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小学美术课如何开发学生的审美潜能

2014-10-21 20:07葛根
数字化用户 2014年20期
关键词:美育教学小学美术探究

葛根

【摘 要】在很多人眼中,小学美术课教起来很轻松,在课堂上做下示范,布置好任务,然后就在教室里走走看看,无事可做。其实这说明大家没有对小学美术课以及学生进行深入的了解。美育的目的不只是让学生参加美术绘画,掌握绘画技巧,更重要的是通过美术教育培养和提高学生对自然美,艺术美,生活美的认识、感受和创造的能力。

【关键词】小学美术;美育教学;教学模式;探究

艺术细胞是人类天生所具有的,就像所有的婴儿都会游泳一样,只不过随着年龄的增长和为生活而奔波的现状,使人们渐渐远离了它。儿童与生俱来就热爱艺术,这种活动在他们对世界还只有淡淡认识的时候就开始了涂鸦和歌舞。能够给学生带来“快乐”、“自由”、“素养”的美术课程,正在对传统的课程理念、课程内容和课程实施以及课程资源,产生深刻的影响和变革作用。作为一名工作在教学一线的美术教师,如何在美术教育领域,实施课程改革、适应时代发展,转变教育观念,探索新型的教学模式将会是我们面临的又一崭新教育命题。

一、认真备课

备课是上课前的重要准备工作,不单单是美术,所有科目都需要备课。要备好课,首先要安排好课时计划,一学期一般有34节美术课,而美术课本上安排19课时的内容,那么还有其他课时干什么呢?其实有很多的课时我们可以举一反三的上,例如人美版第二册有一课是《洗澡》,我们可以安排学生画自己洗澡、动物怎样洗澡、想象创作一幅大自然怎样洗澡。重点课程反复练习也让他们对技法熟练了。这样,一学期下来,课程也就满满的,不会存在美术课还有上自习的时间了。其次,老师上课好比演员演戏,要在上课前做好准备工作,设计好教学过程,做一个引导者,将课堂步步引向高潮!

二、以游戏激发兴趣

活泼好动是孩子的天性,当然做游戏就更能激发学生的兴趣了。因此我们不妨在美术课中加入游戏环节,这样可以使课堂在轻松、愉悦的游戏氛围中进行。常言道:眼明手快、心灵手巧,这说明技能与感知、观察、记忆、思维等关系密切。要想低年级学生积极开展美术活动需调动他们学习、练习的主观能动性,其积极性在于兴趣的驱使,兴趣的浓厚必然勤练,表现能力自然而然地提高,又带动兴趣递增,形成一个良性循环。当然培养小学生的绘画表现能力,不能操之过急,应依据学生年龄心理特点施教。好比一株树苗,使这株树比其他的树的生长得更高大,秘诀就在于每个年龄应具备经验常识,在每个年龄必须完成起年轮的正常发育,然后由下一个年轮延续。所以以往传统美术教育所采取填鸭式方法来督促他们,只会忽略当年所应具备的经验常识,事后再想弥补已使年轮变形,无异于拔苗助长。例如,色彩基础的讲述是非常枯燥的,如果教师一开始直接讲解什么叫原色、间色、复色,学生不但学的很累,而且很不愿学,更加不能强迫其练习了。教师在教学中采取游戏引入的方法,先把学生分好组,在给每个组配备有红、黄、蓝三原色、调色盘和笔,游戏在老师的要求指引下马上要开始了,比一比看哪一组用这三种颜色能变出更多的颜色,要求有“书记员”做过程记录,在游戏后,师生总结点破其中的奥妙,学生通过轻松自如的游戏,在动手操作中就掌握了知识。这样,既保持了学生学习美术的热情,还可以促使学生自觉主动地去学习美术知识。再如从学生感兴趣的“电脑画图”着手,这一部分教学内容的操作性强,学生学习兴趣也较为浓厚。首先让学生掌握启动和退出“画图”的方法,并让学生认识“画图”窗口的基本组成(包括菜单栏、工具箱和颜料盒等),最后采用边讲边练的教学方法使学生掌握“画图填色”的基本操作方法。同时,为了让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可以让他们自由创作作品,画自己喜欢的画,多画多练,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三、激发学生的想象力

小学阶段的孩子思想丰富,对未知事物充满着好奇,我们可以将好奇转化为想象力,因为“想象力是创造的源泉”。在教学美术绘画课中,那些有趣生动的形象是引起学生的直接兴趣的重要原因之一,是促使他们形象思维发展的主要意象。学生作画只凭头脑中记忆的表象作画,往往大略地看了事物对象后,有个大概的记忆,就开始作画。针对学生喜欢观赏一事一物,我在日常的美术教学中特别注意引导学生有目的地进行观察,如:形状、颜色、结构、姿态等,并注重在观察中使学生运用多种感官,更好地认识客观事物。色彩方面则多凭主观映像。因此,指导儿童观察和向儿童指出观察任务时,首先让其观察形状,当纸面上画出形状再考虑着色。观察能力的提高在于锻炼,经常有目的、有意识的观察,其观察能力自然会得到提高。画画时,他们会自然流露,随心所欲,异想天开,我们不要给他们的心灵加上一些框,圈住他们或者否定他们的天真想法,多提供机会让孩子想象的源泉无拘无束的奔涌,启发引导他们去自由想象。

四、正确适度的评价

在很多时候,我们大人在看到孩子的画时,都会给予否定。这是大人的思维经过多年的成长,已经形成客观和现实的思维进程。殊不知,儿童绘画贵在无序、天然童真,去掉装饰的浪漫稚拙,而且个性鲜明,想象力丰富。有的孩子喜欢色彩,有的孩子喜欢用线条。还有的孩子只喜欢画抽象的形状。所以对于儿童画的批改、评价,教师应该有多重的标准,要善于发现儿童画中闪光的东西加以肯定,鼓励、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其次,评价语言要丰富,小学生经过努力画出来的作品都想得到老师的表扬,因此教师评价要合理,教师要肯定作品优点,加强信心,然后以商量的语气征求学生意见,不好的地方应该怎样去改正,将会更好更完美。比如:“如果涂上底色,你的画会更好”、“如果物體画大一点,那这幅画就更漂亮了”、“颜色鲜艳一点会更好”、“继续努力,老师知道你行”。作业的批改也要以鼓励性为主,尤其对于绘画表现能力还不是很好的后进生来说至关重要。

总之,美育的目的不只是让学生参加美术绘画,掌握绘画技巧,更重要的是通过美术教育培养和提高学生对自然美,艺术美,生活美的认识、感受和创造的能力。开发学生的审美潜能,提高学生的审美素养,丰富学生的精神文化生活,陶冶学生的完美人格。

参考文献:

[1]樊婷;;强化美术教学 提高学生审美素质[J];成功(教育);2008年02期

[2]翁丽芬;;浅谈中小学美术教育的快乐教育[J];科教文汇(中旬刊);2008年12期

[3]段君媚;;谈美术对提高学生素质的重要性[J];新课程研究(中旬刊);2009年03期

猜你喜欢
美育教学小学美术探究
设问引导探究
一类特殊不等式的解法探究
一首湘西人性美的田园牧歌
小学数学教学中的美育教育
中专学校音乐教育中进行美育教学有效方法
小学美术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情境教学法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应用
关于小学美术劳技课程的思考
谈谈如何提高小学生美术欣赏能力
相似图形中的探究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