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渡桥横铁索寒

2014-10-23 20:28王英杰
创新作文·初中版 2014年9期
关键词:铁索桥桥身泸定桥

王英杰

毛泽东在《七律·长征》中写下了脍炙人口的诗句:“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诗中提到大渡河上的铁索桥就是中国现存的古老铁索桥之一——泸定桥。

泸定桥位于四川省泸定县城西,跨越波涛汹涌的大渡河。桥身全长103.67米,净跨100米,宽3米,净宽2.8米,桥面距枯水水位14.5米。

泸定桥由桥身、桥台、桥亭三部分组成。桥身由13根碗口粗的铁链组成,其中9根作底链,4根分两侧作扶手,固定在两岸桥台落井里。铁链每根长127.45米,由862至997个由熟铁手工打造的铁环相扣,铁链共有12164个铁环,总重量达21吨多,占据整个桥体重量的一半。底链作承重底索,索间距离33厘米,上覆横纵木板作桥面,可通行人、牲畜;两侧的扶手用来防护,以免行人失足坠落。扶手与底链之间再用小铁链相连接,将13根铁链组成一个整体。

在桥两岸建有桥台,高20米,用条石砌筑而成。两个桥台的后面各开有一口深6米的落井,每口井有七根或八根用生铁铸就的地龙桩,与桥身平行地插在井底的井壁上,并以铁链锚固定住。地龙桩下面再横卧一根铁铸卧龙桩,每根重1800斤。桥的铁索就固定在卧龙桩上,由桥台和桥桩的重力来共同承受桥的拉力,坚固无比。单看地龙柱,它上面铸铁的重量就达18000斤,这和孙悟空的金箍棒重量差不多,看来只有“齐天大圣”才能撼动这座桥了。

桥亭大门为木结构古廊亭风格的建筑,正面为三层遮雨式房檐结构,上方正中悬挂着一块红色的匾,上面镌刻着康熙皇帝题写的“泸定桥”三个金灿灿的大字。

不能不提的还有河对面山坡上的古建筑,一座历史悠久的寺庙观音阁。当年红军飞夺泸定桥时,它就是红军的作战指挥部,也是炮台、机枪阵地。正是在它的掩护下,红军的22勇士从13根铁索上奋勇爬过,粉碎了蒋介石让红军“成为第二个石达开”的妄想。

泸定桥于康熙四十四年(公元1705年)九月动工,次年四月完工。康熙皇帝御笔题写桥名,并立御碑于桥头。御碑正文为“泸定桥”,而横批为“一统河山”,可见康熙皇帝统一疆土的心愿;而将横批反过来看,“山河统一”又表现了康熙皇帝对自己完成了疆土统一的喜悦。

泸定桥建成后,成为当地百姓过河的主要交通工具,也是来往西藏的军事交通要道。1961年国务院批准泸定铁索桥(包括附属建筑)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猜你喜欢
铁索桥桥身泸定桥
高庙铁索桥
沪定桥:十三根铁链扛起一个共和国
勇夺泸定桥
——根据课文《勇夺泸定桥》编写
泸定桥(外二首)
搭建拱桥
航拍316米广东最长玻璃桥
铁索桥
飞夺泸定桥
体验
“创举”是什么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