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信息技术教师专业发展

2014-10-21 20:07唐玉香
数字化用户 2014年20期
关键词:新课程专业信息技术

唐玉香

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正在成为各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和研究的热点课题,信息技术课的开展以及信息技术教育的普及亟需建立高质量的教师队伍,要求信息技术教师具有更强的专业性。下面我把自己感悟和大家分享。

首先要有对信息技术课程的热爱

从事教育事业,没有一片爱心是不可能成功的。世界上没有无缘无故的爱,对于职业也是如此。不可否认,新课程的实施给信息技术注入了强劲的动力,我们可以尽情的在这个广阔的舞台跳跃、施展。从对新课标的研究开始,到认真的备课、写教案、上课,再到与学生打交道,逐渐的养成对信息技术教育的热爱、对学生的关爱。感之愈深,爱之愈切。没有对教育事业的真正热爱,就不会真正的投入与付出,也不会走得太远。

其次要学会对信息课程的规划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信息技术教师的专业发展也不例外。我们很难想象一个“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的老师会有什么作为。作为一个信息技术教师,规划是从一而终的。先自己拟定了一个大致的的目标,用一句话概括就是“一年得其要领,三年必有所成”。在此基础上从自身的定位和在师德、教学、科研、学习上的目标与策略两个方面作详细的规划。

信息技术教师的专业发展是一个终生的、整体的、全面的、个别的而又持续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不断的总结、合理的规划会使我们更清楚的知道自己所处的位置、明晰自己发展的方向,从而进一步促进自身的成长,以过上幸福的教育生活,实现美好人生。

第三信息技术教师要不断的学习

新一轮课程改革给信息技术教育教学带来了勃勃生机,同时也给信息技术教师带来了难得的机遇和严峻的挑战。信息技术新课程要求教师彻底更新教育观念,熟练掌握教学内容,选择适应课程标准理念的教学方式,营造有利于学生主动创新的学习氛围,关注基础差异、促进共同发展,教会学生学习。那么,如何去学习?除了实践,我想最好的办法就是读书。如同军人喜爱武器、孩子喜爱玩具一样,教师的第一至爱应该是书籍,只读教材的教师无论如何不能称之为优秀教师。在过去,信息技术教师一生平庸并不奇怪。新课程的实施为信息技术教师的有所作为提供了条件。只要善于学习,成为一名优秀教师或教学专家甚至出色的教育家已不再是梦想。

第四要重视信息技术课堂教学

课堂是教师职业生命的主阵地,教学是教师职业生命的主旋律。而课堂教学不但是信息技术新课程实施的主要渠道,也是信息技术教师专业发展的主要平台。因为教师的专业品质、专业能力和专业知识只有在课堂上才能充分的展现和发挥。从这个意义上讲,不重视课堂的教师绝不是合格的教师。平时,我一直坚持认真、深入的备课、不断的完善教学设计、用心经营每一节课,从来不会因为自己的懈怠随随便便的给学生上课

信息技术教师的专业发展历来受到来自教师自身内外因素的影响,但无论怎样我们都要基于课堂、立足课堂,以课堂为最主要的“教学场”和重要的“研究场”。

第五信息技术教师要重视研究

一直以来很欣赏苏霍姆林斯基说过的这样一句话:“如果你想让教师的劳动能够给教师带来乐趣,使天天上课不至于变成一种单调乏味的义务,那你就应当引导每一位教师走上从事研究这条幸福的道路上来。” 信息技术新课程的实施要向“科研型”教师这个方向发展。面对新课程,教师的专业成长、课堂教学纪律、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教学评价等问题。这些问题没有太多的现成经验可以借鉴,一切都需要自己去研究、去实践。

在教育教学中坚持不懈的做研究可以锻炼我们信息技术教师的思维,促进教学风格的形成,同时也使我们逐渐具备较强的科研素养,为把自己培养成“科研型”教师奠定坚实的理论和实践基础。

第六信息技术教师要学会交流

在新課程背景下,任何一个教师的发展都离不开专家的引领、同行的帮助和共同体的影响,故步自封、闭门造车只能是失去和外界交流与对话的权利和机会,而逐渐变的思维僵硬、孤陋寡闻。没有交流,教学只能停留在一己之见上;没有交流,研究往往陷入“钻牛角尖”的误区。而善于交流,信息技术教师就能够在专业发展过程中多几分信心和希望、少许多迷惘与曲折。

第七要学会反思

教学反思一直被认为是教师专业发展和自我成长的核心因素。考尔德希德曾说“成功的有效率的教师倾向于主动地创造性地反思他们事业中的重要事情,包括他们的教育目的、课堂环境,以及他们自己的职业能力”。新课程教学要求信息技术教师具备扎实的知识基础以及开展教学的综合能力,尤其要有适应信息时代、在教学中反思、完善教学行为的能力。

第八信息技术课程要求不断创新

在信息技术新课程的实施过程中,我深刻的体会到教师的专业发展水平对课程发展与教育教学的影响。课程结构、课程功能、教学方式、评价方式的改变要求教师创造性的参与教学活动,成为课程自觉的生产者和主动的设计者,而不再是课程的消费者和被动的实施者。创新的内涵非常丰富,作为一名教师,我们需要从教育教学的角度去理解和建构。课堂教学需要持续的创新,科研工作也需要创新。我们的研究大部分是针对教学问题的研究,属于应用研究的范畴。这样的研究特点决定着我们需要从自身出发创造性的去面对独特的情景,而不仅仅是继承、模仿和沿袭。如此,科研工作才有生机和活力。

教师成长的人生轨迹有一定的规律性,表现出一定的周期性。每一个信息技术教师都需要把提升专业发展水平作为毕生的追求,并且在这个追求过程中及时解读促进自身成长的“关键词”。信息技术不能自发地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教师仍然是理想与现实、理论与实践、应然与实然的转化者,是信息技术的“主人”。

猜你喜欢
新课程专业信息技术
幼儿园教学活动中信息技术的应用思考
巧学信息技术课程
浅谈初中信息技术项目式学习教改实践
浅议高中化学新课程必修模块的主要教学策略
一句话惹毛一个专业
巧用“信息技术”,提高课堂效率
部分专业介绍
2019年全国高考新课程Ⅰ卷生物试题分析与启示
第二届“我即语文”教学奖颁奖典礼暨新课程研讨会在福州一中举行
专业修脚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