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在游戏活动中培养小班幼儿的创造力

2014-10-21 20:04朱洪兵
关键词:玩沙小班创造力

朱洪兵

[摘要]幼儿园小班游戏活动能让幼儿内在的兴趣需要、知识能力、情绪情感通过有趣的活动加以表现和满足,幼儿也能从游戏活动中体验自己、享受游戏中快乐,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得到充分发挥。

[关健词]游戏活动  培养  创造力

幼儿园以游戏为基本活动,游戏的过程即幼儿自我发展的过程。在游戏活动中培养幼儿创造力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体现。大量的生活事实和众多的科学研究证实,幼儿的创造力是通过具体的创造活动表现出来的,它与幼儿的游戏密不可分。在许多游戏活动中,不难发现,就幼儿自身的心理结构、知识水平而言,他们确实具有新颖、独特性,这是幼儿创造力的表现。因此,我们有目的、有计划地引导小班幼儿游戏,并在开展游戏活动中,对培养小班幼儿的创造力进行了认真的探索。

一、幼儿园游戏的特点

幼儿初始入园,许多活动常规尚未建立起来。由于各类游戏活动的规则性,孩子们很难使自己的内心得到自然的平衡,但到了游戏场地,情形就完全不同了。以“玩沙”游戏为例,小班幼儿游戏特点表现在:

1.幼儿喜欢玩沙,是这个年龄的孩子心理发展的需要。他要认识万事万物,包括沙在内。其他事物都有固定的形态和特征,经过几次学习就可以认识而且不必要重复了。可是,沙却不同。它们虽然看得见、摸得着,可是它们却是千变万化的,没有一个固定的形体,你想把它变化成什么样就可以变成什么样。这种特征,满足了孩子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表面上孩子是在玩沙,实际上他是在探索它们的特征。

2.大多数幼儿属于独自游戏型和平行游戏型,少数幼儿属于无所事事型和旁观型。也就是说,小班幼儿大多数喜欢独自用木棍搅动沙子、用小铲子铲沙等,他们的兴趣全部在自己的活动上,不在意其他幼儿的活动;或由于工具与旁边的幼儿一样,如都是将小桶的沙倒出、堆高。因此看起来好象是在一起玩,但实际上幼儿是在同伴旁边玩。还有少数幼儿将沙抓一把高高扬起、在沙池走来走去,或关注着其他幼儿的活动,但是不加入游戏中。他们没有游戏目的,喜欢玩沙但不会玩沙。

3.具有创造的潜能。首先,“让人摆布”的沙,诱发了幼儿的奇妙想象和欲望。在玩沙活动中,幼儿往往热衷于“制作”他们想象出来的或自己喜欢的东西。如当有的幼儿看到别人有机器人时,他也会在沙里堆一个,然后告诉别人,他自己做的机器人很厉害,可以打败别人的。其次,幼儿玩得开心,玩得尽兴。小班幼儿虽然已具备初步的感知和知识经验,但周围许多事物对他们来说仍是陌生的、新奇的,这大大激发了幼儿的好奇心。有些时候,正是在这种好奇心的促使下,使他们特别喜欢玩以前没玩过的游戏,尝试做以前没有做过的事情。玩沙活动对小班幼儿来说有一种发现新事物的乐趣,满足了他们爱摆弄东西以及好奇的心理特点,使幼儿从中表现出他们的创造性,进而在创造中他们得到愉快,于是产生了更大的兴趣。

二、 当前在开展游戏活动中的一些误区

1.不肯放手。仍以“玩沙”为例,许多教师总是禁止孩子去玩沙。其理由,一是玩沙不安全,一不小心就会伤了眼睛;二是容易弄脏衣服、活动室。

2.指导方式程式化。首先,教师在指导过程中,常常紧张地环顾幼儿的游戏,寻找教育的机会,不时地中断幼儿的自主活动,千方百计地把幼儿的自主活动引向事先设计好的目的上去,使游戏成了教师导演的一台戏;

3.观察不足。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教师引导幼儿观察不足。在日常生活中,教师不能有计划、有目的地引导幼儿观察,丰富幼儿的感性知识,因此表现在活动中,幼儿不知做什么、不知如何去做。二是教师对幼儿观察不足。在玩沙活动中教师不能主动、耐心地观察幼儿活动并及时指导。

三、在游戏活动中创造力的培养方法

1.激发兴趣

兴趣是人对某事物的特殊的认识倾向,这种兴趣促使幼儿去积极探索新事物,并从中得到心理满足。

首先,我们让幼儿在游戏活动中自动自愿地活动,对幼儿玩游戏的方式、玩什么、怎样玩都让他们自己决定,重视活动过程而不在乎结果,让他们在没有任何外在压力的情况下,轻松愉快地游戏,与周围环境发生积极的作用。

其次,为幼儿创设良好的精神环境,建立和谐民主的师生关系、愉快宽松的班内气氛。

2.创造条件

创造良好的游戏环境是幼儿游戏活动的基础。游戏虽是一种幼儿自主自愿的活动,但是如果没有适宜于幼儿自主活动和自我表现的环境,幼儿就难以在游戏中获得充分的发展。因此,做好游戏前的准备工作,是顺利开展游戏的前提。

(1)知识准备。游戏活动的内容与幼儿有关生活越接近、有关的经验越丰富,幼儿的表现就越积极、越主动。

(2)物质准备。在保证幼儿充裕时间去活动的同时,还要为幼儿提供充分的游戏材料。例如“玩沙”游戏,除了提供一些玩沙的工具,如铲子、小桶、小推车等外,还要为幼儿准备充足的辅助材料,如小树枝、木板、塑料空瓶、插塑、小动物玩具等等。另外,我们认为在玩沙时,水也是最好的辅助材料。

3.掌握方法

在游戏活动中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并以幼儿主体性的发挥为出发点和归宿,来指导幼儿游戏活动;要运用各种指导方式,使幼儿有发挥自己积极性、主动性的机会。

(1)激发联想。小班幼儿在玩游戏前往往说不出要做什么,例如玩沙游戏,他们将沙倒出来又装进去,偶尔堆积在一起就非常惊讶或好象突然有所发现地喊:“哈!大楼房!一个大炮!”等等。

(2)参与游戏。幼儿最初的创造力开始于模仿。幼儿通过模仿学习了一些知识经验,形成了一定的知识背景,就能进行简单的创造活动了。

(3)引发目的。小班幼儿喜欢玩游戏,特别是沙、土、水的游戏,却不知如何去玩,教师如果不了解幼儿的水平,听任幼儿去玩,就会造成活动的盲目性,活动的水平也不高。因此,教师观察幼儿的游戏,从中了解每个幼儿的积极性和兴趣,寻找每个幼儿的生长点和教育的契机。

(4)鼓励为主。在小班游戏活动中,幼儿会暴露自己的弱点。有的幼儿在“盖高楼”时,盖不好就气馁了;教师一定要积极引导和鼓励。不仅用语言表示,而且可以用喜悦的笑脸、充满信任的目光等。

(5)协助幼儿。教师要信赖幼儿,让幼儿自己去玩,把自己看做是幼儿的助手,帮助他们进行游戏。为幼儿提供一些适当的建议。但是必须尊重幼儿的决定,更好地为幼儿游戏需要而服务。

综上所述,幼儿园小班游戏活动能让幼儿内在的兴趣需要、知识能力、情绪情感通过有趣的活动加以表现和满足,幼儿也能从游戏活动中体验自己、享受游戏中快乐,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得到充分发挥。幼儿在游戏中能以发散的方式运用他们的想象和思维能力,为發展自己的创造性提供了许多机会。

(作者单位:辽宁省辽阳石油化纤公司十二区幼儿园)

猜你喜欢
玩沙小班创造力
以生成性培养创造力
托班婴幼儿玩沙游戏初探
再去小班看看
联想:明天去哪玩
小班教学 有效交流
小班定向式军事游戏的开展
激发你的创造力
激发你的创造力
这才叫指尖上的智慧
趣拍沙滩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