调查潜力。准确掌握信息资源的潜力,是快速高效实施信息化动员的基础。充分发挥信息化动员组织机构的职能作用主,将本区域蕴藏的信息资源和人才资源挖掘出来,登记造册,录入信息资源数据库,作为信息后备资源储备起来,并经常跟踪调查,保证潜力的真实性,确保一有战事,能够迅速、有效地动员信息资源投入作战保障。二是要快速转换潜力。加快军民通用技术企业的生产转换,使民用技术快速转化为军用产品,是提高信息动员支前保障能力的重要途径。如采取企业协作方式,使民营程控设备生产厂家转产野战通信设备;音响生产企业转产收信机;电子元件厂与照相器材厂家协作,生产电子眼设备;充分发挥民用网络安全技术,将民用网络防火墙转产为军用设备。三是要以法规保证潜力。由于目前还没有与信息化动员工作相配套的动员法规,因此在平时的工作中会遇到很多实际困难,如在民营、三资企业存在的问题等,急需一套权威的法规来保障。要根据快速动员要求,强化信息从业人员的国防意识,教育其依法履行国防义务。

三、多法并举为加强信息动员“军民融合”提供及时准确的信息情报保障

现代战争战场情况错综复杂,对信息情报等的要求很高。要充分组织和发挥民间信息力量的作用,扬长避短,多法并举,为作战指挥提供及时可靠的情报保障。一是广泛获取信息情报。综合运用民间各种信息力量,构建多层次、全空域、全时段的战场信息侦察体系,以补充军用侦察系统所获信息的不足。二是及时传递信息情报。通过紧急征用地方的光纤、微波、短波通讯系统和交通、飞行工具等,提高信息的传递速度和效率;组织民用信息能力搞好军用信息网“空白区”的补缺和扩容工作,增强信息覆盖面和应变能力。三是疏通信息报知渠道。各地要设立专门收集信息情报的部门或指定专人负责,及时受理情报信息;组织情报会商、情报鉴别,提高情报信息准确性;采取有效措施,建立激励机制,调动各种因素和社会整体力量,形成强大的信息情报网,确保能迅速有效地获取和传递各类战场信息情报。

四、供修一体为加强信息动员“军民融合”提供有力的信息化技术保障

实施现代高技术条件下联合作战,信息化技术保障范围广、任务重、难度大。必须广泛开展信息化技术动员,采取定点保障与伴随保障相结合,启动物资储备与突击生产相结合的办法,建立完善的供修保障中心和,统一组织辖区内的信息技术设备的储备、生产、供货和修理,切实做到及时持续保障。

信息产业平时就要有“民转军”的计划,根据国家、战区国动委的命令,及时转入战时体制。信息化动员部门要组织相关企业,突击生产前线急需的信息化物资器材,严密控制生产质量,确保产品达到军用标准。信息化战争的动员保障已不再局限于送军粮、运弹药、救伤员等人力型保障模式,更需要科技型的信息化动员力量支前保障,这是信息化条件下人民战争的重要特征。我们认为,围绕战时部队信息化指挥整体系统保障需要,也是为“打胜仗”提供动员信息化支援的重要保障。

五、严格管控为加强信息动员“军民融合”提供可靠的信息化安全保障

在军事变革迅猛推进的今天,战场信息化已成为现代战争的命脉,要做好军事斗争准备,实现“打胜仗”的要求,就必须针对战场信息化的特点,积极研究探索平时战时信息管理的有效方法,不断提高战场信息管理能力,谋取信息化国防动员对抗中的信息优势。

一是要破除陈旧思维,树立信息管理的新理念。未来信息化战争不仅仅是武器装备和智慧谋略的较量,更是平时战时信息的较量。信息争夺战场与战争的全过程,影响着战争的进程和结局。由此,战场管理成为平战时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地位和作用日益突出。当前,传统战场管理的观念、内容和方法已经滞后,要把平时战时管理的重心由对人员的管理转到对指挥、通信、控制等作战环节的信息管理上来,变粗放式管理为集约式管理,积极研究探讨平时战时信息管理将面临的新情况、新课题,真正把信息管理作为与人力、物力、财力管理同等甚至更为重要的战争资源来抓,努力提高平时战时信息管理水平。

二是要健全管理机制,强化对信息的整体管控。建立平时战时信息连贯指挥机构,作为展示信息管理的组织协调机构,统一部署战场信息管理工作,统一检查督导。依据平时战时信息管理的特点、规律和要求,按照作战需要制定有关法规,对平时战时信息管理工作进行规范。同时,各级动员部门要结合本级实际,制定相应的战场信息管理规章制度、专业使用章程和具体措施,使其更具有操作性。

三是要加强安全管控,堵塞信息泄密渠道。信息是现代战争交战双方争夺的焦点,搞好安全管控是取得战争胜利的前提、基础和重要保证。要坚持从安全保密教育入手,增强大家的保密意识,充分调动各级各类人员抓信息安全管理的积极性,形成群抓群防的局面。尤其要加大防奸保密工作力度,加强对各种涉密载体的管理,严格控制重要信息的传递范围和方式,尽量缩小作战信息的知密范围和缩短知密时间,并采取严格的保护和防范措施,防敌渗透、窃密和破坏。针对敌先进的侦察、干扰、破坏等技术装备,还要注重搞好战场信息的防护。通过大量设置假目标、采取电子干扰和信息防护等措施,把“隐真”和“示假”有机结合起来,敌摸不清我方部队行动、配置和作战企图,牢牢掌握战场信息的控制权。

(作者单位:國防信息学院)

猜你喜欢
动员军民战场
数形结合法在初中数学解题中的应用
贴秋膘还有三秒到达战场
海底总动员
军民融合:破题与思辨
音乐迪斯尼
三大战场风云变幻
思维总动员(二十五)
记忆的奥秘
“缺少衣物难过冬,动员亲朋送春风”等十二则
也门,西方反恐的第三战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