确保企业始终走在行业技术创新的前列

2014-10-23 02:06超威集团电源研究院
今日科技 2014年7期
关键词:研究院知识产权电池

超威集团电源研究院

建好研究院,加强研发与创新,是企业做大做强,走在行业技术创新前列的基本前提与保障,自超威电源研究院建立以来,始终以引领行业技术创新为己任,不断加大研发经费投入,积极引进国内外技术创新人才,建设了一个技术先进、行业领先、管理完善、善于创新的科研团队。为确保企业始终走在行业技术创新的前列,超威电源研究院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努力:

一是建立有效的信息系统。充分利用网络技术,建立有效的信息收集与分析系统,以达到信息领先、研发起步早、研发产品新的目的。我们采取的做法是广泛联系、设立“科技信息员”,随时收集行业的各类信息;积极参加行业会议,及时获取最前沿的先进信息;定期召开研讨会,分析行业技术发展方向及竞争对手动态,把握产品更新换代节奏。

二是建设先进的科研平台。实践证明,使用先进的科研设备,更能研发出先进、优质的创新产品。为保证研发水平始终处于行业领先地位,研究院高度重视改善科研设施与条件。截至去年共建设科研用房18187平方米,投入研发经费13327万元,购买扫描电镜(SEM)、XRD-6100粉末衍射仪、英国马尔文NanoZS90纳米粒度及电位分析仪等先进试验设备,总金额达5052余万元,为研究院走在行业技术创新前列打下了坚实的物质基础。与此同时,实施开放创新战略,加强与技术领先的研究机构合作,以保证始终拥有领先的科研成果。超威研究院先后与清华大学、复旦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福州大学、厦门大学等大院名校建立了稳定合作关系,在新能源技术研发、超级电池技术开发、高性能磷酸铁锂正极材料与锂电动力电池系统研究、电动汽车开发等领域广泛开展合作,大幅度提升了研发团队的研发水平。

三是建立合理的人才队伍。任何先进的物质基础都要通过具有主观能动性的人的工作来完成。特别是拥有先进技术、经验和创新理念的顶尖科研人才,是项目成功的关键。研究院通过建立创新人才引进和储备机制,先后聘请田昭武院士、邱定蕃院士、杨裕生院士、日本大阪府立大学杉本丰成教授、德国Dr.Patrick Moseley教授等7位国内外行业资深专家担任超威专家顾问;引进柯克和戴贵平2位海归博士及具有高学历和高级职称的研发人员49人,并有一大批大学毕业生作为储备人才。研究院现拥有专业技术人员167人,其中高级职称10人,博士4人,硕士7人,为实现超威“成为全球新能源行业伟大公司”的梦想奠定了人才基础。

四是完善创新的管理机制。为把有限的人财物等资源有效利用起来,最大限度地激发人的主观创新能动性,建立一个完善、科学的管理机制,超威研究院制定并完善了《科研项目管理办法》、《研发人员绩效考核办法》、《知识产权管理制度》等文件,以保证多个项目的科研成果得到快速转化,达到科学家与企业双赢的良好效果。

五是重视知识产权发展。超威研究院十分重视对知识产权的保护和开发,专门成立了知识产权部,引进专业的专利管理人员,加强企业重点发展方向产品、技术创新点的知识产权申请,避免知识产权纠纷,同时保护自主创新技术和科研成果。研究院建设期间,共申请国家专利122项,其中发明专利36项,实用新型专利55项,外观设计专利31项;发表国家级科技论文5篇;参与制定国家标准2项、行业标准10项。

六是重视研发项目成效。超威研究院建设期间,先后承担有关动力和储能用锂电池,铅蓄电池新产品、新工艺、新材料、新结构,清洁生产技术及其关键共性技术等科研项目87项,其中国家及省级科技项目22项,包括国家火炬计划项目1项,省级重大科技专项2项,省级产业技术创新综合试点项目1项,省级新产品试制开发项目16项,省级电子信息重点项目2项,并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如在动力锂离子电池的电芯、模块、系统的研究方面,与陈立泉院士合作,开发的多款纯电动车用动力电池组通过了国家权威检测机构(北京201所)的检测,并与多家汽车厂配套;还有使用纳米材料修饰的电极材料、采用综合安全措施的“本安型”电芯及便捷的智能化电池模块等。在电动汽车用新型超级电容器研发方面,与中科学院田昭武院士合作开展的“新型超级电容器产业化项目”,弥补了锂离子电池的大电流充放电性能不足及快速充放电对电池寿命影响的缺点。另外,与北京化工大学合作开展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原子经济法铅回收研究项目”,于2014年4月25日通过了由邱定蕃、杨裕生等5位院士参加、中国有色金属协会组织的科技成果鉴定。该项目颠覆了传统铅回收工艺方法,在节能减排、污染防治和循环利用方面达到世界领先水平。

链接:

超威荣登“2013年中国电池行业百强企业排名”榜首

2014年5月29日,由中国化学与物理电源行业协会主办的“2014年中国电池行业市场年会暨《电池中国》网站上线新闻发布会”在北京召开。与会专家通过电池产业发展现状及趋势的分析,为产业健康发展和理性投资提供指导。会议还发布了“2013年中国电池行业百强企业排名”结果,超威集团以超过568亿元销售收入荣登百强企业榜首。

据了解,超威集团的主要产品为电动助力车用密封铅酸电池,产品通过采用自主研发的直连式铸焊汇流排工艺技术,实现了汇流排与过桥连接一体化,在极板焊接、电池结构、生产装备等方面均有高水平创新。

经过多年来的研发和技术革新,目前超威集团的产品技术已处于国内领先水平,并拥有发明专利11件,实用新型及外观专利151项。通过使用新技术,超威集团让产品具有高效率、低成本、防爬酸等特点,有效提高了蓄电池性能和使用寿命。目前,超威集团作为电池行业大规模采用新工艺生产铅蓄电池的企业之一,整个集团无镉内化成工艺覆盖率已达100%,大幅度提高了产品的清洁生产水平,实现了绿色转型。超威集团凭借自己的技术实力和企业社会责任,将更好地引领蓄电池行业健康发展,让电池行业走上绿色之路。

猜你喜欢
研究院知识产权电池
电池很冤
“一粒盐电池”
北京食品科学研究院
把电池穿身上
穿在身上的电池
工程技术研究院简介
从心所欲不逾矩——为中国戏曲研究院成立70周年作
不是我!是他捣乱!
重庆五大举措打造知识产权强市
关于知识产权损害赔偿的几点思考