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网供电可靠性影响因素分析与技术管理

2014-10-21 20:07袁一飞
数字化用户 2014年20期
关键词:供电可靠性配网技术管理

【摘 要】本文分析了影响配网的供电可靠性的各方面因素,对常见的故障进行了一些总结,并从技术管理的层面探讨了如何提高配网的供电可靠性。本文的分析和结论立足于实践,对于指导实际生产有较强的实用性。

【关键词】配网;供电可靠性;影响因素;常见故障;技术管理

一、配网可靠性概述

电力系统的供电可靠性指的是电力系统按照可以接受的质量标准和电量需求不间断地供应电力用户电力、电能量的能力,表现为安全性和充裕度两个方面。按照功能不同,电力系统的可靠性又分为发电系统的可靠性、配电系统的可靠性、发输电系统的可靠性、输电系统的可靠性以及发电厂变电所的电气主接线的可靠性。

配电系统连接着用户和发、输电系统,一般包括一次配电线路、二次配电线路、配电变压器、配电变电站和机电保护设施等,对于用户供电的可靠性的影响是最大的。

二、配网的供电可靠性的影响因素

在实际运行中,配网供电可靠性主要受以下几个方面的影响。

(一)网络结构规划。网络采用什么样的结构形式,是否是多回线路,是否具备多个电源或是否是环网等都会影响到供电的可靠性;网络的联络方式是否最优;是否具有合理的供电半径。

(二)设备。设备的设计是否符合要求,相关技术性能、制造工艺和安装质量能否达标;设备是否老化,是否更新及时;设备的自动化程度高低;线路所具备的传输容量、设备的裕度是否能满足负荷的需求;自动装置和继电保护的动作是否正确。

(三)维护与管理。设备运行维护的能力,操作是否熟练;检修的质量和试验的水平;进行带电作业的能力和水平;处理停电故障的准确性和快速性;通信联络方式的有效性;对于停电安排的计划是否合理;工作人员的素质、业务水平是否过硬,培训工作是否切实有效。

(四)外部环境。包括两个部分:1、是否有较好的自然环境,若是环境不好,其对于环境影响的防护水平是否足以减少其对供电可靠性的影响;2、社会大环境是否对于配网的正常运行有利,宣传工作做得如何。

三、影响配网供电可靠性的常见故障分析

(一)线路:1、线路运行非全相,即三相中有一相断线。具体可能是开关问题,也可能是跌落式熔断器严重过负荷,或是线路断线、接点氧化造成接触不良;2、瓷瓶闪络放电。实质上是瓷瓶没有足够的绝缘强度,遇到雷雨大风等天气或受潮即容易闪络放电;3、倒杆。由于外力破坏引起如车撞、吊车挂断导线拖动电杆等,线路断线或拉线断开使得电杆倾斜;自然灾害和风吹西晒使得电杆根部土壤流失导致稳固能力变弱;4、线路断线。外力破坏或相间短路或是过负荷烧断导线;5、短路;6、接地。有一相导线断落在了地上,或者因为导线碰到树枝而与地相接,或是瓷瓶遭击穿接地;7、柱上开关发生故障。一般是由操作机械、动静触头产生故障而使得闸不能合上或分开,造成了拒合和拒分;8、跌落式熔断器发生故障。

(二)变电设备:1、變压器。2、户内10kV少油或是真空断路器。3、开闭所和配电室。4、电压互感器故障。5、电流互感器故障。

(三)自然灾害(非可预见因素损害)。由于配网常年裸露在高空中,恶劣天气如暴风雨雪、雷、闪电往往影响到其供电可靠性,洪水、地震也往往会对配网造成一定程度的破坏,直接造成社会和用户的供电中断。对于这些不可预见、不可消除的因素,我们应当做好防范措施和应急措施,减少其产生的损失和影响。

(四)计划性检修系统和设备。可以通过科学化的管理工作、合理化的停电安排减少这部分对于供电可靠性的影响。

(五)电源的供电能力。主要指的是发电厂能否根据电量需求,持续提供电量电力。对于这一影响因素,有关部门应当综合考虑负荷增长需求和资金等做好统筹安排。

(六)管理。一是思想认识是否到位,之前我国的电力产业长期存在“重发、轻输、不管用”的局面,虽然近些年来已有很大的改善,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比如我们的很多配电事故是由于用户方造成的,把责任归为用户方是不是公平的呢?这样的话,并不能提高配网的供电可靠性。我们电力企业不仅有生产出和送出优质电力的责任,同时承担着一定的社会责任——保障社会和居民用电,如何管理和协调好用户的相关电气设备也是管理人员应当思考的问题。

四、提高供电可靠性的一些措施

针对上文分析出的常见故障问题,主要可以从加强日常管理和提高技术水平两方面来入手,以下探讨一下如何从技术管理的层面防范和消除。

(一)重视配网建设,提高业务水平

1、加强、改善主网的建设。在进行电网规划和建设时,应当权衡可靠性和经济性,并优先考虑可靠性,根据N-1原则,设置可靠的电网,确保电网的容载,从根源上减少限电现象。

2、优化配网的结构,加强线路建设。一是尽量多地采用采用环网结构,使电网的线路互供能力和调度的灵活性增强。二是尽量多地采用电缆。据统计显示,,在预安排停电方面,架空线与电缆线的停电次数以及时户数之比分别为19:1 以及200:1;在故障停电方面,架空线与电缆线的停电次数以及时户数之比分别为11:1 以及7:1。电缆线路在减少计划停电和事故停电方面是优于架空线路的。而由于市区中人流量密集,车辆容易对配网的可靠性造成影响,所以电缆对于提高绝缘化率、降低接地、断线等因素有着良好的作用。三是实行架空线分线联络试点。四是要关注负荷状况,灵活地对线路CT变比、保护定值、以及变电站出线电缆允许电流进行调整。五是优化配网设计,使架空线路的多回并架线路的条数减少。

3、进行配网自动化的试点工作。

(二)加强对于设备的管理

1、选用具有较高可靠性的电力设备。加强对于设备选型的调研和评估,确保实际运行的质量。

2、全面安装故障指示器

(三)引进新技术和新工艺,缩短作业的停电时间

1、开展带电作业,提高带电作业的水平。

2、状态检修。

状态检修可以让检修部门能够根据设备的实际运行状态有针对性地进行检修,提高检修工作的质量,确保检修的实效性,提高供电的可靠性。

参考文献:

[1]初春生,影响陆梁油田10kV配电网运行可靠性的主要原因分析及对策.新疆石油科技,2010(2).

[2]韦远剑,县级10KV配电网运行可靠性措施探讨科技信息 2010/24.

[3]潘远海,浅淡提高配网系统供电可靠性中国新技术新产品 2008/12.

作者简介:

袁一飞(1981-),男,江苏常州人,硕士,工程师,研究方向为电力企业工程管理。

猜你喜欢
供电可靠性配网技术管理
配网自动化建设对供电可靠性的影响探讨
配网故障快速复电系统的建设及应用探讨
县级配电自动化主站系统的设计
水利工程施工项目中的成本控制及其管理技术
技术管理在化妆品研发中的应用探析
浅析提升农村配网供电可靠性的可行对策
配网自动化实用化模式建设及系统运行
阐述公路桥梁施工工艺及技术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