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思想政治工作创新调查研究

2014-10-21 14:22黄永庄
数字化用户 2014年20期
关键词:思想状况员工对策

黄永庄

【摘 要】分析员工的思想动态,是有的放矢和顺利改革的重要前提。目前,复烤企业处在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员工的思想呈现多样化。为此,我们要认真捕捉员工的思想动态,统一全体员工的思想和行动,消除不利因素,提高企业的“软实力”。

【关键词】员工;思想状况;对策

思想政治工作是企业发展的重要航标,是企业取得长足发展的生命线,是现代企业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烟草企业内部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如何确立企业思想政治工作航标,解决思想政治工作难做,老办法不灵,蛮办法不行,新办法不明的问题,已成为思想政治工作者长期思考的问题。这就要求企业思想政治工作者不断的深入调查研究,改进思想政治工作内容、方式、方法,达到发挥思想政治工作优势,用思想政治工作取得员工的理解与支持,达到鼓舞士气,顺应改革之目的。

1.背景

云南烟叶复烤有限责任公司是在国家烟草专卖局、云南省局(公司)的正确领导以及相关卷烟工业企业的大力支持下,按照国家烟草专卖局复烤企业改革总体要求由8家打叶复烤企业重组整合后组建成立的打叶复烤有限责任公司。公司下设10家非独立法人机构的复烤厂,分布于云南省7个州(市),共10条打叶复烤生产线,年设计加工能力540万担,实际加工能力800万担左右,共有员工1161人。基层员工接近90%,平均年龄40岁以上。随着市场经济的推进和改革的深入,行业干部职工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生活方式、行为方式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基层思想政治工作也遇到许多新情况、新问题。面对这些新情况、新问题,我们要不断创新,克服形式主义、教条主义、经验主义、摆“花架子”的做法,跳出陈旧的思维模式,改变观念,开拓思路,强化创新意识,大力推进基层思想政治工作的创新,使基层思想政治工作更加富有吸引力和感染力。

2.基层员工思想状况

2.1诉求多样、各自为政

基层各员工群体状态不一,“老员工”求稳,害怕企业改革发展触及自己的既得利益,希望通过“老人老办法”保持现状不变;“新员工”求变,希望通过改革发展缩小自己付出与所得待遇的差距,自身拥有更大的发展和提升空间;“大学生”求换,尤其是在一线岗位工作的大学生,认为自我价值实现机会不多,若有更好的就业机会便“跳走”;“一线员工”求轻,仓储分选、生产加工一线员工工作量和工作压力较大,希望通过改革改善工作状况;“机关员工”求公,希望岗位职责、定位、考核等更趋向科学性和公正性。

2.2 盲目取证、形形色色

基层员工害怕失去岗位,过分追求“文凭热”“取证热”,而综合素质不一定得到提高。这一点很多员工都了解,但低学历,手无证的苦恼已经伴随了他们很长的时间。面对社会上拿文凭、取证的热潮和客观上某些岗位唯“证”非属的现实,谁不为之心动?不管有用无用,先拿到手再说,这成为多数人心里上认同的观点。造成他们付出了努力,占用了时间,花费了大笔的费用,文凭、资格证是拿到了,却对自己对企业没有带来半点促进作用,工作还是老样子,就这些“文凭”及很多“资格证”而言,依然是英雄无用武之地。

2.3渴望理解沟通、希望出彩机遇

基层员工迫切需要理解,争做企业的主人。员工和领导同样都是企业的主人,大多数基层员工本着服务于企业,一切都为企业的生存和发展,恪尽职守,努力工作,踏踏实实地做人,希望出彩机遇。搞好思想政治工作,作为领导应该放下架子,倾听职工的心声,同样的环境,有着不同的需求,但首先是尊重和理解。我们需要构建和谐的社会,更需要构建和谐的企业文化氛围。社会在进步,但同时一些陈旧的、腐朽的社会风气,已经悄然在我们这个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慢慢复活滋生。这极大地阻碍了企业同心协力求发展的步伐,有损于企业形象的树立。国有企业要旗帜鲜明的抵制这些歪风邪气,要让员工能够得到尊重和理解,他们与管理层之间不应该仅仅是领导和员工的关系,理应成为战友的关系,相互依靠,相互理解,共同为企业的发展而努力。

2.4依靠企业,寄予厚望

大多数基层员工把希望寄托于企业。企业是基层员工的希望之所在,他们愿意为企业的发展不懈地努力。他们所做的工作都很辛苦,同样都很努力。他们也知道如果不是在烟草企业里,即使付出更多的努力,也不会获得现在这种令社会上其它企业部门羡慕的待遇。所以说企业是他们的希望,是他们的生活不断跃升的希望之所在。每一位基层员工也将不断地完善自我,最大限度地做好每一件力所能及的事,发自内心希望企业好,他们才会与企业共同发展。他们将时刻关注在线产品,最大限度满足顾客的要求,并不断地去钻研和掌握设备的性能,最大程度地去利用现有的设备,创造更多的财富。

3.存在的问题

3.1认识存在偏差

在一些企业,一些同志认为思想政治工作一則多余论:占时间、费人力、耗钱财,碍手碍脚,“思想政治工作让路、企业改革顺路”。二则无用论:认为市场经济是金钱经济,只要有利益导向、金钱刺激就行了,企业转型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就是围绕经济效益转,思想政治无足轻重。在对员工的教育中,也存在两个误区。一是领导和政工干部比群众高明,说教灌输,“我讲你听”、“我打你通”,只有政工干部才是思想政治工作的主体,其他人员都是对象。二是思想政治工作是思想政治工作部门和政工干部的事,与其他部门和人员无关,孤单奋战,甚至与企业生产经营“两张皮”,由于这两个认识误区的存在,使我们一些企业职工思想政治工作路子越走越窄,效果越来越差。

3.2具体工作“硬软不均”

有的企业领导认为,生产经营工作是企业的“硬实力”,是实实在在可以量化考核的硬指标,而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是“软实力”,没有量化指标考核,弹性比较大,片面认为“党建工作是务虚的,抓好抓坏无所谓”,甚至有个别领导把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当成了累赘,缺乏重视和真抓实干,表现为对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安排部署少,监督落实欠缺,加上企业里的党务干部基本上都是兼职,往往以行政业务工作太忙脱不开身为理由,导致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落实不到位,给企业的基层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造成了一定程度的不利影响。

3.3思想教育缺乏“针对性”

复烤企业基层正式工少,而日常工作多,工作重点基本放在安全生产、质量提升、客户服务、财务预算、设备管理等方面,大家一门心思忙于生产经营“硬任务”,忙于应付绩效考核,而忽视了思想保障“软实力”,淡化了“两手抓、两手硬”的责任,谋划和从事思想政治工作的时间、精力减少,调查研究出现空缺,思想教育脉搏把握不准,没有针对性地观察和体会职工的所作所为,不知职工所思、所想、所求。对诸如岗位调整、收入分配等影响的职工切身利益问题,在政策引导、形势教育、矛盾化解和思想稳定上动脑子、迈步子主观能动性不强,致使思想政治工作缺乏主动性、积极性。

3.4 “融入中心”情感不到位

一是缺乏“一把钥匙开一把锁”的认识,缺乏具体性分析,形成了一刀切。在实际工作中,存在对工作对象的研究没有准确把握住青年与中年、党员与群众、科室员工与一线职工等各种不同层次的群体差别。不能做到区别对待,不能准确把握需要与服务的关系,切合实际的感情融入缺失。二是缺乏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的结合。对职工期盼的生活质量的诉求,以及在涉及职工切身利益的政策、制度和措施时,没有很好地与思想政治工作的导向相一致,在大力倡导奉献精神的同时忽视职工的精神追求与合理的物质追求,割断了个人命运与单位兴衰的联系,只要付出的“精神战”伤害了职工的工作激情。三是缺乏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的氛围。思想政治工作的对象是人,要靠广大职工去干事业。但一些站队一味严字当头,只讲从严管理、无暇顾及宽松工作环境和良好人际关系创造,把为职工办好事、办实事,帮助职工排忧解难的以人为本、人性化管理看作“业余”事情,平常不思考、遇事不分析,出事找客观。

4.对症下药,找准切入点,做好职工的思想工作

4.1方法创新、务求实效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的生产经营和各项业务活动都发生了新的变化,思想政治工作的环境、任务、内容、渠道和对象也随之发生了很大变化。因此,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方式方法必须创新和改进。总的来说,企业思想政治工作要在“六种方式方法”上求创新。(1)教育疏导法。利用党的政策和光荣传统,积极开展正面教育,使职工分清正误,分清是非,树立正确的思想。对干部职工反映的思想认识问题,要通过耐心说服和积极疏导去解决,做到循循善诱,启发觉悟,形成共识。(2)感情投入法。要带着感情去做好企业职工的思想政治工作,以情感人,关心、爱护、体贴职工的冷暖,把企业党政的温暖送到职工家中,把工作做到职工的心坎上,增进感情,增强凝聚力。(3)领导带头法。企业领导干部的模范带头作用就是强有力的思想政治工作。(4)谈心交心法。在干部与职工中采取谦虚、诚恳、耐心的态度,开展谈心交心活动,沟通思想,交流感情,消除隔阂,增强团结。(5)典型激励法。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运用先进典型影响和激励职工是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形式。在企业中要培养和树立先进典型,引进先进经验,用先进典型的模范事迹和高尚精神境界感染企业全体干部职工,使大家学有榜样,赶有目标,形成比学赶帮和激励向上的氛围。(6)活动推进法。企业思想政治工作要想贴近职工,贴近工作,贴近生活,就要开展丰富多彩的各种活动。通过举办座谈会、技能竞赛、参观学习;通过板报宣传、家访慰问、电话问候;通过文体娱乐等多种多样的活动载体,满足职工的精神文化生活需要,创造更多的思想交流机会,使职工精神进一步充实,思想进一步升华,工作积极性、创造性进一步提高。

4.2机制创新、齐抓共管

一是健全以党组织牵头,党、政、工、团齐抓共管机制,并形成层层有人抓落实的工作格局。二是要培养和建设一支高素质的专兼职相结合的企业思想政治工作骨干队伍。要选拔培养一些德才兼备的中青年干部,充实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并在中层业务骨干中,大力推行“一岗双责”,既抓业务经营,又抓思想政治工作,两手抓,两手硬,努力建设一支政治强、业务精、作风正的企业思想政治工作队伍。三是建立监督考评机制。要把思想政治工作的责任量化、细化,纳入企业领导目标責任管理体系,作为考核领导班子或成员的政绩依据,定期进行检查、督导和考核评比,切实把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抓在实处,抓出成效。

4.3拓宽渠道、寓教于乐

随着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人们的思想,性格、情绪、爱好都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面对出现的这种新变化,企业思想政治工作者应摒弃过时的、教条的、呆板的教育方式,充分运用各种有效的宣传载体,让职工在观看、阅读中去思索,达到自我教育的目的。在企业文化建设中,不但要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而且还必须掌握科学的方法,既要有理论的灌输,又要有形象的感染,既要有政策的疏导,又要有榜样的示范,既要有知识的启迪,又要有物质的激励,这样才能拓宽思想政治工作的渠道,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吸引力和凝聚力,形成有利于企业文化建设的政治思想环境。

4.4深入调研、开门纳谏

思想政治工作者要把基层至上、职工群众第一的思想落到实处,坚持工作思路向下,工作重心向下,做任何工作,都要想一想职工群众赞成不赞成、满意不满意;要把职工群众的呼声作为第一信号,从职工群众的意见中来反思改进工作,真正使职工群众满意成为自己工作最大的追求;对深层次问题和新问题要深入调查研究,只有走到职工群众中间去,才能制定出有效地工作方法,才能真正把工作决策落到实处,要有闻过则喜的雅量,善于从“真话”中不断汲取“养分”,促进合理决策,更要从源头上创造善听真话,敢讲真话的良好氛围,对讲真话者予以充分肯定,对那些凡事一团和气,讲话言不由衷,假话大话空话连篇者给予批评,这样讲真话者才会越来越多,才会形成群策群力的喜人局面,并且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看问题、做决策坚决摒弃主观性、片面性和随意性。

4.5因人施教、以理服人

就是要根据每个人的个性特点,一把钥匙开一把锁,做好针对性的思想政治工作,以理服人。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人的个性特点多种多样,有的需要正面引导,有的只需旁敲侧击,有的需要“软、硬”并举。因此,思想政治工作者,要经常深入员工之中,把握员工的思想脉搏,捕捉员工的内心情感,悉心体察员工的思想动态,进行心理分析,区别对待,并做好针对性的思想政治工作。对青年员工要循循善诱,潜移默化;对中年职工要心平气和,情理交融;对性格内向、要强的员工,要含蓄委婉,多表扬多鼓励,少批评;对性格外向、耿直大方的员工,要开门见山、坦诚相待。做到动之于情,晓之于理,导之以行,融情以理,情理通达,以情感人。

后记,做企业的思想政治工作,要因地制宜、因人制宜,坚持一把钥匙开一把锁,不能千篇一律。要积极扩大思想政治工作的覆盖面,创新教育方法,改进引导方式,切实做到因势利导、潜移默化、春风化雨、注重实效,才能充分发挥思想政治工作在企业稳定健康协调发展中的作用。

猜你喜欢
思想状况员工对策
提高中小学音乐欣赏教学质量对策探讨
“深度伪造”中个人隐私的保护:风险与对策
走,找对策去!
我国货币错配的现状及对策
江口电厂职工思想状况和利益诉求的分析与思考
小微企业中员工激励制度及流失管理
加强员工道德建设的思路与对策
当代大学生思想状况调查与分析
旅游饭店服务礼仪培训问题及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